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秦锥刺股     
战国时期,有一个名叫苏秦的人,由于学问不精,到好多地方做事都不被重用。当他回到家里,他的妻子连织布机都不下,继续织布,嫂嫂不为他生火做饭,父母也不和他说话。家人的冷淡对他刺激很大,他下定决心,闭门不出,发奋读书。他找出来几十箱书,反复诵读,细心揣摩,经常一读就读到深夜。有时候,苏秦读着读着就犯困了,想趴在书桌上睡觉。为了不让自己打瞌睡,他就想出了一个办法:用锥子扎自己的大腿。经过一年的努力,苏秦终于得到了诸候的重用,身挂六国相印,开始了辉煌的政治生涯。  相似文献   

2.
“二百五”成为人们的口头俗语,用来称那些智力低下的人,形容让人又气又恨还有点怪的人.其实,这里边源于一个历史故事. 战国时期,身挂六国相印的苏秦被人暗杀了.齐王很恼怒,要给苏秦报仇,可一时缉拿不到凶手.于是,他就想了一条计策,让人贴出一道榜文说:“苏秦是个内奸,杀了他乃为齐国除了一大害,当赏黄金千两,望来领赏.”榜文一贴出,就有四个人前来声称自己杀了苏秦.  相似文献   

3.
庄金品 《中国教师》2010,(12):64-64
<正>有一个姓朱的人,一心要学习一种别人都没有的技术。于是,就到支离益那里学习宰杀龙的本领。他花完家里的所有资产,用了整整三年时间,终于把屠龙的技术学到手了。姓朱的人得意洋洋地回到家里,可是,世间哪有龙可杀呢?结果,他学的技术一点也用不上。  相似文献   

4.
朋友的儿子斌斌今年读小学四年级,成绩并不差,但班主任要求斌斌每天下午放学后到老师家里做作业,老师给予课外辅导,并且每个月付给老师补课费300元。斌斌说班上的大部分同学都到老师家里去做作业了,凡是不去的,老师就把他们安排坐到教室的后排,不让他们当班干部,还经常找碴批评他们。对此,我的这位朋友感到很无奈,只好每天把儿子送到老师家里去做作业,还要装着笑脸感谢老师对他儿子的关心。  相似文献   

5.
休戚相关     
春秋时期,晋国有个王室公子名叫姬周,他因为受到国君晋厉公的排挤,不能留在国内.只好客居到洛阳,在周王手下做事。周王的大夫单襄公很器重他,把他请到自己家里,当作贵宾招待。姬周虽然年纪轻轻,却表现得十分老成持重。  相似文献   

6.
"二百五"成为人们的口头俗语,用来称那些智力低下的人,形容让人叉气又恨还有点怪的人。其实,这里边源于一个历史故事。战国时期,身挂六国相印的苏秦被人暗杀了。齐王很恼怒,要给苏秦报仇,可一时缉拿不到凶手。于是,他就想了一条计策,让人贴出一道榜文说:"苏秦是个内奸,杀了他乃为齐国除了一大害,当赏黄金千两,望来领赏。"榜文一贴出,就有四个人前来声称自己杀了苏秦。齐王说:"这可不能冒充呀!"四个  相似文献   

7.
现实生活中,人们经常把一些傻瓜叫“二百五”,其来历为战国时期,身挂六国相印的苏秦被人暗杀,齐国国王很恼怒,决心给苏秦报仇,他亲自抓破案,可一时拿不到凶手,就想了一条计策,让人把苏秦的头割下来挂在京城的大门上,旁边贴着榜文说:“苏秦里通吴国,是个内奸,谁杀了他便为齐国立了功,自报者当赏黄金千两,并加升官职。”看榜的人中走出四条汉子,揭下傍文,同进京城向齐王说苏秦是他们杀  相似文献   

8.
一、以民为本 《尚书》:“民为邦本,本固邦宁。”邦是国家,人民是国家的根本。人民这个根本巩固了,国家才能安宁。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里讲贵轻,是指重要的程度。人民是最重要,其次是国家,国君是最不重要的。孟子是生活在战国时代,那时的君可能指七国诸侯王。后代理解孟子的说法,多将君理解为天子即皇帝。如明代朱元璋不满意民贵君轻的说法,将孟子逐出孔庙。春秋时代,郑国相(相当于总理)子产,当水灾时,他将自己的车放在小河中,为过河的行人提供方便。孟子知道此事后,说这就不懂政治。应该在冬天农闲时,组织群众修路搭桥,让所有的道路都暢通无阴。像子产这样做,只能解决少数人的问题,不能解决大多数人的问题,而且自己的公务却可能由于没车受到耽误,得不偿失。政治要治本,不能只治标。贾谊总结前人的经验教训,概括为“民无不为本”,他认为民是国家的根本,国君的根本,也是官吏的根本。没有人民,国家也就不存在了。人民不高兴,国家也不能安定。人民安居乐业,国家才能长治久安。人民高兴不高兴,决定国君的荣辱。后人评论皇帝的功过,也是根据他们对人民的态度,为人民做了什么好事,有过什么贡献。如果使人民受到伤害,即使他有各种业绩,也不值得赞扬。因此,唐太宗说“为君之道,先存百姓”。(《贞观政要君道》)以民为本,始终是中华文化的核心。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柳宗元任柳州刺史,“柳州柳刺史,种柳柳江边”。柳宗元积极倡导文化教育,从那以后,当地中举人数不断增加。后人为了纪念柳宗元,建起柳侯祠,后又扩建为柳侯公园。美名传千古,流芳百世。与此相反,有的官员夺权于朝,争利于市,最后,权力与财富,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留下骂名,遗臭万年。历史上无数这样的事例,都证明了贾谊的“民无不为本”的论断。所有君臣都要以民为本,这是万古不变的原则。以民为本,就是要关心每一个民。这里引出3项重要原则:1)当政者要倾听群众的意见,不是只是向群众灌输自己的政治主张。2)不能只按多数人的意见办,要保护少数,照顾弱者。真理不都是掌握在多数人的手里。3)不能都按群众的意见办,当群众的尾巴。正确的意见才能真正代表群众的利益。对群众的各种不同意见,要进行分析研究,采纳正确的意见,吸收合理的成分,进行集思广益,形成最佳方案。对不正确的意见,要做细致的说服工作。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搞统一战线,充分体现民本观,堪称典范。  相似文献   

9.
阿笨到了一个陌生的城堡中,很想知道这是哪儿,可问了七个人,除了一个不知道的,其余的六个人都说得不一样,有说虎马国的;有说国虎马的;有说马虎国的;有说国马虎的;有说虎国马的;还有说马国虎的……阿笨问着问着,不知不觉走到了一家学校门口,上面很明显地标着“马虎学校”四个大字。阿笨走了进去,只见老师上课把书本落在办公室,学生上学把书包落在家里,真是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啊!阿笨在这座城堡里马马虎虎过了三天,就在第四天他要离开的时候,皇上召他进宫去当王子,阿笨只好从命。到了皇宫,阿笨一看傻了眼———皇上是女的,…  相似文献   

10.
家庭趣事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每个人的家又各不相同。提起自己的家,同学们一定有很多话想说。请把自己最想告诉别人的话写下来。这次习作可以写家里发生过的有趣的事情,可以写遇到的困难,也可以写家里人的特点……可写的内容很多,你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写的时候注意把句子写通顺,不写错别字。  相似文献   

11.
我也有家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每个人的家又各不相同。提起自己的家,同学们一定有很多话想说。请把自己最想告诉别人的话写下来。这次习作可以写家里发生的有趣的事情,可心写遇到的困难,也可以写家里人的特点……可写的内容很多。你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写的时候注意把句子写通顺,不写错别字。  相似文献   

12.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每个人的家又各不相同。提起自己的家,同学们一定有很多话想说。请把自己最想告诉别人的话写下来。这次习作可以写家里发生过的有趣的事情,可以写遇到的困难,也可以写家里人的特点……可写的内容很多。你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写的时候注意把句子写通顺,不写错别字。  相似文献   

13.
★训练要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每个人的家又各不相同。提起自己的家,同学们一定有很多话想说。请把自己最想告诉别人的话写下来。这次习作可以写家里发生过的有趣的事情,可以写遇到的困难,也可以写家里人的特点……可写的内容很多,你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写的时候注意把句子写通顺,不写错别字。  相似文献   

14.
爸爸认错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每个人的家又各不相同。提起自己的家,同学们一定有很多话想说。请把自己最想告诉别人的话写下来。这次习作可以写家里发生过的有趣的事情,可以写遇到的困难,也可以写家里人的特点……可写的内容很多。你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写的时候注意把句子写通顺,不写错别字。  相似文献   

15.
王翼 《语文知识》2014,(7):43-44
《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选自《战国策》,多年来,一直作为优秀传统篇目选人中学语文课本。故事讲述了邹忌通过比美,发现自己被妻、妾、客人蒙蔽,他就深思,为什么自己身边值得信赖的人如此呢?原来他们各怀心思,不愿说真话,他马上联想到了自己作为一个大臣都受到如此大的蒙骗,那么,作为一国之君的齐威王肯定也受到比自己更大的蒙骗。他立即把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了齐威王,劝他纳谏,齐威王听取建议,立即实行。结果齐国变得十分强大,其他各国都来朝拜称臣。读罢此文,掩卷沉思,感慨颇多。我认为这篇文章主要有三大亮点:一、开展自我批评的理想教材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也,人皆有之;更也,人皆仰之。”只要我们善于改正自己的缺点错误,就不怕别人指出。知错不改,其害无穷,害人害己,遭人唾骂。堂堂国君齐威王听了邹忌的陈述后立刻以实际行动来改正自身缺点,是何等气度。如果执迷不悟,势必自取灭亡。“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像《召公谏厉王止谤》中的厉王不听召公劝告,一意孤行,靠高压政策想堵住百姓的口,其结果呢?“三年,乃流王于彘。”像商纣王、楚怀王、吴王夫差、秦王赢政、项羽、隋炀帝等暴君,独断专行,称王称霸,不可一世,不听忠臣良将的劝阻,反而迫害他们,最后身败名裂,遭国人一致反对,被赶出历史舞台。如果能像李世民一样采纳魏征等人的建议,国力就会强盛,不至于落个如此可悲的结局。我们作为一个普通人,就要不断克服自身弱点,加强理论业务学习,虚心听取周围人的劝告。有错就改,积极进取,完善自我,戒骄戒躁,这样才能不断进步,才能在自己的事业中收获巨大。把此文作为一篇思想教育课文,常读常新常行,我?  相似文献   

16.
巴金的话     
让我们重温巴金关于生命和爱的箴言。他说:“我的上帝只有一个,就是人类。”他说:“因为受到了爱,认识了爱,才知道把爱分给别人,才想对自己以外的人做一些事情。把我和这个社会联起来的也正是这个爱字,这是我的全性格的根底。”他说:“生命在于付出。我的心里怀有一个愿望,这是没有人知道的:我愿每个人都有住房,每张口都有饱饭,每个心都得到温暖。我想擦干每个人的眼泪,不再让任何人拉掉别人的一根头发。”他说:“我一刻也不停止我的笔,它点燃火烧我自己,到了我成为灰烬的时候,我的爱我的感情也不会在人间消失。”巴金晚年写道,“我的脚不能…  相似文献   

17.
我的一家     
第五册积累·运用(8)作文要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每个人的家又各不相同。提起自己的家,同学们一定有很多话想说。请把自己最想告诉别人的话写下来。这次习作可以写家里发生过的有趣的事情,可以写遇到的困难,也可以写家里人的特点……可写的内容很多。你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写的时候注意把句子写通顺,不写错别字。  相似文献   

18.
现代文阅读     
(一)这样,皇帝就在那个富丽的华盖下游行起来了。站在街上和窗子里的人都说:“乖乖!皇上的新装真是漂亮!他上衣下面的后裙是多么美丽!这件衣服真合他的身材!”谁也不愿意让人知道自己什么也看不见,因为这样就会显出自己不称职位,或是太愚蠢。皇帝所有的衣服从来没有获得过这样的称赞。“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穿呀!”一个小孩子最后叫了出来。“上帝哟,你听这个天真的声音!”爸爸说。于是大家把这孩子讲的话私自低声地传播开来。“他并没有穿什么衣服!有一个小孩子说他并没有穿什么衣服呀!”“他实在没有穿什么衣服呀!”最后所有的老百姓都说。…  相似文献   

19.
行走的路上     
正梦想人人有,但是每个人对梦想的判定很不一样。很多人说现在现实压力太大,梦想真奢侈。其实把梦想当奢侈品的人就会觉得梦越来越奢侈,因为关注现实越多,梦想的空间被挤压得越小。还有一种人的梦想就相当于粮食,相当于空气,是生命的保鲜剂,所有生活出发的理由和最后的归宿都只是为了这个梦想。当一个人把梦想当成生活必需品的时侯,梦想就能引领我们的现实。我自己在行走的时候有一个感受:我们在不同的地方,会完成三种不同的邂逅。第一重邂逅是完全陌生的山水风情。  相似文献   

20.
寒假的时间一会儿就过去了,就要上学了。今天上学了,我一个人到学校去看看学费是多少。到了教室,我看见黑板上写了292.2元,然后老师叫我们带钱的先交。我们班级有一半的同学已交了,老师说下午一定要把学费交来。到了下午,同学把学费交了,最后只剩下两位同学没有交,其中就有我一个。后来我和另一个同学回去拿钱,到了家里,我们两个人都没有拿到钱,家长对我们说等两三天再交。到了教室,我们把家长说的话告诉了老师,然后老师发保险单,说:“你们把学费交了,就给你们保险单。”到了第二天,老师叫另一个同学去拿钱,他拿了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