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裴良先 《成才之路》2012,(15):57-57
一、处理好必修教材和选修教材知识衔接问题对历史人物评说是以史料为基础的,有些历史人物活动的相关史料在必修教材中已有所体现,教师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提前复习,并在授课时加以点拨归纳。如关于秦朝的郡县制,选修教材《千秋功过秦始皇》一课中提到郡的数量、郡县长官的名称和职责,必修一《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一课提到秦朝地方分为郡、县、乡、里四级,还有在少数民族聚集区设置的道。教师要帮助学生把这些琐碎的知识点串联在一起,形成完整清晰的概念。二、体现新课程理念。正确评价历史人物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教学离不开评说历史人物这一环节,学生普遍重视历史人物活动史实,而忽视对历史人物评价,或者对历史人物印象来源于影视作品,缺乏正确观点。所以,历史人物评说也是教学中的重头戏。教师在评说历史人物时,要注意以下几个原则:  相似文献   

2.
《渡船》一课的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凤城市教师进修学校卢学锋一、教学要求:1.认真阅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角色,从中受到纯朴乡情的感染。2.学习作者通过人物语言、动作、表情和外貌特征表现人物内在情感和个性的写法。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二、教学重点:...  相似文献   

3.
伟大历史人物可以适当讲反面事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教版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是浙江省高二学生普遍选修的一门课.这本新教材老师们是初次使用.本人也第一次教这门课.备课组在教研活动时我提出讲伟大人物可以适当补充反面事例.理由是:对这些历史伟人.课本基本只写正面.不写反面(只有秦始皇例外.其他人物即使写到也是一笔带过).教师上课也只讲正面.不讲反面.这样反映的历史人物面貌是不全面的.充其量是片面的真实.  相似文献   

4.
小学历史课采用直观教学效果好陈建方(浙江省余杭市实验小学)一、语言直观D小学历由教材员得生动.站一课一人物,或一课一担要,或一课一事件。因此,想就要求教师的语富国生动形象,在表应中要有丰富条彩的描绘,在分析过程中要有深刻的比喻。在教学中使历山人物“复...  相似文献   

5.
笔者在准备人物评说之秦始皇一课的过程中,为了让秦始皇的形象更加立体且富有张力,以构建矛盾、冲突及未知的两难历史情境为出发点,引入大量有关秦始皇的史料,后在实际授课中引导学生针对史料进行讨论,课堂气氛不仅十分活跃,还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经过课后深入的反思及对专家理论的学习,我认识到这种灵动课堂来自于对教材的未知结构的开发。  相似文献   

6.
张秋云 《课外阅读》2011,(5):147-148
2011年福建省文科综合《考试说明》中《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的唐太宗、甘地调整为秦始皇和凯末尔,为了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设计复习课《秦始皇和凯末尔进行对比与评价》,帮助同学提高对历史人物进行分析、比较和评价的能力。如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就要针对教学目标,开展师生互动教学,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较好的完成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7.
《历史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习客观地认识和评价历史人物”——因为这是培养初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评价历史人物呢?课标要求通过教学让学生积累基本的历史知识,使学生对历史人物的感知从初识而逐步过渡到较为准确的了解和把握,进而能对其作出较为正确的评价。遵循历史课标的原则,我在教学《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的措施》一课中,引导学生以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去了解秦始皇这一历史人物,并初步掌握评价人物的方法。教学片断一:学生的认识:“秦始皇是暴君。”师:(展示秦始皇画像)图画上的人物是谁?他是个什么样的历史人物…  相似文献   

8.
常识学科是一门综合性的基础课程.包括自然、天文、地理、历史等知识内容。其中六年级常识教材以历史内容居多.涉及到古今中外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内容较为繁琐.时空跨越大.又远离现代小学生的实际生活。被教师认为是最难教的课.被学生认为是最厌学的一课。  相似文献   

9.
义务教育初中历史教科书在比例、结构和形式上都有了很大的变化,真正的做到了图文并茂。每课正文前都有一段精心设计的引言(即课前提示),它的叙述与提问相结合的方式.用极其精炼的文字高度概括了全课的内容:课文内的插图是课文重要内容的体现。许多杰出的历史人物、重大事件及古代遗存尽入画幅。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课前提示和插图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掌握好教材的关键.那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发挥它们的作用呢?笔者略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0.
李斯在私学教育方面的贡献主要是统一文字.编写识字教材《仓颉篇》。李斯的雄才大略受益于私学.但从维护统治者利益出发,作为重要决策人物的李斯却向秦始皇建议禁止一切私学。“以法为教.以吏为师”.成为秦王朝的一项基本文化教育政策。  相似文献   

11.
正吕世浩老师的这门课"中国古代历史与人物——秦始皇"(以下简称"秦始皇")吸引了43874名同学,号称Coursera(MOOC平台之一)最火的中文课。之后,他又开设"史记(一)"。解读秦始皇和《史记》时,吕世浩从思辩角度出发,希望帮助大家探究历史的有趣和有用。以授课内容为基础的吕老师的新作《秦始皇:一场历史的思辨之旅》即将出版。  相似文献   

12.
尹颖尧 《大学生》2014,(11):58-59
吕世浩老师的这门课“中国古代历史与人物——秦始皇”(以下简称“秦始皇”)吸引了43874名同学,号称Coursera(MOOC平台之一)最火的中文课。之后,他又开设“史记(一)”。解读秦始皇和《史记》时,吕世浩从思辩角度出发,希望帮助大家探究历史的有趣和有用。以授课内容为基础的吕老师的新作《秦始皇:一场历史的思辨之旅》即将出版。  相似文献   

13.
说课,是近年来教育界在强化教师基本功训练活动中形成的一种新型的教学研究模式.会说课,己成为现代教师必须具备的教学基本功之一.文章阐述了说课是什么和说课应注意什么等问题,并从教学目标、教学对象、教材、教学策略、教学媒体和教学评价等方面论述了应怎样说化学课。  相似文献   

14.
“教师口语”是研究教师口语运用的一门应用语言学科,是师范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课.论辩作为教师口语课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是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快速思维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具体论述了论辩的立足点与突破口、思维特征及语言特色,以求达到对教材的不足进行补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小学语教材中以人物所说的话作为题目课数量比以前有所增加,这不仅丰富了课的内容,而且体现出教材改革的一种趋向。笔拜读了《这些题目也应该加引号》(载《小学教学研究》2001年第l期)一以后,认为以人物语言作课题还是不宜统一加上引号,加不加引号应该从课的内容和人物特点出发,因而异才对。  相似文献   

16.
肖扬昆 《广东教育》2005,(11):58-59
高中课改在我省推行以来,有一个问题一直未能得到解决,那就是合理、科学地处理教材绝大多数教师感觉新教材难上.因为内容太多,既要考虑落实基础知识,又要考虑培养能力.课时根本不够.教材的不尽如人意使许多教师无所适从,上级教研部门下来调研,指导教师说要对照课标进行大胆取分,  相似文献   

17.
近日.我校举行了二年级“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由两位年轻教师同时执教“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一课。在进行这节课的集体备课时,我们两个备课小组对教材进行深入分析.对于教材中如何组织学生用小棒进行操作做了一番热烈的商讨。  相似文献   

18.
南充县高坪七小六年级语文教师兰荣秀同志在县教研室指导下,为部分同志上了一堂小学语文公开课,教材是《少年闰土》。这节课按照教材所有单元重点训练项目“抓住人物的特点”的要求,安排了四个环节:第一,指导学生学习《少年闰土》一课描写人物外貌的方法,让他们认识到写人物外貌必须抓住特点,并让他们懂得写人物外貌怎样抓住特点来写。第二,指导学生运用抓住特点写外貌的  相似文献   

19.
一、要看大纲和教材。目的是了解所要听的课,在大纲的教材中的地位作用,教师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同时养成教课要熟悉和钻研大纲、教材的习惯。比如,听一位教师教《少年闺土》,先要知道这一课在小学语文统编教材第十一册的第七单元,《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规定,这课的教学任务是使学生“能归纳课文的段落大意,概括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学会“抓住人物的特点”写人。明白了这些,听课就能“心中有数”,评课就有了一定的衡量标准。二、要看教师的教案。  相似文献   

20.
‘说课”这种形式.因既不受空间的限制,又能在短时间内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已越来越被教师们所重视。现结合本人的体会,谈谈如何说课。一、明确说课的要求(一)说课内容上,把握教材要准;挖掘教材要深;教法设计要新;教学效果要实;教学过程要体现现代教育思想,并说明有关理论依据。(二)语言表达上,表达要清楚,语言要凝炼,语调自然而又抑扬顿挫。二、掌握说课的步骤(一)教材简析。一要简要说明《教学大纲》对该年级的要求及其在教材中的体现。二要说清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首先分析本册教材有几个什么样的重点训练项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