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校科研评价与奖励的导向功能及实现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李新荣 《江苏高教》2003,(4):116-118
科研评价与奖励是高校科研管理的重要手段。本文在阐述高校科研评价与奖励的导向功能分类内容的基础上 ,分析了当前高校实施科研评价与奖励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提出了充分发挥其正面激励性的显性导向功能的三条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收集国内20所高校(主要是"985工程"及"211工程"高校)人文社科科研奖励的相关信息,运用内容分析法对其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如下结论:成果奖和论文是高校奖励的重点,奖励对象的多少与高校层次无关;发放奖金是最主要的奖励方式,社会力量奖受到一定程度的认可,但还需继续扩大影响;SSCI等国际收录论文受热捧,高校自行划分学术期刊等级情况较多,以刊代质现象还比较普遍;一些高校对结项为优秀的项目给予奖励,体现了对研究质量的追求,但并不普遍;各校奖励额度差异较大,可能和学校自身发展特点、经济状况和所处地域的经济发展水平等多种因素有关。基于此,笔者建议:科研奖励在追求数量的同时需要向追求质量转向;科研奖励的内容应该是多元的,但是奖励的标准应唯优秀而论;在注重物质奖励的同时,也要重视精神奖励;要加快奖励方式的创新,既要激发个人也要激发院系学术机构。  相似文献   

3.
高校的科技奖励工作是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奖励科技进步是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是促进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重要措施,本阐述了科技管理人员在科技奖励工作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对广东7所高校的科研论文奖励条例的分析表明:一方面,基于核心期刊本身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期刊及其所刊载的论文的质量等因素,近年来核心期刊在广东省各高校的科研论文奖励制度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另一方面,由于核心期刊“以刊论文”功能的拓展不可避免地引发了诸多负面效应,尤其是其对学术界带来的各种不良影响更与科研奖励的初衷背道而驰,广东的许多高校为此又对这一评价方式进行了各种变通和修正。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一些高校的科研奖励制度改革中存在许多问题,如奖励体系不协调、奖励的分配程序缺乏公开性和公平性、注重数量而忽视质量等。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应把科研奖励制度的设计放在整个高校内部制度改革和文化建设这样一个大的系统中去综合考虑、统筹兼顾;其次应正确处理个体激励与团队激励的关系;再次,高校科研奖励应按照不同学科的研究特点,特别是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特点实行科科学家共同体的承认与市场承认相结合的原则,等等。  相似文献   

6.
上海高校吸引优秀青年人才的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拟对上海高校青年人才的量与质、优势与劣势、成绩与问题加以剖析 ,尤其是对吸引优秀青年人才的制约因素进行分析 ,提出克服弊端的办法 ,并进而探讨上海高校吸引优秀青年人才的优化机制。一、上海高校青年人才的现状分析在继续实施教育部资助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基金的基础上 ,国家又设立了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科研和教学奖励基金。从 1999年起每年评选百名 35岁以下取得重大科研和教学成果的青年教师 ,连续 5年加大支持其科研和教学工作的力度。上海各高校已经或即将出台与“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类似或相配套的高层次人才支持计划 ,上海市…  相似文献   

7.
对做好高校科技奖励管理工作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科技奖励和科研计划、科技推广一起,构成高校科研管理工作中最主要的部分.自从设立国家级科技奖励以来,科技奖励已经成为衡量高校科研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在校内也成为衡量个人科研水平、科研成就的重要指标.在高校中,认真做好科技奖励管理工作,对扩大学校影响,对肯定、鼓励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对调动科研工作者的积极性,对获奖科研成果的推广,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多年来北京大学在如何做好科技奖励管理工作中进行了各种努力与探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以下是我们对做好高校科技奖励管理工作的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8.
高校科研回归本真是维系可持续科研梯队、建立科学的联合研究团队、确保我国整体发展水平的必然选择。通过重塑高校科研人员的科学精神、明确高校科研价值追求等实现科研方向回归本真,通过建立合理的新型职称评聘、导师评价、科研奖励等体系和相应的监督管理机制等实现科研考核回归本真,通过倡导学术自由、扶持“青椒”成长、促进成果转化等实现科研活动回归本真。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高校科研团队的建立和发展,各项科研成果不断涌现,各项科研奖励随之而来。由于高校缺乏相应的评价机制和绩效考核机制,在科研奖励的分配方面出现诸多问题,影响科研团队的正常发展。因此,建立高校科研团队的科研奖励制度,并进行完善,对于促进高校科研项目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对重庆市16所本科院校体育科研现状特征、影响因素及制约条件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重庆市高校体育科研实力排名居全国中下,整体科研水平急需提升;高校体育科研队伍尚不成熟,职称层次较低,科研团队不稳定;不同类型和层次的高校在论文发表的质量与数量、课题申请立项与类别方面呈失衡状态;对体育科研的奖励力度不够,多数高校体育图书期刊资料数量种类较少,学科专业发展所需的体育仪器设备、实验器材配备不全。  相似文献   

11.
科研评价与奖励是高校科研管理的重要手段,如何创新科研评价与奖励的途径与方法,构建科学、公允、便于操作的科研绩效评价体系,正向发挥科研评价与奖励的导向功能,是当前高校科研管理与人事分配制度的核心内容,也是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2.
机制创新:高校科研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科研评价与奖励是高校科研管理的重要手段,如何创新科研评价与奖励的途径与方法,构建科学、公允、便于操作的科研绩效评价体系,正向发挥科研评价与奖励的导向功能,是当前高校科研管理与人事分配制度的核心内容,也是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3.
科研与教学密不可分,相辅相成,是建设好基地、培养高素质新型人才的两大重要因素。为鼓励教师从事科研,使学生在科研中获益,我们对科研机制进行了改革。1.建立科研激励机制。为了让教师在科研中多出成果,我们实行了奖励制度,一般学术论文每千字奖励20元,在核心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每篇再奖励500至1000元,著作按分类和学术水平每千字奖励3至10元。承担国家和教育部各类课题,学院奖励配套经费2000元。在科研编制津贴方面,对争取到国家和教育部各类课题的教师,除享受一般教师的待遇之外,还每月享受科研编制的津贴。…  相似文献   

14.
激励机制在科研管理中的重要性体现为它能引导作用和教育作用。高校科研管理中可采取目标管理和情感管理等手段。同时应遵循针对性原则、物质与精神并重原则和定性与定量奖励相结合的原则。  相似文献   

15.
教学与科研是现代大学中最为根本的问题。高等教育性质和大学职能实现都要求教学与科研统一。但是在现实中,高校在人才招聘引进对科研数量的硬性规定、学校常规管理对科研活动的格外偏爱、教师考核晋升对科研指标的过分强调、经费投入奖励对科研领域的明显倾斜,致使教学与科研应然与实然关系的内在冲突,需要采用先治标再治本的方式,"远近施策",重构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努力促使教学与科研关系回归应然统一。  相似文献   

16.
高校是我国科学研究的重要力量,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体制机制、政策导向及外部环境等因素的制约,高校科研"重理论轻实践、重水平轻效益、重科研轻转化、重奖励轻推广"现象十分普遍,大多数科研成果长期束之高阁,成果转化率偏低。因此,应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前提、政策激励为手段、中介服务为基础、经济效益为目标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7.
八面来风     
《教育》2007,(2S):15-15
兰州:1个月查出243万元教育乱收费;福州:高校毕业生农村任教奖励1万元规定服务期5年;乌鲁木齐:八成以上中小学校医室“无证行医”。  相似文献   

18.
学术水平作为衡量一所高校综合办学实力的重要因素,具有不确定性的特征。学术水平的不确定性对高校科研创新与科技奖励具有重要的影响。认真分析学术水平的经济学特征,分析总结学术水平不确定性对科研奖励的影响,对推动高校科研创新,优化学术环境,提升综合实力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高校教育成本结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分析可能对高校教育成本构成影响的各种因素,结论有三:高校需要提高人力成本支出比例,加快高校内涵发展,给予有竞争力的工资和福利待遇是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的重要条件;要加大对教学的投入,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要重视学生资助体系的建立与完善,积极加大奖学金、助学金和科研奖励等政策的实施。  相似文献   

20.
科研奖励成果是科研成果中的佳品或重要代表,是高校及其教师科研质量等级的主体反映,在评先树优、评估检查中举足轻重,具有不可替代性。科研奖励成果尤其是社科类奖励成果的生成具有自身的逻辑,是一项从选题、成文刊发到组织申报等多环节构成的系统工程,需要统筹规划、着力投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