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圣先贤颂扬“继绝世”的思想,尤受儒家推崇,究其根源与宗法制的实践有关.周人克殷后,把宗法制度用于天下的治理,其确立的“立子立嫡制”,有助于建立尊卑有序的社会秩序.但“宗子”单线的继承方式极易造成绝世,随着“宗子”参与到周王朝的治理,又会因各种权力斗争而废止.狭隘的宗族伦理会产生继承者危机,“继绝世”的理论和实践是其补救措施,以保持开放的的宗族伦理形态.  相似文献   

2.
苏瑞 《科教文汇》2014,(2):81-83
儒家“和”文化的精髓,即具有和为贵的价值倾向、和而不同本质特征、中庸之道的处世哲学以及和谐的多元化、包容性。通过研究儒家“和”文化的发展,在批判中继承“和”文化的精髓.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现代和谐文化的综合创新。  相似文献   

3.
曹萍 《科教文汇》2009,(33):231-231
《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记载孔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书中对儒家所提倡的传统道德观点进行了详细的记录,全书围绕“仁”的思想展开,涉及到政治、教育、伦理等各个方面。该书中关于“孝”的思考对我国的传统文化影响深远,直到今天,这部语录体散文对于我国以德治国和建设和谐社会仍然有很深的指导意义。本文就《论语》中的“孝”进行一番简要的分析,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吸收它的内涵。  相似文献   

4.
谈“儒商”     
儒林中人和商人本是不同的两类人。首先二者的价值标准不同,商人重利,儒生重名。儒家的最高代表人物、被称为“圣人”的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儒家的另一位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被称为“亚圣”的孟子也说;“惟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相似文献   

5.
现实主义国际关系思想所蕴含的政治伦理:政治事务着重于安全和权势,及其依此定义的政治利益;政治伦理是后果伦理,而非寻常道德那样的意图或动机伦理;现实主义政治伦理是责任伦理;必需与“国家理由”的关系.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是自奥巴马上任以来所推出的维护其在亚太地区领导权的战略.这一战略在很多方面不符合现实主义的政治伦理.  相似文献   

6.
“礼”源自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当它随着儒家学说传入日本后,对日本的传统文化产生了非凡的影响。本文就此进行了较为详细和系统的论述。  相似文献   

7.
支梓桐 《华夏星火》2016,(11):101-102
和文化是中国传统哲学的智慧结晶,不管是儒家的“中庸之道”,道家的“师法自然”还是佛家的“修心养性”,其思想的指向都是一个“和”字。  相似文献   

8.
伦理规范与道德传统,总的来说,主要阐述了道德和伦理的含义、范畴、道德与伦理的异同,应用伦理学及其分类,中本文论理渊源与社会主义道德体系。本文介绍了道德作为社会意识形态是指调节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本文通过对丁玲的《我在霞村的时候》与宗璞的《红豆》的再分析,发现革命少女贞贞在精神内部所面临的根本困境,而“情”不自禁的江玫在为革命放弃爱情的过程中其实有着一丝一缕的“不甘”。  相似文献   

9.
林楠 《百科知识》2011,(23):8-10
北洋政府时期数以百计的大小军阀,大多数出身行伍,唯吴佩孚以“秀才”著称。海外史学家称他是“学者军阀”和“至死都是儒家制度与价值观的一位颇具口才的辩护士”。  相似文献   

10.
文章主要阐述了“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经济增长方式”与“经济发展方式”之间的区分,这对中国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徐婷 《科教文汇》2010,(32):7-7,22
儒家伦理哲学在实现现代转型之后具有全新的时代内涵,是建构国家核心价值观体系的一种参照,这主要表现在:儒家伦理哲学的系统性和灵活性对当代高校德育工作具有启示意义,儒家伦理与社会主义道德的关系及"修身"在高校德育中能够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此外,儒家伦理的整体主义理念在高校德育工作中也具有一定的意义.在儒家伦理哲学之中寻求思想资源,将会对推进高校德育建设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2.
莎士比亚在其剧作中描写了“英雄美人”式的婚恋模式,这种婚恋模式来自于中世纪的骑士文化。古希腊罗马文化和希伯来文化孕育了骑士文化。另外,欧洲的伦理观念对骑士文化的滋养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3.
王利红 《科教文汇》2011,(25):17-18
从1993年美国哈佛大学亨廷顿提出文明冲突的观点以来,涌现出了大量关于基督教、儒教之间的同异对比、彼此之间的融合和互补以及如何通过取己之长、补己之短构建适应当代全球化社会的一种普世伦理的论述。鉴于孝文化作为儒家与基督教文化共有的观念与实践,本文从伦理学视角对儒家与基督教孝文化的渊源与实践作了对比,并同时探讨了构建适应当代全球化社会环境的一种新型孝文化,综合儒家基督教之长,以更好地应对即将来临的人口老龄化社会。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围城》的介绍,分析了儒家“和谐”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以及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重要性,讲述了“仁”作为儒家文化的核心思想,其实质和基本内容就是“爱”,它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以及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风俗习惯等有着深刻的影响。透过小说《围城》所反映的当时社会现象和人物活动,阐述了中国文化特点,从反面映射出在民族文化遭受破坏,缺少规范思想和行为的伦理道德社会中,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和实现个人理想将变得虚无缥缈。指出了“文化”在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中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中国文化培养与发展的建议和看法。  相似文献   

15.
田园 《科教文汇》2014,(35):52-53
“仁”与“爱”分别是中国哲学尤其是儒家思想和基督教哲学里的核心概念,在中西方文化交流史上二者一度被选择为文化契合点。从文化哲学层面进行比较和分析,既可以看到儒家之“仁”与基督教之“爱”在表层含义、理论结构等方面存在部分“相似”,也可以看到二者的本质差异。正视与理解这种差异.将对全球化形势下的文化交流以及中国现当代文化建构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6.
高校生命伦理教育文化范式是“基于文化情境下的高校生命伦理教育研究”。高校生命伦理教育既是舶来品,也具有普遍性意义。在“引进”过程中,高校生命伦理教育文化范式呈现出很多难题和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高校生命伦理教育的发展。在我国高校生命伦理教育中,消除文化自卑和文化自恋的有效路径为坚定文化自信,并在文化自信视角下优化高校生命伦理教育的实践路径,使其在面向生命伦理问题中更有自信、更有能力解决生命伦理问题,从而促进我国高校生命伦理教育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人工智能(AI)“机器学习”和“自主决策”能力的提升,学界对于提高AI自主决策系统“透明度”这一主题愈发关注。首先,对AI自主决策系统“透明度”进行“美德、关系、制度”三方面解读,进而厘清其伦理意蕴;其次,在“隐私设计”经验的基础上构建“透明度设计”模型;最后,在“透明度设计”模型的基础上提出覆盖三个设计阶段的九项伦理原则。这对于应对“透明度”在AI自主决策系统的实践过程中遇到的严峻挑战,探索提高智能决策系统“透明度”的伦理路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邹娟 《科教文汇》2007,(11Z):196-196
“义利之辨”是一个贯穿于人类社会生活中的普遍性实践话题,也是古今中外一起伦理学说在建构其伦理价值观时都必须开展的焦点性理论思维活动。只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国度,“义利之辨”的具体内容、表现形式和争论程度等有所不同。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义利之辨”在中国学术界又出现了一次新的高潮。这次“义利之辨”主要是围绕经济发展与道德进步和个人价值取向这两个问题而展开的。  相似文献   

19.
儒家经济伦理的基本原则马云志一经济伦理这一概念,是由现代经济伦理学的先驱马克思·韦伯,通过对世界诸宗教经济伦理的研究,特别是对宗教伦理的社会经济功能的研究首次提出来的。正确认识和评价儒家经济伦理,必须首先对其特性进行分析。与自然经济、封建专制制度相联...  相似文献   

20.
胡纯华 《科教文汇》2008,(26):211-212
孔子的“仁学”管理思想长期占据中国传统封建社会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对国家统治和社会教化产生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试图从“仁”的维度。对儒家管理哲学做个梳理,探讨儒家仁学管理思想的现代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