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新课程实施中的问题透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课程实施是课程改革的关键环节。通过对课程实施过程中问题与障碍的考察,透视课程改革的成效,是当前教育理论工作者与实践工作者的当务之急。本文运用质化与量化两种研究的方法,通过对全国十个实验区的调查研究,提出当前课程改革的几个突出问题:课程实施资源的严重缺乏;考核改革的滞后;教师面临的压力重重。  相似文献   

2.
课程评价是课程改革中的重要问题。当前我国的课程评价工作主要表现为:课程改革开始之前进行需求评价;对课程标准的事前评价与修订评价;深入开展教材评价研究;课程实施情况的评价。通过审视和反思这些课程评价工作,当前课程评价还存在诸如对课程评价的宽泛理解、缺乏系统的课程评价组织、地方和学校层面的课程评价缺失、过于强调行政意义上的评价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促使课程改革良性发展,提升课程整体品质,未来的课程评价工作还要进一步加强课程评价理论研究,加强地方特别是学校层面的课程评价,建立有效的课程评价标准和合理的课程评价机制,加强课程评价过程中的对话与协商。  相似文献   

3.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德育课程,该课程的核心价值是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如何通过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来促进该门课程的实施,是该课程实施过程中要重点研究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之一。因此,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新的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是当前小学德育课程改革中非常迫切的任务。  相似文献   

4.
自1985年以来我国进行了第八次课程改革,其成就有目共睹;但在改革的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对当前课程改革中出现的问题作一个简单的梳理和评论,主要包括理论的本土化、理论和实践的关系、理论研究中的继承与反思问题和实施过程中的教材、教师参与、综合课程问题,以期引起各方人士对当前课程改革的更深层次的关注。  相似文献   

5.
中小学综合社会科课程改革是当前国内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热点与难点。从我国中小学综合社会科课程开设的模式、结构问题,课程的德育性问题及课程的实施与评价问题,探讨我国综合社会科课程的开发。  相似文献   

6.
我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自"扬州会议"后,从课标研制、目标设计、课程实施、成效评价和管理等方面取得了许多成功经验,在当前课改中值得借鉴。20世纪90年代,城市和农村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具有中国特色,特别是农村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成功经验,对我们当前体育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但也存在着一些反思的问题。通过研究理清问题,找出成因,为当前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提供思考。  相似文献   

7.
课程实施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 ,课程实施取向决定了课程实施的实际形式。明确课程实施取向的研究意义 ,了解教师遵从或恪守、修改或适应、漠然或抵制的三种课程实施取向 ,探讨影响教师课程实施取向的主观与客观诸因素 ,这对当前的课程改革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课程实施策略的选择--课程改革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课程实施是课程改革的关键性环节,课程实施策略的选择是课程改革成功的有力保证.目前国外的课程实施策略基本有三种:从上至下的策略、从下至上的策略、从中间向上的策略.这对我国当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是:课程实施策略的选择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综合发展;重视对教师的培训;学校作为课程实施的基本单位,应发挥更大的作用;构建课程改革的网络状系统.  相似文献   

9.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课程实施已成为课程改革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如何将新课程理念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去,如何处理新课程与传统教学的关系,如何转变教师角色与教学行为以实现有效的课程实施等问题,不仅困扰着广大中小学教师,也是当前课程改革面临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对新课程实施现状的分析,透视课程改革中教师在观念和行为上的偏差与误区,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是当前教育工作者无可回避的选择。课程改革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而对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当前我省特殊教育学校课程与教学改革情况,推进我省特教学校新课程改革工作,特制定"黑龙江省特殊教育学校课程与教学改革调查提纲",以特殊教育学校教学主管人员为对象,通过走访与电话访谈等形式,了解当前我省特殊教育学校课程实施与改革环境、课程建设及课程资源开发、课程与教学评估及管理等方面的情况,并通过比较国内特殊教育学校课程改革,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性建议.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改革中存在诸多的问题:如对理念理解的误区、课程实施中的困境、脱离实际与传统、理论与实践缺乏必要的张力等,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必须直面现实,通过克服这些问题,推进改革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在课程论学科建设与发展方向上,代表认为:对课程本质的再认识,是课程论学科建设和发展的内在要求;课程论的学科性质、功用和价值取向需要同时关注两方面的需求,既能科学分析课程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又能切实有效地解决课程实践中遇到的难题;课程研究和教学研究作为一种理性认识形态,课程论和教学论作为知识形态,两者之间倒是可以用“整合”一词。在课程设计方面,代表们提出两种设计观,即体现课程根本属性的课程设计观和校本化的课程设计观。课程实施在内涵和外延上比教学宽泛,课程实施受课程制度和课程意识等隐性因素影响,课程实施不应在一种取向下探讨不同取向的课程实施问题,重要的是要依据“是否满足学生的需要并且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这一标准来对课程实施进行价值判断。针对课程评价存在的现状和问题,课程评价研究者和实践者需要进一步做好理论研究、加强地方和学校的课程评价、制订有效的课程评价标准、建立合理的课程评价机制以及加强对话和协商等工作。在教师专业发展上,要理性面对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积极深化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认识,科学探索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13.
新课改实验中课程实施问题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的推进,关于课程实施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课程实施的研究是一个比较宽泛的研究领域,这项研究需要以新课改五年的实践为基础,以问题为出发点,需要围绕课程实施研究的主要范畴和基本方法来分析新课程实施中的影响因素,侧重从教师的课程意识、课程实施中的价值取向、落差、内容与形式以及课程实施研究中的方法论问题等若干个方面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14.
课程评价对课程的实施起着重要的导向和质量监控的作用。课程评价作为新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新课改得以顺利实施的关键环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课程整体改革的成败。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标准,这必然就要求课程评价从各个方面都发生转变,以适应改革的趋势。一直以来我国的课程评价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与缺陷,在此简要分析与评判以往的课程评价,并在新课改的视野下重新认识和厘清课程评价,以促进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以及课程本身的发展,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论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不仅适合我国新课程改革的特点和需要,也符合我们对学校作为一个学习型组织、教师作为一个专业工作者的教育假定。校本化课程实施是课程实施本性上的二元特征决定的,也是新课程改革本身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的。校本化课程实施可以化解新课程改革的"实验—推广"模式自身的问题,新课程改革为校本化课程实施提供了较为广阔的空间。校本化课程实施需要的条件包括:在国家层面上,国家课程要给校本化课程实施留下空间和余地;地方政府需要为学校的校本化课程实施提供政策、资源和科研等的支持、扶持和协助;学校需要具备校本化课程实施的能力和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16.
This study examines: 1) how Korean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perceive recent curriculum reforms; 2) where their perceptions emanate from; and 3) what support teachers need in order to implement curriculum reforms actively and effectively. This study has shown that teachers generally harbour negative and unconstructive feelings about curriculum reform. These feelings negatively impact their involvement in and commitment to implementing reform. Several issues to be considered for teacher training and support evolved from our analysis of teachers' perceptions of the curriculum reform and the implementation: first, teachers are insufficiently provided with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programmes that support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second, teachers lack opportunities to work through implementation problems and difficulties with peer teachers; and last, contextual and cultural constraints inhibit implementation of curriculum reform. Based upon these findings, this study makes several suggestions for teacher educators and curriculum policymakers.  相似文献   

17.
课程改革是地方高师院校教师教育改革的必然选择。教师教育课程一体化是教师教育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教师教育课程整合的要素来讲,教师教育课程一体化包括教师教育课程结构一体化、课程内容一体化和课程实施一体化等方面。地方高师院校教师教育课程一体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课程结构比例失调、课程类别不合理,课程之间内容融合度低、教育实践课程欠整合,课程实施方式变革步伐缓慢、学生评价单一等。建立模块化课程网络体系、合理整合课程内容、优化课程实施过程等是教师教育课程一体化构建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18.
对课程改革工作的反思应立足于课程实施的过程,在全面分析影响课程实施的各种因素及其作用的基础上,来衡量课程改革工作的成效显然会更客观,同时也能清晰地认识到存在问题的本质,并为改进工作提供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论课程观的转型及其对新课改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课程观往往隐含着不同的课程思维方式,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人们对那些重要的实质性课程问题的思考和解答。传统课程观和现代课程观之间具有四方面的差异。课程观的转型,对课程设计、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等产生重要影响。实现课程观的转型,是贯彻新课改精神的内在要求与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