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王国维《人间词话》受传统词学影响,前人已有研究,而所受影响多大,有哪些方面,与晚清主流词派常州词派关系如何,尚缺少深入细致的梳理。通过对《人间词话》引用情况逐条考辨,发现《人间词话》征引常州词派词论达42则73例,占《人间词话》篇幅近三分之一,这充分说明《人间词话》最重要的古代词学渊源即常州词派。而且,在征引常州词派诸家词论的排序上,可以发现前五名的顺序依次是周济、陈廷焯、刘熙载、谭献、冯煦,这也在很大程度上补充和修正了前人的某些认识。尤其是周济与陈廷焯,在词人批评与词学体系的创作论、鉴赏论、发展论方面,对王国维词学体系的建构发挥了更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一代学术大师王国维在词学方面拥有很深的造诣,他的词学思想渗透在他的词学创作《人间词》及词学理论创作《人间词话》中。《人间词话》可以说是《人间词》实践创作经验的总结,它们共同见证了王国维在清末词学领域的成就。  相似文献   

3.
况周颐与王国维为治词大家,均形成了完整系统的词学理论,他们的著作《蕙风词话》、《人间词话》更被誉为晚清词坛"双璧"。而二位先生对"词境"这一词学重要问题的理解各有重合亦各有千秋,比较二者异同,有利于深刻了解两位诗词大家的风范。  相似文献   

4.
王奎光 《文教资料》2020,(6):35-36,76
悲情论、"造境"与"写境"论、"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论,是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重要词论.饶宗颐从自己的词学观出发,对这三个词论进行了分析与批评,并在批评中提出了鲜明而独特的词学见解.饶宗颐的批评及词学见解对当代词论的发展具有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5.
况周颐词集之词论文献考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况周颐癖词五十余载,词论、词作成就卓著。其词集除《蕙风词》之外有总集两种、别集十一种,为其成就更高的词论所掩,未引起学界足够重视。其词集自序、论词之词、词之题序与自注,蕴含丰富的词学理论,可与《蕙风词话》正续编及其他词学文献相互发明,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其扩展了况周颐的词学研究领域,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6.
朱崇才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是词学与美学,出版有《词话学》(台北文津出版社l995年)、《词话史》(中华书局2006年)、《词话丛编·续编》(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词话理论研究》(中华书局2010年)等著作。目前主要从事词美学研究。词话是中国古代诗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词话理论研究,是从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民族特色出发,参考和吸收其他学科和其他民族的理论特别是方法论精华,深入剖析历代词论家的主要观点、理论成就及其不足,探讨其词学理论的环境背景及意义,  相似文献   

7.
王国维填词的成功给他研究词学带来了自信。王国维《人间词》的创作为《人间词话》奠定了感性基础,孕育了《人间词话》的文艺鉴赏理论。虽然《人间词》的艺术成就并未完全达到《人间词话》的理论高度,但王国维以自己的词学理论审视自己的词,努力使两者完全契合。如果说《人间词》以丰厚充实的内容抒写了词人内心的痛苦及人生况味,在文学史上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那么,《人间词话》则以全新的观念、方法评论、研究词,为传统词学的现代化转换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江顺诒反思传统词话的旧例 ,构筑词学理论的逻辑结构 ;旁通曲证 ,探寻词体的音律之源 ;在建构词学理论体系的显豁意识下 ,首次成规模地汇集词境诸论 ,对词境观念的发展极富有建设意义 ;承继并反思前期词论中的道德评判和类化审美的两种词品观念 ,写苦心、标妙境 ,完成了很有个性的词品思想。  相似文献   

9.
作为美学十大经典名著之一的《人间词话》,同时也是王国维最重要的一部词学著作。《人间词话》在传统词话形式的基础上,加入西方哲学美学概念,构建一种更为严密的词学逻辑体系,在整个中国词学史上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人间词话》不但以传统词话的形式阐述唐宋词,而且引入西方哲学美学概念,采用严密的逻辑体系对唐宋词进行整合,这对唐宋词的研究都有一定的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10.
正词作为中国传统文学特有的形态,一直以来备受研究者青睐,但在众多的词论著作中能自出机杼、自成一家的并不多见。近代王国维先生的《人间词话》可谓是迄今为止词论研究中的上乘之作,他的"境界"说是意境理论的集大成之作。从境界方面论词,《人间词话》无疑是一座绕不过的  相似文献   

11.
况周颐词学论著最著名的是《蕙风词话》,这是他晚年对一生词学的总结,在况周颐的其他词学文献中尚有不少论词语录,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况周颐尚编选有粤西词集《粤西词见》,其中有九则词评应当视为词话,作为《蕙风词话》辑补,是对况周颐词学理论的有益补充。这九则词话扩展了况周颐的词学研究领域,丰富了其词学研究的内涵,体现了况周颐弘扬地方文学的自觉意识和保存流传乡邦词学文献的责任感,目的在于存一地之词史。  相似文献   

12.
宛敏灏先生是卓有成就的词学大家,在词话研究方向颇有开山之功:其一,阐明词话的兴起和发展脉络;其二,概括词话的性质和特征,辨析历代词话创作的主要内容;其三,总结词话资料的具体研究方式。这三个方面共同构成宛先生词话观的主体,是其词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词学概论》中有突出体现。从词话史构建到词话性质阐释,再到词话研究方式,宛先生立论精当、别开生面,填补了词话文献研究的学术空白,有效推动了现代词学研究体系的完善。  相似文献   

13.
“意境”又称“境界”,是王国维词论的理论核心,他在《人间词话》及其《删稿》、《附录》的论述中,始终坚持了这一评词标准。  相似文献   

14.
朱妍 《现代语文》2006,(1):86-87
刘锋杰、章池《人间词话百年解评》中说:“要理解20世纪中国论的发展,不能不首先理解《人间词话》;要确立中国论在跨化交流的世界论格局中的地位,也不能不总结《人间词话》所内蕴的现代性经验;要确定21世纪中国论的发展方向,还是不能不首先审视《人间词话》所提供的可能性。”这说明了研究《人间词话》意义的重大。  相似文献   

15.
王国维和李煜在人生经历、性格特征方面都富有“悲剧性”,这样他就容易理解、认可李煜词。此外,《人间词话》论词讲求“悲剧性”,李煜作品合乎这个标准。从“悲剧性”角度探寻《人间词话》推重李煜词的原因,有助于深入研究王国维的词学观。  相似文献   

16.
像大多数词人一样,王鹏运没有词学理论专著问世,但其论词不乏精辟之处,其词学观主要见于其所撰词籍序跋、涉及词论的有关词作、《词学丛书》眉批、《蕙风词话》的引述等。"重、拙、大"词学理论的发明权应属于王鹏运。通过对清季著名词学家况周颐《词学讲义》要点探源和《蕙风词话》渊源举证可以发现,况周颐词学思想的要点主要渊源于王鹏运,其许多具体的词学观也传自王鹏运,可证王鹏运其实是清季一位重要的词学家。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词论,词评,考证三个部分全面评价了《惠风词话》在词学理论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8.
一直以来,学界围绕《人间词话》展开了多角度、多层面研究。这些研究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作品整理辑佚、境界说、具体作家评论、与西方哲学之关系。王国维在《人间词适》中品评了各个时代的词作,其词论明显透露出“重北宋轻南宋”的思想倾向。他的这种思想倾向主要与清代南北宋词之争和自身词学主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词论、词评、考证三个部分全面评价了《惠风词话》在词学理论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20.
《蕙风词话》和《人间词话》各自的“初稿”真实地记录了况、王词学观念的演变流程 ,从“初稿”到“自定本”是他们词学思想发展的最后阶段 ,“自定本”代表着他们词学思想的最终成熟。况、王的词学发展史观在动力原因、对象范围和趣味特征等方面存在着异同现象 ,二人词话中存在着“知词”和“能观”、“诵读”和“直观”等方面的批评学思想的异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