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除法估算一般用“四舍五入法”求被除数和除数的近似数,再估算出结果。但是,我在练习中发现有些除法算式,根据它们自身的特点进行估算,结果既准确又简便。  相似文献   

2.
乘、除法估算教学曲靖师范附一小王丽端“九义”小学数学教材(六年制)在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和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两个单元中,分别增加了乘法估算和除法估算内容。现就这一新的教学内容的编排意图和教学思路,谈点初浅的看法。一、估算教学的意义在日常生活中,有些计算...  相似文献   

3.
几年前,第一次执教“简单的除法估算”一课,基本的教学流程是:根据例题讲解除法估算的方法后,出示若干道除法估算试题,让学生反复估算,反复讲方法……最后,会做的做烦了;不会做的依然不会做。临下课我还争分夺秒地问:“同学们,这堂课你学了多少知识?”课,一遍又一遍地讲;  相似文献   

4.
杨位中 《云南教育》2005,(25):18-19
“乘法、除法的知识”教学内容分别为乘、除法口算与估算,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和乘、除法的一些简便算法三个小节。  相似文献   

5.
“乘法、除法的知识”教学内容分别为乘、除法口算与估算,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和乘、除法的一些简便算法三个小节。《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强调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鼓励学生算法多样化;应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还要求学生  相似文献   

6.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口算除法和笔算除法。它是在表内乘、除法和一位数乘多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为学生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学习除数是多位数的除法奠定了扎实的知识和思维基础。口算除法一、教材分析教材通过创设一个运输蔬菜的情境,将口算除法和估算除法的内容蕴涵其中,为口算除法提供了现实背景。图中显示了四个小情境,让学生从中提出用除法计算的问题。教材设置了两个例题,例1教学口算,例2教学估算。通过呈现学生的不同算法,让学生在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互相启发中理解算理,掌握口算除法的基本方法。二、教学建议1.将学生已…  相似文献   

7.
这是安徽省含山县2007年2月期末质量抽测四年级试卷中的一道题目:估算395÷72的值是()。在这一册的数学教材中,除法估算的例题是:538÷62。教学中一般采用的除法估算方法是:两位数除多位数  相似文献   

8.
苏教版和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七册实验教材中“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都是在学生学习了多位数乘一位数、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基础上进行编排的.它是小学生学习整数除法的最后阶段,主要内容有:口算、估算、笔算除法.人教版教材分三段编排:整十数除整十数、几百几十数的口算与相应的估算,商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商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苏教版教材大致也分三段编写:两位数、三位数除以整十数,同时教学口算;非整十的两位数除法,教学调商,同时教学口算以及估算.两种版本教材虽然在编排上有所区别,但都要求学生不仅会口算整十数除整十、几百几十的数(商一位数),掌握两位数、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还应经历探索过程,了解商的变化规律,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除法估算,说明估算的思路,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9.
以往小学数学教学中有计算精确的要求,没有估算的要求,结果导致许多学生能精确计算一道题的答案,但不会估算答案的范围。为此,义务教育教材适当编入了一些简单估算方法作为选学内容。它们虽不作为考试内容,但在日常生活中却有广泛的应用价值,既可很快算出要求不很精确的结果,又检验笔算乘、除法结果的最高位数有没有错误。下面就数学第七册中“乘、除数是两位数的乘、除法估算”的教学谈几点建议。1.重视铺垫,促进知识迁移。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和整百、整十数乘、除的口算是两位数乘、除估算的基础。教学新课前,必须根据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10.
谢毅 《山东教育》2008,(1):75-77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是这一册的重点教学内容,它是学生在二年级学习了表内乘、除法,三年级上册学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的内容有:口算除法(包括估算)、笔算除法,一共有9个例题,7个练习,建议13个课时完成。  相似文献   

11.
苏教版和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七册实验教材中“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都是在学生学习了多位数乘一位数、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基础上进行编排的.它是小学生学习整数除法的最后阶段,主要内容有:口算、估算、笔算除法.人教版教材分三段编排:整十数除整十数、几百几十数的口算与相应的估算,商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商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苏教版教材大致也分三段编写:两位数、三位数除以整十数,同时教学口算;非整十的两位数除法,教学调商,同时教学口算以及估算.两种版本教材虽然在编排上有所区别,但都要求学生不仅会口算整十数除整十、几百几十的数(商一位数),掌握两位数、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还应经历探索过程,了解商的变化规律,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除法估算,说明估算的思路,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一、创设现实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计算是人们在长期生产实践中逐步发展起来的生动的数学活动.为了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教材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如人教版教材中给书打包、看书、喂猪、寄特快专递等,每一个例题都精心设计了相应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促使学生...  相似文献   

12.
一 基础训练,做好铺垫 教师首先向学生提出: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笔算除法,先请同学们以最快的速度口算、估算出下面两组算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指出:“估算在日常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在各年级应适当加强估算。”因此,教科书中凡带有“*”的估算选学内容,均应随着新大纲的颁布,作为必学的内容。一、分析教材内容,把握教学重点难点“九义”教材数学第六册中,继一位数乘法的估算后又安排了一位数除法的估算教学。可以说,三年级下学期是培养学生估算意识的重要阶段,要为学生掌握估算方法、形成估算技能奠定基础。一位数除法的估算是在学生掌握了一位数乘法的估算后进行的。和一位数乘法的估算比较,其计算步骤基本相同,而难度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14.
教学目标1.经历除法估算方法的探索过程,理解并掌握估算的方法。2.能灵活运用估算方法解决实际的问题。3.在探索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成功的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15.
估算是一种无需获得精确结果的口算,是个体依据条件和有关知识对事物的数量或运算结果作出一种大致的判断。新课程认为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是人们在现实中运用相当广泛的数学运算方式和行为。本文以“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估算”这节课的一个教学片段为例,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6.
学生在学习"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时,由于除数从一位数变成两位数,因此产生了试商困难。在"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的教学中,基于学生的认知生长点和易混、易错点,结合学生的易错题资源,引导学生进行估算,促进学生在估算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突破思维瓶颈,内化新知,提升能力。  相似文献   

17.
贵刊2004年第12期“言论”栏目发表了一篇《这道例题有必要改一改》的文章,文中姚华星老师认为,人教社义务教育六年制第七册第115页的例题:沈强走50米的距离,第一次走79步,第二次走81步,第三次走80步。他平均走一步的长度是多少?”题目的结果、问句与答句均有问题。结果的问题是“学生到目前为止只学了有余数的除法,还没有学过小数的除法,因此不可能得出准确值62.5厘米,再从准确值62.5厘米得出近似值63厘米。”笔者认为,教材编写的意图就是为了估算。不管是从估算的角度来讲,还是从有余数除法知识的角度来说,学生对于5000÷80=62……40应该…  相似文献   

18.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16页例2及“做一做”。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估算过程,探索估算的一般方法。2.能根据具体的情境合理进行估算,会表达估算的思路,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增强数学意识。3.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能解决日常生活中有关估算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估算方法。教学难点: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估算。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设计意图:通过创设学生生活实际中的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1.…  相似文献   

19.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数学》教材四年级上册第81,82页"笔算除法"一课,是两、三位数除以整十数,商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教材通过例1、例2分不同图书的两个情境,把笔算除法教学放置于解决实际问题之中,通过摆小棒、分方格突破难点——确定商的位置.这一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笔算方法以及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估算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相似文献   

20.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在“教学内容的确定和安排”一章中提出在各年级应适当加强估算,在“重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一节中提出要重视培养学生估算的习惯和能力。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予重视,将原选学的估算内容作为必学内容,认真进行教学。估算教学的基础是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九义”小学数学第六册先安排求近似数和一位数乘、除法估算,到第七册再安排两位数乘、除法估算。各部分内容的教学都要凭借求一个数的近似数这个认知基础,指导学生寻求各类估算所需要的近似数的方法,主动地探索估算知识。一、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