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教学应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文本感知美,通过品味文本鉴赏美,通过升华文本创造关,从而实现美育和语文教学的共同深化,走向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2.
语文文本的价值在语文文本教学中却经常性缺失,语文教学呼唤文本解读的价值回归。教师要准确把握文本解读的要义,引领学生真切感受文本生命的美丽。通过欣赏文本的语言美、艺术美、思想内容美,来感受文本生命,从而培养阅读兴趣,增强知识积累,提高阅读能力,让学生在文本解读中不断汲取养料,充实自己。  相似文献   

3.
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一项重要任务,而文本解读、挖掘文本是一条重要途径。语文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在阅读中体验,"悟"出文本的本色精彩,在文本感受中发现美、欣赏美、挖掘美、感受美。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不仅仅耍理解语言所表达的“意”,更耍关注语言表达的形式,揣摩品味这个“意”是如何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的,让学生言意兼得,从而获得语言智慧的滋养。语文文本解读,美在言意,贵在共生,是语文教学所散发出来的特有之美。要想真正让学生进入文本,收到预期的效果,进一步彰显文本的独特之美,我认为,在语文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个策Ⅲ各。  相似文献   

5.
语文教学要让学生走进文本,领略自然美;理解文本,体验社会美;拓展文本,欣赏艺术美;利用习作,创造表现美。通过美育教育,让学生走进文本,领略自然美;理解文本,体验社会美;拓展文本,欣赏艺术美;利用习作,创造表现美;他们健康成长,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不仅仅要理解语言所表达的“意”、更要关注语言表达的形式,揣摩品味这个“意”是如何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的,让学生言意兼得,从而获得语言智慧的滋养.语文文本解读,美在言意,贵在共生,是语文教学所散发出来的特有之美.要想真正让学生进入文本,收到预期的效果,进一步彰显文本的独特之美,我认为,在语文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个策略.  相似文献   

7.
康艳玲 《考试周刊》2010,(57):41-41
语文教学要关注学生,美读文本,在关注学生的同时,也依据文本提供的信息或材料去美读文本,然后达到深层次正确解读文本的目的。只有深入解读文本,才能根据课文的特点设计有新意的教法,才能让语文教学实现有效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诗意语文,是对语文教育理想境界的一种追寻,是对语文教育本色和本真的一种深刻自觉和回归.”由此可见,诗意语文表现为一个动态的过程,而语文的诗意美全在于文本之美,那么如何立足文本,营造语文的诗意美呢?笔者认为具体可通过三步骤来实现,即课前钻研文本,发掘诗意美;课堂解读文本,展现诗意美;课后沿用文本,创造诗意美.  相似文献   

9.
语文教学应彰显文本之美,启发学生通过朗读、细读、体悟,展开审美想象,感受文本中的音韵美、语言美和感情美。帮助学生不仅领略到"美",而且领略这种"美"所蕴涵的高尚情操。语文是一个洋溢着美的学科。它展现了"杨柳岸,晓风残月"的良辰美景,书写着"大江东去,浪淘尽,  相似文献   

10.
周慧明 《现代语文》2014,(11):152-154
语文教学的基本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叙述事件、表达观点、抒发情感的本领。语文教学区别于其他学科教学的独特性在于,语文教学不仅要让学生理解教学文本的言语内容,更要让学生通过对言语内容的理解来体会言语运用的妙处,提高言语运用的能力。语文教学文本一般为教材选文,教材选文具有示范性,一般遵循文质皆美原则。  相似文献   

11.
本应用道理论证和事实论证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具体的教学实例论证了"读"在中学语文古诗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通过"读"品味文本中的韵律美、音乐美、节奏美、气势美、意境美、景色美和情感美,让读在语文教学中独放异彩。  相似文献   

12.
美是语文教学的主题,语文教学要求努力培养学生对美的认知,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语文的主人,真正体会到文本的语言美、生活美、意境  相似文献   

13.
语文教学内容中包含众多的美育因素,小学语文教材中具备丰富的审美素养,阅读教学与审美教育不可分割。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应着力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我们可以通过创设情境、品味词句、细读文本、启发想象,引导学生感受形象美、体味语言美、体会情感美、追求创造美。总之,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要不断探索,努力提高自身鉴赏美、理解美的能力,把审美教育切实贯穿到语文教学中去。  相似文献   

14.
如何通过文本这一教学平台,利用一切资源,让学生从不同层面、不同方面提高语文素养,是一个值得探讨的热点问题。下面我来谈谈在教学中的三点做法。一、挖掘内涵,感悟文本语文教材是教学内容的主要组成部分,大多数文章是经过编者精心挑选的,文质兼美。语文老师在教学中要克服传统  相似文献   

15.
审美是语文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教学中走向审美,是解决当下语文课堂索然无味、学生语文素养低下的一剂良方。坚守语文教学审美,要从文本个性出发,挖掘美点,富有针对性地深入阅读。或含英咀华,嚼出表达精准之美;或由表及里,品出构思精巧之美;或沉漫文本,读出节奏韵式之美;或小中见大,咂出典雅对称之美。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重申语文的人文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语文教学应该通过美读引领学生进入美的情境,探寻教材中所蕴含的美点,对教材进行审美分析和把握,通过联想和想象实现文本美的再创造,从而使美的情趣溢满语文课堂.  相似文献   

17.
小学语文课本里所选的文章,都蕴含着美。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透过文本自身,引导学生发现美、鉴赏美、创造美,让学生的语文学习活动展现出无穷的生命活力。一、创设情境——发现美创设情境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的情感,从而发现文本中蕴含的美。激发学生情感的途径有很  相似文献   

18.
"语文味儿",就是应充分发挥文本语言的魅力,通过生动、扎实的言语实践活动,让学生切实地把握文本语言,实现"语言"与"精神"同构共生",工具性"与"人文性"和谐统一,使语文教学具有圆融之美,整体之美。本文从对"语文味儿"的认识开始,进而产生思考,接着总结出四条策略,旨在通过这样的探索,让自己的语文课堂能洋溢着浓浓的"语文味儿"。  相似文献   

19.
对于语文教材,我们既要用欣赏的眼光去发现文本的美,又要用敏锐的目光去发现文本的缺陷,学会批判教材,进而活用教材。教师基于教材,通过拓展、深挖、融合等手段超越教材,最终又在教学中反哺教材,这能使语文教学趋于完整。  相似文献   

20.
“美”是语文教学的主题,语文教学要求努力培养学生对“美”的认知,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语文的主人,真正体会到文本的语言美、生活美、意境美、文化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创造美的课堂?如何对学生进行美的引导、美的认知与培养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