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信息时代,比较电视媒体,广播处于公认的弱势地位,但分析广播与电视的强弱高下,不应停留在思辩的层面,而要回到现实中来,为工作实践服务。借助理性认识拟定和探索广播摆脱困境、祛弱图强的途径,广播媒体首先就应找准自己的生存发展空间。调整事业发展战略。每一个时代,都必须有与它相适应的广播事业发展战略。1983年国家提出的“四级办广播”战略,为扩大广播覆盖、促进广播事业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高新技术  相似文献   

2.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对外广播事业就肩负起向境外传播中国之声的神圣使命。经过半个世纪的艰苦奋斗,我国对外广播事业不断发展、壮大。今天,我国唯一向全世界广播的国家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已跃居世界各国际广播电台的前列,并在五大洲听众中享有较高的舆论威信。我对外广播的规模已跃居世界各国际广播电台前列我国对外广播事业的真正发展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1950年,为增进世界各国人民对新中国的了解,我国在加强原有的英语和日语广播的基础上,首先开办了对周边的国家越南、印尼、缅甸、泰语和朝鲜语广播,并开始面向东南…  相似文献   

3.
少数民族广播在我国广播事业中占有重要位置。它是多民族国家的主要标志之一。少数民族语言广播的兴起和发展,使我国广播事业呈现出丰富多采的局面。对少数民族广播的研究,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问题的理论。社会主义时期是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历史时期。民族和民族问题的存在,决定了我国少数民  相似文献   

4.
新的起点 新的攀登──国际广播的机遇、挑战与发展张振华中国人民的对外广播事业到1996年12月3日迎来了55周年纪念日。适应国家和民族反侵略战争的需要,在抗日烽火中诞生的中国人民对外广播事业,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如今的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使用43种语言...  相似文献   

5.
陈力丹  董晨宇 《新闻界》2012,(10):54-59,68
尼日利亚是非洲人口最多的国家,其国营电视体系是非洲最大的电视网之一,也是黑非洲第一个全球广播的电视网。19世纪中叶尼日利亚便有了现代报刊,自由主义的新闻政策也有百年历史。然而,研究尼日利亚新闻传播史可发现,独立后各地方、各种族之间的冲突和漫长的军人统治,使得其新闻政策倒退,新闻传播产业发展极为缓慢。直到最近十来年,随着尼日利亚民主政治制度逐渐稳定,新闻传播业才得以较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在国际舞台上地位的不断提高,我国对外广播事业也在不断发展。作为对外广播与听众之间最直接的桥梁,主持人的声音代表着国家的形象。本文对对外广播主持人语言素质的构建问题作了初步探析。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曾明确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由此可见,创新是我国深入改革的需要,也是新形势下我国广播事业面对机遇和挑战的需要。作为一个在地方电台摸爬滚打了20多年的广播记者,自己亲历了改革开放后广播事业的发展历程,尤其深切地感受到:唯有不断创新。广播才有活力。  相似文献   

8.
张克清 《中国广播》2006,(12):48-50
我国西部民族地区地域辽阔、人口居住分散,尤其是边境沿线,山高谷深,交通、通讯十分滞后。这些特点决定了传播信息快、收听方便的广播仍然是我国西部民族地区,尤其是少数民族群众获取信息的主要传媒之一。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下,特别是“西新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的实施,为我国西部民族地区的广播事业,特别是少数民族语言广播提供了空前的发展机遇,广播的覆盖率明显提升,影响力不断增强。今年6月,我有幸随国家有关部门到西部民族地区,对广播事业的发展做了一次调查,深切感受到了我国民族广播事业的发展和影响,同时也  相似文献   

9.
法制建设与广播影视改革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广播影视法制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伴随着广播影视事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和国家法制建设的推进.广播影视法制建设也取得了较大成绩.在立法.普法.执法监督.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服务等各方面均取得了长足发展.充分发挥了法制建设对广播影视事业发展的保障.规范.引导.促进和服务作用。  相似文献   

10.
张杰 《新闻爱好者》2010,(3):147-147
广播是党的新闻战线的一个重要方面,在精神文明建设中担负重要的责任。文艺广播作为广播的重要组成部分.理所当然地要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纵观人民广播事业发展的历史,文艺广播经历了一个从简单、浅显到比较丰富、深刻的发展历程。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坚持把“文化娱乐”,  相似文献   

11.
关于广播改革的几点思考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吕浩才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深入和扩大,广播改革也进人了新的阶段。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广播改革如何深化,有没有规律可循,怎样抓住机遇,加快广播事业的发展?这是广播界需要回顾总结、认真研讨和积极探索的问...  相似文献   

12.
在无锡人民广播诞生五十周年之际,正好迎来了无锡广电事业改革发展的大好时机。半个世纪以来,老一代广播人发扬艰苦创业的优良传统、艰苦创业,勤奋工作,为无锡广播事业打下良好的基础,新一代广播人在继承和发展的基础上,努力开拓,奋发进取,创造了许多辉煌的业绩。五十年来,通过新老两代广播工作者的努力,无锡广播事业得到了飞速发展。在无锡广播历史上留下了光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联邦德国的广播电视事业发展较快,作为一个议会民主制国家,它利用广播事业向市民提供直接参预社会事务的机会,在这方面,其主要的政治作用如下:1、传播消息。这被认为是广播事业的职责,要求广播提供真实、广泛、明白易懂的符种消息,充分运用宪法的权利,让公众了解目前政治、社会、经济的实力,便于他们在社会事务中充分运用宪法规定的发言权。  相似文献   

14.
类型化广播是传统广播面对挑战、特色化生存和提高核心竞争力应运而生的,它在广播事业改革发展中起到了一定重要作用。中国广播杂志社和云南人民广播电台组织召开类型化广播与品牌定位研讨会,目的就是共同探索富有中国特色的类型化广播之路,加快广播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从新世纪开始,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当前,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和谐社会和发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等历史课题摆在我们面前。与此相适应,我国广播影视开始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从模拟技术向数字技术转换,从传统传媒向现代传媒转变,从计划事业型向事业产业型转型,这是当今我国广播影视发展史上的重大变革、发展机遇和现实挑战,也是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广播影视全面、快速、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在广播影视正在经历的深刻变革和整体转型时期,…  相似文献   

16.
1996年,上高县广播电视局选准发展路子,务实苦干,全县农村广播务业建设有了长足进步,被评为全省事业建设先进集体二等奖。代表宜春地区参加全省事业建设评比,成绩名列前茅。当年,全县用于广播事业建设的投资有200多万元。一、以电祝事业发展带动广播事业发展广播与电视是宣传媒体中的“两兄弟”,过去,广播带动了电视的起步,而现在,农村广播事业建设却被一些人忽视了。事实上,广播与电视各具优势,并不能相互取代。作为全县广播电视的行政管理部门,对待这个问题,应该着眼于全面,在事业建设中更不能人云亦云,“厚此薄彼…  相似文献   

17.
今后5至10年,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至关重要的时期,也是我国广播影视事业改革和发展至关重要的时期。做好今后5至10年广播影视事业发展规划,确定广播影视跨世纪的发展战略,关系到中国未来广播影视的发展走向,关系到中国的广播影视事业在全国乃至全球的地位、作用和影响。这里,我着重就广播影视的跨世纪发展问题,谈一些认识和想法。  相似文献   

18.
法国是欧洲大陆资本主义国家中广播电视事业较为发达的国家之一。它的无线电广播兴起较早。1922年2月,法国成立国家广播电台,从架设在艾菲尔塔上的发射天线,用长波定时播送广播节目,标志着法国广播事业的开始。随后,在巴黎和外省陆续办起了一批私营商业电台。1931年,开始对法国的原殖民地广播,同时开办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广播。1932年,法国开始试播电视,1938年起每天定时播出电视节目。二次大战中,法国广播电视事业遭到严重破坏。如全国广播网的发射总功率,1939年为1,600瓩,到1944年只剩下200瓩。当时,电视中断,对外广播停播,对内广播奄奄一息。贝当政府投降德国后,戴高乐在英国组织民族委员会,在伦敦期间,是使用英国广播公司(BBC)的设备向法国国内广播的。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广播改革之路王锋在80至90年代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中国的广播事业空前发展,走过了一段日渐辉煌的改革之路。广播改革和发展的这十几年可以说是中国广播事业最引人注目的“黄金时期”。回顾这十几年广播改革走过的道路,对推动广播事业的深化改革和更...  相似文献   

20.
作为传统媒介的广播,过去一直是单一的事业模式。现在,情况已经发生变化,广播不仅要发展事业,而且要发展产业。广播现在、今后发展的快慢、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广播产业发展如何。当前,广播人面对的重大课题是:如何面向受众、面向市场,在广播的体制机制、人才结构以及广播业务的布局等方面,实现广播的事业模式和体制向广播事业、广播产业并举的模式和体制转变,本文拟就此作一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