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宋洁  张军 《科学中国人》2014,(2):106-107
李新亮毕业于吉林大学数学系力学专业,并于2000年在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流体力学专业获得博士学位,随后在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做博士后。2002年博士后出站后,李新亮一直在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工作。在这里,他投身于计算流体力学的研究及教学中.并对湍流这一百年难题进行了深入探索。  相似文献   

2.
宋洁  张军 《科学中国人》2014,(3):106-107
正李新亮毕业于吉林大学数学系力学专业,并于2000年在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流体力学专业获得博士学位,随后在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做博士后。2002年博士后出站后,李新亮一直在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工作。在这里,他投身于计算流体力学的研究及教学中,并对湍流这一百年难题进行了深入探索。致力于计算流体力学软件开发  相似文献   

3.
人物简介:崔维成,1986年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固体力学专业本科毕业,1990年英国布里斯托大学土木系获博士学位,1990年2月~1993年1月,英国布里斯托大学航空系,从事博士后研究。1993年2月~1999年3月,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从事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力学研究。1999年4月~2002年9月,上海交通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首批"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副院  相似文献   

4.
高燕 《科技广场》2002,(12):7-8
与雷晓燕交谈很轻松、很自然。他身上有一种知识分子常见的谦虚与儒雅。谈起他的课题研究与工作,分明能感受到他踏踏实实、埋头苦干的务实精神。采访他只缘于在今年江西科技奖励大会上,他的《岩土工程数值计算》获江西省2001年度自然科学进步二等奖,后来才得知,对他来说这只是他的科研路上的一个小亮点。他还曾经多次荣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和科技成果奖。1989年从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固体力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的雷晓燕,现为华东交通大学教授、副校长,同济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西省科协常委、学科带头人,美国机械工…  相似文献   

5.
我于1956年毕业于同济大学桥隧专业。长期以来从事工程力学与计算力学的研究与教学。我在以下几方面作出了有意义的工作。  相似文献   

6.
高金吉,1942年生,辽宁本溪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1966年毕业于北京化工学院,1993年清华大学工程力学博士研究生毕业并获工学博士学位。1988年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技专家,1992年始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兼任国家安全生产专家组石油化工组组长、中国设备管理协会顾问和设备诊断工程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振动工程学会设备诊断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再制造分会理事长、压力容器国家安全中心和压缩机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浙江大学、清华大学等兼职教授。  相似文献   

7.
逝去的巨星     
《科学中国人》2010,(8):F0002-F0002,1-3
<正>钱伟长(1913-2010)中国近代力学奠基人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193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42年获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博士学位。在弹性力学、变分原理、摄动方法等领域有重要成就。历任清华大学教授、教务长、副校长,中国科学院力学所副所长,上海工业大学校长,上海大学校长及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2010年7月30日,著名力学家、应用数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钱伟长在上海逝世,享年98岁。  相似文献   

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对学科建设的推动作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引言,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原阜新矿业学院)原来是一所以地矿类专业为主的全国重点大学,其力学学科底子薄,学科实力弱。1982年,学校开始招收工程力学本科专业学生,1984、1998年“工程力学”专业分别获得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经过近20年的发展,现已初步成为主要以矿山环境灾害力学为特色学科,拥有力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其中,工程力学学科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固体力学、流体力学和工程力学学科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并招收理论与应用力学、工程力学两个本科专业。从1987年至2004年,我校力学学科共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17项,分布在力学、冶金与矿业、水利等三个学科领域,其中重大项目子项目1项,重点项目1项,面上项目12项,国际合作项目3项。  相似文献   

9.
吴志美.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力学数学系,毕业后进入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工作.1985年作为访问学者在美国国家标准局和WISE公司工作两年半,1985年5月回国后在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工作,1989年晋升为副研究员,1993年晋升为研究员.1995年为博士生导师,1998年为主任研究员,2001年以后为首席研究员.曾担任国家863-317主题计划第一届多媒体终端专业专家组组长、中国邮政总局科技委委员、中国通信学会通信信号与信息处理委员会委员,现为中国计算机学会网络与数据通信委员会委员、中国计算机学会互联网委员会委员.  相似文献   

10.
徐建中,工程热物理学家,1940年3月3日生于江西吉安市。1964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近代力学系工程热物理专业,1967年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生毕业。现任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并担任研究所学位委员会主席,多所著名  相似文献   

11.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32(8):F0003-F0003
天津市现代工程力学重点实验室依托于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力学系力学一级博士点学科,是天津大学"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单位,现有流体力学、一般力学、固体力学、工程力学4个二级博士点学科和力学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  相似文献   

12.
潘际銮,焊接工程专家,1927年12月24日出生于江西瑞昌。抗日战争时期随父母迁往云南,1944年考入西南联大,抗战胜利后随校迁回北京。1948年清华大学机械系毕业,获工学学士,留校任助教,1950年被派往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系学习,1953年研究生毕业。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现为南昌大学校长、清华大学教授。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兼材料科学与工程评审组组长、国际焊接学会副主席、中国焊接学会理事长、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副理事长、清华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德国亚琛…  相似文献   

13.
工程力学的分支,大致可分为刚体力学、固体力学、流体力学,流变学、土力学和岩体力学等方面。流变学所涉及的方面较多,其在冶金行业与日常生活当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流变学所研究的是能够流动变化的物质材料,其中有细胞材料、液晶材料以及电流等。固体力学在工程力学的所有分支当中所占的规模最大,应用最多。本文就针对工程力学当中的流变学和固体力学两个方面进行研究,从而为我国工程力学的发展提供可参考的经验。  相似文献   

14.
黄代放,198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江西泰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江西省十大杰出青年之一、江西省首届十大经济人物之一。知识决定命运,观念就是财富。黄代放,江西省首家民营高科技上市公司——泰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相似文献   

15.
王永岩1982年毕业于阜新矿业学院.就读期间他就同时学习了工程力学与矿井建设两个专业,获双学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教.1983年又到东北大学读力学硕士研究生.现任阜新矿业学院基础部副主任.十几年来,他一直工作在教学和科研第一线,主动承担教学和科研重担,先后为硕士研究生、本科生和专科生开设“静、动态有限元”、“模态分析与综合”、“理论力学”等7门课程,其中有3门研究生课是阜新矿业学院首次开设的课程.除了承担教学工作外,他独编、主编、参编出版了《理论力学》、《现代计算结构动力学》等专著和教材4部,合计70多万字,并在《工程力学》、《煤炭学报》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36篇.他提出并撰写的《地下工程围岩压力计算的反算法》、《爆破卸压巷道有限元分析》及《罚单元与有限元耦合计算开巷初期巷周边压力》等论文多次获国家和省、市级奖励.他本人也因此在全国计算力学与SAP5学科领域具有较高的声誉和较大的影响,并被北京大学力学系聘为兼职副教授,还当选为中国力学学会SAP5学组东北地区负责人、辽宁省力学学会理事.今年暑假,在山东矿业学院召开的的中国煤炭系统高校力学  相似文献   

16.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2,17(5):365-368
张楚汉 水利水电工程专家。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教授。 1933年出生于广东梅州。 195 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水利工程系 ,196 5年研究生毕业。1978— 1981年在美国加州大学 (伯克利 )从事研究。美国土木工程师协会会员 ,加拿大Concordia大学兼职教授 ,中国力学学会流固耦合委员会委员 ,中国南水北调专家委员会委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咨询委员。长期从事水工结构工程与抗震研究 ,提出了一种无限边界单元以模拟不规则无限域 ,并与有限单元耦合 ,提出了拱坝 地基 库水动力相互作用的时域模型 ,使高拱坝及其耦联系统在强地震下…  相似文献   

17.
正专家简介:张一慧,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工程力学系副教授。2011年,在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工程力学系获博士学位。2011?2015年,在美国西北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系先后担任Postdoctoral Fellow和Research Assistant Professor。2015年入选中组部"青年千人计划",进入清华大学工作。2016年入榜MIT Technology Review"世界杰出青年创新家"(TR35)。主要研究方向包括:  相似文献   

18.
正赵国贞,男,1985年生,山东泰安人,现为太原理工大学矿业工程学院讲师。2012年至2014年,美国科罗拉多矿业大学(Colorado School of Mines)国家公派联合培养2年;2014年12月博士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力学专业。矿山岩体力学与采矿工程,主要侧重于特厚煤层综放开采、煤层群开采、三下开采、残煤复采、断顶卸压无煤柱开采、矿压控制与巷道支护等理论与技术的研究。出版专著1部,合作出版著作1部,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EI检索7篇;获得  相似文献   

19.
俄罗斯宇航科学院外籍院士陈士橹,194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航空工程系,是我国著名的飞行力学专家、西北工业大学航天工程学院名誉院长、博士生导师。长期担任中国宇航学会理事、中国航空学会理事和飞行力学与飞行试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宇航无人飞行器学会常务理事。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二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兼航空宇航组第二届召集人,美国宇航学会(AIAA)副资深委员。  相似文献   

20.
申昊 《知识窗》2014,(16):49-49
工程力学是一个总结认知规律、强化辩证思维的学科。在高职工程力学的教学中,实践和根源分析是关键,它们不仅能表现出教学思想的解释能力,而且还能提高教学在实践操作上的力学功能。本文结合工程力学的教学思想,深度解析了工程力学的教学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