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期刊管理与知识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无序的文献组织成一个有序的体系,这是期刊管理最基本的活动。从20世纪80年代,我国图书馆学研究者已经敏锐地意识到:文献组织的实质就是一种知识组织。知识的基本组成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具有“硬性”特点的,具有独立载体形态的知识组成(即文献单元);一是具有“软性”特点的,不具有独立载体形态的知识组成(即知识单元)。期刊管理其实就是对期刊载体所涵盖的文献与知识的管理。一、期刊管理要素1.文献单元《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GB3469-83)与《文献著录总则》(GB3792.1-83)均将文献定义为“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具有知识内容、记录…  相似文献   

2.
对国家标准“文献定义”的困惑和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文献著录总则》(GB3792.1-83)发布文献的国家标准定义是: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我自开设《文献类型学》课程以来,对这个定义产生了三种困惑: 1.关于“记录”“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其“记录”一词过去是指:用笔把文字、图形符号书写并直接表现于纸张材料上;在现代,又指用技术手段把声频、视頻、编码等各种信息符号  相似文献   

3.
“文献”一词作为多种学科的基本概念,不同学科对其的解释有不同的侧重,从而形成种种不同的说法和争议。例如,情报学认为文献是“知识的结晶,情报的主要来源”;图书馆学则认为文献为”一切知识的载体”;资料工作者强调文献是科学研究的物质基础和劳动对象。至于“文献”的具体包括范围,更是众说纷纭;某些图书馆学者认为一切记载的知识都是“文献”2而某些学者则把特殊载体材料(磁带、磁盘、光盘等)、特殊记录手段(如声频、视频技术),记载的可读和可视信息排除在文献范围之外。凡此种种,莫衷一是。针对上述情况,张舜徽先生言…  相似文献   

4.
有话就说     
《上海档案》编辑部: 今年第2期李真、段荣婷的《论档案文献及其与档案、文献之间的关系》一文,讨论了档案、文献和档案文献之间的关系,是很有意义的。但是,文中引用了国家标准局1985年出版的《情报与文献工作词汇——基本术语》中文献定义“记录有信息的一切栽体”,经查,对手头的材料(1986年出版的《文献工作国家标准汇编》(二)),却是“记录有知识的一切栽体”,引文有错,特别  相似文献   

5.
论数字文献的寿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献,是指“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它是由实体形态的献载体和记录于载体之上的献信息内容两个部分组成。即一份献应该是载体和信息的统一体。所谓“寿命”,它是一个时间范畴,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为:“保存的年限,比喻使用的期限或存在的期限”。那么献寿命可以理解为献能够使用的期限,即献的有效使用期。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档案载体”说充斥着档案书刊,甚至在国家级规范性的档案工作文件中也不乏“档案载体”一词。笔者也曾接受、并宣扬过“档案载体”说,不过近来细加反思,总觉得似有不妥。 何谓载体?《辞海》解释“为增加催化剂的有效面积,一般使催化剂附着于多孔的物体表面,此种多孔物体称为载体”。《现代汉语词典》则解释为:“科学技术上指某些能传递能量或运载其他物质的物质。”按照以上解释,档案的载体应该是传递或运载档案的物质,或者是档案的附着物。而“档案载体”说的“档案载体”却是指档案的制成  相似文献   

7.
读者之声     
今年,矿党委宣传部为我们基层报道组订了一本《新闻与写作》,等刊物发到手里,我们几个通讯员争相传看,一致认为《新闻与写作》办得很有特色。特色有三: 一、内容充实。除了详细具体地介绍新闻写作技巧、知识外,还设有“视听之友”“美学漫谈”“知识与趣味”“大众传播媒介简介”等栏目。贵刊把新闻与文学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人增长知识,开拓视野。  相似文献   

8.
王珏 《兰台世界》2012,(30):30-31
在中国古人的意识中,心脑均为心理器官,这与“思”是会意字是一致的,也与汉字、汉语的反映大致相符.“思”字在传世《说文》中为形声字,而在唐代文献《说文》引文中却为会意字.元明清诸多字书认为“思”是会意字.  相似文献   

9.
《论语·八佾》记孔子之语,有云:“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众所周知,这是“文献”一词的最早的出处.宋儒朱熹《四书集注》云:“文,典籍也;献,贤也.”这是关于“文献”最初词义的最为经典的解释.如果将孔子话语中的“礼”理解为文化的象征或者代表,那么,“文献”显然是文化传承所赖以不坠的重要依据.这里的“文”主要是指文化传承所依靠的物质载体,“献”主要是指文化传承所依赖的人才条件.  相似文献   

10.
编读往来     
现在报刊上常见“整合”一词,甚至有的书名中也用了“整合”,但“整合”的涵义是什么,却未见有解释。《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和老版本中都未收“整合”。《汉英词典》中倒有“整合”,说是地质学名词,是英语con-formity的汉译。《辞海》中有“整合”,“指两套地层的走向和倾斜都一致,在沉积上没有明显间断的接触关系。……”完全是地质学上的一个专门术语,与现在报刊上“整合”的意思不一样。我们现在报刊上常见的“整合”,是近年来从台港传入的新词,最近看到台港发表  相似文献   

11.
“文献”新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记录有知识的载体并不一定是文献,载体上记录有知识也不一定就是文献。判断文献的唯一依据是内容,而不是载体。只有记录状态的人类思维成果——知识的精华、智慧的结晶,才称得上是文献,文献信息无论是记录在实体状态还是虚拟状态都是文献。  相似文献   

12.
一、文献的概念在汉语中“文献”一词的出现似乎比“图书”早。前者见于《论语·八佾》篇:“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而后者见于《史记·萧相国世家》:“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若把这两个字分开,可追溯到《周易上系辞》所载“河出图,洛出书”,但尚未连成一个词。据宋代朱熹的解释:“文,典籍也;献,贤也。”其又是指历代典籍和熟读典籍有学识的贤人。可见“文献”包括历代的历史文件和贤者两个因素。元初,马端临以“文献”一词作自己著作的  相似文献   

13.
“文献”一词,最早见于《论语》篇:“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徵之矣。”①此后,对“文献”一词的具体所指,虽经历代专家学者的几番界定,但不外乎指载于各种载体的一切有价值的语言文字资料。时至今日,载体的范围不断扩大,文献的内容日益广泛,包括政治、经济、民族、语言、文学、史学、哲学、艺术、外事、科技、医学、民俗、宗教等各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见证,是人类文化知识宝库中的珍贵遗产。具体到医学科技论文中所引用的参考文献,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公开发表的文献,或其他有关档案资料,包括专利等文献。私人通信、内部讲义及未发表的著作,一般不宜列入参考文献表。但可紧跟在引用的内容之后注释或标注在页的地脚②。一、参考文献是现代医学科技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外对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方法历来很多,我国科技期刊大多执行《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③中的方法,即“顺序编码制”。例:①徐大基.中医药配合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衰竭研究思路探讨犤J犦.中医药研究,2002,18(5):58~60。之所以对科技论文中参考文献标注如此重视,是因为它的收录与著录正确与否不仅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4.
文章首先分析了文献概念的内涵,提出“文献是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中的“知识”既包括客观知识也包括主观知识,因而事实上等同于“文化”;“文化是一种活动,而非一种既定的、现成的东西.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图书馆的使命和图书馆学的学科取向.从文化的角度理解文献所记录的知识,将导致图书馆和图书馆学的根本目标与具体内容的相应性改变:图书馆不仅要传递客观知识,更要传承文化;图书馆学不仅是客观知识意义上的逻辑体系和工具论意义上的操作技术,更是本体论意义上的文化选择和文化创造,主体移入和价值关涉应成为其基本学科特征.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看到一些有关“专著”的解释和用法,但各抒己见,互不相同。尽管这一术语已得到了普遍地应用,但在《辞海》、《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等大型工具书中却找不到相应的词条。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对此词进行磋商、并使其规范化。  相似文献   

16.
在即将来临的知识社会中,以收集文献、存储文献、管理文献、利用文献为自身社会职责的图书馆,应当认识到文献的双重性。变知识载体管理为知识管理:将自己收集文献、存储文献、管理文献、传播文献的社会职责,发展到“获得知识,存储和管理知识,分析、理解和解释知识,传播知识,并通过组合知识为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17.
我国目录事业源远流长,世所公认。但对我国目录学起源于何时,至今没有较一致的看法,归结起来,下面几种是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 一、起源于殷商说此说来源于魏征《隋书经籍志·序》“古者史官既司典籍,盖有目录以为纲纪”一语。史官的主要任务是为帝王“纪言书事”,而不单是保管文献,但也足想见当时保管的方法是比较完善的,因而魏征据以推断那时可能有了目录作为保管典籍的手段,于是人们也认为那时便有了目录学的某些  相似文献   

18.
民族文献是指:文献中记录,储存少数民族知识与信息的一切载体。具体的说,文献的内容、著者、文字有一要素与民族有关者均可称为民族文献。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各民族都创造了独特的历史和文化,为人类文明留下了千古不朽的民族文献。民族文献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奇葩;是中华  相似文献   

19.
拙作《文献分类学术语辩析》在《图书情报知识》连载之后,一些同志希望我能就一些名词术语整理发表。现就自己的一孔之见陈述如下,以求教于同仁。由于这些名词术语与过去的一些教科书、专著、工具书等可能有些不同,故称之为“新释”。 1.文献分类学:是研究知识载体的区分和类聚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就其研究内容来说,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文献分类理论研究;二是文献分类方法研究;三是文献分类法(即分类工具)研究。 2.文献分类:是指按照文献所反映的知识属性及形式特征的异同,对文献进行区分和类聚的一种方法。这一定义包含有三层意思:一是提出了文献的本质属性:知识属性;二是指出了文献的非本质属性:形式特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目录学史上,晋人荀勖始创图书四部分类法,此已为学界所共知.但在此法发明之前,“四部”一词在之前文献中已多次出现,并始终与“五经”连称,构成“五经四部”这一专有名词.可见这两个“四部”在内涵上并不一致.此处所谓“四部”,当是指汉代六艺中乐、《论语》、《孝经》、小学四类书籍.然而在当前的古籍整理中,学者们却习惯于用荀勖所分之四部书籍来解释它.这事实上是一种误解,兹予以辩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