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一、文化教育学的内涵及与文化的关系文化教育学又称精神科学的教育学,是19世纪末以来出现在德国的一种教育学说,其代表人物是狄尔泰、斯普朗格、利特等人。文化教育学在教育的本质、  相似文献   

2.
教育学的一般问题一、填空: 1.教育学是研究_,揭示其_的门科学 2.学校教育的范围很,一包括幼JL园、小学、中学和大学。因此,学校教育学可分为__教介学._教育学._教育学〕我们所学习的是__教介学,是以_为对象的。 3.教育是一种__现象,是__活动 学校教育学所研究的学校教育是通过学校进行的。它的特点是:①_,②匕一_,汤_____,)__,⑤_。 4.教育是在人类的_过程中产生的。 5.原始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低,没有私有财产.没有阶级和剥削,与其相适应的文化教育水平也很低,所以当时的教育活动,是在_和_中进行的 6.教育是年轻一代的成长和社会生活继续…  相似文献   

3.
一、“理解”范畴的发展史 “理解”(Verstehen)是文化教育学的重要范畴。这一范畴最初为狄尔泰引入文化教育学中,其后,斯普朗格进一步发展,到了本世纪六十年代,福利特纳(Wilhelm Flitner,1889~?)建立文化教育学的当代形态——解释学教育学(hermeneutische Pdagogik),从而将“理解”作为文化教育学的核心概念。 “理解”这一范畴有其自身的发展史。  相似文献   

4.
《〈学记〉的教育理想国》通过对《学记》的解读,将以王财贵为代表的读经理论上升到经典教育学的高度来探讨,对经典教育学或文化教育学的建立进行了可贵的探索,对于指导经典教育的进程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从范式转换的视角审视,我国教育学经历了科学教育学、政治教育学、实践教育学等发展阶段.科学教育学以建立科学的教育学内容体系为目标,政治教育学以服务政治而非学术研究为指归,实践教育学按照问题逻辑,并以规范行为的思略建构教育学内容体系.教育学研究范式的转换是教育实践变革的产物.随着我国教育的转型发展,教育学将面临教育之"学"与教育之"术"的进一步分化."学"、"术"分途,"学"、"术"并进是新世纪教育学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6.
德国多元文化教育专家托比亚斯·吕尔克尔是德国柏林高等教学法研究学院教育学教授,曾就德国跨文化教育课程和教学改革问题进行了专门研究,引起了国际教育领域的普遍关注。 德国在20世纪诞生了风靡全球的文化教育学,不管是狄尔泰的精神科学理论、李卡尔特的价值哲学、还是鲍勒诺夫的教育人类学,都成为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多元文化教育理论的基础。吕尔克尔正是秉承了先代大师们的丰富理论,结合多元文化教育和社会变革的现实,在《多元文化教育:课程及其改革战略》中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一、指导拟订多元文化课程的原则 吕尔克尔…  相似文献   

7.
批判的教育学流派是联邦德国的三大教育学流派之一.这个学派于70年代取代精神科学教育学和经验教育学流派,在联邦德国教育学领域中起主导作用,影响到了联邦德国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所有领域.本文在这里对这一学派仅作初步探讨,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一、批判的教育学流派的起由60年代末、70年代初,联邦德国政治、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变化,特别是当时学生运动的高涨以及各种社会矛盾的激化,使法兰克福学派的影响愈益扩大,并深入到了教育学领域,为一批教育学科学工作者所接受.  相似文献   

8.
教育学知识作为一种扎根于实践土壤的知识,具有重要的本真属性——实践理性.结合实践理性的特点,教育学的实践理性具体表现为教育学知识的现实性、理想性、创造性等方面.教育学知识的实践理性从逻辑和本真意义上为教育学知识的实践转向提供佐证,这意味着教育学知识应回应日常教育实践,意味着教育研究应走进实践、批判实践、引导实践,教育理论研究者应具有基本的实践意识和实践态度.  相似文献   

9.
理解即再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解是文化教育学的重要范畴。这一范畴最初由狄尔泰引入文化教育学之中,后经斯普朗格进一步发展,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随着福利特纳解释学教育学的诞生从而成为文化教育学的核心概念。但对于理解的理解,教育哲学家们的意见却不尽相同。文化教育学之中的理解是具有特定内涵的专业术语,与一般意义上的理解有着质的区别。在笔者看来,理解即再生。  相似文献   

10.
教育学普及指的是教育学普遍得到推广,并为广大公众所认识.教育学普及具有社会性、历史继承性、时代性和互动性的特点,对于全面提高公众教育学素养、提升教育学学科影响力、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促进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教育学普及面向广大公众,以教育学知识、教育学方法与教育学精神为普及内容,通过灵活多样的普及形式,致力于推动教育学从"教师之学"转变为"人人之学",从"大学之学"转变为"社会之学".推动教育学普及,需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完善相关政策与制度;自觉遵循教育学普及规律,创新教育学普及的形式与内容;营造终身学习的社会氛围,构建服务全民的大教育学体系.  相似文献   

11.
现象学教育学在欧陆和北美教育学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欧陆有深厚的人文主义传统,而北美则以科学主义和实证主义为其主流范式.范梅南将欧陆的现象学教育学介绍到北美,丰富了北美教育学的研究.欧陆的生命哲学引出的以体验为核心的精神科学成为现象学教育学的先声,德国的文化教育学也与现象学教育学紧密相连.现象学教育学的哲学源头要追溯到欧陆现象学运动的不同分支,现象学的哲学思想滋养了现象学教育学的发展,为欧陆与北美教育学的有机结合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2.
建立教师学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一、要建立和完备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学体系,需要建立教师学。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它研究包括教师在内的诸项教育范畴。由于教育学研究的对象不同,目前已经出现了学前教育学、普通学校教育学、特殊儿童教育  相似文献   

13.
江苏省教育学研究会于1987年11月7日至11日在南京举行"教育学的现代化、科学化"的学术讨论会,专题研讨教育学自身发展的问题.来自全省高师、中师、进修院校、教科所的从事教育学理论研究和教学工作的近50名代表出席了会议,提交会议的论文近40篇.南京师大教育系鲁洁、吴也显两位教授分别以"教育学是一门发展中的科学"、"教育学自身发展中的几个问题"为题,做了中心发言.现将这次会议的讨论情况综述如下:一、关于教育学科学化、现代化的命题教育面向现代化,实现科学化,是现代社会的要求,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样,教育学也必须现代化、科学化.多数同志认为,教育学的现代化、科学化是一个积极的命题,它有助于教育学自身的发展.还有同志认为,教育学的现代化、科学化是现代教育学区别于  相似文献   

14.
教育即培养人的活动,其本质在于促进人的社会化.教育在传递人类社会所创造的一切文明的过程中,促进了人的发展.教育学即育人之学,培养人是教育学的立足点,人的问题就是教育学的核心问题,教育学理当关注的是"人--文世界".在此意义上,教育的本质决定了教育学的学科属性,教育学是真正的人文之学.  相似文献   

15.
我国数学教育学学科建设始于对“中学数学教材教法”相关问题的探讨,经历了作为一门课程的“数学教育学”、作为系列课程的“数学教育学”及作为学科群的“数学教育学”和“数学教育学”的主题研究繁荣等几个发展阶段,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数学教育学学科。数学教育学是一门涉及数学、教育学、哲学、心理学、文化学、传播学、教育技术学、思维科学等有关内容的新兴交叉学科,在数学教育学的学科建设过程中,通过理论与实践两方面研究,形成了数学教育专门研究人员与一线教师组成的研究团队,发展、完善了有中国特色的数学教育学科体系。今后,数学教育学学科建设仍需关注理论体系建构、研究团队建设、研究视角拓展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再论民族教育学科体系建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再论民族教育学科体系建构问题蔡宝来在民族教育研究中,民族教育基本理论研究一直为研究者所忽视。面对当今国外多元文化教育迅速发展的态势和中国少数民族教育现实发展中面临的种种问题,借鉴中国民族学、教育学以及其他学科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建立起一门以研究中国...  相似文献   

17.
比较教育学知识与教育学知识之间的关系如何,是关系到比较教育学的学科独立性、学科地位、学科形态的重要问题.这里的教育学知识是指在教育科学分类框架表中除比较教育学以外的其他学科的知识总体.  相似文献   

18.
美国教育学因应培训教师的需要而获得发展的生命力.在美国教育递嬗的过程中,师范学校关注教育学的独尊地位逐步丧失,大学日益成为教育学发展的主要场所.在以学科的形式进入大学之后,美国教育学的科学研究作为大学教学的一部分逐渐得到认可.在美国大学制度框架下,美国教育学的学科建制逐渐趋于完善,教育学的专业性不断增强,教育学的内容不断拓展,教育学的研究方法得以更新,教育学的理论探讨也在不断深入.事实上,美国教育学的学科地位并不稳固,其科学性不断受到质疑.这种对教育科学的价值与效用的怀疑始终影响着美国教育学的发展,造成其命运时沉时浮.即便如此,美国教育学随教师教育的变化而不断发生变化,人们对其的认识也逐渐走向深入.美国教育学发展考析可为我们分析、甄别、反思、评判美国教育学理论提供历史基础,并为我国教育学发展提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9.
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在中国一开始就是“进口”而来的,人们形象地称它是“舶来品”。教育学的引进与教育学的中国化几乎是相伴而生的,教育学中国化经历了六个阶段。解决教育学中国化问题,应注意中国的教育实际,使用科学的研究方法,正确处理学术研究与意识形态的关系,提倡教育学原创性研究,正确处理传承民族文化教育传统与借鉴国外教育理论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一、什么是教育学?为什么要学习和研究教育学?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教育学是一门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研究培养人的规律的科学。以不同级别的学校为研究对象,教育学分为学前教育学、普通教育学、中等专业教育学和高等教育学。我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