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教学中的“文道统一”.实际上就是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结合。也就是语言文字的工具性教学与人文、科学、思想、情感教育的统一。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是让学生通过语言的学习积累,运用语言这一工具进行思想交流。但同时又通过对语文教材的学习。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与文学熏陶。下面我就在语文教学中贯彻实施“文道统一”的体会谈谈看法。  相似文献   

2.
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学科。语文教学虽然不仅仅是语言的教学(因为它至少还包括生活的体验、文化的传承),但指导学生学习积累语言,掌握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无疑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脱离这一根本任务,生活、文化等方面的教学,就会被泛化虚化,就无法留下语文的印痕。中学语文教学中语言的学习,其重点在于对语言的感悟、理解、积累和运用。  相似文献   

3.
崔峦老师说过:语文课程,贵在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难也难在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在语文教学中,要警惕偏于人文性的开掘,疏于语言文字的理解、揣摩、积累、运用问题的出现。在平时的语文课程中,我们更多注重了人文熏陶,课堂上感悟多,训练少,这是"得意忘言"的表现。作为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和品味课文还要引导  相似文献   

4.
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这个特性,决定了语文阅读教学必须重感悟、重积累、重运用。过去的阅读教学,教师多讲解多分析,学生少读背少感悟,结果导致语文教学"高耗低效",苦了老师,误了学生。痛定  相似文献   

5.
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这个特性,决定了语文阅读教学必须重感悟、重积累、重运用。过去的阅读教学,教师多讲解多分析,学生少读背少感悟,结果导致语文教学“高耗低效“,苦了老师,误了学生。痛定  相似文献   

6.
正2011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前言中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既然语文课程具有人文性的特征,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就应该渗透情感教育,离开情感教育的语文教学只能是语言文字的机械传播,也就是只体现了工具性,而忽略了人文性  相似文献   

7.
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学科。人文性的教育是要通过长期熏陶渐染和积累感悟的,而工具性的教育就是使用语言文字能力的培养,特别是作为工具性的语文,是绝对离不开动手能力的训练的。不会动手,或动手能力不强,是不可能具备很高的语文素养的。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听、说  相似文献   

8.
语文是一门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学科,语文的工具性首先是作为学习知识的基础学科出现的。小学语文主要是加强字词教学,培养学生积累、理解、运用词语的能力。初中语文在字词教学的同时,感悟课文的文化内涵,实现从工具性向人文性的过渡。高中语文课本则主要是文选性质的教材,体现语文的人文性,培养学生感悟古今中外文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崔峦老师说:"语文课程,重在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难也难在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警惕重人文性的开发,疏语言文字的理解、揣摩、积累、运用的问题的出现。"工具性是人文性的基础,人文性是工具性的载体。离开了语言文字,离开了工具性来谈人文性,等于有舟无水。只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忽视知识和能力的提高,课堂教学就会空洞,学生的语文素养就会营养不良。不能否认,科学有效的训练的确是语言实践中极为重要的一种方式,因为语文学习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适合采用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训练方式。  相似文献   

10.
一、理论基础语文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也是人类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根据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特征 ,语文教学在致力于引导学生学习博大精深的语言及感悟浓郁的人文思想的同时 ,还要重视培养他们运用语言的能力 ,如何将所学所悟所积累源源不断地内化为自己的知识体系。传统语文教学中死读书而不会学以致用的陈旧学习行为严重束缚了学生个性的发展 ,尤其是扼杀学生运用语言文字建构富丽多彩的精神世界的能力 ,从而导致读了十多年的书而无法顺畅地与他人交流的现象比比皆是 ,这种教学行为是失败的 ,必须彻底根除 ,应尽快建立健…  相似文献   

11.
<正>崔峦老师说:"语文课程,重在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难也难在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警惕重人文性的开发,疏语言文字的理解、揣摩、积累、运用的问题的出现。"工具性是人文性的基础,人文性是工具性的载体。离开了语言文字,离开了工具性来谈人文性,等于有舟无水。只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忽视知识和能力的提高,课堂教学就会空洞,学生的语文素养就会营养不良。不能否认,科学有效的训练的确是语言实践中极为重要的一种方式,因为语文学习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适合采用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训练方式。  相似文献   

12.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编辑出版的高中语文教材(试验修订本),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有利于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使学生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但在教学中,笔者发现教材中存在不少语言文字欠规范的问题,现归纳例举如下:  相似文献   

13.
宋洁 《语文天地》2009,(5):24-25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理念.就是要求在语文教学中要坚持语言训练和人文熏陶的有机统一。小学阶段是语言学习的基础阶段.理应抓住工具性不放,通过工具性渗透人文性.真正体现小学语文教育的本色。实际上,在阅读教学中,我们也应该以这种理念来指导教学.扎扎实实地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有效培养学生认读、概括、感悟、探究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4.
当前影响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问题有三个方面,学生的主体性发挥不够,语言文字训练尚不落实,思想教育缺乏审美性。要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必须体现以语文训练为重点,让学生积累运用语言;必须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5.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具人文性和工具性相统一的特点,学习语言,发展思维,陶冶思想情操是它的任务。学习语言,即指导学生理解语言文字,积累语言材料,掌握语言规律。发展语言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这是语文学科最特殊的使命,是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语言文字训练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滕忠高 《中学文科》2007,(12):126-127
近几年中考语文命题走势是可喜的,主要表现为以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宗旨,注意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交融、整合,体现语文课程目标的整体性和综合性。命题材料和试题编拟体现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特征,重视语文积累和运用的考查,重视祖国语言文字独特的人文价值导向,关注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感悟、[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是相生相伴,互为依存的.在阅读教学中,如果仅仅抓工具性一端,思想深度必将大打折扣;但若是仅仅抓人文性一端,则如空中楼阁,无法落实语文双基训练.要实现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完整统一,就要以语言文字为根,引领学生品读、评析、领悟,实现对文本内涵的深入解读,感悟人文精神.现以《船长》一课的教学为例,谈谈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18.
语文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人类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根据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特征,语文教学在致力于引导学生学习博大精深的语言及感悟浓郁的人文思想的同时,还要重视培养他们运用语言的能力,如何将所学所悟所积累源源不断地内化为自己的知识体系。传统语文教学中死读书而不会学  相似文献   

19.
如果说课改以前存在的语文教学“工具性泛化”问题是违背语文学科特点的话,那么目前部分语文课堂教学中新出现的“人文性泛化”的问题也同样是与语文的学科特点背道而驰的。因为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中就明确要求学生“能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即语文教学的本来面目应该是——引导学生在理解祖国语言文字的同时还要学习运用它。  相似文献   

20.
上世纪90年代初,语文教学中加强语言文字训练"力大势猛",新世纪伊始,"情感体验,人文感悟"的呼声不绝于耳,成了阅读教学的一大热门.而新的课程改革则强调语文的"工具性"、"人文性"的统一和提高学生感悟语言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