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离魂"小说作为志怪小说的一种由来已久,《牡丹亭》作为这一题材的优秀作品,对此前的离魂故事既有继承,也有发展。本文从继承和发展两个方面阐述《牡丹亭》与此前离魂故事的关系:其对此前的离魂故事进行归纳和总结,又从情节、人物以及时代特色等角度讨论了《牡丹亭》对此前离魂故事的发展,以及离魂题材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2.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以“大分散、小聚居”为特色的贵州西部山地,不仅养育了生活在这里的各族同胞,同时也养育了生活在这一方土地上的作家们,并为他们的创作提供了丰厚的土壤。在这种充满独特魅力的环境氛围的影响之下,作家笔下的世界自然就展现出神奇的生活画面,为人们掀开了生活在大山深处的高原山民神秘的一角。在这一群跋涉者中,金永福数十年来一直生活在这里,以他的生命,以他的悟性感知着这个世界,描绘着这个世界,创作了两部长篇小说——《半边户》、《挂职》;两部中篇小说集——《汉子》、《匪女恩仇》;一部短篇小说集——《喜鹊》及一系列报告文学。他的这些作品虽然说称不上史诗性的画卷,却于无  相似文献   

3.
连绵横亘的乌蒙山脉,以其充满钟灵秀气的山水,养育了生活在贵州西部大高原上的山民。也养育了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辛勤耕耘的文学艺术家。金永福——一个中等身材,戴一副深度近视眼镜,无论走到哪里,手上拿着一支青烟袅袅的香烟的儒雅文人,就是这群辛勤耕耘的文艺家的突出代表,在他五十多个春秋艰苦跋涉的人生道路上,他先后出了两部长篇小说——《半边户》和《挂职》,两部中篇小说集——《汉子》和《匪女恩仇》,一部二十集电视连续剧——《高原神鹰》及散  相似文献   

4.
鬼魂信仰在中国古代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它是人类对自然现象和生理现象无法做出正确解释的一种产物。东汉许慎曰:“死人所归为鬼,从儿,(?)象鬼头,从厶,鬼阴气贼害,故从厶”(《说文解字》。《尔雅》曰:“鬼之为言归也。”王充曰:“世谓死人有鬼,有知能害人。”(《论衡。论死》)人们认为人是由魂和形体组成,魂可以离开身躯自由活动,所以人能在梦中进行各种活动,魂附到躯体上,人就醒了,人死也是因为魂离开了躯体不再回来,便成了“鬼魂”。这种原始的”朴素的认识,后来被各种宗教派别所利用,就变得更加复杂,神秘莫测。  相似文献   

5.
项飞 《阅读》2011,(5):21-23
同学们喜欢画画吗?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幅画——这是南宋著名画家马远的《寒江独钓图》。在空阔平静的江面上,有一个钓者正在垂钓。他身体略  相似文献   

6.
1652年,英国掘地派运动的著名领袖、杰出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温斯坦莱,发表了他最后一部、也是他一生中最成熟的一部著作——《自由法》。《自由法》作为一部重要的历史文献,不仅在社会主义学说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就是对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吴善虎 《阅读》2006,(2):15-16
《荷花》一课写“我”在公园的荷花池边观赏荷花,陶醉在如诗如画的美景中而浮想联翩。作把这一池的荷花比作一大幅活的画,那么这一大幅活的画究竟美在什么地方呢?小书虫在学习这课时产生了疑问。于是他去请教吴老师。吴老师告诉他——[编按]  相似文献   

8.
面对《人间喜剧》这座文学大厦,无论何人都会惊叹不置.的确,建成这样的大厦,需要巨人般的创造性劳动;而巨大的创造性力量,则不仅体现在它总体的宏伟、间架的巍峙方面,而且倾注于砖石的精美丰赡方面.细节作为《人间喜剧》的砖石,受到巴尔扎克的高度重视.一方面,他总是反复强调现实主义文学在一般意义上的细节真实,即逼真——近情、近理和可信;另一方面,他尤其致  相似文献   

9.
埃尔热是比利时的著名连环画家,他的作品《丁丁历险记》受到各国各阶层人民的喜爱,并被译成多种语言在世界各地广泛流传。对《丁丁历险记》中《蓝莲花》和《丁丁在西藏》进行分析,用比较文学中形象学的方法解读埃尔热笔下的中国人形象,会更好地理解比较文学中形象学范畴内的异国异族形象并不是对他国现实的复制,而是加入了文化的和情感的、主观的和客观的因素的个人的或集体的表现[1]。  相似文献   

10.
如何保护自然、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防止自然环境恶化、人类如何与自然和谐共荣?这是当前人类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陈寿朋先生作为人与自然和谐共荣的守护者,为我们解答了这一难题。可以说《草原文化的生态魂》既是一部热爱自然、崇尚自然、赞美自然、教育人类如何保护自然环境、如何防止自然环境恶化的教科书,同时也是一部宣传生态道德教育的巨著。  相似文献   

11.
《草原文化的生态魂》让我们对草原文化与生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认识到草原文化对人类文明所做出的巨大贡献。作者在着力颂扬和揭示草原文化的生态魂时,又带着强烈的危机意识。  相似文献   

12.
《移魂屋》是达芙妮?杜穆里埃的晚期作品,讲述了“我”应好友的请求服下他配制的药水,数次回到14世纪,以旁观者的身份见证了在康沃尔郡附近发生的事件。作者采用科幻小说的形式,通过历史与现实的对照,表现了主人公对现实的焦虑和消极的逃避。  相似文献   

13.
精神,乃人之魂,校之本。我院五十载的“创新、执着、善治、共赢”精神,是几代人用心血凝聚的办学的无形资产——软实力。学院从无到有,由弱变强皆因遗传了这一优秀“基因”。  相似文献   

14.
叮叮咚咚     
胡琪琪 《阅读》2009,(7):39-39
今天.我读完了俄国作家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童年》。 《童年》真实地记录了高尔基在父亲去世后。在外祖父家度过的岁月。小高尔基在那里每天看到的都是令人作呕的丑事:舅舅们为了家产争吵斗殴,愚弄弱者,毒打儿童……但在这样一个恶劣环境之下.他又受到了外祖母那无微不至的疼爱。外祖母讲的故事熏陶着小高尔基,这使他从心底发出了对文学的无比渴望。  相似文献   

15.
对于素有“学术快枪手”、“论文满天飞”之称的多产学者王辉斌先生来说,1994年可谓又是他的一个学术之丰收年。因为在这一年里,除延边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其任副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学》修定本外,他还先后在《中国李白研究》、《杜甫研究学刊》、《侪鲁学刊》、《山东师大学报》、《山西师大学报》、《广西师大学报》、《首都师大学报》、《云南教育学院报》、《宁夏教育学院报·银  相似文献   

16.
"客观对应物"是艾略特"非个人化"诗歌理论中一个重要的诗学概念——"客观对应物就是表达特定情感的客体、情形或事件的发展过程"。"客观对应物"在约翰·邓恩的诗歌中也有着明显体现,他在其神学诗歌《在这圆形大地假想的四角落》、《我是一个小小的世界》、《丧钟为谁而鸣》中对"地理空间"的运用恰能证明这一点。  相似文献   

17.
奔跑在漫漫的长路上苍茫回首请接受我的请求请溶入我的热血请带上我我要和你一起奔跑这是本文主人公周志明写下的诗歌——《苍茫回首——敬致“12·9”运动中的青年》里的一段。曾就读于武汉市电大江夏区分校英语师资班的周志明爱写诗,他习惯于用诗来抒情言志。这首作于学生时代的诗歌,深情地抒发了他渴望报国的美丽情怀。1995年8月,周志明告别母校到安山中学任教,开始实践他的报国情怀。初上讲台,他就担任三个班的英语教学,并代理一个班的班主任。繁忙的工作不仅无改他认真的态度,严谨的作风,反而锻炼了  相似文献   

18.
钱穆先生说:“西方文化主要在对物,可谓,科学文化,中国文化则主要在对人、对心,可称之为艺术文化。”而诗、画、乐则是艺术文化中的艺术,它们虽然名不相同,又各属艺术中的一类,可是它们却相通于中国文化的精魂。 艺和合于道。这是我国古代衡量艺术的最高价值准则。孔子评价《诗经》曰:“诗三百,一言以敝之,思无邪”。所以《诗》可以“兴”“观”“群”“怨”,《乐记》在论及乐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9.
写好读后感     
柏村 《阅读》2011,(6):21-23
同学们,在介绍写读后感的方法之前,让我们先来共同阅读《生活真美好——读<我是大卫>有感》吧——生活真美好——读《我是大卫》有感今年暑假,我读了《我是大卫》这本书。  相似文献   

20.
亚雷是《德伯家的苔丝》中作者塑造的一个反面人物形象,一个肉欲主义者,花花公子。对于这个人物,作者从他与苔丝的关系和反复交往中读出了他性格中的另一面:在他后来的“弃恶从善”和“再次堕落”中,又渗透出了某种人性的东西——良知、真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