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海波熔化实验的研究通城县双龙初中吴忠甫(437400)物态变化是一种重要的物理变化,是初中学生必须掌握的重点知识之一。物态变化又分为熔化、凝固、升华、凝化、汽化和液化等6种状态变化。而做好海波的熔化实验使学生正确认识熔化过程、了解熔化的特点是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2.
物质在不同状态之间的转化叫作物态变化.自然界中有六种物态变化,分别是汽化、液化、熔化、凝固、升华和凝华.其中汽化、熔化和升华过程需要吸热,液化、凝固和凝华过程则需要放热.这六种物态变化在生活中非常常见,稍稍留意一下你的生活,你会发现它们也在全方位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相似文献   

3.
熔化和凝固是我们接触物态变化问题时首先面对的两种物态变化过程,对于这两个过程,我们该如何辨别呢?  相似文献   

4.
熔化和凝固是我们接触物态变化问题时首先面对的两种物态变化过程,对于这两个过程,我们该如何辨别呢?  相似文献   

5.
正物态变化是初中物理一级主题"物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物态变化相关现象的学习,是学生探究和学习其他热学知识的基础。最近几年的中考对本章的考查,充分体现了"源于教材"的命题思路,侧重于考查以下几个方面:(1)温度计的读数问题及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2)物态变化过程的判断以及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3)固体的熔化、凝固和水的沸腾探究实验及图像。针对中考,为了能帮助学生从整体把握物态变化的知识内容,对于本章的复习,主要分为以下三  相似文献   

6.
固态、液态、气态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物质处于哪种状态跟温度有关.三种状态相互变化时,伴随着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六个过程.其中吸热的是熔化、汽化、升华,放热的是凝固、液化、凝华.在分析研究对象的变化属于哪一种物态变化时,可以从以下几点来考虑.1.根据研究对象变化前后的状态来分析.2.根据研究对象在物态变化过程中是吸热还是放热来分析.3.根据外界环境条件能否使研究对象发生物态变化来分析.例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冬天早晨,草地上出现了一层霜,是凝固现象;B.吃冰棒解热是液化现…  相似文献   

7.
正"物态变化"考点在江西省中考物理试题中多以选择填空的形式出现,下面针对"物态变化"的考点进行梳理,为同学们的学习提供帮助。考点一会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说明有关现象本考点要求是理解。解答这类问题时首先要记住物态变化现象。即熔化:固态→液态;凝固:液态→固态;汽化(分沸腾和蒸发):液态→气态;液化:气态→液态;升华:固态→气态;凝华:气态→固态。接着按如下思路进  相似文献   

8.
《中学理科》2007,(9):16-22,55
三、考点分析 主要考查的内容有:①理解温度的概念、温度计的使用及读数分析;②运用六种物态变化概念、产生条件和特性,解释相关的自然现象;③熔化、凝固和沸腾等物态变化过程的实验探究;④熔化(凝固)和沸腾曲线的理解.考查重点和热点归纳为:物态变化的判断、解释和应用,也就是运用物态变化知识去分析解答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或自然现象.  相似文献   

9.
物态变化一章中的主要知识点,可用下面口诀作概括.常用液体温度计,热胀冷缩是原理;读数要从零读起,负值读取要注意.物态变化有六种,熔汽升,液双凝;  相似文献   

10.
熔化和凝固是学习物态变化最具代表性的内容,掌握好这节内容的学习和研究方法,对后几种物态变化的学习是很有帮助的.如何利用图象帮助我们学习熔化和凝固呢?下面我们就从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国象(见国1和图2)来了解学习和研究的方法.先对图象曲线逐段进行分析,例如图1中的AB段:这一线段随时间的增加域者理解为不断吸热)物质温度不断升高,表示固态物质在此过程吸热升温;BC段:这是一段与横轴(时间轴)平行的线段,是晶体熔化过程,它包含的意思是:①图象中时间逐渐向右移,说明这个过程不断吸热.即晶体熔化时是不断吸热的,吸…  相似文献   

11.
"X处"主要是指"到处、随处、四处、处处"等。作为现代汉语中经常使用的范围副词,它们最初并不是固定结构,由于线性顺序邻近,逐渐由短语凝固成词。通过对这几个范围副词的词汇化历程的分析,可以发现,"到处""随处""四处"是由短语凝固而成的;"处处"则是单音节词重叠而成的。在"X处"的演变动因中,首先是出于双音化和韵律化的需要,其次是句法位置与使用频率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一、选择题 1.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 A.早春的雨 B.初夏的雾 C.深秋的露 D.隆冬的霜 2.夏天的清晨,河面上常会出现一些雾气,这种现象的物态变化是( ) A.水蒸气升华 B.水蒸气液化 C.水蒸气凝固 D.水蒸气凝华 3.夏天打开冰箱门时,在冰箱门附近会出现"白气",形成"白气"的物态变化是( ) A.升华 B.汽化 C.液化 D.熔化  相似文献   

13.
知识网络 物态变化{温度 温度的概念 温度的测量——温度计{原理 使用方法 体温计 物态变化{熔化与凝固{晶体与非晶体 熔化与凝固曲线 汽化与液化{汽化的两种方式:沸腾和蒸发 液化的两种方式:降温和加压 升华与凝华  相似文献   

14.
物态变化中包含了“雨”、“露”、“霜”、“雪”等学生十分熟悉的自然现象。水的三态变化也是学生从小就熟知的。火箭中用的液态氢燃料 ,家庭用液化石油气等 ,这些都是物态变化有关知识的应用。由此可见 ,物态变化在生活中无处不见。在教学中要抓住这些机会 ,引导学生观察有关自然现象和身边的物态变化现象 ,并尝试用所学物理知识探索自然规律 ,解释自然和生活中的物态变化现象。一、大自然中的物态变化现象大自然中的物态变化现象非常普遍 ,下面从“雾”、“露”、“霜”、“雪”的形成过程来认识其中的物态变化。例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相似文献   

15.
图像能够形象直观地反映科学现象和科学过程,能反映客观事物的存在和变化、内在联系及本质。在物态变化中,涉及到很多图像,比如晶体(或非晶体)熔化图像和凝固图像、水的沸腾图像等。识别、分析图像,根据图像中的特殊点、线确定物质在某段时间所处的状态,分析物质发生熔化、凝固或沸腾的时间等,是中考考查的重点。下面分类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16.
一所新创办的学校从南通高等师范学校创办人张謇先生百余年前"父教育、母实业"的伟大创举中,寻找到"大生文化"发展的根脉。通过文化立根,确立办学的价值旨归和教育追求。通过文化赋形,建设学校的文化符号和物态环境。从"大生德育""大生课堂""大生课程""大生管理"四个维度实施文化育人,滋养师生的文化品质。  相似文献   

17.
一、教材简析 “萘的熔解过程”实验是初中热学中研究物态变化的一个重要实验。要使学生认识、理解晶体在熔解和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的特性,通常多用萘来做。它是研究物态变化的突破口。因此,教材既安排了演示实验,又编排了学生实验。这个实验的教学是本章的教学重点。这个实验是初中学生学习物理以来第一次结合实验用图线法研究物理规律的实验,涉及实验记录表格的设计等很多内容。加之实验过程比较长,把握不好又难以成功,所以它又是初中实验教学中的一个难点。  相似文献   

18.
一所新创办的学校从南通高等师范学校创办人张謇先生百余年前"父教育、母实业"的伟大创举中,寻找到"大生文化"发展的根脉。通过文化立根,确立办学的价值旨归和教育追求。通过文化赋形,建设学校的文化符号和物态环境。从"大生德育""大生课堂""大生课程""大生管理"四个维度实施文化育人,滋养师生的文化品质。  相似文献   

19.
亲爱的同学,通过对《物态变化》这章内容的学习。你了解了常见的三种物质状态,即固态、液态和气态,认识到六种物态变化,即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和凝华,掌握了当物态发生变化时的热传递规律.  相似文献   

20.
物质三态间的变化可分为两个方向.其一为下降方向,即气→液、液→固和气→固.物态变化名称分别为液化、凝固和凝华,其特征是要放出热量.其二为上升方向,即固→液、液→气和固→气,物态变化名称分别为熔化、汽化和升华,其特征是要吸收热量.解题时首先要抓住概念,其次要注意分析变化的过程,才能对号入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