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初二物理从第一章开始同学们就要学习解物理计算题,虽然这一章的问题同学们依据数学知识早已不难解出正确的结果,但不能因此就忽视解物理计算题的规范化要求.而应该从一开始就牢记有关的规范化要求,养成规范解题的良好习惯.那么,物理学对解计算题有哪些规范化的要求呢?物理计算题的解答过程应包括“已知”、“求”、“解”、“答”四个部分.在“已知”部分,要将题目给出的且用得上的数据规范、有序地一一列出不同情况中的相同量要在它们符号的右下角加脚标或在右上角加角标以示区别,同一情况中的各量使用的脚际或角际要相同,切勿…  相似文献   

2.
<正>物理计算题可以综合考查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分析问题能力,在高考试题中,物理计算题在物理部分所占比分很大,单题分值也很高,但是学生总觉得物理计算题较难把握,分析起来没有思路,一头雾水,无从下手。原因所在,一是对物理规律认识不够,理解不深,只会套用公式,不会灵活运用公式;二是解题不规范。一、健康的心态是解计算题的起点物理计算题文字叙述比较多,设计往往是以某一研究对象在一定的物理情境下的表现为线索的,题目的设计类似于  相似文献   

3.
刘燕燕 《物理教师》2008,29(5):16-18
高一学生进入高中后,物理解题的格式迟迟不能入轨,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物理学习的顺畅性,影响了物理思维能力的提高.高三学生在解题格式上也仍存在不少问题,为物理高考失去大量的“卷面分”埋下了祸根.在高考物理试卷中,计算题比重进一步加大,考生由于解题格式不规范而造成的“损失”也进一步凸现.本文就高中物理计算题解题格式的规范化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4.
丁其会 《快乐阅读》2011,(22):110-111
初中物理计算题教学中,基础知识和解题的规范训练是前提,掌握和运用正确规律和方法是关键,教师要引导学生,不断收集生活中的物理问题并用物理知识去解决这一问题。要善于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恰当的引导学生对各类计算题反复思考,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指导学生规范解题,训练学生解题思路,提高学生解题能力和技巧。  相似文献   

5.
物理计算题中的问题情景通常由四种情景要素构成:一是实物装置;二是量值要素;三是动变特征要素;四是数量关系要素。各种情景要素在问题中的存在形式以及他们在解题中的地位、作用是不相同的。同四种情景要素相对应,计算题中的条件(已知条件)也可以分为四种,即实物条件、量值条件、动变特征条件、数量关系条件。下面结合例子谈谈如何引导学生挖掘物理计算题中的已知条件。  相似文献   

6.
刘长朝 《考试周刊》2011,(86):173-174
计算题教学是训练学生应用物理概念和公式解决实际问题主要途径.是综合考查学生对物理概念和公式的理解和运用的主要方法。因此。教学中要善于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引导学生对各类计算题进行分析,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规范解题,训练学生解题思路,培养学生的解题技巧。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相似文献   

7.
指导学生在解化学计算题过程中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 ,应抓住审题、归类分析和揭示关键三个基本环节。一、审题———形成解题思路的基础审题一般是阅读、分析、判断等活动过程。要力求在阅读时抓住题目的要点 ,不遗漏关键性的细节 ,通过分析题意 ,明确已知和求解。在指导学生审题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 培养自觉审题的习惯审题是整个解题思维过程的基础 ,是解题的起点 ,要经常教育学生重视审题。当拿到化学计算题时不要急于动笔或断章取义地乱套公式 ,首先要仔细读题 ,审清题意。在教学中要强调不认真审题的危害性 ,通过对错例的评析使学生意…  相似文献   

8.
在初三物理总复习过程中,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解额定值计算题时,往往不注重对用电器的工作状态认真的分析,或受思维定势的影响,极易陷入解题误区,现举例分析如下. 误区一:在用电器正常工作的条件下,不能充分地将额定值灵活应用于整个电路的计算,而在解题过程中乱用物理量.  相似文献   

9.
一些物理综合计算题,综合性强,难度大。对于大多数初中学生来说,很难将知识准确迁移,解题时往往感到无从下手。如何掌握综合题的解题技巧呢?笔者在多年的实践中体会到,如果我们从综合题要求的结果出发,进行逆推,向已知  相似文献   

10.
一些学生在物理计算题的解题过程中具有浓厚的“数学味”。而真正的物理过程和物理意义却表达不明确,使解题过程条理不清楚,结果不确切,甚至错解等。现举一例说明之。 [例]如图所示上下都与大气相通的直圆筒,内部横截面积S=0.01米~2,中间用两活塞A与B封住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A、B均可无摩擦上下滑动,但不漏气。A质量不计,B质量为M,并与一倔强系数k=5×10~3牛/米较长弹簧相连。已知大气压P_0=1×10~5帕,平衡时,两活塞间距离l_0=0.6米。现用压力F=5×  相似文献   

11.
在高一的物理教学中,经常可以看到部分同学由于受到原有习惯的影响,物理解题格式迟迟不能步人规范化的轨道,这既影响他们思维能力的发展,也影响了物理成绩的提高。如果教师没有在高一阶段对学生的解题格式加以指导和纠正,将会为他们以后的高考埋下"隐患"。因为在现在的高考中,理科综合特别是物理没有了以往大题量、高难度的特点,而是呈现"题少分多"的趋势,计算题的比重进一步加大,体现出高分值的特点,这使得考生由于解题格式不规范而造成的"损失"也进一步凸现。因此,规范学生解题的格式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迫切和重要。  相似文献   

12.
浮力计算题是初中物理的重点和难点内容,许多学生解题时思路模糊,究其原因是未掌握浮力计算题的解题方法.现结合教学实践探讨这类题的解法.  相似文献   

13.
物理教学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主要目的.计算题是考查学生综合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这类题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占分比例大,但得分率却较低,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由于学生审题不仔细、分析问题时思维混乱、计算基本功不扎实等.因此,培养学生解答计算题的能力,对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综合能力,将会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在多年的物理教学中,笔者十分重视培养学生计算题解题能力,并有一定的心得体会.  相似文献   

14.
从忽视物理量矢量特性、生搬硬套物理公式、对模型本质一知半解三个方面,以案例的形式呈现了常见的高中物理计算题的错解,并剖析了错误根源,指出学生面对计算结果时要善于反思解题过程,敢于批判质疑试题本身,勇于面对错误解题结果。  相似文献   

15.
在多年的初中物理习题教学中,笔者都要对学生传授一些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特别是在研究物理计算题时,重点向学生介绍用“分析法”解题,由于学生能较好的掌握此法,在历次考试中,物理计算题的失分率近似为零,中考成绩也连年创佳绩.今把此法介绍如下谨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16.
初中物理计算题为培养学生多方面的思维,考查的目的和内容不同,所给已知条件的类型也往往不同,能否正确分析题目中的已知条件,是解题的关键,根据其作用不同,分为以下几类.  相似文献   

17.
初中物理计算题为培养学生多方面的思维,考查的目的和内容不同,所给已知条件的类型也往往不同,能否正确分析题目中的已知条件,是解题的关键,根据其作用不同,分为以下几类。  相似文献   

18.
胡金山 《物理教师》2003,24(7):36-36,38
历届高考对物理计算题的书写都作了规定:解题过程无必要的文字说明者,不得分或只得少量分。据统计,很多学生在做物理计算题时,只有干巴巴的几个数学式子,没有必要的文字说明,没有按上述要求而引起的失分,占计算题总分的20%左右,应引起师生的重视。分析这一问题的原因,不外两点:一是教师虽然强调了要写计算题文字说明,但由于没有指导学生应从哪几个方面去写,学生还是无从下笔,二是学生对文字说明缺少必要的训练。在这两点中,前者是首要的因素。笔者曾在教学中将计算题的文字说明程序化,效果较好。归纳起来,解计算题可按五个方面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19.
周峰 《中小学电教》2009,(10):105-105
<正>电学计算题是初中物理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在解有些题时,采用一般方法较繁杂,要采取一些特殊方法,可以起到畅通思路,简化运算、快速解题,让电学题不再是学生学习的难题。下面列举解电学题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20.
初中物理计算题中由于考查的目的和内容不同,所给已知条件的类型也往往不同。正确分析已知条件,是充分利用已知条件解题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