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在德国签署"博洛尼亚宣言"后,德国高等学校进行了教育体系的改革,高等教育实行学士和硕士制度,取代了传统的Magister(文科硕士学位)、Diplom(理工科硕士学位)和Staatsexam(国家考试)制度,职业学校教师培养也相应产生了一系列变化.本文以柏林工业大学职业教育和劳动技能系在培养职业学校教师的变化为例,阐释博洛尼亚宣言后德国职业学校教师培养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德国“职业教育4.0战略”提出要提升职校教师选拔标准、调整职校教师培训体系结构、加强对教师培训质量的管控。德国实行了严格的选拔制度,且不断贯彻以人为本的教师培训理念,并通过得天独厚的职业发展环境有效促进了职业学校师资水平的提升。基于此,建议我国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可从建立严格的教师选拔及考核标准、优化教师培训机制、提升教师薪资待遇、鼓励企业参与教师培训等方面来改进与完善。  相似文献   

3.
前不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职业能力建设司组织的考察团,赴德国、奥地利进行了为期10天的考察。考察内容重点是两国职业教育培训制度体系(特别是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培训制度)、政府促进职业教育培训发展的政策措施和效果、行业企业及职业学校在职业教育培训中的职责和作用等。  相似文献   

4.
高质量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是衡量职业本科教育水平的试金石。当前职业本科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与社会需求脱节、培养体系不完善、评价体系与职业教育特性相背离等问题,新《职业教育法》的颁布提高了职业教育的适应性,对职业本科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依据新《职业教育法》的立法精神,就职业本科教育招考方式、培养模式、评价标准等方面构建职业本科人才培养路径,有助于进一步提升职业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推动中国式职业本科教育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5.
澳大利亚先前学习认定制度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先前学习认定(RPL)是澳大利亚职业教育中连接中学、职业院校和大学整个教育体系的评价认证制度。它的实施有助于申请者实现职业流动,节约学习成本。我国可以借鉴该制度的成功经验,从制订全国统一的职业资格标准、建立行业指导机构、重视学生的先前工作经验以及融合我国的教育和培训体系等方面,建立起适合我国职业教育特点的先前学习认定制度。  相似文献   

6.
发达国家职业教育在培养目标、教育功能、教育体系上充分体现了职业发展性、社会适应性和终身教育性特征.我国创新型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对高技能人才的岗位技能、职业能力、社会适应性均提出极大挑战,使终身教育成为其提升职业能力的理性诉求.目前,我国高职教育在教育理念、培养规格、人才成长通道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和障碍,制约了高技能人才的终身教育进程.要从理念、制度、改革等三个层面推进高技能人才的终身教育,即创新职业教育理念,关注终身职业发展;完善制度体系,保障终身教育需要;深化高职专科教育改革,实现与应用型本科沟通衔接.  相似文献   

7.
德国职业教育“双元制”提法之商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德国职业教育体系本质特征的不合理之处在于将职业教育地点作为分类标准,掩盖了学校和企业的不平等状态,误用系统概念,这些使得双元制概念无法点透德国职业教育本质特征。如果从外部视角可分析德国职业导向的社会特征,从内部视角分析职业教育制度运行和教学实践的职业导向特征,可归纳出德国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即职业导向。  相似文献   

8.
基于能力本位的德国职业教育有着完善的引导和分流体系,从小学阶段就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兴趣和职业意识,并通过"立交桥"型的教育体系为学生重新选择专业提供机会。为培养学生的职业关键能力,德国创设了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法,并按照职业岗位的工作过程和工作环节开发了配套课程。德国职教师资培养以职业教育的专业教学论为基础,为落实能力本位的职教理念提供了支撑。  相似文献   

9.
德国的职业教育,被世人称为楷模.德国的教育是以职业教育为重点的结构体系,双元制是职业教育的基本形式.但德国职业教育的成功,与培养富有特色的职教师资队伍是分不开.本文通过作者在德国埃尔富特培训和学习的收获,并结合我国职业教育的现状,浅谈了德国对职业学校教师的培养体系及其带给我们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德国职业教育领域职业认同的研究现状及培养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职业认同是德国职业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本文概述了德国职业教育界关于职业认同概念的界定以及职业认同理论的相关研究,分析了职业认同与德国职业教育交互作用的关系,从六个方面探讨了德国职业教育领域培养职业认同的重要策略和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1.
卢建平 《职教论坛》2012,(13):84-87
独立设置的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地位和作用包括两个方面:其一,作为职业教育师资的培养培训基地,独立设置职技高师是整个职业教育的支撑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为中、高等职业院校培养培训高素质师资的重任.其二,作为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以至研究生的职教本科院校,独立设置职技高师处于整个职业教育体系的高端地位,引领职业教育体系当中各层次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德国的职业教育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有着健全的法制保障、成熟的教育体系和严格的师资培养制度,是德国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不过也存在一些缺陷,如灵活性较差,系统性不够,学生的基础知识储备不足等。我国的职业教育发展水平较低,在政策制定、资金投入、师资培养、考核方式等方面,可以借鉴德国职业教育的发展经验。  相似文献   

13.
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应以研究职业及其规律为出发点,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专业具有显著的职业性特征。德国教育职业在职业分类体系中的清晰定位与分类、教育职业设置与更新的规范化程序与方法、教育职业自身丰富灵活的内部结构和统一严密的教育职业标准及其内容体系,保障了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中专业设置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以及职业教育的高质量,也为我国进一步完善职业体系与职业教育专业体系的建设提供有益经验。  相似文献   

14.
国外职业教育发展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德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在发展职业教育方面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如拥有健全有力的法制保障、多层次的职业教育体制、权威性的管理机构、多样化的经费来源以及针对应用性人才培养的评估制度,且都对农村和农业职业技术教育给予了特别扶持.我国要充分、合理地借鉴上述做法,将职教纳入大教育体系中,在强化法制化管理、改革招生和培养模式、建立多层次的职教体系等方面,积极探索职教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在职业教育师资培养方面,德国、美国、澳大利亚三个国家在健全的法律保障体系框架下,形成了完善的师资培养模式,制定了严格的教师准入制度,构建了科学的职业教育教师评价体系。研究分析德、美、澳三国职业教育师资培养的特点和优势,可以为发展和完善我国的职教师资培养模式提供若干启示。  相似文献   

16.
德国职业教育培训体制下的教学做一体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介绍了德国双元职业教育培训体制、德国双元制教育程序和职业教育目标体系,强调"双元制"是一种将学校与企业、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紧密结合,以培养高水平专业技术工人为目标的职业教育制度.实地考察和体验了州法律规定的教育程序和目标体系,涉及合同的签订、培养的目标、课程的设置、培训的时间和地点、考核的方式等.总结出教、学、做一体化的组织体系是与师资、教材、授课的思维方式、教学方法和考核密不可分的体系.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在规模、素质和结构、培养体系和聘用制度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不能适应新时期职业教育发展的要求。为建立符合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要求的师资队伍,我国应进一步重视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建设,制定体现职业教育特点的教师质量标准,加快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加强职教师资培养模式创新和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8.
职业教育在发展过程中,需要重视"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如何将教师培养成具有教育素养、教育能力、专业基础以及技术能力的"双师型"人才,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包头钢铁职业技术学院根据《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的目标和要求,结合学院的发展特色和基本情况,建立了一套具有包头钢铁职业技术学院特色的"双师型"教师评价体系和认定制度。  相似文献   

19.
“双元制”对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鉴德国职业教育的先进经验,对于推进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向纵深发展大有益处。结合实际,我国职业教育应该改革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重视师资队伍、教学设施和教材建设,积极探索产学合作的办学路子。完善资格认证制度,以能力培养为本,建立终身教育学习体系,培养大批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20.
欧美国家农业职业教育的特色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职业教育是欧美国家农业现代化成功的有力支柱,其在农业职业教育保障措施、资金支持、资格认证制度、农民职业准入、职业教育体系、办学特色等方面有独到之处,在借鉴、吸收欧美国家农业职业教育的精华时,我们应立足我国实际,探索有中国特色的农业职业教育,为建设现代农业提供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