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书法教育不单单是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更为重要的是:在传授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书法的审美功能贯穿始终。在多年书法教学中总结了四点作为书法教学的主线:一、在知识的传授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二、在技能的训练中审美功能贯穿始终;三、在作品欣赏过程中审美得到提高;四、在创作过程中审美能力得到更进一步的提升。一、在书法知识的传授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所谓书法知识是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中国书法艺术的性质、对象、历史、美学等一系列理论。它不仅有助于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操、更为重要的是在书法艺术的海洋里领略书法艺…  相似文献   

2.
邱志文 《高教论坛》2006,(4):99-101,106
传统书法教学片面强调“手”的临写功夫,忽视“眼”和“脑”方面审美素质的培养;当代书坛有忽略书写技能训练和审美素质培养的倾向。从哲学的高度、书法课的教学目的、艺术创作的一般规律、书法艺术的特殊性等方面看,书法教学中书写技能的训练和审美素质的培养,均有其客观必然性。提高书写技能的基本途径是掌握笔法、墨法、结体、章法。书法审美素质的培养,要贯穿于书写技能的训练中,要适当讲授一些书法理论,要与其他艺术门类进行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3.
大学书法教学不应仅仅停留在技法的传授上 ,而应从审美的角度关照和把握整个教学过程。书法艺术本身所拥有的丰富而厚实的文化含量以及在其自身发展过程中所积淀形成的纯熟技法和审美原则 ,也就自然地为大学书法教学提供了物质前提。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在实际教学中去正确地把握和运用  相似文献   

4.
书法学习、鉴赏、创作的过程,也是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提高的过程。在书法教学中,教师该如何寓美育于书法教学之中呢?书写汉字既是技术又是艺术,书法教师不仅要传授书法技巧,还要对书法艺术有足够的理解和较高的欣赏、感悟能力,更应该把自己定位为美的传播者,通过书法教学把学生带进美的意境,激发他们主动学习书法的热情和兴趣,让他们在枯燥的书法练习中,由"知之者"成为"好之者",再由"好之者"成为"乐之者"。  相似文献   

5.
闫伟伦 《新课程研究》2010,(2):167-167,183
在高中美术欣赏课教学中,作为一名美术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美术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始终要把教学重点放在对学生进行审美情趣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上,通过美术教育提高他们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理念认为,小学体育的核心目标是关注学生身心健康,不仅传授基本的运动技能知识,培养运动能力,还要重视审美能力的培养,把审美教育贯穿于体育教学过程的始终。因此.每一个小学体育教育工作者,都必须深刻认识到美育对于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了解一些基本的美学知识与原理,  相似文献   

7.
我国书法教学忽视对书写技能自身审美品格的培养与开发,而导致了技能训练的刻板乏味和审美品格的长期缺席。应从书法的本体身份和文化立场出发,在书写技能训练的各个层面逐步落实审美的技能训练和技能的审美提升,并在审美直觉的良性引导下和审美标准的不断调整中实现技能目标,从而在尊重书法民族特质和艺术特性的前提下真正实现书法教学实践中书写技能和审美观照的同步化、一体化。  相似文献   

8.
鉴于当下书法教学中对于学生书法审美能力培养的欠缺,书法教师应结合现有的理论指向,通过夯实学生的书法知识基础,以及过程性培养,再到多层次的提升,以期使得学生在审美过程中有法可循,逐渐培养起自己的审美方法和观念,使之成为一个心灵温润、品格高雅的人。  相似文献   

9.
在高职院校书法教学中,训练学生的书写技能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审美是人感觉和品评事物所蕴含的美的活动,是人类一种特有的高级心理活动。在高职院校书法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切实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学生从古今名家的作品中汲取美的精华和神韵,深切感悟情感的真、生活的善、自然的美,在学习和掌握书法技法的同时,逐步形成自身独特的审美体验和审美观念。在此基础上,经过提炼、想象和再创造,再把所获得的审美体验和观念注入到书法作品中,在如此的循环往复中塑造与升华学生的人格。  相似文献   

10.
书法是我国特有的具有悠久历史和民族特色的传统艺术,是祖国珍贵文化遗产的一部分。书法教学不仅可以为学生传授很多的书法知识,而且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本文对如何在教学中提升学生的书法素养提出了一些浅显的见解,希望能够对书法教学水平的提升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1.
关于大学书法教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开展书法教学有现实价值和历史意义。大学生书法教学承担着书法技能培养和书法审美水平提高两个方面的任务。当前大学生书法教学存在随意性,缺乏统一的内容和具体要求。大学书法教学要取得成效,必须提高思想认识,采取切实的保障措施,通过实施分层教学,开设"书法教学"公共基础课、"书法艺术"选修课等,提高学生的书法艺术修养水平。  相似文献   

12.
刘学 《文教资料》2010,(28):114-115
书法这一东方艺术,是以中华民族文化为底蕴,以人格道修养为根基的艺术。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能仅单纯地传授书写技能与书理,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修养、审美素质、精神品格等。为此,文章作者结合教学实践,对大学钢笔书法教学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3.
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学开展书法教学有现实价值和历史意义。书法教学能使学生思想品德、人格受到美的熏陶,文化知识和文化素质得到丰富和提高,书写技能和审美、创美能力得到培养,对高职学生能力与素质的培养起到积极作用。大学书法教学要取得成效,必须提高思想认识,采取切实的保障措施,通过实施分层教学,开设"书法教学"公共基础课、"书法艺术"选修课等,提高学生的书法艺术修养水平。  相似文献   

14.
对书法艺术的主要审美范畴作了阐释。包括:形质与神彩;笔力与气韵;意象与意境;情性与风格。旨在加深对书法的认识,提高书法审美水平。  相似文献   

15.
体育教学是一个艺术创造的过程,也是一个审美的教育过程。它不仅仅是知识、技术和技能的传授,也是一种审美观培养、建立的过程。在体育教学的审美教育过程中,体育教师与学生相互为主体和客体,并产生不可逆反应。本文对体育教师作为审美客体所具有的审美价值做了初步的研究,对提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增强学生审美能力。然而目前,很多语文教学活动局限于传授教材所涉及的知识,没有设法与其它学科互相渗透、影响,导致教学活动枯燥乏味。本文就语文教学中引入音乐、绘画、书法、戏剧表演等艺术手段进行探讨,希冀“艺术”能成为语文课堂上的一支强劲催化剂,使语文课堂熠熠生辉。  相似文献   

17.
大学书法教学不仅仅是对学生进行书法技能的训练,还应包括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书法中的审美教育就是通过引导学生对书法作品的欣赏、具体实践,来陶冶、塑造、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从而完善学生的人格和心理结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纵观现存的教育模式和历史轨迹,书法教育始终没能成为基础教育中具有独立地位、完整教育过程的教学科目。书法教育的审美价值始终没有得到应有的评估与认同。书法教育在学校中缺少统一的规划和具体领导。面对这样的现状,我们必须充分认识书法教育的重要性,从规范化、制度化、系统化、科学化入手,抓好书法教育工作,使书法教育从实用的基础上进入审美与创美层面。  相似文献   

19.
大学书法教学既要注重书法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更要注重学生的直觉能力、情感、联想和想象、书法记忆力、创造力等五个方面的形象思维训练,以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20.
语文教学的过程也是实施审美教育的过程,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可以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并与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相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