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 毫秒
1.
近年来,现代文学作家全集出版的数量骤增,成为一时的文化景观。在精神失重的历史时期,反映一位作家思想人格全貌的“全集”,据说可以填充市场经济的文化空白,对个别有志青年,不失有某种人生导向的作用。一位作家的全集,实际还是一部小型的文学史,他个人活动的过程,一定程度上折射了历史活动的过程,因此被文学史家有意删改或无意忽略的史实,大概会在全集中恢复它们的真实面貌;反过来说,即使全集的编者出于“为贤者讳”的想法,想去掉不应去掉的篇什,也是难以通过负责任的文学史的五指关的。 作家全集的出版固然是一个好现象…  相似文献   

2.
近些年来,被台湾传媒称之为“用文字编成的桂冠”的作家全集热,引发对台湾文学史与文化史建构的一些思考。 据台湾有关传媒报道说,所谓“作家全集”,实际上只是出版作者的部分文类全集或对作者阶段性作品总结性质的“文集”,除了少数作家的“全集”和“文集”曾在七八十年代出版外,多半集中于90年代才大量冒了出来。有关传媒报道说,这似乎感到台湾社会正在发一场作家全  相似文献   

3.
一、成绩参加了几届国家图书奖的评选,对我国当前美术出版物的出版有这样一个总体印象,那就是:选题方面能够从整体文化格局考虑,以文化战略眼光选材。具体体现在:近年来我国出版了一批重要的艺术类图书,推出了几项重大的出版工程,如《中国美术全集》和美术分类全集;向世界推出一批当代中国文化艺术巨匠,比如齐白石、徐悲鸿、李可染、潘天寿。林风眠等当代最有影响的美术家的书画全集已陆续出版,有的已在国家图书奖中获得荣誉奖。为什么说这些图书的出版具有文化战略上的重要意义呢?不久前,我看到一位作家的一段话,大意是说他过…  相似文献   

4.
在新世纪的第一个春天,20卷的《田汉全集》出版发行,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首发式,这是我们文艺界和学术界一件很值得纪念、很值得庆贺的事。现在“全集”、“文集”之类的书出得很多,我个人认为,出“全集”应该有所规范。在刚刚过去的一百年中,我国的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各个领域都发生了一系列以现代化为核心的变革。凡是从某一方面对这一历史进程给予过重大贡献和影响,从而在他们的人格与他们留下来的文献中有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与强烈的历史感的人,我们都可以称之为“世纪人物”。只有这样的“世纪人物”,才值得出全集。田汉…  相似文献   

5.
全集出版愈来愈成为出版者眼热心跳的话题,成为竞相追逐的选题。此种现象有其势所必然顺理成章的道理。全集的撰主必定是文学史、学术史、思想史、政治史中的伟大者、不朽者、杰出者。全集是对其一生成就的全面总结,出版全集无疑是于文化积累有重要意义的宏大工程,出版机构无疑也可以借此强化品牌、确立和稳固长久的基业。全集的集中推出,反映了我们国家编纂出版水准和学术研究水准的日益提高,是出版业日趋成熟和发达的标志。全集堂皇、撰主显赫,出版全集无疑是光荣而正确的。但是在全集出版盛极一时、热浪滔滔的情景中,也难免出现一…  相似文献   

6.
一篇文章或一部书稿,是否应该发表或出版,如果在出版编辑部门和某些“首长”、领导者个人之间存在意见分歧,怎么办? 这是一个出版工作当中实际存在的问题。我们有一个几十年来形成的积习,到现在还远远没有解决好,这就是许多事究竟是由组织决定还是由个人决定?提拔干部有这个问题,处分人有这个问题,执法有这个问题,审定稿件也有这个  相似文献   

7.
从台湾出版社年度出书计划,可以看出各家老板“把脉”的功夫和做生意的眼光。1998年文学书似乎有更兴盛的趋势。时报出版公司推出的以本土作家作品为主的“新人间”文学系列,以及许多其他出版社推出的作家全集,如皇冠的《刘大任全集》、前卫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8.
有同志问“一稿能不能两投或多投”,我想,这个问题恐怕不能简单用“可以”或“不行”来回答。据我所知,在制订了版权法的国家里,版权法中一般都规定了作者可以行使以出版、表演、广播、展览等方式利用作品的各种经济权利。因此,从理论上讲,对于同一部作品,作者可以同时行使多种经济权利,也就是说,可以一稿两投或多投。例如:一个话剧剧本的作者,可以同时将剧本送给出版公司出版、剧团上演、电台广播,还可以将剧本译成其他文字同时送交其他出版公司出版、其他剧团上演、其他电台广播。又如:一位英文小  相似文献   

9.
语言文字在人类的文化中一直处于主导地位。但无论是西方文化还是中国文化,似乎都有一个越来越明显的发展趋向:视觉符号正在或已经超越了语言符号转而成为文化的主导。不仅现代传媒如电影、电视、网络等视觉媒体给大众制造着视觉图像的消费,就是在传统的出版领域,同样出现了从“文字阅读”向“图像阅读”的转向。这一方面表现在报刊、图书等从封面到版式的装帧设计极尽“吸引  相似文献   

10.
在17家古籍出版社中,浙江古籍出版社给人们留下的印象是,肯把工夫下在地方古籍整理出版上——从十年前的“西湖文化丛书”到1992年的《李渔全集》,走了一条有自家特色的路子。李渔是浙江兰溪人,是中国古代屈指可数的戏曲小说理论家兼作家,为这样一位人物出版全集,伴随着中外学术界对李渔的研究,出版社的名声也就“立足本省,面向全国、走向世界”了,所以,出版界的  相似文献   

11.
笔者在研究“全集”出版的开端做了必要的基础的数据统计工作。统计就意味着限定。首先是对作者的限定,在本文,限收中国国内个人全集,古代文化名人的全集属古籍,它的编辑方法、出版手法与本文讨论的有所差异,在这里单列一表统计。将近现代名人全集归人另一表,划分近现代与古代的主要标准是依历史分期,其余归为古籍。 出版年代的断限。本文主要统计了 1980年后出版的中国名人全集。在收集范围的广度上,借助大量的书目信息。《全国新书目》和《全国总书目》,基本完整地报道了大陆地区图书出版信息。书目工具中未见报道的最新的出…  相似文献   

12.
中国美术出版史和文化史上一项伟大文化工程——巨型图籍《中国美术分类全集》。在著名专家努力工作和各地博物馆积极配合下,全面展开工作,现已出版的有16册,送工厂发排印制的有10卷,定稿待发的有12卷。目前除《壁画全集》、《民间美术全集》、《青铜器全集》、《漆器全集》、《岩  相似文献   

13.
一九三八年版《鲁迅全集》从出版到现在,已经四十年了。这期间,我们的国家发生了翻天复地的变化,鲁迅著作的出版也得到巨大的发展。今天,鲁迅的书不仅在全国人民中广泛流传,而且被翻译成多种文字传遍了全世界。但是抚今追昔,我们不应该忘记,四十年前编辑出版第一部《鲁迅全集》的人们,是他们不顾个人安危,从国民党法西斯匪徒的魔爪和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下为我们抢救和保存了这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三八年版的《鲁迅全集》不仅为后来鲁迅著作的出版和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  相似文献   

14.
今年是西班牙伟大作家塞万提斯诞辰450周年。人民文学出版社隆重推出中文版《塞万提斯全集》(八卷本),无疑是对这位世界文化名人的最好纪念。这里刊出该全集责任编辑胡真才的编后杂谈,可使读者对这部全集的概貌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同时也知道出好一部作家全集需要做怎样严肃细致的工作,并不是任何一家出版社或任何一名编辑都可以随意为之。当前一些全集文集出版质量令人失望,首先是出版者本身不具备从事这类重要工程的素质和条件。因而上级主管实行资格许可制度,对那些不负责任的胆大妄为者“釜底抽薪”,不许胡来,实在是标本兼治的明智之举。  相似文献   

15.
1997年第三届“国家图书奖”揭晓,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 10卷本《齐白石全集》赫然榜上,该套书因其卷帙浩大、学术价值和精装精印以及齐白石崇高的艺术地位,在获“国家图书奖”的几本美术类图书中,应该说最受关注。它的组织、责编者是郭天民。   虽然知道《齐白石全集》的读者远远超过知道郭天民的人数,但郭天民在历经五年寒暑编就《齐白石全集》的过程中或之后,所得到的那份愉快与成就感,也不是旁人所能享受得到的。用他的话说,就是“这些事情他不做别人也许会做,但是一切不会是现在的样子”。   事实上,在为人作嫁之余能…  相似文献   

16.
流传于云南西双版纳、德宏、思茅等傣族聚居地区的贝叶经被形象地称为傣族文化的“百科全书”。为保护、利用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 ,我国启动了有史以来最大的贝叶经整理出版工程 ,并将陆续出版多达百集的《中国贝叶经全集》。贝叶经是指记录在贝叶上的佛教典籍 ,内容十分复杂 ,被看做是傣族文化的“万有文库”。傣族贝叶经传说共有 8万多部 ,目前西双版纳已收集到 30 0 0多部。为了整理和出版这些贝叶经 ,有关方面和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政府计划投资 6 0 0万元。《中国贝叶经全集》包括贝叶经文原件扫描、国际音标、新傣文、老傣文、汉语翻译…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现代美术全集》出版暨《中国美术分类全集》编辑出版工作座谈会于1月11日在北京国际艺苑举行。被誉为“建筑美术史长城”、作为我国标志性出版物的48卷现代美术全集,连同前已出版的60卷本《中国美术全集》的出版,得到了中宣部、新闻出版署有关领导和专家的一致赞誉和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18.
在过去长达70年中,对云冈石窟最全面的影像记录,是日本版16卷本的《云冈石窟》.2019年,由云冈石窟研究院编纂、青岛出版社出版的《云冈石窟全集》横空出世,迅速赢得世人瞩目,被学界和出版界交相赞誉为民族的"争气工程".文章自追溯云冈石窟的发现与研究简史入手,考述《云冈石窟全集》的编纂与出版过程,进而申论其"重若国器"之历史价值和"天命所归"之文化意义,以揭橥这一重大出版工程的独特贡献.  相似文献   

19.
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张元济全集》(以下简称《全集》)是一套洋洋十卷本的张元济先生的个人文献,自然也是先生一生留下的最全面的宝贵文字.这项大工程经过多年的努力,第一卷于2007年9月出版,第十卷于2010年11月出版,现已全部出齐.《全集》主要是由张元济先生的孙辈张人凤先生收集、整理,并按体裁分类编辑,包括书信、诗、文、日记以及古籍研究五类,其中第一、二、三卷是书信,四、五卷是诗、文,六、七卷是日记,八、九、十卷是古籍研究著作.另外,第十卷后面还包括了篇幅不少、分量很重且有较高研究及参考价值的附录.《全集》的出版无疑对出版界及学术界(特别是古籍整理研究)有重要的意义,也是研究近现代出版业及社会发展的宝贵资料.  相似文献   

20.
据《三湘都市报》报道,文化艺术出版社日前推出“评点本”《金庸全集》,孰料未等全集烘热书市,金庸先生却声明文化艺术出版社是以评点形式盗版全集,并准备联合三联书店同“盗版者”“打官司”,令一片追查打击盗版声的图书出版领域“热闹”几分。 三联的负责人在接受笔者采访时表示。目前还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