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通过对比鲁迅与陀氏的死亡意识,可以更加深入了解他们对待生的态度。鲁迅和陀氏都描写死、恐惧死,但在探索生与死这个哲学命题时,却表现了明显的文化差异。然而,他们又存在本质的一致,那就是他们在试图越超死的沉思中都将个体的生命与人类生命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2.
鲁迅直接接受了弗洛伊德,而又通过厨川对弗氏的改塑间接接受了弗氏。鲁迅直接接受了陀思妥耶夫斯基,但又通过芥川龙之介而发生了对陀氏的间接接受。日本学的新形态由于深受西方化浸渍而蕴含西方化质素,鲁迅接受了日本学,又通过近现代日本学而接受了西方学。但从总的创作风格而言,鲁迅更接近俄罗斯学而与日本学相远。鲁迅与日本学的相似之处更多的只是在具体的表现技巧上。  相似文献   

3.
鲁迅的原罪心理及其人格魅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负罪意识是鲁迅个性心理中最重要的部分,是鲁迅生命意识的有机构成,也是他独特的人格和精神的体现。  相似文献   

4.
我国评论家往往把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被欺凌与被侮辱的》(1861)这部作品看作是反映贫富之间的矛盾、体现陀氏政治观的代表作.“在《被欺凌与被侮辱的》中揭露资产者对下层人民的欺凌.”笔者认为小说《被欺凌》所表现的并不是两个阶级或两个阶层之间的冲突,而是作者通过反映当时俄国的社会现状来表现一种普遍的人性,表现原始宗教教义上人类善恶之间的冲突,这种冲突自古就有,而在19世纪的俄国,在陀斯妥耶夫斯基的时代则更为激烈.1849年,陀斯妥耶夫斯基被捕、流放.十年的折磨使作家的精神世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彼得拉舍夫斯基小组的激进青年成了一个谦恭无比的基督徒.十年来唯一能读到的《圣经》使他终于悟出:基督才是至高无上的.他毫不掩饰自己变化后的思想,他说:“道德的典范和理想,我只有一个——基督”因此,他宁信基督而不信真理,沉浸于神灵之音,以此来慰藉自己的灵魂,抚平内心的伤痕.他没有想也顾不到去审视现实所发生的一切.而这时正是俄国农奴制经济崩溃,资本主义迅猛发展的时期,竞争、堕落、极端个人主义的突然出现,使陶醉在《圣经》中的陀氏感到震惊,他终于得出结论:教义中的恶魔正在俄国出现,且有泛滥之势.匆忙中,他抬出了替人类负罪、为大众献身的基督,把它作为人类的最高理想,劝告世人受难  相似文献   

5.
关于个人与世界和谐的冲突问题是俄罗斯思想所深刻体验着的。19世纪俄罗斯伟大的文学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对这一思想问题十分关注。通过对其作品《卡拉马佐夫兄弟》的分析,可以看到陀氏认为个人的命运远比世界和谐重要得多。他相信,只有建立一个全新的神权政体,才能实现关照个人命运的理想世界。陀氏这种解决个人与世界和谐的冲突问题的方式存在弊病,但他对于个人比世界和谐重要的观点是其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6.
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反映的内容是奇特的。陀氏总是热衷于揭开“小人物”的心灵隐秘;将表现人的分裂意识当作贯穿终生的创作题材;在他的小说中隐藏着一条作家寻求自我的心的轨迹。随着对心理领域的不断开拓,陀氏在表现手法方面也大胆创新。在他常用的几种表现手法中,有的将传统艺术手法直接用来表现人物心理;有的对传统艺术手法既有所继承,又有所突破;有的则纯属陀氏独创。陀氏洞悉内容与形式间的辩证关系,顺应了其作品的内容  相似文献   

7.
鲁迅直接接受了弗洛伊德 ,而又通过厨川对弗氏的改塑间接接受了弗氏。鲁迅直接接受了陀思妥耶夫斯基 ,但又通过芥川龙之介而发生了对陀氏的间接接受。日本文学的新形态由于深受西方文化浸渍而蕴含西方文化质素 ,鲁迅接受了日本文学 ,又通过近现代日本文学而接受了西方文学。但从总的创作风格而言 ,鲁迅更接近俄罗斯文学而与日本文学相远。鲁迅与日本文学的相似之处更多的只是在具体的表现技巧上  相似文献   

8.
陀氏的小说中人物几乎时刻处于痛苦的境地之中,这种痛苦大多源于一种内在的罪感。正是因为罪感的内在化,使人们更加愿意经受苦难,以净化自我,同时也对背负罪恶的人表现出同情和宽恕。本文以中篇小说《永久的丈夫》和《涅朵奇卡》为例,通过对主人公的分析对比来展现陀思妥耶夫斯基苦难叙事中的罪与恕主题。  相似文献   

9.
在索尔.贝娄的作品中,“负罪—救赎”母题在《雨王亨德森》中得到了典型的体现。主人公亨德森虽是一位百万富翁,但具有深深的失落和负罪之感。渴望救赎、寻找自我是亨德森最突出的意识,流浪与受难是他进行自我救赎的独特方式。亨德森历尽了种种艰辛和危难之后,终于认识到只有依靠自我才能达到拯救的目的,因此他不再选择逃避而是重新回归美国社会,从亨德森身上表明了作者的一种现代的救赎理念。  相似文献   

10.
鲁迅“逃离”他的“家”,却是为了更好地经营这个“家”;他苦心经营这个“家”,却被撵出这个“家”!这前后的遭际,我们完全有理由以其人之论反照其人之身:他维护这个家庭的时候,是“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候,他被逐出家门的时候,是“做奴隶而不可得”的时候。造成如此尴尬的原因是强烈的负罪意识,忘我的牺牲精神,无法排解的矛盾。  相似文献   

11.
以"精明"为核心性格特征的所谓"上海人",既是近代以来上海文化的创造者,也是上海文化的产物和人格化表现。无论从籍贯意义上还是从文化意义上,鲁迅都不是真正的"上海人"。上海及上海文化始终未能"消化"鲁迅、"溶解"鲁迅,鲁迅也始终对上海文化主要采取批判态度。"上海人"性格中的主要内容基本上都处在鲁迅人格精神的对立面。在鲁迅那里,与"上海人"的"精明"针锋相对的,是其彻底的反虚伪、反庸俗、反市侩、反财富和权力崇拜的做"呆子"的意识。他在其生命后期不懈地进行对"聪明人"的批判和对"呆子"精神的颂扬,自觉抵抗上海文化、"上海人"性格中的信奉个人利益至上、实利主义的"精明"倾向,呼唤气魄宏大、精神强健、正直、质朴、无私、真诚的"上海人"。鲁迅对"精明"之外的真正能够支撑民族文化革新的强健人格的探寻,折射出强健的生存和战斗的意志。  相似文献   

12.
鲁迅与废名     
废名和鲁迅从开始交往到逐渐疏远、交恶,二人走上了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废名是在鲁迅的影响下从事乡土文学创作的,但由于两人不同的审美趋向,一开始就表现出迥异相反的艺术追求.鲁迅和废名都受到了中外文化的影响,对之都有着吸纳和借鉴.但鲁迅一直不断地吸收、批判,最终成为一名无产阶级的文艺家,而废名,由于对儒释道以及西方文化的欣赏性的接受,固执而寂寞地沉醉于自己建构的诗化境界.鲁迅既肯定了废名独有的艺术风格,也鄙夷他只剩下自己的固步自封,而废名把自己与鲁迅的文学主张对立起来,对鲁迅高尚的社会责任意识进行了贬低与排斥.废名晚年主动努力从事鲁迅研究,表现了他主动契合的思想巨变.  相似文献   

13.
鲁迅既是一个学术大家,又是一个知识分子,前者得沉静,后者得激昂,这学术的冷与批评的热的不同心态实质上反应了职业与事业的冲突,“一个人走不了方向不同的两条路”,对鲁迅来说,学术,还是批评?在这两者中,他徘徊,犹豫,反复,难以决断,难以割舍,对自己的人生选择如是,对学生的人生指导亦如是,然而,他终究还是倾向并投身于批评事业,并以此来参与社会,鞭策社会。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的文化巨子鲁迅和王国维毕生都在追求自己独立品格的完成,由于他们不同的性格、禀赋和觉悟,导致了他们对独立品格的不同追求,最终,有着历史中间物意识的鲁迅超越了时代的最高境界,完成了人的独立品格的伟大追求;而王国维虽曾产生过现代人本思想的萌芽,却难敌旧传统的压力,对独立人格精彩的追求成了一个令人扼腕的未完成的追求。二位先贤的心理历程,对我们构建现代人格有着深远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5.
梅子编辑的《关于鲁迅》,被视为抗战时期"敌意鲁迅"的代表性作品。其中所收七篇文章,在承认并肯定鲁迅文学天才的同时,对其政治上的左翼倾向,也大加攻击和否定。《关于鲁迅》是抗战语境下国共之争在文化领域的反映。全面而准确地了解《关于鲁迅》,有利于体认这一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悲剧历程。  相似文献   

16.
鲁迅先生一生都与美术有着无法割舍的艺术情缘,他具有独特的审美意识和丰富的民族艺术思想情怀。鲁迅先生对美术之爱是广博的爱,是大爱,是对民族之爱,对国家之爱,对人民之爱。  相似文献   

17.
鲁迅取法果戈里,不独体现在“为人生”的艺术观念上,还体现在以讽刺为主的诸多艺术技巧上。甚至说,鲁迅对果戈里讽刺艺术的借鉴似乎显得更为重要,它是鲁迅取法果戈里的精髓所在。这种讽刺精神不仅照亮了他的小说,还散射到了他的杂文、散文和诗歌的创作中。  相似文献   

18.
鲁迅杂文的部分篇什或驳斥"厌女文化",为女性辩诬和正名,或揭示对女性身体和精神的"规训"机制,呈现出与当代女性主义立场一定程度的契合;而鲁迅小说中被侮辱、被损害的女性形象体现了女性主体意识的缺失,承载负面意义的女性形象则渗透着父权文化的评判标准,提示着鲁迅小说与女性主义立场的分殊和在审美方面的缺失。  相似文献   

19.
不论继承鲁迅精神遗产的知识分子与鲁迅构成如何深刻的对话与契合,圣化的完美意识从一开始就限定了他们的致思框架。圣化的本质是道路指引和道德典范的问题,这与在自己的人生路途中形成了“中间物”意识的鲁迅是相违背的。无论是出于精神情感的内在需求还是意识形态的外在要求,对于鲁迅道路的净化与提炼,都无可避免地对鲁迅原质世界的真实性、丰富性构成了简化与损伤;而越是完美无缺的叙述形式,越可能使鲁迅的真实性遭致更为深刻的伤害。  相似文献   

20.
在鲁迅研究中,通过找寻时间上的节点或者原点来探究鲁迅思想和创作的变化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1925年鲁迅杂感创作从数量到质量、从内容到形式都较此前有了新的提升。在女师大风潮等一系列介入现实的活动中,鲁迅获得的是杂感的自觉,在现实世界中直击黑暗,这条道路成了他摆脱时代的奴役之后再度确立自我形象的必然选择,并最终形塑了鲁迅在文学史上的主要面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