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对我国企业家的知识储备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企业家知识创造和学习成为社会和学术界关注的重点,现有企业家知识获取途径过分依赖于自身实践和经验总结,忽视了外部环境和知识共享的作用。以E-SECI模型为基础,重点探讨了企业家通过组织外部渠道学习知识的相关理论,并通过案例分析佐证理论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2.
《技术创新》2004,(5):6-6
清溢公司总经理陈扬菊具有很强的学习意识和文化意识,不断以发展思维提升自身素质。他深深地感到世界企业管理知识和文化是无涯的海,企业家的学习只有以勤为舟.作为企业高管必须用发展的思维.不断学习,从中吸取精华。  相似文献   

3.
市场知识能力与企业竞争优势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本文提出,市场知识能力是决定企业竞争优势的一种核心组织能力。而要发展市场知识能力,则必须在企业中培育市场导向文化和企业家精神,提高管理层对市场知识能力重要性的认识,以及通过完善企业的组织结构和激励制度,来引导、鼓励员工和集体的学习与创新。  相似文献   

4.
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发展状况,而企业的发展必然与企业家的经营管理密不可分。企业家的健康成长需要根治于良好的环境,良好的文化环境、舆论环境、体制环境等对企业家的培育和成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企业家能力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要素。优秀企业家能力从何而来?传统研究分别从经济职能视角、特质视角、行为视角对该问题进行了探讨。近来,研究者开始从学习视角重新审视这一问题。文章从隐性知识学习的视角,对企业家能力差异的产生机理进行分析。企业家能力包括机会能力、组织能力、战略能力、关系能力、概念能力和承诺能力。企业家能力主要来源于隐性知识。企业家隐性知识是一个包含了内容、情境和取向的三维立体结构,其形成与企业家创业活动、价值观和认知能力等因素密切相关,不同的隐性知识结构进一步导致了不同的企业家能力以及企业家绩效。  相似文献   

6.
企业家学习作为企业家感知、获取和使用企业家认知资源的认知过程和行为过程,是知识获取与应用以及复制与传播的重要途径与手段,其对企业家自身个人能力提升以及企业层次动态能力的构建影响重大。因此,本研究通过对企业家学习、企业家能力和动态能力的概念进行清晰界定之后,从企业家能力理论的视角提出了企业家学习对动态能力的影响传导机制模型。在此基础上,运用案例研究方法选取安徽国通亿创有限责任公司作为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本研究提出了理论概念模型。本研究表明,企业家通过基于经验的学习、基于教育系统的学习和基于社会网络的学习获得个人和企业所需的知识,从而首先获得个人企业家能力的提升,接着通过知识的传播影响并构建企业层次的动态能力。  相似文献   

7.
首先阐释企业家隐性知识水平的内涵,以及隐性知识水平差异在现实中的表现形式,在此基础上,从企业家个体特征因素、心智模式、经验学习能力、工作任务性质以及社会网络等方面讨论影响企业家隐性生知识水平的几个关键因素,并对进一步的企业家隐性知识研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论企业家制度创新和文化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义爽 《预测》2004,23(5):48-51
本文对企业家创新的重点领域、一般模式以及有关创新领域之间的关系等方面作了论述,认为:(1)从效率意义上说,企业家创新的重点领域是制度和文化创新;(2)企业家制度创新包括外生性制度、内生性制度和企业内部制度创新,实现制度创新的成本约束使得现阶段中国企业家在后两种制度创新上更有作为;(3)企业文化创新为企业奠定人文和信念基础,通过协调矛盾、引导合作、减少制度创新成本等促进企业的生产率水平。  相似文献   

9.
英语教师在课堂上必须重视英美文化知识的教学。读者对文章的理解是文章内容与读者的图式背景知识相互作用的结果。如果学生能掌握一定的英美文化知识,就有助于消除语言理解上障碍,加深理解的深度,同时也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这样,英语学习才会步入正轨。  相似文献   

10.
图书馆隐性知识的共享效率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赖辉荣 《情报科学》2006,24(12):1801-1804
隐性知识是图书馆的宝贵资源;隐性知识在全馆范围内共享会极大提高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而共享效率主要受隐性知识特性、当事人的能力、激励水平和信任程度等因素影响;要成功共享隐性知识,需要搭建交流平台,建立学习机制、激励机制以夏塑造优秀的图书馆组织文化。  相似文献   

11.
当前国家“双创”战略的实施推动了孵化事业蓬勃发展。然而,实践中在孵企业绩效水平低、成长性不足等问题始终未能有效解决。研究从组织要素理论视角出发,实证分析在孵企业要素特征对创新行为选择及创业绩效的影响作用。结果显示,创新性组织文化、创业型战略导向和柔性组织结构作为在孵企业要素特征,均能显著促进企业创新行为的开展及创业绩效提升;探索式和利用式创新行为均对在孵企业创业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探索式创新的促进作用更明显;同时,两种创新行为在在孵企业要素特征对创业绩效的影响中均发挥部分中介作用。据此,分别从加强在孵企业创新性要素特征培育、注重创新行为选择与融合、营造创新创业良好政策氛围方面提出启示性对策。  相似文献   

12.
以北京地区创业者作为样本,检验既有知识、创业警觉性和创造性思维对创业机会识别的影响以及创业警觉性和创造性思维及其各维度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显示,创业警觉性、既有知识和创造性思维所有维度对创业机会识别均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创业警觉性各维度及创造性性思维在创业警觉性、既有知识与创业机会识别间均起到中介作用,由此创业机会识别的内在机理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  相似文献   

13.
崔淼  周晓雪 《科研管理》2022,43(4):75-82
   近年来,传统企业纷纷抓住数字技术机遇,致力于进行数字导向的战略更新活动。然而,现有文献对于传统企业数字导向战略更新前因变量的探讨还比较有限。本研究基于IS战略化和战略实践观,提出了“战略化活动-忘却学习-数字导向战略更新”的研究框架,构建了自上而下的创业导向活动、自下而上的组织即兴活动,通过组织忘却学习影响数字导向战略更新的理论模型。本文采用两种研究方法,即问卷调查和案例研究方法,探讨数字导向战略更新的前因及实现路径。研究表明:创业导向和组织即兴均有利于传统企业的数字导向战略更新;忘却学习分别在创业导向与数字化探索创新、组织即兴与数字化探索创新的关系中起到中介作用。本研究细致刻画了传统企业如何通过忘却学习进行数字导向战略更新的作用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及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4.
创新型创业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如何提升创新型创业水平是中国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基于制度复杂性和创业导向理论,本文提出了探究创新型创业驱动路径的整合性分析框架,并且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对全球50个经济体进行组态分析。研究发现:(1)政府政策、金融资本、创业教育、创业文化、风险承担性和创新性,均不是产生高创新型创业的必要条件,但加强创业教育对高创新型创业的产生发挥着较普适的作用。(2)3条路径可以产生高创新型创业,包括政府主导下的教育驱动型、政府与文化助力下的资本-教育-风险承担驱动型和文化主导下的资本与教育驱动型,不同路径代表着不同经济体高创新型创业的多重实现方式。(3)5条路径导致非高创新型创业,并且与产生高创新型创业的路径存在非对称关系。本文的研究结论有助于揭示多因素并发影响创新型创业的复杂因果机制,深化对制度复杂性的认识,并为提升中国创新型创业水平提供有益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5.
针对学者群体创办企业的微观过程,研究这类创业企业的成长路径。选取6家学者创业企业的发展历程作为研究案例,采用扎根理论方法提出技术路径、资源路径、补短路径、扬长路径、资本路径、人才路径6个主范畴及其对应的20个子范畴,构建学者创业企业成长三级动力火箭模型,归纳出学者创业企业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6条主要成长路径:在初创期可通过技术路径和资源路径打下生存基础;在成长期可通过补短路径和扬长路径取得快速发展;在成熟期可通过资本路径和人才路径持续迸发生命力。根据研究发现,建议创业的学者群体在自身擅长的技术领域开展创业,在筹备期积极争取课题或项目资源、在初创期重点加强校企合作、在成长期着力克服旧路径依赖并放大核心优势以及在成熟期预先储备资本运作技能。  相似文献   

16.
Knowledge management has an important role to play in both organizational and national cultures. In order to have a paradigm shift from a knowledge hoarding to a more knowledge-sharing culture, knowledge management should be used as part of the human capital strategy for the organization. The impact of culture on knowledge management has been studied widely, but little has been written on how knowledge management can affect organizational culture. This paper provides a thought-piece on addressing this overlooked area.  相似文献   

17.
郑耀弋  苏屹 《科研管理》2022,43(2):176-183
    将领导权力视为重要情境因素外,其直接影响组织创新的内在机理正逐渐受到关注。与以往探讨成熟企业领导权力不同,本研究聚焦创业企业家权力,并从行业类别和信息决策视角剖析了创业企业家集权对自主创新意愿的作用机制。通过获取创业板跨年度创业企业样本,运用随机效应Tobit模型和随机效应负二项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①企业家集权更能激发创业企业自主创新意愿;②识别行业要素类别发现,该集权配置对技术密集型行业创业企业自主创新更为有效,而在非技术密集型行业创业企业中则存在负向效应;③提高跨层知识异质程度会增强企业家集权对自主创新意愿的促进作用;④行业要素类别对企业家集权与自主创新意愿的调节还依赖于跨层知识异质程度。据此提出针对创业企业创新管理实践和经济转型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基于手段导向理论和资源基础理论,构建手段导向、外部知识获取、国际机会识别与国际创业绩效之间关系的理论模型。通过对278份调查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手段导向对国际创业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外部知识获取在手段导向与国际创业绩效之间具有中介作用;国际机会识别在手段导向与国际创业绩效之间具有中介作用;外部知识获取、国际机会识别在手段导向与国际创业绩效关系间具有链式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9.
李璟琰  焦豪 《科研管理》2008,29(5):35-41
企业所处市场环境动态复杂多变,促使越来越多的公司采取创业导向的战略,但是从公司创业导向战略到组织绩效,中间需要一定的转化途径与组织学习的作用。本研究从理论和实证统计上论证了组织学习在创业导向与组织绩效之间的中介效应,提出企业可以通过在企业内部塑造学习导向型的文化进而提升组织的整体绩效。  相似文献   

20.
莫寰 《科研管理》2009,30(6):128-135
摘要:基于“计划行为理论”,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借助SPSS软件和结构方程建模,分析了中国文化背景下影响创业意愿的因素,并绘制了中国文化背景下的创业意愿路径图。结果表明,创业意愿的影响因素和影响方式存在文化的差异。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创业行为控制知觉与创业意愿正相关,创业行为结果知觉通过创业控制知觉影响创业意愿,创业行为结果知觉与创业行为控制知觉之间存在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