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8 毫秒
1.
运用教育生态系统理论和冲突理论,分析大学英语教育生态系统,研究大学英语教育现状,探索大学英语教育生态系统以及其失衡的主要原因,并针对英语教学中的各种失衡,利用冲突理论平衡大学英语教学主体之间关系、大学英语教学生态环境、师生和教材之间关系以及评价机制等,提出合理可行的大学英语教学策略,促进大学英语教育的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大学是社会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有其特定的文化生态,其内部要素关联共生、动态平衡。劳动教育作为大学文化生态的重要构成要素,对新时代大学文化生态及其系统的功能作用的充分实现具有重要意义。为理性审视当前大学劳动教育文化生态的存在价值与发展现状,在澄清大学文化生态与大学劳动教育间内在联系的基础上,以大学文化生态失衡为切入点,探析大学文化生态中劳动实施环境与劳动内容构成的缺失与不足对劳动教育功能的系统实现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由此,提出“大学劳动教育文化生态”这一概念,并从实然现状与应然特征的角度“澄明”其时代要义,进而探讨和谐共生的大学劳动教育文化生态系统的内容构成及其关系架构。为进一步推进大学劳动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和谐共生的大学劳动教育文化生态系统建构应在消解生态系统中恶性竞争等消极影响前提下,从方向上观照大学精神和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从内容上融合劳动教育文化系统与环境系统,从运行上兼顾外部生态秩序与内部要素平衡,从而为全面提高大学生适应未来挑战的劳动素养营造健康积极、和谐稳定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3.
教师评价是大学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作为大学的核心要素,大学教师对评价有着内在的价值诉求。在当前实践中,评价导向的工具化、指标的片面化、教师的边缘化与大学教师评价的内在逻辑形成了强烈的冲突,影响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大学教育质量的提升。只有调适现行评价过程中的价值冲突和矛盾,重拾大学的价值理性,完善评价标准,强化教师的主体意识,才能较好地把握大学教育活动的本质,实现大学教师评价的功能。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中,大学内部治理结构问题不断凸显,主要表现为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博弈的失衡。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冲突的起源在于形成基础和价值取向不同;而冲突的实质则在于利益争夺,主要表现为对话语权的争夺。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之间的博弈已经出现了一方吞噬另一方的"零和博弈"的趋势,学术权力陷入了"囚徒困境"。如何在冲突中寻求平衡的支点是解决该问题的核心,必须通过完善的制度设计,构建和谐的权力关系模式,从而营造和谐的高等教育生态圈。  相似文献   

5.
以科学学理论、组织理论与战略管理理论为指导,从逻辑层面演绎了大学学科团队冲突的形成机理及其管理对策。研究发现:成员知识要素、成员个性要素、团队资源要素、团队组织要素是大学学科团队冲突的结构要素,各要素之间的耦合关系决定着大学学科的团队冲突类型,进而揭示了两种大学学科团队冲突即建设性冲突和破坏性冲突的形成机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科学理性构造策略、科学事实构造策略、团队协作构造策略等三种加强和改进科学家团队冲突的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6.
在经典高等教育哲学视野下,当代我国大学教师的社会使命不外乎学术使命与服务使命。学术使命是大学教师的核心使命,服务使命是基于学术使命的派生性使命,是学术使命在当代社会的自然延伸,其本质仍然应当是学术的。为避免和克服现实中大学教师在承担学术使命与服务使命时存在的冲突和矛盾,当以和谐论高等教育哲学为指导。促使大学教师和谐处理好学术使命与服务使命的关系,使二者统一于学术,统一于大学的和谐发展,为大学教师有效履行其社会使命导航。  相似文献   

7.
张兵 《成才之路》2011,(1):48-49
英语作为一门外来语言,在教和学的双向过程中,两大课堂主体——教师和学生都碰到了困难。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手段诸要素之间存在着矛盾和冲突,"教"与"学"的"谐振"效应缺乏,教学效益低下。本文旨在从提高课堂效益的层面上探讨英语课堂教学诸要素之间的和谐共振关系,并提出实施和谐英语课堂教学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在大学环境限定下,大学教师同时扮演教育者角色和受雇者角色。受雇者角色是大学教师以教育教学工作这样一种特殊的文化劳动换取经济报酬的行为过程,具有行为制约性、规范性和自律性等特点。受雇者角色与教育者角色冲突是大学教师角色基本矛盾冲突,伴随大学教师职业终生,影响大学教师教育教学工作,制约大学师资队伍建设。建构动态平衡的受雇者角色与教育者角色关系,加快大学去行政化进程,发挥大学教师受雇者角色功能,对大学和谐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大学文化包括三个要素:大学价值观、大学精神和民族传统。它们共同作用,营造大学宽松和谐,积极向上,有利于学术生长和人格养成的知识文化氛围。而大学价值观的核心则是大学伦理观。当代大学面临的伦理问题呈现多样化特点:个人与大学组织权利冲突问题、大学整体运行模式与高教体系中的等级产生的伦理冲突现象。自觉加强大学伦理建设,是构建和谐高校的润滑剂。  相似文献   

10.
大学教师关系伦理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教师的关系伦理存在于教育与社会、教学与科研、师生交往以及专业化发展过程中。而当前社会责任感缺失、教学与科研关系失衡、师生关系异化及学术道德失范等大学教师关系伦理错位问题的存在,必然要求我们重建和谐的大学教师关系伦理。这就需要大学教师形成独立的人格,教学与科研并重,建立和谐的师生伦理关系,同时要完善伦理规范,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  相似文献   

11.
弹性退休是国际上多数高校应对教师队伍老龄化的主要措施,但由于社会背景、大学传统和学校具体情况的不同,大学形成了多样化的退休制度设计和富有启发的实践方式。基于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哈佛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五所世界一流高校的退休制度文本,分析弹性退休的实施状况,研究发现,英美一流大学的弹性退休制度包含四点共同的核心要素:灵活的退休年龄、渐进化的退休方式、能力导向的年长教师续任标准以及益老的教师续任工作环境。在具体的弹性退休措施上,五所高校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12.
The present study attempts to broaden Neumann's (1979) original study, which included only universities with favorable labor relations, and to assess the role of organizational climate in predicting and explaining faculty attitudes toward collective bargaining at a college facing severe labor problems. The major findings of this study are the following. First, the perceived power structure is the dominant predictor of attitudes toward unionization at the university in a labor dispute. The magnitude of relationships between perceived power and collective bargaining attitudes is noticeably stronger at the university with unfavorable labor relations than at universities with favorable labor relations. Second, inequity is related to some aspects of collective bargaining and is not related to others. Third, perceived goals do not effect faculty attitudes toward unionization. The implications of these findings are discussed and elaborated.  相似文献   

13.
提高质量是今后若干年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在第八届两岸高等教育学术研讨会上,两岸学者就当下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所面对的境遇和机遇、教师在工作中所存在的困惑、高校在教师发展与管理等领域的经验和问题等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与会学者一致认为,高校教师的专业发展在高等教育质量提升战略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而高校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政府、大学以及教师个人等各方面的努力.  相似文献   

14.
ABSTRACT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power landscapes within Chinese universities, against the larger backdrop of China’s attempt to build modern university governance systems for developing world-class universities. Drawing upon Fairclough’s three-dimensional conceptions of discourse and informed by Pierre Bourdieu’s key conceptual notions of field and capital, the paper provides a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of statutes of 10 top Chinese universities in terms of their texts, discursive practices and social practices and thus analyses existing power relations. The statute texts construct a hierarchical field of power by wording the ‘core’ stakeholder Party Committee as the leadership, using content sequence as a measure of power ranking, and including only limited stakeholders in the joint governance mechanism. Regarding discursive practices, faculty members’ participation in the formula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university statutes is insufficient. The social practices identify with statute texts in terms of power relationships between Party Committee members, administrators and academics.  相似文献   

15.
教师评聘制度是大学制度的核心内容,也是现代学术体系的重要支点。近代中国许多高校为此提供了正反两方面的诸多案例。清华大学在这方面颇具代表性,该校的教师评聘经历了长时期的复杂演变。早期清华教师队伍的升等制度极不完善,初级教师与高级教师之间的鸿沟难以跨越,严重地制约了队伍建设和办学质量的提升。1928年后,清华大学迅速建立了自由流动的竞争性评聘制,实现了师资稳定性与流动性的高水平动态平衡,延聘和培育了一批拔尖人才。梅贻琦任内,清华大学真正实现了人才引进和内部晋升并重。在西南联大时期,清华的教师制度设计与主流制度实现了磨合。青年学者需要经受更长时间的考验才能晋升教授,学界行情也水涨船高。上述变迁折射了近代中国知识界的成长历程。教师评聘标准的实质乃是学术评价和学术独立的问题,教师评聘标准的提升意味着中国开始具备更高的学术标准和更强的学术自觉。若干所一线名校的迅速发展,引领了中国的学术进步,促使中国生成了一个高水平的学术共同体,这对中国学术文教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6.
名牌大学应是国家知识创新体系的核心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全世界 2 /3的 Nature和 Science论文是由大学发表的 ,3 /4的诺贝尔科学奖是由大学获得的。其中 ,前 1 0 0名的大学发表的 Nature和 Science论文占大学发表总数的 3 /4左右 ,获得的诺贝尔科学奖占大学获奖总数的 94%。我国大学发表的 SCI论文占全国发表总数的 3 /4,前 5 0名的大学发表的 SCI论文占大学发表总数的 3 /4。事实雄辩地证明 ,名牌大学是知识创新体系的核心。必须尽快启动“中国名牌大学国家知识创新试点工程”,将我国名牌大学纳入国家知识创新体系的核心。  相似文献   

17.
大学人力资源建设与教职聘任标准问题广受社会各界关注。当前中国大学教职聘任标准的制定 与出台由大学内外部多因素促成,定性比较分析方法探讨这一复杂情境具有独特优势。本文选取 60所不 同类型大学作为研究案例,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展开系统探讨,寻找影响中国大学教职获得标准 的各种条件变量组合。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大学教职获得标准趋同化现象严重,教职聘任可分为“优质匹配 型”“匹配失衡型”和“中度匹配型”三种类型。国内知名研究型大学可考虑进一步提升人才聘任待遇用以吸 纳顶尖人才;地方大学应避免盲目跟随研究型大学的聘任标准,制定契合自身实际情况的教职招聘策略;政 府管理部门应探索制定以市场调节为主、宏观调控为辅的人才流动政策,以有利于中国高校的整体性发展。  相似文献   

18.
战后日本国立大学确立了以教授会自治为中心的"从下至上"的内部治理结构,教授会的权力涉足到国立大学内部管理与运作的整个领域。而2004年日本国立大学法人化改革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削弱教授会的权力,扩大以校长为中心的行政权力。那么,战后日本国立大学教授会自治是如何形成的,存在哪些问题,为何要进行改革呢?回顾历史,分析其利弊,总结其经验教训,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日本国立大学法人化改革的内部原因,也有助于反思我国大学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学   总被引:53,自引:0,他引:53  
大学的理念在历史上经历了不同的演进阶段 ,当今世界一流大学能将不同历史时期形成的大学理念完好地整合于一身。世界一流大学首先必须是研究型大学 ,以研究作为自己最突出的特点。研究型大学有严格的评价标准 ,包括教师的素质、学生的素质、课程的广度和深度、研究基金的数量、师生比例、办学的硬件设施、财源、毕业生的声望和成就、学校的学术声望等。“普遍主义”是世界一流大学必备的精神气质 ,其师资和学生来源、研究和教学内容必须是国际性的  相似文献   

20.
世界一流大学都有自己独特的治校理念.美国一流大学占世界一流大学的比例很大.以美国一流大学康奈尔大学为例来探讨美国一流大学的治校理念,探究其历史文化背景,反思西方高等教育的本质,以期对我国高等学校争创世界一流大学和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摇篮等方面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