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影响银镜反应实验的因素有哪些呢?通过以下的几组实验事实来说明.第一组实验:取一支大试管,配制10mL银氨溶液,将其分装在两支试管中(一支通过特别处理过的很洁净的试管A;一支只有用自来水冲洗的不洁净的试管B).然后分别向A、B试管中加入10mL0.smol/L的乙醛溶液,同时置于热水浴中,5分钟后取出,可明显地发现:A试管中产生的银镜比B管中的光亮得多.结论:试管洁净度直接影响银镜的质量.试管的洁净度是否是银镜反应的成败的关键呢?第二组实验:甲试管(洁净)十smL银氨溶液十lmL0.smol/L乙醛溶液·乙试管(不洁净)+sm…  相似文献   

2.
蔗糖水解演示实验,常用稀硫酸作催化剂,将10%的蔗糖溶液水浴加热数分钟,然后将银氨溶液倒入上述水解液中,以观察银镜的生成。笔者认为按此操作难以得到银镜。经过多次试验将方法改进如下: 取10%的蔗糖溶液3 ml盛于试管中,滴入浓硫酸3滴,加热至沸,冷却后滴入20%的NaoH溶液12-15滴至溶液呈弱碱性(用PH试纸检验)。然后加入2 ml的银氨溶液,浸入70℃左右的热水中,即可产生均匀光亮的银镜。改进后的实验,所用时间短,成功率高,现象明显。实验体会: 1、蔗糖溶液的水解用浓硫酸代替稀硫酸作催化剂,直接加  相似文献   

3.
分离葡萄糖和果糖混合物的实验江苏铜山侯集中学(221121)孙洪登葡萄糖和果糖都是白色晶体,易溶于水形成无色澄清溶液.前者是醛糖,后者是酮糖,两者都属还原糖,都能发生银镜反应.如何分离两者的混合物呢?取混合物少许于洁净的试管中,然后滴入澄清的石灰水,...  相似文献   

4.
统编教材列举了醛、含醛基的糖、含醛基的酸、含醛基的酯等含醛基的物质能发生银镜反应,未提及不含醛基的其它有机物,能否发生银镜反应,笔者带着这个问题进行了多次实验,发现酚、胺也能发生银镜反应。苯酚的银镜反应在一洁净试管中,注入2毫升银氨溶液,滴入三滴苯酚溶液。放在盛水的烧杯中,水浴加热加至冒气泡时,溶液变为深灰色;至90℃时,出现银镜,移去酒消灯,静置片刻。倾去废液,即有一层光亮  相似文献   

5.
按课本上的方法进行实验,所需时间太长,而且效果不好,成功率太低。改进后的实验,不但所需时间短,而且成功率高,很适合课堂演示。 我们知道银镜反应是在碱性溶液中进行的。笔者发现,银氨溶液的碱性相对较强时,出现银镜快,而且效果较好。增大银氨溶液的碱性,可用10%的NaOH溶液。具体步骤如下: 1.试管的洗涤 取一支试管,先用自来水冲洗,然后用硝酸涮洗两次,再用自来水冲洗,  相似文献   

6.
化学教材上均认为银氨溶液的成分是[Ag (NH3 ) 2 ]OH (氢氧化二氨合银 ) ,这是值得商榷的。1 银氨溶液的成分是什么教材上银氨溶液的配制为 :在洁净的试管里加入 1mL2 %AgNO3 溶液 ,然后一边摇动试管 ,一边逐滴滴入 2 %的稀氨水 ,直到最初产生的沉淀恰好溶解为止 (这时得到的溶液叫做银氨溶液 )。发生的一系列反应为 :       生成沉淀的离子方程式 :Ag+ +NH3 ·H2 O→AgOH↓ +NH+ 4①沉淀溶解的离子方程式 :AgOH + 2NH3 ·H2 O→ [Ag (NH3 ) 2 ]++OH-+ 2H2 O②  由于反应①生成的NH+ 4与反应②生成的OH-结合生成N…  相似文献   

7.
银镜反应是中师《化学》有机部分的一个重要演示实验,为了取得好的效果,可作如下改进: 1.在配制银氨溶液之前,先将2%的氨水试剂瓶中加入4~5滴5%的NaOH溶液。 2.在盛有2~3m12%的AgNO_3溶液(现配且不能有颗粒)的试管中,逐渐滴入试剂瓶中2%的氨水,产生黄褐色沉淀,继续滴加氨水,直到沉淀恰好溶解为止。  相似文献   

8.
系列(乙醛、葡萄糖、蔗糖水解产物)银镜反应实验是中(学)师化学重要的有机实验。然而,按传统操作方法,其过程比较复杂,并且银镜出现速率慢,效果也不好.更有甚之,无银镜生成.笔者根据其反应机理和计算结果对该系列实验改进如下:一、试剂浓度(见下页表)二、实验方法与效果1.乙醛银镜反应实验在洁净的试管里加入约0.5毫升0.27mol·L-1硝酸银溶液,边摇动试管边滴入0.7mol·L-1氨水直到沉淀恰好溶解,然后,滴加2~3滴体积比为1:1的乙醛/乙醇溶液和1滴0.25mol·L-1氧氧化钠溶液,立即振荡试管再保持相对静止,常温下,…  相似文献   

9.
甲酸,可以将它看作羟酸,又可将它看作带一个羟基的甲醛,因此它同醛类一样,可以和银氨溶液起银镜反应:HCOOH 2Ag(NH_3)_2OH=2Ag↓ CO_2 2H_2O 4NH_3但人们通常用甲酸代替醛类做银镜反应时,还原出来的银常常不是银镜的样子,而是黑色的沉淀。现介绍如下的实验方法,能得到较为理想的银镜。1、试管处理取一支硬质试管加浓硝酸5毫升,置于沸水浴中加热1-2分钟,倾去硝酸,用自来水冲洗后,加入10%氢氧化钠溶液5毫升,同样于沸水浴中加热1-2分钟,倾去碱液,分别用自  相似文献   

10.
银镜反应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银镜反应是中学化学中鉴别醛基存在的典型实验,该实验的条件要求严密,科学性强,对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精神和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探索生成光亮银镜的实验条件、乙醛与银氨溶液反应的实验条件及操作技术和实验成败关键等。1实验原理银氨络合物在碱性条件下,与醛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把醛氧化成羧酸,而银氨络合物的银离子被还原成金属银,附着在试管内壁形成银镜,故称银镜反应,可以鉴定醛基的存在(1)CH3CHO 2[Ag(NH3)2]OHCH3COONH4 2Ag↓银白色 3NH3↑ H2O(乙酸铵)总之:凡含有醛基的有机物(如:醛、甲酸、甲酸酯、葡萄糖等)都可…  相似文献   

11.
一、问题的提出 在苏教版和人教版《有机化学基础》中,关于乙醛银镜反应实验有相同的叙述:“在洁净的试管中加入1mL2%的AgNO3溶液,一边振荡试管。一边逐滴加入2%的稀氨水.至产生的沉淀恰好完全溶解。再加入3滴乙醛.振荡后把试管放在热水浴中加热。”但在实际实验中。试管壁并没有光亮的银镜出现。为保证良好的实验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一、平面玻璃的净化处理:利用刚裁配玻窗后的新玻璃边条,再裁成方形小方块,(小方块大小不限,但玻璃必须是未作过它用的新玻璃否则制成的镜子,表面呈雾状,镜面不清。)然后将玻璃的一面粘贴上纸条以作记号,在另一面准备作银镜用的加少量氧化铁红,手持棉花将氧化铁红与玻璃平面反复磨擦,以擦去可能沾染在玻璃表面的有机物,反复磨擦后,擦去氧化铁红(不要求擦净)待用。 二、银氨溶液的配制;因为甲醛,乙醛和葡萄糖发生银镜反应时,对银氨溶液的碱性强度的要求有所不同,因此银氨溶液的配制方法也不同,根据我们的实践经验是:  相似文献   

13.
对银氨溶液自身反应成镜做了探究,发现用浓度大于6%的硝酸银溶液和氨水,添加适量氢氧化钠溶液来配制银氨溶液,置于90~100℃水中水浴加热,能在较短时间内生成银镜.设计添加氢氧化钠的银氨溶液鉴别甲酸的实验,实验生成了银镜;用离子色谱法测定反应前后溶液中甲酸根离子浓度,浓度几乎不变,认为甲酸没有参与银镜反应.  相似文献   

14.
甲酸的银镜反应不容易做成功,对此,笔者进行了一些实验,找到了成功地进行反应的方法,现介绍如下。 一、银氨液的配制:取少量5%的硝酸银溶液,先滴加浓氨水(含氨25—28%)至沉淀恰好溶解,然后滴加25%的氢氧化钠溶液,加的过程中出现沉淀立即滴浓氨水溶解,直至滴氢氧化钠后不再出现沉淀为止。  相似文献   

15.
关于难类的银镜反应,很多人都进行过摸索和改进,但基本上都沿用了传统的"水浴加热"这一步,笔者经过长时间的悉心探索和研究,寻找出了一种不用水浴加热即可进行银镜反应的简单方法,用于教学演示及学生实验均收到了良好效果。一.主要试剂40%乙酸溶液、40%氢氧化钠溶液、2%硝酸银溶液、2%氨水。二.操作步骤1.试管的洗涤:先用洗涤灵刷洗试管,然后依次用自来水、蒸馏水冲洗干净。2银氨溶液的制备干一洁净的试管中加入ZmL硝酸银溶液,然后加入1液氢氧化钠溶液,振荡.立即出现白色沉淀,随后又迅速变成褐色沉淀(这是因为硝酸银在…  相似文献   

16.
银镜反应是否成功主要与试管是否干净;银氨溶液的配制、浓度、溶液的PH值;醛基化合物的浓度;以及加热方式等因数有关.  相似文献   

17.
通过实践,我们对高中有机化学中的银镜反应实验作了如下改进:一是由在热水浴中反应改为在常温下进行;二是由在试管内反应改在玻璃板上反应。1 实验步骤1.1 玻璃板的洗净 取一块约为0.3m~2的普通平板玻璃,先用肥皂液或洗衣粉水洗净,然后用海绵或脱脂棉沾新配制的饱和二氯化锡溶液擦洗(以清除残留的氧化性杂质),擦洗完全后,用清水冲洗数次,水平搁置,以备银镜反应。1.2 银氨溶液的配制  相似文献   

18.
银镜反应水浴加热法的改进湖北省建始县第一中学庞世元(445300)高中化学教学中银镜反应实验需水浴加热,常规法是将配制的银氨溶液加入盛有适量水的烧杯里然后放在酒精灯上加热。一般需7min左右才能出现银镜现象,费时较长,影响课堂效率。笔者作了如下改进,...  相似文献   

19.
高中阶段对单糖、二糖和多聚糖的初步知识做了简单介绍。其中学习了葡萄糖、麦芽糖的银镜反应 ,以及蔗糖、淀粉、纤维素的水解产物发生的银镜反应。糖类和银氨溶液 (Tollen试剂 )发生银镜反应的知识 ,由于高中知识所限并未过多展开。只是指出葡萄糖和果糖都是单糖 ,葡萄糖是多羟基的醛 ,能和银氨溶液 (Tollen试剂 )或新制的氢氧化铜浊液(Fehling试剂 )发生反应 ,果糖是多羟基的酮。由此不少人认为葡萄糖是还原性的糖 ,而果糖是非还原性的糖 ,不能和银氨溶液 (Tollen试剂 )或新制的氢氧化铜浊液 (Fehling试…  相似文献   

20.
现行高中化学教材中,有关蔗糖、淀粉的水解实验成功率很低。教材中是将银氨溶液加入已水解的蔗糖、淀粉溶液中,当加入银氨溶液后,试管中的溶液立即呈黑色,经加热后很难出现光亮的银镜。笔者经试验后作如下改进,成功率极高,可达100%,具体操作如下: 1.将蔗糖、淀粉分别用硫酸加热水解。2.用浓度较大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和至溶液呈黄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