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3 毫秒
1.
案例:利息的计算教学(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十一册教材)。通过谈话引入课题后出示学习目标,学生对照学习目标自学课文,回答问题:1.储蓄有哪些好处?2.什么是本金?利息?利率?3.求利息的计算公式是什么?4.什么是税后利息?怎样求税后利息?  相似文献   

2.
同学们知道,储蓄是日常生活中常有的事,其中有着很多的数学知识,如本金,利息,利率,本息和等.储蓄利息通常都是“单利”,即利息不再产生利息.  相似文献   

3.
教材的储蓄利息算错了初中代数第一册(上)第24页《谈谈储蓄的利息》一节,其中这一段文字有误:一年定期的存款,月利率是0.945%,存入100元,一年到期后的利息是多少?如果存了16个月才取,利息总共是多少?一年的利息:100x0.945%x12=11...  相似文献   

4.
何老汉现有3000元,三年内暂时不用,准备存入银行.做买卖的儿媳妇要他存三年期,因为这种存款年利率高,为12.24%(不计复利);而上初中一年级的孙子却要他存一年期,尽管此种存款的年利率仅为11.52%.请问:采用哪种存款三年后所得利息较多?显然,前者三年后所得利息为后者采用一年到期后,取出,再连本带息存入一年期,到期后再连本带息存入.这样,三年后所得利息为:因此,采用后一种方式存款所得利息较多.何种存款利息多@周奕生  相似文献   

5.
知识链接 1.储蓄中涉及的量:本金、利率、利息、存期、本利和 本金×利率×存期=利息 本利和=本金+利息  相似文献   

6.
新课标强调数学教学要生活化。那么如何加强数学教学生活化呢? 一、联系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注意联系生活.加强实践活动。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基础知识.能够应用这些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比如在教学《利息》这一节课时,教师可让学生到附近银行或储蓄所调查有关利息的知识.再结合学生所调查的知识学习利息。最后让学生将所学的利息知识回去跟父母交流,并与父母共同理财。  相似文献   

7.
利息是投资的机会成本.它是货币所有因贷出货币贷款要支付利息,反映了资金的时间价值,贷款数额越多,占用的时间越长,应该缴纳的利息也越多。计息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单利法,即逐月(或连年)加总,若存入100元,年息10厘.三年共可得利息10×3=30元。另—种是复年利法.若每年取出一次,然后再存进去,第—年取出110元,存入.  相似文献   

8.
知识链接 1、储蓄中涉及的量:本金、利率、利息、存期、本利和本金×利率×存期=利息 本利和=本金+利息 2、贷款和储蓄是一个相反的过程,计算方法相同. 3.股票是当前热点话题,是由涨跌的百分数决定股民的赢亏.  相似文献   

9.
利率问题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有利于培养我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我们用数学的意识,同时又有德育渗透的功能.因此,与利率有关的问题是近几年中考数学命题的热点.现以2002年中考题为例,把利率问题归纳总结如下.一、利息纳税例1国家规定存款利息的纳税办法是:利息税=利息×20%,银行一年定期储蓄的年利率为2.25%.今小刚取出一年到期的本金及利息时,交纳了4.5元利息税,则小刚一年前存入银行的钱为()(A)1000元.(B)900元.(C)800元.(D)700元.分析:设小刚一年前存入银行的钱…  相似文献   

10.
可能有些同学已经有过储蓄经验:在银行存一笔钱.过一段时间取出来,可以得到一点“奖励”——利息。利息一般是按年计算,例如:年利息为5%的意思是说,每100元存一年可得(100×5%)5元利息。利息的计算通常用下面的公式:  相似文献   

11.
学习了“利息”这一知识后,莉莉同学打算把积攒的3000元钱存人银行两年,有两种储蓄的方法:一种是存两年,年利率是3.75%;另一种是先存入一年,年利率是3.25%,第一年到期时把本金和利息合在一起,再存人一年。莉莉不知道选择哪种方法得到的利息多一些。  相似文献   

12.
朝九晚五、殚精竭虑、险滩重重的职场里,不仅需要我们任劳任怨做好本职工作,还有各种人际关系以及其他意想不到的问题和细节值得我们去思考.去行动,去游刃有余地处理。而且在不经意之间.我们的付出,犹如我们在银行里的储蓄一样,会适时地给我们以利息作为回报。只要选择适当.有的放矢.这样的利息回报定会越来越丰厚。  相似文献   

13.
在经历了银行停贷风波之后,2004年9月新学期开学伊始,国家出台了新的助学贷款政策.与原来的助学贷款政策相比,新助学贷款政策规定,国家对助学贷款银行实行招标;改变整个贷款合同期间对贷款利息给予50%财政补助的做法,改为在校期间利息由财政补贴,毕业后开始计付全部利息;还款年限由原来的4年改为6年;  相似文献   

14.
一、加强应用题教学的应用性应用题教学的应用性体现在 :1.应用题教学的材料应来源于生产、生活的实际 ,应为学生所熟知。即“从生活中来”。2.应用所学数学知识及数学方法解决数学问题。即数学知识本身的巩固和训练。3.应用所学数学知识及数学方法解决简单的生活实际问题。即“到生活中去”。如《利息的计算》一课的教学。1.创设每个学生都熟知的“过年拿压岁钱存银行得利息”的情景 ,引入新课 ,使学生感受到利息的计算就来源于自己的生活实际 ,身边处处有数学。2.以三张真实存单的形式呈现例题 ,请学生说一说储蓄的有关知…  相似文献   

15.
孙格 《天中学刊》1998,13(5):56-56
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会遇到有许多小数的乘法,其结果只需要保留部分小数就可以了.如银行计算存贷款利息时,利息值取至小数点以后两位,以下四舍五人.如果小数各位都计算出来,得出结果后不要的小数位还要用去,这样就作了很多不必要的运算,浪费了精力和时间.若用珠算算前定位空盘省乘法与珠算速乘法相结合计算银行存贷款利息就能达到准、快的效果.1算前定位空盘省果法(1)定位.首先在算盘的横梁上标明位数,然后用被乘数的位数加乘数的位数确定从哪一档开始投积,即固定个位档.如3.568×0.7892,被乘数的位数(m)为正1位,加上乘…  相似文献   

16.
银行债务偿还通常有满期偿还法、分期偿还法和偿债基金法三种方式,但三种债务偿还方式下借款人的利息负担是不一样的,企业或个人在升息预期持续的环境下.可选择适当的债务偿还方式来减小利率上升所带来的利息负担。  相似文献   

17.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要与银行打交道.比如,某人存入银行现金100元,年利率为10%(按单利计),经过3年后一次性取出本利和为130元.此处的130元是如何计算出来的?后面将详细介绍.首先介绍几个基本概念:在上例中,100元叫本金,指存款帐户上现有的金额;3年叫期数,每期可为年、月、日;130元叫本利和(或终值),指过n期后,最终结算出的本金与利息之和的金额;10%叫利率,指一定时间内利息同本金的比率,利率由国家制定,按时间长短不同,有年利率、月利率和日利率.计算利息时,按计息方式不同,有单…  相似文献   

18.
刘洋 《吉林教育》2007,(6):49-49
1.在课堂教学中抓住有利契机。例如在教六年级的一节数学课的一道题:张平想把500元钱存入银行两年。可以有两种储蓄办法,一种是存两年期的,年利率是2.43%;一种是先存一年期的,年利率是2.25%,第一年到期时再把本金和税后利息取出来合在一起,再存入一年。选择哪种办法得到的税后利息多一些?  相似文献   

19.
利息是大家熟悉的概念。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有许多实际问题都与利息密切相关。常见的利息计算仅仅用到初等数学知识,但很多高中毕业生不知道各种各样的利息到底怎样计算。本文将介绍日常经济生活中经常碰到的几种计算利息的方法。计算利息有两种方式:单利计息法、复利计息法。所谓单利计息,就是指利息的计算不把先前周期中的利息加到本金中去,而是仅以本金为基数计算利息。通常的活期存款就是用单利计算利息,某些投资债券也是以单利计息法计算利息。所谓复利计息  相似文献   

20.
利息是调节经济生活的重要杠杆之一。但自1958年以后,在吃“大锅饭”和刮“共产风”的影响下,发生否定价值规律,不要核算的倾向,利息的作用也被否定了。特别是由于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干扰破坏,使得人们对利息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杠杆作用更不重视,对如何制定正确的利息率,以及如何改革利息制度等问题漠不关心,从而削弱了利息应有的作用。为了引起对利息作用的充分认识并发挥利息的作用,本文拟就利息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