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叶小小 《文教资料》2011,(13):123-125
"3+2"教育模式改变了目前中等职业教育单一办学的模式,实现了中职与高职教育衔接的"立交桥"。但由于该模式学习过程时间长,以及中、高职分段分校办学的特点,造成"3+2"的衔接与沟通存在管理体系脱节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2.
“立交桥”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特征,但目前高职院校在探索构建人才培养“立交桥”的实践中,还有一些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一是职业学历教育的纵向衔接,包括中职、高职、本科学历教育的纵向衔接,大多数高职学生继续深造成为更高级的专业技术人才的愿望难以实现;二是职业资格证书的纵向衔接,不同教育层次与阶段,如中职与高职阶段获得的职业资格证书的衔接与区别问题;三是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的纵向衔接,如中职学生升入高职后,学习内容有重复,高职学生专转本进入本科学科体系,职业教育受到割裂;四是职业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的横向贯通。而在现有的教育体系框架下构建人才成长“立交桥”,不但要实现中高职的合理衔接和协调发展,还要解决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有效“沟通”问题。一是根据学生学业成长及其职业发展的需要,从学历层次和技能等级两个方面,为其拓展阶梯式可持续提升的机会与路径。二是理清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之间的关联与差异,进一步优化中、高职专业建设和课程体系,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要,努力提升职业教育办学的整体社会效益和效率。三是加快社会化办学和开放办学的改革步伐,不断拓展办学功能,全面提升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技术升级的能力与水平。四是进一步探索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有效运行机制和办学模式,大胆探索切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跨界”发展、合作发展和协同创新。  相似文献   

3.
李乐平  李兵 《时代教育》2010,(2):227-227
在农村中职的发展过程中,有必要通过改革学制构建“2+2”教育模式。探索创新“2+2”教育模式应当注意适用地域、适用学校、教育免费、就业年龄、教学课程、颁发“三证”和实施难点等问题,要发挥模式优势,突出实践意义,使其产生良好的办学效益。  相似文献   

4.
●计划3年投入100亿元,实际仅基础能力建设就投入129.8亿元●中职和普高在校生比由43:57上升到48:52,达到大体相当目标●“9+3”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工作经验上升到国家政策层面●将建立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衔接试点,并探索政策制度和办学模式  相似文献   

5.
我国目前中高职教育在考试衔接方式上有代表性的模式有:广东的“3+专业技能证书”的考试模式;山东青岛的“3+2”、辽宁的“4+1”的“对口招生”模式。中职和高职打通,不必考公共理论课;对口专业课程与专业技能课考试成绩的占分比例为6:4;专业技能课在中职阶段如已获得相应的证书则该项目可予免试;五年制大专模式必然构成对中专学校生源的威胁,高职教育类型必将具有本科以上的学历教育功能,这可能是未来职业技术教育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6.
自2002年开始,天津职业大学开始与天津市中职校进行“三·二”对接合作办学。目前,合作的中职学校有10所,专业13个,年招生数530人,约占学校招生人数的15%。 专业设置与招生方面的衔接。根据《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和《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在中、高职专业衔接环节主要采取3种模式:一是“相近对接”,如中职环境保护与监测和高职环境监测与评价专业的衔接;二是“拓展对接”,如中职服装设计与高职人物形象设计专业的衔接,中职计算机应用与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衔接;三是“宽口径对接”,如中职精细化工与高职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的衔接等。  相似文献   

7.
分析“2+3”形式五年制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衔接存在的问题,根据“2+3”形式五年制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特点,提出“2+3”形式五年制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衔接策略。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为依据,从中、高职课程结构、课程设置等方面探讨基于岗位工作能力的机电专业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框架及衔接的方式,通过实施“3+2”的中高职衔接教学模式,实现学生从中职到高职的顺利跨越。  相似文献   

9.
“十一五”期间,我国高职教育的规模仍将不断发展。强化特色,进一步落实办学自主权,划转部分第三层次的普通高校举办高职教育等是高等职业教育规模发展的重要途径。在高职教育规模发展过程中还要注意规模与质量、就业之间的关系,注意合理构建高职教育的层次结构,完善高职教育的专业布局,实现高职和中职的有效衔接。  相似文献   

10.
以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从“2+3”学制高职教育的涵义、中高职衔接“应用文写作”课程存在的问题、课程整体设计、教学内容的选择及培养目标等方面探讨了“2+3”分段式高职阶段“应用文写作”课程设计与实践.  相似文献   

11.
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是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关键点。中职与高职的衔接涉及学制结构、课程结构、专业设置、入学考试等多方面的问题,尤其是中等职教内部存在的不少问题已成为中、高职衔接的障碍,直接影响到中、高职的协调发展。因此,对中职与高职的衔接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十分必要。中、高职衔接,目前一般有两种形式:一是独立性结构,中职、高职各自独立,通过对口招生相互衔接;一是一体化结构,即部分高职院校和中专学校招收2+3、3+2、1+3、3+3等学制的初中毕业生。这其中尚存诸多有待解决和完善的地方…  相似文献   

12.
魏丽丽 《现代教育》2014,(10):17-18
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有效实现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的专业衔接是推动中高职协调发展的核心要素。本文在具体分析这些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课程内容衔接、积极探寻中高职一体化办学模式、加强中高职学校联系等建议,希望以此促进中职与高职的有效衔接。  相似文献   

13.
随着用人单位对高级应用型人才需求的增加,前三年由省重点中职、技工学校培养,后两年由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培养的“3+2”制人才培养模式得以产生并发展起来。这种模式中的前三年中职教育和后两年高职教育不是在同一所高职院校里进行,它分属于高职院校与中职学校,且受其各自利益的驱动。如何提高这种人才培养的质量,确保其在五年之后毕业时与高职生大致相当的知识结构和技能,成为现实问题摆在我们面前。本文从衔接工作入手,就提高“3+2”制高级应用型才培养的质量问题进行探讨宏观上联办院校应共同确立起三种意识“3+2”制人才…  相似文献   

14.
课程体系的衔接是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衔接的核心。以"3+2"模式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的建议:依托职教集团平台,构建衔接机制;以五年学制为整体架构,实行"2.5+2.5"学制模式;设计一体化培养方案,构建能力本位的模块化课程体系,以纵向衔接与螺旋式衔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有效衔接。  相似文献   

15.
在中高职教育衔接中,专业设置、培养目标、课程和教学是十分重要的几个方面。中高职衔接中出现的问题是职业教育办学理念、办学模式、办学水平、管理体制和经费投入等一系列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只有从整体着眼,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关改革措施,才能建立合理的衔接模式,打通中职与高职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6.
田兴 《广东教育》2009,(5):18-20
由广东省财政拨款的省属中等职业学校是全省中等职业教育的中坚力量。本文建议实施“1210”工程,集中资金建设省属职业教育综合型公共实训基地,成立“省属中职学校管理委员会”实行统一管理,省属中职学校优化重组,组建专业或连锁职教集团,“3+2”或“5年一贯制”中高职教育衔接,多方资源整合,建立统筹协调和激励约束机制,加大整体形象宣传等措施,使省属中等职业教育事业“强、大、优、秀”起来,  相似文献   

17.
摘要:轧钢专业中职和高职教育的衔接,要合理定位中高职培养目标,搞好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衔接,以促进高职和中职轧钢专业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提高。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中职和高职的招生都令人担忧。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受中等职教与高等职教的衔接状况的影响。中、高职的衔接既有必要,又有可能,不但是经济社会人才类型和层次需要的要求,还是完善职教内部体系、拉动中等职教、推进高等职教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解决好中职与高职衔接的问题,在内容上应注意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计划。教学安排、学制等教育教学环节的衔接和联系;在形式上大体有“以课程为中心”的衔接和“以学校为中心”的衔接两种,目前主要途径是后者。即各类高职学校通过对口招生、联合办学、设高职预备班、中专套办等多种渠道,今后还须拓宽“衔接”的通路。高职的对口招生制度是制约“衔接”的关键问题。针对目前“高招”在政策上及操作上还存在一定弊端,建议一要继续扩大高职学校发展及对口招生的试点;二要增加中职毕业生的录取率;三要分类分步改进考试办法;四要放活报名录取形式,适当调整高职“三不一高”政策,加强统筹协调管理等。  相似文献   

19.
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是职业教育类型化发展的关键一环,通过对部分中高职院校特别是西部欠发达地区的中高职院校调查发现,大多数中高职院校在中高职衔接专业人才培养上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管理衔接不够通畅、目标定位不够精准、课程设置不够紧密、校企合作不够深入、评价体系不够科学等方面。以铜仁职业技术学院汽修专业为例,通过调研分析其近年来与铜仁市域内中职学校开展汽修专业中高职衔接办学(如“3+3”“中高职协同”)的情况,提出建立“共生共长、共荣共赢”的中高职衔接共生模型、“衔接紧密、渐进提升”的中高职衔接培养模式、“层次分明、技能为重”的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真正实现汽修专业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最终形成基于“全托管”的中高职衔接汽修工匠培养模式,大力提升汽修专业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满足地方经济发展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对技术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  相似文献   

20.
夏永清 《亚太教育》2019,(11):151-151
为了进一步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打通中职、高职、本科甚至研究生之间的升学通道,江苏省自2012年开始试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项目。2012年中高职衔接试点项目为“3+2”模式,即前3年在中职学习,通过转段考试之后,在高职学习2年,可以获得高职毕业证书。2013年起试点项目改为“3+3”模式,即前3年在中职学习,后3年在高职学习。本文将对“互联网+”背景下的中高职衔接“3+3”试点项目转段考试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