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7 毫秒
1.
一、指导阅读,诱发兴起如何引发后进生的写作兴趣?在教学中,我发现一些后进生对课堂学习不十分感兴趣,但对一些爱情和武打小说特别青睐。于是,我抓住他们的这一爱好进行迁移引导。每当他们看完一本小说,我就主动与他们交流心得体会,启发他们想一想:这些小说写得好不好?好在哪里?你想写文章吗?并告诉他们,写好一篇能吸引读者的文章并不难,但是必须从练基本功开始。只要勤学苦练,就会像作者一样获得成功。我还特意向后进生推介一些优秀的课外读物,有目的地指导他们精读。每当他们在写作上有了进步,我就及时予以肯定和鼓励。因…  相似文献   

2.
我想要赢     
柴静 《初中生》2014,(4):16-16
正大概五六年前,与李富荣一起在乒乓球中心看新招来的队员对练。我随口问他:"这么多年,你带出这么多世界冠军,他们有什么特点吗?"他看了一会儿训练的人,指指一个每球都打得很拼命的十五六岁的短发女孩:"她三年之后可以当世界冠军。"我问为什么,他说:"所有的世界冠军只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想当世界冠军。"  相似文献   

3.
斯坦·李     
在这里,一个个有趣的小故事将带你走进大师们的生活,看看他们的故事里,有怎样的人生哦!斯坦·李于1922年12月28日出生在纽约的一座小公寓里,他的父亲是个裁缝,在20世纪30年代美国发生经济大萧条后,只能零星地揽点活干。生活所迫,斯坦·李跟着父母频繁搬家,但生活的困苦并没有浇熄他对阅读的热情。斯坦·李从小就喜欢阅读神秘小说和冒险故事。高中时代的斯坦·李除了热爱阅读,也非常热爱写作,当地一家报纸曾组织征文比赛,由于斯坦·李获奖的次数太多,这家报纸不得不更改评选规则,以阻止他再次参加比赛。  相似文献   

4.
据《文汇读书周报》消息,英国副首相尼克·克雷格近日透露了他的阅读习惯,他有每晚阅读小说的习惯,并表示很有兴趣从事写作。在《简单生活》杂志对尼克·克雷格的采访中,尼克透露,他更倾向于"简单的、单纯的"写作风格,类似于布克奖获得者J·M·库切的作品风格。"我无法想象一天忙到晚后不看几页小说的日子会是怎么样的,不管这天过得怎么样。"他说。同时,这位政坛名人也表示自己并不是"24小时沉溺于政治",他并不喜欢阅读政治类书籍:"白天一直跟政治打交道,晚上还得读政治,还有什么比这更糟的?"据悉,尼克·克雷格最初开始尝  相似文献   

5.
作家声音     
格非称好的文学一定是有毒性的以先锋文学起家,格非的小说此前常被读者认为不太好读懂,质疑他在写作中故意设置了某种阅读障碍。日前,格非首次公开答疑:“我认为陌生化是文学的前提,把小说写得跟生活一样还叫小说吗,还不如去看新闻报道。这样的作品没有任何价值。小说一定要出动你的经验,不能让人觉得太甜美。”  相似文献   

6.
这次来谈谈一个俄罗斯移民美国的作家:纳博科夫。纳博科夫在现代小说历史上是一个很奇怪的人,他曾经是个用俄语写作的俄国作家,后来变成一个用英语写作的美国作家。《黑暗中的笑声》据说是他在去美国之前很多年的小说,看了以后我非常之喜欢,简直可以说是爱不释手。  相似文献   

7.
长期在高校从事写作教学,出于专业的习惯,大凡写作教材与创作经验谈的书,我都注意认真阅读。我与晓苏在华中师大文学院同事,他的小说我看过不少,但从未读过他的理论著作,这次看到他的《文学写作系统论》,很是惊喜,几乎是一气读完,饶有兴致,仅从阅读的畅快、感觉而言,就觉得要说一些话。一般来说,读理论著作,比较冷静、理性、枯燥,常常是放一放,再读一读,而读《文学写作系统论》,一如读他的小说,有个性、有特色、富于吸引力,近二十万字的书,没有阅读障碍与梗阻,这种阅读的流畅感实际上包含着一种共鸣、接受与认同。  相似文献   

8.
鲁迅一向反对习作者迷信《小说作法》之类,主张多看大作家的作品,认为“凡是已有定评的大作,他的作品全部就说明着‘应该怎样写’”。这些话不仅强调了“阅读是写作的基础”,而且对教师如何指导学生阅读,也有极其深刻的启示。仔细揣摩鲁迅的小说《孔乙己》的构思,我们就可以从中悟出一些“应该怎样写”的道理。选定一个最合适的舞台,让主人公在这  相似文献   

9.
正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热爱上阅读与写作。对我来说,每天读一点书,写一点字,是一种自然而然的生活方式,犹如我们的行走、言语、饮食、思考一样,随心所欲,本性使然。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呢?也许是我一直生活的家庭给我的影响吧。小时候,爸爸妈妈去书店,我也跟着去,他们看他们的书,我看我的书。他们从不干涉我的阅读和写作,但他们总是在我触手可及的  相似文献   

10.
这个人曾经那样对我说过,“一想到以后可以对别人说你是我朋友就觉得很自豪。”我甚至可以想到那厮是笑得像个傻瓜一样地说的。 那时候我的心情处于低谷,友情、写作、学生会,总之几乎事事不顺,可是那时候她还在看小说。看着我写得很烂的小说对我说,“以后一想到可以对别人说你是我朋友就觉得很自豪。”  相似文献   

11.
陀斯妥耶夫斯基1850-1858年在西伯利亚的生活经历是他小说创作的一个分水岭,此前的小说可概括为自然派小说和心理小说,主要模仿对象为果戈里,小说风格还没有完全成熟;从西伯利亚回到彼得堡后,他的小说可以看作为哲理小说,开启了存在主义式的小说写作,他在小说中主要思考俄罗斯精神的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12.
我的朋友,你是我的长篇小说。因为我们都爱读小说,所以我这么说,你一定也不会生气。如果你误解了,那么我可以再加上一句:我也是你的长篇小说,我们互为小说。其实我们一直在互相阅读,许多年了。这几年的好小说实在太少,或者是适合我们的实在太少,所以我们就越来越少去分析作品,越来越多地分析人,所有熟悉的人,包括自己。  相似文献   

13.
“你看,那位同学连过了两名队员,技术真是高超,我要把他的动作描述下来……”“虽然这支球队的实力很弱,但你看他们拼搏得很是带劲,要是我们班的球队也有这样的精神就好了!我该怎么写才能让同学们感受到呢?……”这是在足球赛场上观看的小观众的话语,他们是华新小学晨曦文学社的成员,就在这观看比赛的过程中,他们寻找着自己写作的灵感。  相似文献   

14.
高考作文,几乎每年都有个别考生用文言写作.今年更有四川一考生用甲骨文写作,出了新闻.我在市重点中学执教35年,常有一些偏爱古文的学生问我:"先生,我很想用文言写作,你觉得可以吗?"我非常喜欢中国古代的经典作品,然而我告诉他们:鲁迅先生的古文底子非常好,但他是坚决反对青年人用文言写作的.  相似文献   

15.
猜读是指在阅读的过程中,根据已知的内容,推测未知的内容。小说阅读教学特别适合运用猜读方法。因为小说反映社会生活,学生容易接受,有猜读的起点,小说具有生动的故事情节和丰满的人物形象,有猜读的趣味。教学时,可以抓住小说的主要因素,引导学生进行猜读。例如,看标题,猜测文本的体裁、大概内容;看文章的开头或环境描写,猜测小说的大概故事发展;看故事发展,猜测小说的人物表现、性格特征;看小说高潮,猜测小说主旨、写作意图等。然后将自己猜测的结果与原文作比较,看看有什么相同或不同的地方,自己所猜的内容、写法设计得比原文好,或原文的哪些内容、写法自己意想不到,独具匠心,值得深究。猜读方法的具体运用可分为三个步骤:  相似文献   

16.
1看库斯卡雅的书有一年我参加一次作家笔会。作家们大谈自己看过什么书。一人说完一俄罗斯作家的书后问我:郑渊洁你看过吗?我摇头。她大惊:你连他的书都没看过你怎么写作?  相似文献   

17.
从废名小说看,他既是写作者同时也是阅读者.他在写作中记录自己,在叙说中阅读自己,承担了作者与读者的双重身份,体验着创作与欣赏的双重快乐.他不为庸众创作,永远沉浸于内心的波澜之中.  相似文献   

18.
<正>大概五六年前,与李富荣一起在乒乓球中心,看新招来的队员对练,我随口问他:"这么多年你带出来这么多世界冠军,他们有什么特点吗?"他看了一会儿训练的人,指着一个每球都打得很拼命的十五六岁的短发女孩:"她3年之后可以当世界冠军。"我问为什么,他说:"所有的世界冠军只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想当世界冠军。"我采访英国著名残奥运动员谭妮·格雷·汤普森时,想起这句话。在她幼年时,英国的街道  相似文献   

19.
空城计     
《空城计》选自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有人认为这部小说在描写人物方面有“三绝”——诸葛亮的“智绝”,刘备的“义绝”,曹操的“奸绝”。诸葛亮的“智绝”可以用“神机妙算”来概括,他用“空城计”吓退了魏国名将司马懿率领的15万大军,你看他是不是智谋超群、料事如神呢?想知道故事的详情,请跟我一起来阅读下面的文章。如果有兴趣,你还可以阅读《三国演义》原著。主持人:火龙果  相似文献   

20.
怀念路遥     
时间真快,路遥已经去世十五年了。十五年里常常想起他。想起在省作协换届时,票一投完,他在厕所里给我说:好得很,咱要的就是咱俩的票比他们多!想起他拉我去他家吃烩面片,他削土豆皮很狠,说:我弄长篇呀,你给咱多弄些中篇,不信打不出潼关!想起他从陕北写作回来,人瘦了一圈儿,我问写作咋样,他说: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