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中国唐松草属植物的化学系统学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唐松草植物所含化学成分并结合其外部形态及地理分布对属内各群的亲缘关系进行了 探讨。结果表明:(1)从化学系统学角度看,中国植物志中所安排的属内各组植物间的关系是适宜的。(2)植物中所含生物碱的种类及含量与植物的进化有一定关系。在较原始的组中,成分的类型和含量相对较少;而在较进化的组中,各种结构类型得到较大发展。(3)唐松草属在毛茛科中有较特殊的地位。在科内,它是联系蓇葖果和瘦果植物群的过渡类群;在科外,它使毛茛科与小檗科、防己科和罂粟科发生联系,使其成为一个自然的分类群。  相似文献   

2.
汪劲武 《百科知识》2011,(22):38-40
植物世界中,有花植物为一大类,占据统治地位,其中又分为多个科,这个科,通俗的说法是,亲缘关系相近的一大家族,当然各科植物中也有种类非常小的,有的甚至小到仅有一个种,如杜仲科,仅一个属一个科,名叫杜仲;红木科也是一个属一个科;而有的科多达数百种、数千种:葫芦科有110个属700个科;  相似文献   

3.
被誉为植物学巨著的《中国植物志》,共80卷(125册),迄今已出版了50多册。其中第36、37、38卷记载我国产的蔷薇科植物55个属873个种和200多个变种,以及牛栓藤科的6个属9个种。这3卷植物志共140万字,图版161幅。它们的出版是中国科学院已故学部委员、著名植物分类学家俞德浚教授和他的同事们多年来共同劳动的成果,也是我国蔷薇科研究的  相似文献   

4.
轮环藤属植物在我国传统医药中应用广泛,其主要化学成分为生物碱类、木脂素类、甾醇类及黄酮类等,其中生物碱类为其主要活性成分。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轮环藤属植物具有肌松、抗疟抗病毒等作用。文章现对该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进行总结,为轮环藤属植物的深入研究和临床用药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正萝摩科翅果藤属翅果藤是云南瑶族等少数民族食用和药用的植物,其果皮及根都有甜味。通过味觉活性追踪分离,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人员从翅果藤果皮中发现了10个新的甜味甾体糖苷类化合物。利用人体感官评价模型对这些新化合物进行评价时,发现其甜度为蔗糖的50至400倍不等。另外,他们还从这种植物的根部分离并鉴定了12个新化  相似文献   

6.
文章共列出攀枝花市有毒植物66科121属146种,其中蕨类植物5科5属6种,裸子植物4科5属6种,被子植物57科111属134种,并列出这些有毒植物的名称、学名、科名、有毒部位及毒性。  相似文献   

7.
通过扫描电镜对国产水鳖科植物(包括6属13种)的种皮微形态特征进行观察,并作了系统描述。根据种皮细胞形态、外种皮表面纹饰和内种皮内层小瘤状突起的特点将水鳖科植物的种皮微形态特征划分为3种类型,即海菜花型(海菜花属)、水鳖型(水鳖属)和苦草型(苦草属、水筛属、虾子草属和黑藻属),并作出了分属检索表。本文结果表明,种皮微形态特征可作为该科族、属以及属内种级水平分类的依据,对探讨属间关系和该科的系统发育关系亦具有重要的价值。种皮微形态特征支持Hutchinson(1959)和Eckhardt(1964)将海菜花属和水鳖属分别作为一个独立的族处理的观点。苦草属、水筛属和虾子草属种皮微形态特征的高度相似性表明它们间有密切的联系,不支持将它们置于不同亚科和族的分类处理。黑藻属虽与上述3属近缘,但其外种皮特征则较为独特,因此与水筛属放在不同族中更为合理。本文种皮微形态特征的研究结果支持iki1937)和Shaffer-Fehre(1991b)等关于水鳖科与茨藻科近缘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藤山柳属Clematoclethra(猕猴桃科)是中国特有属之一。本文作者研究了该属植物的   外部形态,统计了473张标本,结合地理分布,得出本属是一个单种属,并且是一个多型种的结   论。此种分为4个亚种。这与中国植物志的作者将本属分为20种和4变种不同。  本文作者   虽强调标本室分类是生物系统学研究的基础,是必不可少的一步,但这种分类,其方法上必须   根据大量标本,从研究性状变异开始,然后确定各分类群的划分和等级,最后才根据植物命名   法规的模式方法,给予它们正确名称。作者还根据本属的姊妹群猕猴桃属和它们的外类群水  东哥属的地理分布,推断本属是一个新特有属。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形态学和植物化学的比较研究探讨了鹅绒藤类群的分类等级问题。  化学资料表明,广义鹅绒藤属的地梢瓜组含有萝藦科中甚为独特的黄酮醇成分,而未检出普遍存在于这一类群的C21甾体化合物。  作者认为黄酮醇是新等级地梢瓜属的特征成分。  通过对狭义鹅绒藤属、白前属、地梢瓜属、隔山消属和杯冠藤属的分析,认为隔山消组和杯冠藤组也应恢复其属级地位。  相似文献   

10.
城市园林绿化植物是构成园林绿地景观的主要材料,植物选择恰当、规划全理,是建设高质量、多功能、风格独特的城市园林的重要基础。根据实地调查并结合参考资料,总结了七台河市城市园林绿化植物资源,共有157种,隶属于66科106属,在调查统计七台河地区城市园林绿化植物资源的基础上,探讨了其在城市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前景,为城市园林绿化植物在城市园林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科达科Cordaitaceae植物广泛分布于晚古生代的欧美植物区和华夏植物区,目前包括3个自然属:Mesoxylon、Pennsylvanioxylon和Shanxioxylon。根据目前资料,欧美植物区只见有前两个属,而在华夏植物区这3个属则都有分布。本文详细讨论了这3个属的茎的初生构造、雄性球果穗及胚珠,认为在这3个属中Mesoxylon最原始,Pennsylvanioxylon较进化,Shanxioxylon的茎的初生构造虽具一定的原始性(如具中始式叶迹),但其生殖器官却相当进化。因此,本文提出Shanxioxylon是一种可塑性较强的科达植物,能够适应环境的变化,最终有可能演化为新的植物类群,如某种早期的松杉类;Pennsylvanioxylon则是一种较为特化的植物,其结局是走向绝灭。结合地层中科达科化石的分布情况,本文认为最早出现的科达植物应是Mesoxylon,它可能是由某种前裸子植物演化而来,再由其演化至Shanxioxylon和Pennsylvanioxylon。由于气候和地理环境的不同,华夏植物区和欧美植物区的科达植物各自沿着不同的路线进行演化。其中,欧美植物区科达科的演化路线可能为:某种前裸子植物→Mesoxylon的较原始类型(如M.multirame,Mitrospermum bulbosum)→Mesoxylon的较进化的类型(如M.thompsonii)→Pennsylvanioxylon的较原始类型(如P.iowense)→Pennsylvanioxylon的较进化类型(如P.nauertianum,P.birame)→绝灭。华夏植物区科达植物的可能的演化路线则为:某种前裸子植物→Mesoxylon→Shanxioxylon→Pennsylvanioxylon→绝灭,或某种前裸子植物→Mesoxylon→Shanxioxylon→绝灭或演化为某种新的植物,如某种早期的松杉类。  相似文献   

12.
提出毛茛科Ranunculaceae铁线莲属Clematis一新分类系统。首先,简要回顾了此属的分类学研究历史,继对此属的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的重要形态特征和花粉特征进行了分析,揭示出一系列演化趋势。这些趋势,尤其是萼片和雄蕊的演化趋势说明在现存的铁线莲属植物中,绣球藤Clematis montana与其少数近缘种的花构造最接近比铁线莲属原始的银莲花属Anemone,因此,包括绣球藤等植物的绣球藤组sect. Cheirpsis被认为是铁线莲属的原始群。主要根据花构造对铁线莲属现存的15组的亲缘关系进行了分析,发现它们是在4条演化干(绣球藤干、欧洲铁线莲干、尾叶铁线莲干、长瓣铁线莲干)的演化过程中先后形成的。本文将此4条演化干处理为亚属。最后做出属下各级分类群的系统排列,并给出简要的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13.
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下,对葡萄科Vitaceae11属37种代表植物的叶表皮特征进行了观察,发现该科植物叶表皮细胞形状为无规则形或多边形,垂周壁一般为平直、弓形或浅波状;气孔器通常仅分布在下表皮(火筒树属Leea偶尔可在上表皮观察到),除无规则型(地锦属Parthenocissus、俞藤属Yua、葡萄属Vitis、蛇葡萄属Ampelopsis和酸蔹藤属Ampelocissus)最为常见外,不等细胞型(火筒树属)、短平列型(白粉藤属Cissus、乌蔹莓属Cayratia和崖爬藤属Tetrastigma)、  相似文献   

14.
“生命曲线”世间万物,各有其性,以植物而言,枝蔓茎干绝大多数都是直向生长的,而有一些植物却是盘旋生长的。如攀援植物五味子的藤蔓就是左旋,即按顺时针方向缠绕生长的。与此恰恰相反,盘旋在支架上的牵牛花的藤在旋转时,却一律按逆时针方向盘旋而上,如果人为地将其缠成左旋,它生出新藤后仍不改右旋特性。令人惊异的是,还有极少数植物藤蔓的螺旋是左右兼有的。如葡萄就是靠卷须缠住树枝攀援而上,其方向忽左忽右,既没有规律也没有定式。英国著名科学家科克曾把植物生长的螺旋线称为“生命的曲线”。植物的枝蔓茎干为什么会出现左…  相似文献   

15.
风是植物花粉、种子传播的动力。地球上有10%的显花植物(禾本科、莎草科、灯芯草科、桦木科、栎属、山毛榉属等)借助风力授粉(风媒花)。风力还能促使环境中氧、二氧化碳和水汽均匀分布,并加速它们的循环,形成有利于植物正常生活的环境。风力的扩散作用,可降低大气污染对植物的危害。  相似文献   

16.
山茶花又名山茶、茶花、耐冬等,山茶科山茶属植物,广泛分布于亚洲东部和东南部。我国有山茶属植物220余种,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各省(自治区)。云南、四川等地是山茶花原始分布中心和现代栽培集中地。  相似文献   

17.
2019年5月至10月,烟台市森林资源监测保护服务中心主要采用样方法,对烟台沿海防护林省级自然保护区内维管植物(包括栽培植物)进行了专项调查,记录维管植物(包括栽培植物)997种,隶属126科497属.其中被子植物108科465属946种,裸子植物4科13属24种,蕨类植物14科19属27种.植被类型可划分为4个植被型...  相似文献   

18.
植物源农药的研究和应用进展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李永夫  罗安程 《科技通报》2003,19(5):434-438
综述了植物源农药(包括植物源杀虫剂、植物源杀菌剂、植物源除草剂)的研究和开发应用现状,较详细地介绍了几种典型杀虫植物(主要包括楝科植物、豆科鱼藤属植物、卫矛科植物)的杀虫机理和开发应用情况,并讨论了植物源杀虫剂今后研究的几个热点:生物技术在植物源杀虫剂研究中的应用;植物源光活化毒素的研究;杀虫植物资源的进一步调查研究,与植物源杀虫剂相比,植物源杀菌剂和除草剂的研究和应用要少得多,然而目前人们已经在植物体内发现许多具有杀菌、除草活性的物质,因此开发植物资源合成杀菌剂和除草剂具有巨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19.
荷叶铁线蕨     
冯至舟 《百科知识》2010,(24):56-57
蕨类植物是地球上最早的陆生植物,因其叶片细裂如羊齿而被称作"羊齿植物"。它具有维管束组织,因而与种子植物被合称为维管束植物;又因它仍借孢子繁殖,所以与苔藓植物被合称为孢子植物。事实上,蕨类植物属于一个过渡植物群,在植物界中的地位处于苔藓植物和种子植物两门之间,它较苔藓植物进化,  相似文献   

20.
猕猴桃科的花粉形态及其系统位置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作者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少数种类用透射电镜)对猕猴桃科Actinidia-     ceae(按照Cronquist 1981和Dahlgren 1983的概念)的猕猴桃属Actinidia(15种)、藤山柳     属Clematoclethra(5种)和水东哥属Saurauia(3种)植物的花粉形态进行了观察,并与山茶科     Theaceae(7属9种)和山柳科Clethraceae(1属1种)的花粉进行了对比分析。根据花粉的     资料,并综合分析有关的外部形态、胚胎和化学方面的特征,讨论了猕猴桃科的范围,以及这个 科的系统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