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娜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22,(10):162-163+223
目的:研究高校足球运动员功能性训练与身体功能和身体素质的相关性。方法:通过FMS功能性动作筛查对高校足球运动员进行检测与分析,同时对其进行为期9周的功能性训练,训练结束后再次进行FMS功能性动作筛查,使用数据统计法对所得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试验前后身体功能以及身体素质变化。结果:通过9周的功能性训练,功能性动作中深蹲、跨栏步、直线弓箭步、主动直腿上抬以及躯干稳定俯卧撑的提升较大,表现为P<0.05,实验前后具有明显的差异性,肩部灵活性与旋转稳定实验前后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身体素质测试中立定跳远与5×25米折返跑试验前后具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然而30米直线跑试验前后没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结论:功能性训练对高校足球运动员身体功能的提升具有显著的效果。建议:进一步设计功能性训练方案,以便更好的满足高校足球运动员的需求;功能性训练对高校足球运动员身体素质的提升相对比较局限,后续需增加身体素质的测试指标,检验功能性训练对高校足球运动员身体素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马拉松爱好者训练年限短,缺少运动基础,应针对马拉松爱好者的特点,寻找出更加合理且科学的训练内容和方法,尽可能保障其身体健康,有效提高运动成绩。该文选取某市的32名平均年龄为36.33±3.86岁的马拉松男性爱好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受试者FMS功能性动作筛查评分与身体形态测试无显著性差异。实验组经过功能性训练后,体脂率为17.12%±1.63%,对照组进行常规性训练后体脂率是18.23%±1.02%,实验组与对照组体脂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经过8周的功能性训练后,FMS功能性动作筛查评分由训练前的14.78±1.43提升到了17.78±1.21,对照组经过8周的常规性训练后,FMS功能性动作筛查评分由训练前的14.41±1.58变化为14.84±1.49。将实验组与对照组的8周后FMS功能性动作筛查评分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差异化检测,发现P<0.05,表明实验组经过8周的功能性训练后与对照组的评分具有明显的不同。因此,功能性训练对于改善马拉松爱好者的身体功能与身体形态具有显著性的效果,可以在马拉松训练中进行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3.
该研究对40名自愿参与的男性大学生施加8周的功能性力量和传统力量训练,以期通过基于下肢运动生物力学、FMS和运动能力测试,探究功能性力量与传统力量的训练效果,进而为大学生进行功能性和传统力量训练提供理论依据与参考建议。研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进行了8周的功能性力量训练,对照组进行了8周的传统抗阻力量训练,并在训练前后分别进行了下肢内外翻力矩、FMS和运动能力测试。研究结论:(1)持续8周的功能性力量训练可以显著提高大学生的功能动作质量(FMS),但与传统力量训练相比,并没有对功能动作质量的提高带来更显著的效果;然而对下肢运动生物力学的影响要显著优于传统力量训练。(2)持续8周的功能性力量训练与传统力量训练相比,更能提高大学生的速度能力、协调能力以及灵敏素质,然而其对下肢的弹跳能力的影响却远不如传统力量训练,弹跳能力仍需要进行大的抗阻力量训练才能得到显著提高。(3)功能性力量训练不能替代传统力量训练对于肌肉的力量、爆发力以及平衡能力的影响,因此,在力量训练时,应当考虑传统抗阻力量训练和功能性力量训练对运动能力的不同影响,有选择地进行训练。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等,探究核心力量训练对高中生功能性运动能力的影响。通过对对照组和实验组进行为期3个月的实验,实验组通过核心力量训练的介入,7个测试动作中,跨栏架步、直线弓箭步、稳定俯卧撑和旋转稳定性等动作模式质量得到显著提升,其他提升不显著,就整体而言,实验组学生的功能性运动能力得到提高;对照组学生的7个测试动作虽有提升,但提升不明显,就整体而言,对照组学生的功能性运动能力提高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湖北体育科技》2019,(10):896-899
目的通过对普通大学生基本动作模式测试,发现身体运动的局限性,为大学生制定有针对性的身体功能动作训练、减少运动损伤、提高体质健康水平提供有效途径。方法采用功能动作筛查(FMS),运用SPSS统计分析普通大学生FMS的7个单项动作得分和FMS总分。结果普通大学生躯干稳定性、核心力量和肌肉神经协调性有待提高,完成运动动作模式存在不对称性,表现为力量的不对称性比例高于身体活动范围的不对称性。结论功能性动作筛查可运用到日常体育教学和训练中,设计开发"身体运动功能筛查和训练"的体育课程,改善大学生功能动作弱链;加强教师队伍对FMS和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知识培训,建设大学生功能性训练实验室。  相似文献   

6.
目的采用功能性动作筛查系统评价普通大学生在完成不同功能动作模式时身体各部分的稳定性、灵活性和对称性,探求大学生的身体功能特征和运动损伤风险因素。方法选取200名普通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运用功能性动作筛查对所有受试者进行测试和评分,功能性动作筛查包括深蹲、跨栏架、直线弓箭步、肩关节灵活性、主动直膝抬腿、躯干稳定性俯卧撑和旋转稳定性;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不同性别大学生的FMS测试结果,使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对普通大学生的FMS总分与FMS运动能力、FMS灵活性和FMS稳定性进行分析;使用非参数检验方法中的曼-惠特尼U(Mann-Whitney U)检验对不同性别大学生差异进行分析。结果 FMS总分数中,肩关节灵活性分数最高,旋转稳定性分数最低,且各个项目的总分数与男、女大学生分数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男大学生的主动直膝抬腿分数明显低于女大学生,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躯干稳定性俯卧撑分数明显高于女大学生,也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普通大学生不对称人数为111名,占55%,其中男生不对称人数为65名,占男生人数的65%,女生不对称人数为46名,占女生人数的46%。结论普通大学生的功能性动作筛查分数较低,身体的稳定性和灵活性明显不足,身体不对称性现象非常普遍,从事体育锻炼存在较大的运动损伤风险隐患。此外,应该加强男生的髋关节灵活性和女生躯干的稳定性锻炼。  相似文献   

7.
目的:本文通过FMS功能性动作筛查与功能性身体纠正训练,改善高校篮球特长生的身体功能。方法:使用FMS功能性动作筛查对随机选取的50名高校篮球特长生进行测试,从中选取分数较低的30名学生进行6周的功能性身体纠正训练,训练结束后在进行FMS筛查,将前后两次结果进行t检验。结果:随机选取的50名学生FMS评分为13.28±2.59,选取30名评分最低的学生评分为11.7±1.74;进行6周功能性身体纠正训练后30名学生的FMS评分为13.87±1.33,且两次评分具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7个动作中,深蹲、跨栏步、肩部灵活性、直腿主动上抬以及躯干稳定性俯卧撑的FMS评分有明显的提升(p<0.05),直线弓箭步与旋转稳定测试评分虽有提升,但训练前后并没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结论:在测试中高校篮球特长生表现出肩部、腰部以及膝关节的问题,因此,在平日的训练中应根据FMS功能性动作筛查的不同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功能性身体纠正训练,同时以核心力量的训练为主导,强化踝关节、髋关节的灵活性以及膝关节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选取18名辽宁省公路自行车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首先进行FMS测试,根据测试结果设计功能性动作纠正训练方法,最后分析8周纠正训练后运动员FMS测试结果变化情况,旨在为公路自行车运动员预防运动损伤和改善运动表现提供参考。结果显示:公路自行车运动员在纠正训练前FMS总分低于14分,存在损伤高风险;其中深蹲、肩部灵活性和躯干旋转稳定性三项测试得分偏低,躯干稳定俯卧撑得分最高。主要存在问题为踝关节背屈灵活性不足,下肢后侧肌肉紧张伸展性差,肩部灵活性差,多个维度上整体核心区域的稳定性控制能力和身体协调性一般。针对公路自行车运动员FMS测试结果制定功能性纠正训练方案,纠正训练干预后,公路自行车运动员FMS总分有显著提高,且得分高于14分,损伤风险降低;有效提高了运动员的灵活性、稳定性和神经肌肉控制能力,改善了运动员的动作质量,降低了运动损伤的风险。  相似文献   

9.
针对太原工业学院校攀岩队小训练周期前后两次功能性动作筛查测试,初步探索功能性动作筛查对于攀岩运动员基本身体素质提升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随机选取武汉体育学院10名网球专项学生实施六项专项身体素质测试与功能性动作测试,利用费尔曼等级相关系数对体育院校学生以上两项测试进行系统分析,以此降低网球专项学生因不适宜的日常训练所造成的损伤概率,为我国大众网球的开展储备优秀的师资力量。结果表明,在测试过程中很明显可以观测到运动员肩部和核心区肌群完成功能性动作质量不高;根据斯皮尔曼等级相关分析可以得知,专业体育院校男子网球运动员FMS测试与专项身体素质之间有部分显著性相关,而专业体育院校男子网球运动员FMS测试总分与专项身体素质之间无显著性相关。因此,功能性动作筛查测试只能简易的识别个体的功能限制和不对称发展,而对于预测运动员现有的竞技水平和运动员潜在的竞技能力缺乏一定的效度和准确度。  相似文献   

11.
拟在高校大学生篮球集训中加入FMS评估测试,综合大学生篮球项目的特点并结合国外的一些训练案例将康复体能训练进行提炼改进,以期制定适合大学生高水平篮球队员基本功能性动作评估与康复体能相结合的方法,为高校球队运动员运动损伤防治提供参考。研究结论:(1)功能性动作筛查(FMS)复合得分14分分级的标准可作为大学生篮球运动员在参与赛前集训时急性损伤风险参考指标。(2)康复体能训练干预提高了FMS得分且降低了损伤高风险组急性损伤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12周的渐进式功能性力量训练干预实验,对初中生与高中生在功能动作和身体素质影响进行对比研究。方法:对266名普通中学生进行了两组四时点的随机对照实验。采用数据分析软件SPSS 24.0比较实验差异。结果:(1)实验组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示,实验干预对功能动作质量与身体素质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且显著降低了初、高中生多项运动损伤敏感指标;(2)组内差异显示,初中组比高中组总分提升较快、效果较好;初中组的各单项提升相对均衡,高中组则出现肩部灵活性与躯干稳定性改善的局限性;两组在身体素质基础水平与促进程度上有显著差异。结论:功能性力量训练是提高初、高中生功能动作质量并提高身体素质的有效方法,在实施训练时应注意把握其不同特征。  相似文献   

13.
运用FMS (Functional Movement Screen)功能动作筛查系统评价学生在不同功能性运动能力时身体各部分的稳定性、灵活性和对称性,通过制定针对性的体能训练计划,提高学生(FMS)分值与减少学生在锻炼中运动损伤的发生。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测试法等研究方法。得出以下结论,(1)通过对学生功能性动作筛查(FMS)测试结果可以发现,男生的核心力量和下肢力量较强,女生的柔韧性和关节灵活较强,所以在进行体能训练时,可以分开进行针对性体能训练。(2)功能性动作筛查(FMS)测试结果可以检查出学生自身的薄弱环节,综合测试结果可以很好地进行薄弱环节的纠正训练,从而降低学生以后出现运动损伤的风险。(3)功能性动作筛查(FMS)作为可以预测运动风险的工具,但是大多数教师都不知道FMS能够对学生发生运动损伤做出评估,希望以后多加重视FMS在运动的运用。所以我们应该把功能性动作筛查(FMS)融入到高校体育普修课中,让学生能够了解到自身的灵活性和躯干稳定性以及肩、髋、踝双侧的对称性。针对出现的问题采用合适的体能训练方法,以期达到技能水平的提高和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湖北体育科技》2020,(3):257-261
目的通过对山西省优秀射箭运动员的功能性动作筛查(FMS),揭示优秀射箭运动员的功能性动作特点,为射箭运动员损伤的预防和成绩的提高提供数据和理论支持。方法在201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届青年运动会前对正处于集训期的16名山西省射箭队运动员进行功能性动作筛查。结果 1)山西省射箭队运动员的FMS测试平均分为16.44分,最高分为21分,最低分仅为13分;2)肩关节灵活性测试得分最高,主动直腿上抬和旋转稳定性测试得分最低,有11人出现了左、右不对称情况;3)不同运动等级的射箭运动员中,跨栏步测试结果有显著性差异;不同性别和训练年限的优秀射箭运动员之间的FMS测试结果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优秀射箭运动员的肩关节灵活性、躯干核心区和肩胛部的稳定性水平较高,髋关节的灵活性、腘绳肌和比目鱼肌的柔韧性较差,身体两侧的肌肉力量有差异,且两侧髋关节的稳定性不对称。  相似文献   

15.
近些年来,大学生身体素质情况不佳,具体表现在身体素质水平指标(体测成绩)的普遍下降上。功能性训练作为一种较为新颖的训练方式在力量和体能训练等领域被广泛提及和使用,在学校体育训练中也热度颇高。为了提升大学生身体素质,提高体测成绩,本文探讨了在高职院校开展功能性训练的可行性和实际效果。运用文献法、实验法等方法研究功能性训练对普通高职学生下肢爆发力的影响,以期为普通高职教学如何更好提升学生身体素质和体测成绩方面取得进展提供实验数据和参考。研究结果表明:经过8周的训练,统计分析了受试者受试前后的身体素质具体数据,成绩较长跑(1000米)、短跑(50米)、sit and reach(坐位体前屈)、引体向上和立定跳远五项体测项目的成绩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尤其是50米、坐位体前屈和立定跳远等三项体测成绩明显优于受试前。实验结果表明,功能性训练这一教学模块能够对高职院校学生的下肢爆发力起到较为显著的促进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增强大学生的体质健康,在高职院校开展功能性训练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采用FMS测试对我国青少年功能动作质量与动作姿态变化特点进行评估,探究其与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指标的相关性.对490位我国青少年运动员、初中生、大学生进行FMS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普通初中生和大学生的FMS测试分值与其体质测试成绩之间不具显著相关,但是两者的体质测试成绩之间具有显著相关,表明动作姿态是一种相对独立的能力,不随着年龄及身体素质的增长而提高.青少年运动员的FMS测试成绩明显低于同年龄的普通中学生,其主要原因在于我国青少年运动员的训练中缺乏对动作质量的检测以及纠正方法和运动损伤.建议在我国学校体育的体质测试中增加对动作姿态的检测和评价内容.  相似文献   

17.
采用实验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探讨功能性力量训练对女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结果显示:功能性力量训练对女大学生身体素质有积极的影响,尤其是在力量素质、柔韧素质等方面。功能性力量训练是一种安全、高效的教学方法,对提高女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具有实践意义,值得在高校体育课普修教学中普及与推广。  相似文献   

18.
以BMI为主要指标调查在读大学生和部分肥胖教师的身体形态,并引入功能性训练,对不同个体采用不同的训练方式,观察实施训练前后身体形态变化从而推导其体质变化情况。结果显示:接受功能性训练的大学生实验组体质测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功能性训练对降低高校肥胖教师的体重、BMI和体脂率的作用显著,表明功能性训练对提升高校大学生和教师的体质健康水平具有一定的意义,值得深入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19.
功能性训练的本质在于提高运动员身体的功能,即完成技术动作的能力,将运动员通过训练获得的身体素质在完成动作中表现出来。功能性训练体系中,“Olympiclifting”提高运动员功率输出能力,“Plymetrictraining”提高动作之间的衔接能力,核心区力量练习、稳定性训练保证训练高效。在运用时,功能性训练要以身体素质训练为基础;要遵循“力量分期训练”理论,避免运动损伤的产生;要注意动作模式难度和功能性进阶,选择好适合运动员实际水平的动作模式。  相似文献   

20.
运用实验法和数理统计法,就功能性训练对青少年女子柔道运动员基础体能、运动损伤风险、身体形态、身体素质等的作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基础体能成绩组间对比,实验组腹肌耐力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引体向上、背肌耐力、坐位体前屈、30 m冲刺、垂直纵跳(CMJ)、六边形跳成绩两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但实验后实验组成绩整体优于对照组;组内分析中,实验组引体向上、背肌耐力、坐位体前屈、六边形跳成绩实验前后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 <0.01),腹肌耐力、30 m跑、垂直纵跳成绩实验前后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引体向上、腹肌耐力、背肌耐力、坐位体前屈、垂直纵跳、30 m跑、六边形跳成绩实验前后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FMS测试成绩组间对比中,实验组跨栏步、直线弓箭步、肩部灵活性、主动直腿上抬、旋转稳定性测试成绩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 <0.05),躯干稳定俯卧撑指标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 <0.01)。认为:功能性训练不仅能提高青少年女子柔道运动员的基础体能成绩,而且对稳定运动员动作模式、改善薄弱环节具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