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教时 :三课时。教具 :投影仪。 录音机。教学形式 :将学生分成六组 ,每组六人 ,进行讨论合作学习。教学要求 :1 .通过理解课文 ,学习鲁迅先生爱憎分明 ,为别人想得多 ,为自己想得少的高尚品质。2 .进行概括中心思想的初步训练。3.练习给各段加小标题 ,并说出第一部分和后面几部分的关系。4.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课时教学内容 :介绍鲁迅 ,初读课文 ,理清层次 ,学习课文第一、二段。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揭示课题 ,介绍鲁迅及作者。二、各小组自读课文 ,要求读准生字读音 ,查字典自学生字词…  相似文献   

2.
一、教学要求: 1.了解小象的特点,学习阿玲乐于助人的精神,赞扬中泰友谊; 2.学习作者仔细观察、具体描写的方法;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清晰、悦耳、胸有成竹、潇洒、污浊、焕然一新”等词语。二、教学时间:两课时。三、课前预习: 1.自学课后生字; 2.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内容理解下列  相似文献   

3.
三年级一教材:语文《一个降落伞包》。二、教学要求:学会本课七个生字及新词:冻僵、掠过、口吻、冰甲等;朗读课文,概括段落大意,理解课文内容;用“鼓励、沉着”造句。三、第一课时教学重点:默读课文,拼认生字。四、教学步骤: 1.布置自动作业:默读课文一遍后,自行拼认课后提示的七个生字,再查字典、看  相似文献   

4.
教学要求: 1.自学生字新词,着重理解课后习题中的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旧社会穷人受剥削的痛苦,激发学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3.学习本文口语化的语言特点。课前预习: 1.查字典或结合上下文,初步掌握生字词的音、形、义。 2.试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连贯。 3.了解下列问题: ①“我”和“父亲”各是干什么的? ②课文写的是什么时候的事?主要写了哪些事? 教学时间:两课时  相似文献   

5.
一、课题:《星期天》 二、教学目的要求: 1.使学生认识参加共产主义义务劳动的伟大意义。教育学生向雷锋叔叔学习,从小培养共产主义思想,积极参加义务劳动,为集体多做好事,为加快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 2.掌握本课生字,理解生词,并能运用一些字词造句。 3.能背诵课文。 三、教学时间:四教时 四、教学内容安排:第一教时讲授课文前四行的生字词;第二教时讲授课文后六行的生字词;第三教时分析课文的思想内容;第四教时指导学生完成课文后面的练习。  相似文献   

6.
本课分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学习生字词,读通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及段落结构;学习课文第1小节。第二课时:重点学习课文第2~4小节;总结全文。  相似文献   

7.
教学目标 :1.组织学生通过合作学习理解课文内容 ,了解周总理一夜工作的情景 ,体会周总理不知疲倦的工作精神和简朴的生活作风 ,从中受到感染和教育。2 .练习运用“读——画——批——议——悟”五步学法自学课文 ,并通过抓重点词句、有感情地朗读等方法 ,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3.学习作者在叙事过程中表达自己真情实感的方法。4 .学会本课生字词。教学重点 :了解周总理一夜的工作情景 ,体会周总理的工作劳苦和生活简朴。教学准备 :准备写有自学提纲的投影片、生字卡片和反映周总理工作劳苦、生活简朴的录像带。第一课时 (略 )第二课时  一…  相似文献   

8.
教材说明: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七组课文共五篇。教学重点是通过阅读分清课文中哪些是对具体事物的描写,哪些是联想,进而明确在把所见所闻写得具体的基础上,恰当地进行联想,文章的内容才会更充实,感情才会更深刻。教学要求:学生查字典学习生字词,认清多音字乐、传、弹、难、朝、佛在本课的读音;分清课文中哪些是具体事物,哪些是联想,能回答课后作业1、2题;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相似文献   

9.
一、课文:小学语文第六册第19课。二、阅读要求 1.查字典掌握本课生字,理解生词。 2.知道松鼠的外形,学习抓住特点进行观察和描写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问题教案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会用“排山倒海”“瞻仰”等词语造句;比较句子的不同表达方式,体会排比句的作用。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6~8自然段。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的伟大意义,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第一教时一、出示开国大典挂图(或播放录像片段),揭示课题二、自学课文1.边读边画上生字词,读准字音,读通课文。2.按照“开国大典的时间、地点、参加人员”“会场布置”“群众队伍入场”“大典盛况”“阅兵式”“群众游行”给课文分段。三、检查自学情况1.讨论分段。2.检查朗读。四、学习第1~3段1.读…  相似文献   

11.
教学目标 :  一、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   二、概括课文中心思想,学习分清课文主次的方法。   三、学会本课生字词,会用“居然”、“成熟”造句。   四、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重点目标 :  一、理解父亲赞美花生语句的深刻含义。   二、学习分清课文主次的方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检查预习,质疑问难   1.检查生字词的认读。 (投影出示生字词 )  2.请大家谈谈通过课前预习,你自己读懂了什么 ?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  在学生汇报时,教师适时评价。…  相似文献   

12.
我曾听了五年级不同班级的两堂课,上的都是《凡卡》第一课时,教师的授课方法截然不同。一位教师带着学生学习生字词,要求学生按老师的提示划分段落,并回答思考题。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给课文分3段,也逐一回答了思考题。另一位教师则不然,要求学生联系课文自学生字词,不懂的查字典,思考分段,然后学生自学课文。通过自学让学生展开讨论,讨论的内容很多,有的联系句子解释字词,有的根据一段话体会句子含义;有的分析一个自然段的层次;还有的质疑问难……课堂气氛很  相似文献   

13.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 ,理解“胜负”、“不解”两个词语。2 .了解溪水变化的原因 ,激发学生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情感。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 ,能有感情地朗读。教学准备 :CAI课件。教学课时 :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 :一、学会本课生字。二、理清脉络 ,熟读课文。教学重、难点 :熟读课文。教学过程 :一、设置疑问 ,导入课题。二、初读课文 ,学习生字。1.借助拼音 ,学习生字 ,掌握识字方法。2 .指导学生写字。三、感知课文 ,理清脉络1.分段轮读课文。2 .检查读文情况。3.自由读课文 ,理清脉络。四、巩固…  相似文献   

14.
第一节:指导预习,自学字词,初读质疑三年级,大纲规定:“学生按要求预习课文。能借助字典学习生字词,初读课文,提出问题。”一般来说,三年级下学期预习宜分两部分,一部分在课前,在家里自学。内容有二,一是自学生字,读准字音,掌握生字在本文的组词;二是读课文,要达到正确、流利。另一部分就是在课堂上指导学生借助字典,学习新词。这是对上学期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能力的复习、巩固,也有助于自学习惯的进一步养成。课堂指导便于落实对差生的帮助,有利于他们的进步。上课先请同学们展示预习成果,汇报读课文的情况。(…  相似文献   

15.
教学目标:①正确、流利地诵读课文.②学会本课6个生字,结合语境理解成语的意思.③结合语言环境,了解课文中引号的用法.④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初步体会海伦不屈不挠的学习精神和面对现实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①学会本课6个生字,结合语境理解成语的意思.②画出并体会课文中令人感动的语句. 教学难点:①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初步体会海伦不屈不挠的学习精神和面对现实的生活态度.②理清课文脉络. 设计思路:本篇课文教学分为三课时,本课教学设计为第一课时,重点放在生字词的掌握和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感知上. 课前准备:①学生课前收集一些名人身残志坚、刻苦学习的故事.②多媒体课件(文字、海伦图片).  相似文献   

16.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段。 3、了解课文的内容,通过重点字、词、句的理解,领会课文的中心思想。 教学重点:深入理解重点词、句的含义,体会内含的感情。 教学难点:领会课文的中心思想。  相似文献   

17.
教学目的: 1.自学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大森林的主人”深刻含义是什么,怎样才能成为“大森林的主人”。知道遇到困难要善于动脑筋,充分利用条件去克服。2.能给课文分段,在概括段意的基础上说说课文的中心思想。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启发谈话。同学们,今天老师和同学们共同学习一篇新的课文《大森林的主人》。平时,经常有亲  相似文献   

18.
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正确读写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背下来。3.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我”对父母评价的理解。4.提高自主阅读、感悟的能力,领悟本课的表达方法。教学重点、难点:正确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两种不同的评价都源自对“我”的爱。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预习。(自学生字词,读通课文,并查阅有关资料。)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谈话导入课题。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受过表扬和批评,表现好了会受到表扬,表现差了会遭到批评。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是小主人公做了一件事,…  相似文献   

19.
教学目标 :1 .理解课文内容 ,学习邱少云严守革命纪律、勇于牺牲的崇高精神。2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3.按时间顺序或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 ,概括段意 ,归纳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4.通过“我”焦灼不安的心情 ,理解邱少云的危险处境 ,从邱少云在特殊环境中的外在表现体会他崇高的精神境界。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 6至 8自然段。教学重点 :课文第三段 (第 4~ 8自然段 )。教学难点 :从邱少云在特殊环境中的外在表现体会他崇高的精神境界。教具准备 :幻灯 ,录像。教学时间 :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 .了解时代背景 ,查字典并结合…  相似文献   

20.
学习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 :(1)运用已有的识字方法 ,认识本课的 2 0个生字 ,学会其中的 15个生字。鼓励学生运用结合语言环境、联系生活实际或查字典的方法理解本课中出现的生字新词 ,如 :拮据、梦寐以求、闷闷不乐……(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学习在阅读中提出问题 ,讨论解决问题的读书方法。结合在本册前面学过的多读多想的读书方法 ,进一步指导学生读懂课文。2 .情感态度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 ,学习“父亲”诚实、守信的优秀品质 ,初步渗透“拥有诚信就等于拥有一大笔财富”的思想。学习重点 :理解“父亲”从不愿意把大奖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