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镇化的进程异常迅猛,涌现了民工潮及农民外出经商、学习、出国务工等普遍的社会现象,在农村出现了一个新的特殊群体--留守儿童,学校也就有了"留守儿童"学生这个名词,也就给学校教育带来一个新的问题.本文从分析留守儿童问题学生的现状、成因入手,建议性地提出教育对策,以期达到抛砖引玉,切实做好留守儿童问题学生的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2.
<正>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入发展,农民外出打工、经商的现象已逐步上升,大多数农民工子女留在农村就读,因而形成了一个特殊的学生群体——留守儿童。这些孩子生活缺乏照顾、精神缺乏关怀、学习缺乏管理,因而被称为"寂寞的花朵"。留守儿童父母教育的缺位,导致思想教育放松,家庭监护弱化,出现了思想滑坡、行为失范、学习成绩下降等现象,这是家庭、学校、社会面临的学生德育棘手问题。据本学期统计,我校共有学生555  相似文献   

3.
李仁平 《考试周刊》2014,(59):160-160
我国农村很多地方条件艰苦,交通不便,文化信息闭塞落后,群众生活贫困。为了养家糊口,父母双双外出打工,给学校带来了大批"留守学生",越来越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难中之难。本文着力探讨应如何对农村留守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各地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外出打工赚钱,把正在接受教育的学生留在家里,形成"留守一族"."留守学生"缺少家庭教育和管理,学习习惯差、行为差、成绩上不去,不少"留守学生"成了烫手的山芋,成为学校教育的一大难题.多年对"留守学生"的帮扶教育实践,我想就"留守学生"的帮扶对策谈点看法.  相似文献   

5.
我是湖北省西部的一位普通教师,从教三十年,职业的原因养成了关注思考教育现象的习惯.长期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出现了一种不得不令我们思考和面对的现象:我们有相当高比例的学生越来越孤单,成为所谓的"留守儿童""留守少年",我所任教学校的学生群体中有53%的学生,因父母外出打工、援建、交流、离异等原因成为特殊的一群.  相似文献   

6.
随着打工热潮的兴起,农村许多孩子的父母外出打工,孩子被迫留在家中读书,这就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现代建设步伐加剧,经济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打工,为了生计只能将子女留在老家由父辈们照顾,这些孩子们在同学们中就成了特殊群体——"留守学生"。现今,留守学生现象已经成为倍受关注的重要课题,我国留守学生存在学习差,性格缺陷,心理障碍等问题,本文就"留守学生"现象进行了分析与思考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经济落后地区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大规模地向城市转移,越来越多的老人、孩子被留守在家。留守在家的孩子聚集到学校便形成了一个特殊群体——"留守学生"。这类学生由于父母外出打工,与他们聚少离多,沟  相似文献   

9.
西峰小学地处南安市英都镇偏远半山区,现有7个教学班,学生238人,其中留守学生109人,约占学生总数的46%。面对外出打工经商热潮带来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学校积极探索教育、监护、管理新途径,初步积累了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工作的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父母外出务工,孩子留守家园"的现象日益突出,产生了一个特殊的群体一留守学生。青神县儿童3.26万人,占全县人口的16.5%;长期外出务工的农民4.7万人,留守儿童8118人,占全县儿童的24.9%,其中义务教育阶段的农村留守学生6624人,占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学生总数的40.1%。因此,加强对留守学生教育管工作,既是教育和社会的责任,更是解决农民工的后顾之忧,构建和谐新农村,服务于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我县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在留守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方面做了大量的探索和实践,逐步形成了留守学生教育管理"青神模式"。  相似文献   

11.
随着打工经济的兴起,留守学生越来越成为学校教育的敏感话题。两河口中学是邻近县城的一所山区初中学校,在校学生913人,在服务范围的十个行政村里。有1.1万人外出打工。2005-2006学年度,我校留守学生113名,其中双亲在外的学生达到43名。2006-2007学年度留守学生达到312名,其中双亲在外的学生有78名。由于监护人的缺位,留守学生成为某种意义上的"孤儿"或"单亲孩子"。他们正处于人生关键时期,由于缺乏完整的家庭教育和影响,这些孩子往往存在心理缺陷,学习成绩较差,生活习惯不良等。对留守学生的教育研究成为农村学校教育工作的紧迫任务和时代特征。我校把留守学生的教育当做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数量庞大的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外出打工,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农村"留守儿童"群体逐渐形成.针对留守儿童的不良思想问题,构建留守儿童思想品德教育新模式--关怀教育.  相似文献   

13.
发挥学校教育主渠道构建"留守儿童"监护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外出打工已成为贵州农民脱贫致富的主要途径.由于各种原因,外出农民工不得不长年将年幼的子女留在家乡,这样在农村渐渐形成一个特殊群体"留守儿童".贵州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最新统计,以全省劳务人员输出388.66万人计算,全省农村"留守儿童"约在150万人左右.团省委专门组成的农村"留守儿童"课题研究组调查发现:部分农村15岁以下的儿童中,有近50%的是"留守儿童".  相似文献   

14.
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近些年来因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父母因外出打工,无法履行父母教育监护权而出现的社会现象。本文分析了当前"留守儿童"教育的现状及其产生的原因,并对解决这一社会问题做了积极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针对农村留守学生心理问题的体育干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随着农村外出打工人员的增加.农村留守学生越来越多,留守学生的特殊成长环境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和心理健康造成了不利影响.并导致这些学生由于情感缺失引发了诸多心理问题.因此,农村学校的体育教师应采取积极的对策,在教学过程中有针时性地予以纠正.  相似文献   

16.
在广大西部农村地区的学校涌现出一个新名词留守学生,所谓留守学生,是指父母双方长期外出打工,留在农村和祖父、祖母或其他亲属生活或单独生活的孩子。随着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不断增加,留守学生逐渐成为农村中小学教育的一个难点。留守学生的出现引发了一系列的基础教育问题,如流生、问题少年等,不仅影响到这些孩子本身的健康成长,同时也影响到一系列的思想道德问题,是一个值得思考和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在我的身边就有很多有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已成必然,催生出了"留守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即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而被留守在家,并且需要亲戚照顾的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伴随着一个个"空巢"家庭而来的留守子女心理健康问题不能不引起学校和社会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8.
在农村,由于受环境影响,经济发展十分不平衡,为了生计,许多家庭的学生父母不得不狠心外出打工。他们的孩子不是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照管,就是寄居在亲友家,导致孩子与父母相伴的时间甚少,造就了一个特殊群体"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实在令人堪忧,关爱留守儿童,让他们在爱的氛围下健康成长,是当今教育工作中面临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9.
由于地处山区,经济落后再加上农村多余劳动力,使常年外出务工人员逐年增多,其子女就成为"留守生","留守生"在学校已成为"社会现象"。部分外出打工父母的教育观念淡漠和社会不良风气,对这部分学生造成了消极的影响。有的父母在外打工收入较高,家庭环境相对优越,孩子花钱大手大脚,对学习无所谓,这些孩子认为学习不重要,将来也能出去打工照样能挣  相似文献   

20.
因农民外出打工,在农村中小学形成了特殊的人群“留守学生”。据利川市关工委的调查,“留守学生”占在校生的50%。“留守学生”在农村学校是一种普遍现象。长时间的亲情阻隔和家庭教育环境缺失,使相当部分的“留守学生”变得情感冷漠、玩世不恭,道德品质滑坡。很多教师害怕做“留守学生”的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