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以泉州湾洛阳江红树林的毛颚小卷蛾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不同生长期的桐花树毛颚小卷蛾抗氧化酶SOD和CAT活性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桐花树毛颚小卷蛾在幼虫期、蛹期、成虫期三个不同生长时期CAT含量间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总一SOD和CuZn-SOD在幼虫期和蛹期这两个生长期与成虫期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桐花树毛颚小卷蛾CuZn—SOD占总-SOD比例较高,Mn-SOD所占比例较低.桐花树毛颚小卷蛾总-SOD、Cu,Zn—SOD和CAT活性随着幼虫期、蛹期、成虫期的生命发展过程而逐渐增强,但Mn-SOD活性表现出相反的发展趋势,在成虫期最低.综合地看,在幼虫期喷洒生物农药,可能达到最佳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2.
Pb2+对桐花树幼苗抗氧化酶活性及脂质过氧化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土培实验,研究铅胁迫对桐花树(Aegiceras Corniculatum)幼苗膜脂过氧化及抗氧化保护酶的影响.结果表明,桐花树幼苗受铅胁迫源于时间和浓度的双重影响.Pb2 (0 mg/kg、500 mg/kg、1 000 mg/kg1、500 mg/kg2、000 mg/kg、3 000 mg/kg)胁迫30 d后超氧负离子(O2-)、丙二醛(MDA)的含量,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总体上都较铅离子胁迫15 d更高.随着Pb2 浓度(0~3 000 mg/kg)的升高,O2-、MDA的含量均呈上升趋势,表明Pb2 胁迫浓度越高,使桐花树幼苗膜脂过氧化而引起的膜伤害越大;在Pb2 胁迫浓度不超过2 000 mg/kg时,POD、CAT活性高于对照,且随铅浓度的升高而上升,高峰值在2 000 mg/kg处,体现其作为抗氧化保护酶对铅胁迫起到防御作用,亦是植物体对Pb2 的一种保护性的应激反应,但在高浓度(3 000 mg/kg)胁迫下,POD、CAT活性却下降低于对照,表明高浓度Pb2 胁迫已经伤害桐花树幼苗POD、CAT酶的防御保护能力,3 000 mg/kg铅离子浓度超过了桐花树幼苗正常生理过程所能承受的阈限值.yh  相似文献   

3.
在2011年3月到2012年3月对泉州湾洛阳江红树林桐花树毛颚小卷蛾进行种群年龄动态的研究.结果表明:泉州湾桐花树毛颚小卷蛾种群一年发生7~8代.桐花树毛颚小卷蛾种群整体较为稳定,种群结构性增长很低.潮间带位置对毛颚小卷蛾的影响不大,温度和桐花树的物候特征对毛颚小卷蛾有比较明显的影响,桐花树毛颚小卷蛾一般在春秋季节爆发,而冬夏季节数量明显减少,并且在桐花树果期数量不多.  相似文献   

4.
以1年龄桐花树为材料,用完全营养液和不同浓度的煤矸石完全营养液浸出液进行栽培试验,对不同生长阶段的桐花树根形态指标及Cu、Zn、Mn含量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以5kg、10kg、20kg、30kg煤矸石粉分别加完全营养液配成30L培养液(分别标记为:A、B、C、D),其污染水平均超过国家I类水质的标准.其中Cu、Zn未超过II类水质标准,Mn超过II类水质标准.且煤矸石含量越高,污染也越严重.桐花树根部重金属含量的变化趋势是Mn含量较高,Zn含量次之,而Cu含量较低.且桐花树根部的Mn、Zn含量随着煤矸石浸出液浓度的增大而升高.桐花树根系在煤矸石浸出液中能够正常生长发育,表明其对煤矸石浸出液的耐性较强.试验表明桐花树对Mn、Zn是富集植物,可以考虑其作为净化污水的植物.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泉州湾河口湿地桐花树的植被生物量、碳含量、碳密度及其分布规律.其结论如下:桐花树的植被生物量与碳密度分别为27.98,12.07t/hm2,且分布规律较为相似,其大小顺序均为树干>树枝>主根>树叶>侧根;桐花树植被的平均碳含量为42.33%±2.22%,其高低顺序为主根(43.88%±0.63%)>树干(43.29%±3.18%)>树枝(42.94%±1.20%)>树叶(42.67%±3.47%)>侧根(38.86%±2.13%).  相似文献   

6.
泉州湾自然保护区桐花树生态系统价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样方法对泉州湾河口湿地自然保护区桐花树(Aegiceras corniculatum)进行群落调查,了解其群落特征;并通过野外实验、收集资料、调查法等方式获得基础数据,运用生态经济学方法,对桐花树生态系统的气体调节功能、物质生产功能、净化功能、土壤保持功能、旅游功能和生物多样性保持功能等进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结果表明,泉州湾自然保护区桐花树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高达每年5 828.4万元,单位面积价值达到13.39万元.(hm2.a)-1,其中侵蚀控制和沉积物保持的价值3 690万元.a-1,占总价值的比例最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氟对人胎肝细胞脂质过氧化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的人胎肝细胞接触不同浓度的氟化钠24小时后,检测人胎肝细胞脂质过氧化物(LPO)水平、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以及培养液中LPO、乳酸脱氢酶(LDH)、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的活性。结果 各氟染毒组培养液中LDH和AST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细胞内和培养液中LPO水平升高(P<0.01),细胞内GSH含量则明显下降(P<0.01)。结论 氟可使人胎肝细胞脂质过氧化水平升高和CSH含量下降,并且二者均呈现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  相似文献   

8.
试验采用质量比值分别为100×10(-6),150×10~(-6),200×10~(-6)的MET喷施二叶一心期油菜幼苗,于第7,14,21(或23)和45d随机取功能叶,以比色法测定POD活性,滴定法测CAT活性及GSH含量,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活性采用紫外吸收法测定,结果表明,喷施多效唑的油菜幼苗叶中POD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活性增高,CAT活性降低,GSA含量增加,从而说明了MET提高作物的抗逆性,可能是由于提高某些保护酶活性及增加非酶类自由基净化剂含量所致。  相似文献   

9.
红树植物桐花树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遗传多样性作为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态系统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的基础.桐花树是热带亚热带海岸红树林树种中的广布种之一,研究其遗传多样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等位酶,ISSR、RAPD和AFLP等分子标记已用于桐花树的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综述了此方面的研究进展.总体而言,桐花树在物种和种群水平上具有较高的遗传变异水平.  相似文献   

10.
在室外自然光照条件下用淡水和人工海水(自然海盐比水为8g.Kg-1)处理培养红树植物桐花树(Aegiceras corniculatum)种胚90d,测定了种胚萌发和幼苗生长状况.结果表明:淡水处理桐花树种胚能够较早生根,且初次萌根率较高.两种处理下桐花树种胚的萌苗率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相似,且两种处理间没有显著性差异.淡水处理在幼苗前期有利于根长的伸长,而人工海水处理在幼苗中、后期有利于根数的增加.90d时,淡水处理的茎高和茎生物量分别比人工海水处理的高32.90%和50.00%,均具有显著差异性;而幼苗的胚轴、叶、根的生物量、单株生物量和根冠比及根系活力均不存在显著差异.试验表明:桐花树种胚在淡水环境里能够正常萌发,其幼苗生长良好.  相似文献   

11.
杂交水稻叶片衰老与膜脂过氧化作用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杂交水稻汕优63主茎在抽穗后10d,其叶片自上而下表现出叶绿素和蛋白质含量下降.光合作用速率降低.丙二醇和脂质红过氧化物含量明显增加.SOD活性则为倒三叶>倒四叶>倒二叶>旗叶.实验结果表明:叶片自下而上顺序衰老.叶片衰老与膜脂过氧化作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木菠萝和黄皮种子在湿藏过程中对低温敏感,随着温度下降,种子的发芽率、萌发指数和超氧物歧化酶的活性下降,丙二醛和脂质氢过氧化物的含量增加。其低温敏感性的原因可能是种子在低温湿藏时,发生膜脂过氧化作用,从而使膜脂丧失,膜的结构和功能受到损伤,种子的生活力丧失。  相似文献   

13.
运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来自浙江台州境内天台山不同生境的甜槠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并对其成分进行了聚酰胺薄层层析分析。结果表明,甜槠不同生境的叶片黄酮类化合物以冠层生境含量最高,灌丛生境次之,林下生境含量最低;林下生境的黄酮类化合物成分最少,而冠层生境的成分最多。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硝酸钙胁迫下24-表油菜素内酯(EBR)对黄瓜幼苗抗氧化性能及可溶性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从其抗氧化性能及可溶性蛋白表达的变化来探讨EBR对硝酸钙胁迫下黄瓜幼苗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相比,硝酸钙胁迫导致黄瓜幼苗的丙二醛含量及细胞膜透性显著提高了115.1%和105.6%,膜脂过氧化加剧,黄瓜根系中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且至少有35种蛋白发生明显变化,而叶片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升高且至少有29种蛋白发生明显变化;而硝酸钙胁迫下喷施EBR后黄瓜幼苗的SOD、POD、CAT分别比单纯的硝酸钙胁迫增加了20.2%、20.3%、34.4%,并提高了其可溶性蛋白含量及其表达的变化幅度。结论:24-表油菜素内酯可通过调节硝酸钙胁迫下黄瓜幼苗抗氧化性、可溶性蛋白含量及其表达,进而降低其膜脂过氧化程度,以缓解硝酸钙胁迫对植株的伤害。  相似文献   

15.
在橡胶籽苗的三个不同物候期对其外施乙烯利,研究不同敏感性橡胶籽苗外施乙烯利后的质膜透性和膜脂过氧化的变化结果,为用乙烯利选择优良砧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材料1质膜透性极显著地高于材料2,膜脂过氧化程度二者差异不显著;材料 4膜脂过氧化程度极显著高于材料3,质膜透性二者差异不显著;材料5质膜透性极显著地高于材料6,膜脂过氧化二者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以小麦种子为材料,通过液体培养实验探究铜对小麦幼苗生长和抗氧化系统的响应,揭示小麦幼苗对铜胁迫的生理抗性机制。结果表明,低浓度铜对小麦幼苗生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随着铜浓度的进一步增大和培养时间的延长,小麦幼苗的生长量明显减少,根和叶片中的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脯氨酸(Pro)的含量均明显升高,与对照相比达到5%或1%的差异显著性水平,这些活性物质在根和叶中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其含量除POD在根中分布大于叶中外,其余均表现为在叶中的分布大于在根中的分布。在过量Cu2+引起胁迫的过程中,抗氧化系统各成分通过相互协同配合,对铜胁迫进行有效的抵御,对自身进行严密的保护。  相似文献   

17.
植物器官衰老,往往发生膜脂过氧化作用,丙二醛(MDA)是膜脂过氧化作用的最终分解产物,其含量可以反映植物衰老的程度。在衰老的器官中丙二醛含量较高,而在幼嫩的器官中丙二醛含量较少。  相似文献   

18.
中华猕猴桃果实成熟过程中膜脂过氧化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中华猕猴桃果实成熟过程中脂过氧化的变化,结果表明:MDA含量呈上升趋势,SOD、Vc含量呈下降趋势。SOD、POD酶活性出现二次高峰,SOD、POD活性第一次峰出现时,果实内MDA含量下降;第二次峰出现时MDA含量变化不大,两品种比较,果实内Vc含量高,膜脂过氧化水平低时,果实成熟慢。  相似文献   

19.
中职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的疏导与干预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职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突出表现为缺乏学习动力,厌学情绪严重,人际关系紧张,自我意识过强,心理行为偏执,情绪起伏不定,极端心理严重等.对中职学生心理行为问题进行疏导与干预,最为有效的方法就是全方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面向全体、重视个体,抓住心理健康课程这条主线,建立心理预防干预体系和学生自我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20.
中国的人口问题越来越严峻 :数量仍在增加 ,素质提高缓慢 ,结构矛盾尖锐 ,就业压力日增。以联合国人口预测结果为依据 ,对中国人口的长期变化作了系统的分析。为了保证我国人口系统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一方面要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政策 ,另一方面 ,至迟在 2 0 1 0年要对中国的生育政策作出调整 ,在 2 0 2 0年对退休政策作出调整 ;大力研究和开发老年产品 ,发展老年产业 ,社会保险和个人保险结合解决养老问题 ;转变观念 ,对跨年龄段婚姻和涉外婚姻给予更多的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