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媒体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时代背景下,养生保健类期刊要在传统期刊内容生产、发行营销、传播方式等方面主动拥抱新媒体、新技术,走媒体融合发展道路。本文系统地分析了《祝您健康·养生堂》月刊融媒体出版项目的策划和实施过程,对养生保健类期刊的媒体融合发展提供了具体的路径和实施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陈培一 《传媒》2000,(7):21-23
如何搞好期刊的发行工作,一直是困扰期刊经营者的难点。在我国近8000种期刊中,据1999年最新统计数字,期发量在百万以上者也只有那么几家,超过10万期发量者也只有那么十几、二十几家,大部分在一二万份徘徊,甚至还有相当数量的期刊处于期发量几千份的窘迫境地。我认为,搞好期刊发行工作,应该从下面几个环节入手。 一、认识现代期刊的生存环境 期刊作为现代新闻传媒之一,在媒体竞争中既有优势又有劣势,整体来说优势大于劣  相似文献   

3.
世纪华文对报刊媒体零售市场长年连续监测,所监测的女性高码洋时尚类期刊是指市场零售价在20元(含20元)以上的女性类时尚期刊,所监测的17城市为北京、长沙、成都、大连、广州、上海等城市.  相似文献   

4.
消费类期刊与行业期刊的经营收入来源与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产业的角度来看待期刊行业,一般将期刊分为消费类、行业类与学术类期刊.不同于学术类期刊显著的内容与运作特征,消费类期刊与行业类期刊的经营收入规律自成一体.消费类期刊与行业类期刊的经营收入,是期刊社盈利的前提和重要保障.经营收入又称"营业收入",是指期刊在出版与发行活动及其他营业活动中,对外销售期刊或提供劳务取得的期刊发行收入、广告收入以及期刊的品牌经营收入.  相似文献   

5.
老牌文摘期刊:冰火两重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升国 《传媒》2007,(1):46-48
在中国的期刊中,文摘期刊尤为引人注目.<读者>作为先锋,开发了文摘类期刊市场,获得空前的成功,月发行量超过1000万份,不仅成为文摘期刊发行之王,也是中国期刊发行执牛耳者,加上<青年文摘>等几本发行过百万的第二梯队和一些发行几十万的新进部队,我国文摘期刊在发行市场所占份额远远高于其他类别的期刊,文摘期刊俨然成为愈演愈烈的神话.  相似文献   

6.
王刚 《传媒》2009,(1):79-80
教辅期刊是中国期刊阵营里的一个特殊群体,因坐拥庞大的学生消费市场,它一直是期刊发行市场上的一支劲旅。据统计,我国发行量超过100万份的期刊不到30种,其中有三分之一左右是教辅类期刊。然而,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教辅期刊的发行渠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生存环境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7.
强化服务功能是专业期刊竞争的有力手段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随着科技新时代的到来,媒体的多样性在不断瓜分需求市场。新闻竞争越来越激烈已成为不争的事实,特别是在网络、电视、报纸等媒体飞速发展的今天,作为期刊业更是举步维艰。面对发行市场和广告市场的双重挤压,面对综合类、娱乐类期刊引人入胜的精彩内容,专业期刊如何在不利的客观条件下形成独特的风格,保持长久不衰的竞争力?依本人之见,强化服务功能是专业期刊的生存根基、发展之路和竞争手段。每一个媒体所处的地位和外部条件都有它的自然优势,同时也有它的先天不足,各种条件与情况交织在一起构成比较复杂的竞争态势。注重以时效性…  相似文献   

8.
卞骞 《声屏世界》2012,(7):138-139
中国的期刊市场还远未走向成熟,一定还有越来越多的期刊进入这个充满竞争的市场,在这里给所有不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名门望族"的新进期刊提个醒:发行,期刊的重中之重!中国期刊,任重道远中国的期刊市场从真正正规化开始到现在不过才短短20来年时间。伴随着网络和各种新媒体的出现,曾经有段时间期刊等纸质媒体要消亡的论调甚嚣尘上,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事实的反击,这种言论已不攻自破。中国的期刊市场现在仅仅是处于发展上升期阶段,还远远没有走向成熟,更何况消亡?所以,中国期刊界的同仁们,必须在重  相似文献   

9.
一、医学类期刊发行现状分析 众所周知,期刊出版的命脉在于发行.根据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揽(2004年版)>统计,医学类期刊多达1220种,(综合性医药卫生类258种;预防医学、卫生学类236种;中国医学类123种;基础医学类82种;临床医学、特种医学类449种;药学类72种),其中有223种医学类核心期刊.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介绍教育类期刊主要经营模式的基础上,通过探讨教育类期刊在办刊理念、品牌效应、发行体制方面存在的具体问题和发展的现实困境,着重指出教育类期刊建立现代经营体制,应在树立专业品牌意识的基础上,实施期刊精品战略;建设优质人才队伍,不断优化经营管理体制;拓展期刊多元发行渠道,规范期刊市场运营机制.  相似文献   

11.
城市期刊面临的困惑与机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期刊,顾名思义是以一个中心城市为主要报道对象、发行范围、影响区域的期刊,通常带有强烈的地方特色。城市期刊在美欧和我国的港台地区是一个很有影响的期刊族群,但是在国内城市期刊媒体还  相似文献   

12.
期刊市场 空间多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与现状我国期刊品种总数近三年来一直在8000种上下,其中社会科学期刊与科学技术期刊约各占一半。期刊发行总量:1997年、1998年为25亿册,1999年为28.9亿册,2000年期刊发行总量尚未公布,估计与1999年相近。由于统计手段不足,我国期刊业的年经营总额至今尚未能作出精确的计算。倘根据年总发行量与期刊平均定价作大体估算的话,1999年我国期刊总销售额约为80亿元人民币,其中扣除通行的40%发行费率,实际销售总收入约为48亿元人民币。1999年我国期刊刊登广告的收入总额为8.9亿人民币,其中扣除广告税款约8000万元人民币,实际广告收入…  相似文献   

13.
曾燕 《传媒》2015,(12):33-34
《特别关注》由湖北日报传媒集团主管主办,是以中年男性为主要读者对象的文摘类期刊.自2000年创刊以来,在媒体竞争白热化、新媒体迅速崛起、纸媒发行普遍下滑的时代,《特别关注》发行量逆势上扬,“一枝独秀”,实现了由3万份向300万份质的飞跃.一份文摘类期刊,是如何实现如此惊人的发行奇迹的呢?为此笔者走访了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对《特别关注》的发行经验进行了调研.  相似文献   

14.
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期刊的发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和分析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期刊发行现状,指出入世后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期刊发行面临的机遇。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期刊应注重提高质量和联系读者,并可采取以邮局发行为主自办发行为辅、代理发行、网络出版发行、读者俱乐部、研究会、差别定价、异业渠道发行、编委宣传等多种行之有效的发行方式。  相似文献   

15.
王福河 《传媒》2001,(9):50-50
国内有一定影响的语文期刊已逾百家,覆盖的中学生读者多达2000多万,是我国期刊方阵不可忽视的重要成员。 尽管语文期刊发行状况优于其它学科教育杂志,但与以青少年读者为对象的综合类、生活类杂志相比,仍是发行小户。绝大多数语文刊物月发行量不到5万份,超10万份的屈指可数,而综合类、生活类青年刊物,如《辽宁青年》《初中生》之类,发行过50万大关的早已争辉大江南北各省。同一市场,发行效果  相似文献   

16.
期刊作为一种商品,必然要参与市场流通和竞争,接受市场检验,随着期刊市场的发展和期刊竞争的白热化,发行渠道管理是否得力,越来越直接地影响着期刊的生命力。时下已经有人提出,渠道的建没和管理同人才、实力和核心机密一样,是期刊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因此,期刊社如何建设自己的发行渠道,如何管理好自己的销售网络,直接关系到期刊的生存和发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刘保全 《新闻界》2004,(2):33-33
本刊讯由北京大学图书馆和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共同组织评选的第四届“新闻核心期刊”,近日通过评审鉴定,《新闻界》再次当选。“新闻核心期刊”是“中文核心期刊”的一部分。被编排在“文化事业、信息与知识传播类核心期刊”中,它覆盖了新闻学与传播学的整个学科即新闻、传播、广播、电视、编辑、出版、发行等。在各学科评选的基础上,汇编成《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一书2004年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向社会公布发行。对入选的“核心期刊”单位,不通知,不发任何证书。旨在向订阅单位和个人推荐优秀的、高质量的期刊,供大家选订,以便在…  相似文献   

18.
1《档案管理》应做好期刊经营期刊经营包括期刊的发行和采编等工作,期刊经营的好坏是影响期刊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所在。《档案管理》作为中国档案学档案事业类核心期刊,更应  相似文献   

19.
崔江红 《传媒》2012,(10):48-50
从世纪华文所监测的期刊发行市场来看,今年上半年我国各类期刊发行市场基本保持稳定,不同类别期刊有增有减,并呈现出市场高集中度,一线城市仍是竞争主战场,部分二、三线城市具有增长潜力的竞争局面。市场竞争详情如何?呈现出何种发展态势?本文依据世纪华文对全国五大区域30余座城市所做的零售发行市场监测,对主要类别期刊零售发行市场进行详细分析。此次监测的30余个大中型城市,既包括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也包括省会城市和各省  相似文献   

20.
黄海洋 《青年记者》2009,(24):32-35
无论是时政类新闻周刊的走出国门,抑或男性时尚杂志的创办热潮;无论是文摘类期刊发行的再创新高,还是第一家股份制期刊集团的成立,仿佛都在告诉我们,在这个经济的“寒冬”,我们已迎来了文化的“早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