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们市少年体校游泳班领队、教练员11人(女教练4人):学员66人(经过三年半训练的10人,三年训练的8人,二年半训练的13人,二年训练的32人,半年训练的3人),年龄最大的17岁,最小的12岁,按年龄、性别分成男女甲、乙组(14岁以上的为甲组,12—13岁的为乙组),每组由二名教练带。一年来全队94%的运动员提高了本人的最高成绩,全队共有10人打破了12项年龄组全国纪录。这次参加全运会的9名运动员中,男运动员的平均年龄为16岁,女运动员为13.8岁,9名运动员中有8人提高  相似文献   

2.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选拔参加残奥会国家队冬训及部分春训的运动员进行调查,并就优秀残疾投运动员多年训练的主要动机进行了分析。结论是:1.我国优秀残疾投掷运动员坚持多年运动训练的因素既有对项目的热爱、对自尊和社会尊重的要求,同时也受生活压力因素的影响。2.男女运动员均表现出强身健体的训练动机。3.男运动员更看重运动训练的内部回报,女运动员则看重训练的外部奖励。4.男运动员注意运动训练的长远回报,女运动员看重运动训练带来的眼前利益。5.男运动员渴望通过训练及成绩得到社会认可,女运动员则更看重自我肯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跟踪测试法、数理统计法,对江西女子划艇队夺冠成员在2017年天津全运赛前12周训练负荷结构特征进行分析,为总结高龄运动员的训练模式特征提供实证依据。结论:女划运动员在第一阶段以恢复、提升运动员的基础体能为重点;第二阶段以巩固、提升有氧能力和强化水上专项能力进行训练实施。训练的总量趋势大体呈先增量后减量;越临近比赛,水上训练量逐步增加,陆上训练量逐渐减少。江西女划队以有氧训练为主,有氧训练所占的比列最高;水上抗阻训练比例和水上速度训练比例相当;SKM训练类型的训练比例最低,模拟比赛训练的比例仅高于SKM训练类型。陆上机能训练中大力量训练比例最高;力量耐力次之;陆上有氧训练再次之,其中,自身负重和核心训练是调节性训练,比例较低。此外,江西女划队特别注重运动员的机能恢复训练。  相似文献   

4.
运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和数理统计法,以参加2010年全国武术套路锦标赛的男、女长拳运动员为研究对象,以男、女长拳进入前16名的运动员和17~32名的运动员进行对照,就动作质量、演练水平得分和难度动作得分与最终得分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决定男、女前16名运动员排名的关键因素为演练水平得分,同时女运动员的排名还受难度得分的影响;影响男、女17~32名运动员排名的主要因素为动作质量的得分和难度得分。建议排名前16的男、女运动员加强演练水平的训练1,7~32名的男、女运动员尤其要注重动作质量和难度的训练。  相似文献   

5.
《湖北体育科技》2019,(12):1099-1101
提高青少年排球运动员的水平,是保证我国排球水平经久不衰的重要因素。运用文献资料法和专家访谈法,总结青少年排球运动员培养提高的训练经验。得出结论:根据排球技术特征,选用"分解训练、辅助训练、强化训练和组合训练"的方法手段,在各种不同时期进行"以难带易"的训练,对排球的容易技术,采用"以易促精"的训练要求;运用超量恢复的训练原理,科学掌控青少年排球运动员的训练负荷,以及强化仿技术动作的身体体能训练,最大限度地提高青少年排球运动员的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6.
对我国少年体操运动员损伤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前言: 本文通过对参加1986年1月至3月全国少年体操集训的16省市队的男、女运动员共69人(男27、女42)进行暨往史及集训期间的损伤调查,以了解目前少年体操运动员发生损伤的主要部位及性质,分析其产生的原因,进而去寻找减少和预防损伤的措施,以保证运动训练的正常进行,使运动员的身体得以健康的发展。二、少年体操运动员运动损伤的现状:  相似文献   

7.
研究优秀运动员一年训练周期中血睾酮的变化规律,分析运动性低血睾酮的发生与训练周期安排的关系;总结优秀运动员一年训练周期中红细胞和网织红细胞相关参数的变化,分析运动性血红蛋白降低在不同训练周期的表现特点。研究方法:以一年作为一个相对完整的训练周期,分为春季赛前(3-5月份),赛季(6-10月份),赛后与冬训期(11-1月份),测试江苏省田径、游泳、体操、划船、自行车、篮球、排球、柔道、手球、现代五项等项目的优秀运动员血睾酮、红细胞与网织红细胞参数,进行统计与分析。研究结果:运动员血睾酮值均表现出明显的训练与比赛周期特点,冬训后和大赛后较低,赛前较高或一般,出现低血睾酮的运动员不少,且所有项目中都有运动员在训练中出现低血睾酮,恢复较慢。同样证明了训练周期安排是影响血睾酮的最重要因素;运动员训练中血红蛋白的降低与训练周期无明显相关,在春季赛前血红蛋白低于13g/dl的女运动员比例较其它训练阶段多,达到20%,其它阶段低于10%;在春季赛前血红蛋白低于14g/dl的男运动员比例较其它训练阶段多,达到11%,其它阶段比例较小;除个别女运动员外,未发现发生贫血的运动员;除个别女运动员外,未发现运动员铁营养缺乏;血红蛋白含量与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CHR)显著相关(p<0.01)。  相似文献   

8.
将振动训练运用在速滑运动员力量训练中,经过8周训练后观察训练效果,以探讨振动训练对速滑运动员下肢力量的改善效应。将16名吉林省速滑队女运动员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常规力量训练与常规训练和振动训练相结合的方式训练。实验结果表明:8周振动频率为30Hz,振幅为2mm的振动训练与常规力量训练相结合,能够有效地提高速滑运动员力量的训练效果。尽管8周振动力量训练对提高速滑运动员下肢肌群的最大力量无明显优势,但能显著性提高下肢肌群爆发力与耐力水平,同时能够有效提高速滑运动员的下蹲跳成绩。  相似文献   

9.
如何根据女运动员的月经周期规律安排中周期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根据多年从事女运动员训练的经验,并结合女运动员的生理规律和特点,较全面地论述了如何根据女运动员月经周期规律安排中周期训练。并根据几种不同的月经周期类型阐述了相应的训练方法和措施,对女运动员的训练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竞技体育对人类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是巨大的,但对女运动员群体的"非人道伤害"也是客观存在的,具体表现为:高强度、非正当训练带来的女运动员伤病健康问题;隔离式异性交往带来的女运动员恋爱婚姻问题;低文化教育和封闭化管理带来的女运动员退役转型问题。可以尝试通过减少破坏力大的竞技项目、杜绝非人道的训练手段、健全在役运动员安康保险体系、完善退役运动员权益保障机制、引导社会形成健康的体育价值观、采取理性适度的奖励等措施,把竞技体育带来的伤害降到最低、把预防挽救措施做到最严密和最周到,最大限度维护女运动员的权益。  相似文献   

11.
一、前言鉴于女运动员在生物学适应机制和生理学方面的特点,国内外已有不少专家、学者和教练员对女运动员的训练安排等问题进行了研究,不少刊物登载过这方面的报导,这些报导大多集中在研究女运动员训练量、运动强度的安排、经期训练的利弊及经期训练与运动成绩的关系等等。综合我们拜读过的有关文献资料,有些人认为女运动员的训练量和运动强度的安排应明显小于男运动员,这与传统的女子进行训练会有不良影响、尤其是经期训练和比  相似文献   

12.
通过使用道德立场问卷和运动训练伦理困境问卷,分别计算参加测试运动员和教练员在道德观和伦理决策中的得分,并通过设计3个独立的2(性别:男、女)×3(教育训练水平;高级运动员、低级运动员、教练员)受试者之间的样本,用因子方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在我国进行伦理道德教育时不应考虑性别的差异;当教练员用不同的伦理道德观点教育运动员时,他们应该知道自己和运动员的道德观存在区别,以优化促进运动员的全面发展;目前我国运动训练教育计划未能促进教练员和运动员的伦理决策和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以领导理论和教练员多维系统理论为依据,采用问卷调查、现场观察和访问等多种方法,探讨我国优势竞技项目教练员领导行为特征与执教效果等问题。研究结果如下:1.我国部分优势项目运动员特征因素对教练员领导行为的影响:运动等级高、运动成绩好、训练年限长及文化程度相对较高的运动员对教练员训练指导行为和民主行为的实际认知程度较高,社会支持行为和积极反馈行为是所有运动员所期望的执教方式,说明运动员特征因素对教练员执教的风格有较大的影响。2.运动员性别对教练员领导行为的影响:男、女运动员认知教练员领导行为的训练指导行为、民主…  相似文献   

14.
以备战15届多哈亚运会高尔夫比赛的14名国家队选手(8男6女)为研究对象,对运动员性格特点、训练策略及竞赛策略进行测试,利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检验优秀高尔夫运动员的性格特点与训练策略和竞赛策略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我国优秀高尔夫运动员的性格特点与训练策略和竞赛策略有显著相关;训练策略在竞赛中的运用较好;在训练策略和竞赛策略某些维度的运用上存在明显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5.
运动对大学生女运动员月经生理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15所大学的160名大学生女运动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我国大学生女运动员的月经生理呈现以下特点:初潮年龄正常、痛经现象严重、经前期紧张综合症现象突出、月经失调发生率低。这些特点揭示了运动刺激因子对大学生女运动员月经周期的影响,这对女大学生运动员的训练和健康维护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6.
体育项目中的训练与过度训练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多种症状都支持对过度训练(OT)的探查。测量血清尿素(SU)和血清肌氨酸激酶(CK)值,除了对优秀运动员进行诊断和分析之外,也用于对运动员日常训练状态进行监控。因此,我们将根据不同运动员,同一运动员的不同状态,对这些指标的意义进行检验。方法:测试时象为具有国际水平的赛艇运动员,所有数据均来自于对这些运动员训练过程的测试。结果:6981例血清尿素测试样本(男运动员717人,女运动员285人)表明, 数据呈现出一种轻微不对称的正态分布态势(男运动员80%,5~7mmol·L-1;女运动员75%, 4~6mmol·L-1)。女运动员的数值比男运动员约低1.5mmol·L-1,个体差异较大,因此以 8.3mmol·L-1(男运动员)和7.0mmol·L-1(女运动员)作为判断运动员过度训练的固定阈值是不可靠的。在运动训练中,肌氨酸激酶(CK)也已被作为判定肌肉紧张的重要参数进行检测和评价。2790例肌氨酸激酶测试样本(男运动员497人,女运动员350人)显示,数据的频率分布为不对称的正态分布,在100—250U·L-1的区域内具有明显偏向高值区域的趋势,在250~ 350U·L-1和1000~2000U·L-1范围内分布频数明显升高。男运动员的最高值为3000U·L- 1,女运动员最高值为1150U·L-1,个体差异显著。血清肌氨酸激酶水平长期较低的运动员显示出小的数值变化;血清肌氨酸激酶水平长期较高的运动员在数值上显示出显著的变化波动。结论:这两个参数也许都有助于从大量样本中测定个人数值基准线。对这两个参数的测量至少应该在标准条件下每3天进行一次。如果在一段时间的训练(2—4天)后同时观察到参数数值显著升高和训练耐受力降低,则表明机体的分解/合成代谢活动或训练耐受力不足的可能性升高。  相似文献   

17.
中国国家武术散打队冬训训练监控与机能评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生化指标对中国国家散打队运动员2006年冬训进行训练监控,保障科学化训练的进行.方法:以国家散打队22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应用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尿素氮(BUN)、肌酸激酶(CK)、睾酮(T)、免疫球蛋白IgG、IeA、IgM等生化指标,对运动员冬训过程进行了监控与评定.结果:在冬训期间,男子散打运动员的Hb、BUN、T等指标和冬训前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与冬训初期相比,女运动员除了冬训末期的T显著增高及中期的BUN显著下降外,其余指标均无显著性变化.结论:冬训期间的运动训练负荷安排比较合理,总体上运动员在机能水平有所提高的同时,没有出现训练过度及免疫抑制的情况.运动员部分生化指标的个体差异较大,应建立运动员训练监测的个人档案,进行纵向比较与分析;针对个别免疫力下降或有贫血征兆的运动员,要注意积极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18.
研究对象:陕西省和河南省武术队武英级男、女运动员共20人;西安体育学院武术队运动员男、女共15人,武英级3人,一级12人;西安体育学院武术系本科生男、女共25人,一级18人,二级7人。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结果与分析损伤概况:在本次调查的60名运动员(学生)中,男性27人,占45%:女性33人,占55%,在训练(教学)和比赛中共发生过100例次运动损伤,其中男性49例次,女性51例次。最容易发生损伤的情况是训练中,占总受伤比例的85%,比赛中只占15%。主要由于:(1)对于不同年龄、性别和训练年限的运动员,训练水平和经验,身体素质和状态都有差别,在…  相似文献   

19.
一、学情分析老运动员16人与新集训的苗子8人共同训练,老运动员以提高专项能力为主,新运动员以学习适应为主,目标是通过集训,以老带新,共同成长,共同提高,让更多的新苗子留下来。二、集训任务1.提高有氧耐力能力的训练,老运动员周跑量达到70公里以上,新运动员以适应为主。  相似文献   

20.
传统的为女运动员制定的身体训练与专项训练计划,大部分都模拟男运动员的训练计划。但是,在解剖上、生理和心理上两性都是有区别的。这样就要求对男运动员训练计划加以修改,以便更恰当地训练女运动员准备参加比赛。因为女运动员骨盆较宽,关节松软,因此在受伤的类型上也稍有区别。宽的骨盆增加了大腿与小腿之间的角度,在放松时能使膝盖骨横向移动。如果身体训练差便容易导致膝关节脱臼和造成膝关节周围软骨退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