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数学解题中的雅努斯思维●广东省顺德市第一中学宁垂信雅努斯——相传是古罗马中的一尊门神,它有着截然相反的两副面孔,因而在思维理论中,人们把对两种截然相反情况的同时考虑,称为雅努斯思维或两面神思维。雅努斯思维是美国学者A·罗森堡于1979年率先提出来的。...  相似文献   

2.
英语中的每个月份名,也源自古老的神话传说。January即由罗马传说中守护神雅努斯的拉丁文名字演变而成。  相似文献   

3.
莎翁罗马剧《裘力斯·凯撒》历来争议颇多,主要涉及戏剧种类划分、主角界定、政治意图归属等方面。援引文化诗学批评策略解构其"雅努斯面孔",或可为进一步探索莎翁戏剧的文化内涵提供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4.
“物理美学”或者称“物理学中的美学”是一门研究物理学美的规律的科学。物理美有多种表现,在教学中贯穿美感教育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5.
时光如水,这是全世界最古老、最流行的比喻。但时间最好的形象代言人则是罗马神话中的门神雅努斯(Janus)。中国民俗中有“门神门神耍大刀.大鬼小鬼进不来”的说法,可这位西方的门神并非武将,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雅文化”其深刻的哲学和美学意蕴 ,映象着中华民族高层次高品位的精神追求。本文试论在设计方面 ,其具有高品位的艺术性以及追求崇高的人格修养。一、从历史上看“雅文化”的美学内涵和澹泊的意境 ;二、“雅文化”在设计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彭永东 《成才之路》2012,(10):99-I0016
正《物理学之美》,作者杨建邺,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从物理学史中的案例入手,融入美学探讨,案例讲述和美学讨论丝丝入扣,非常巧妙地呈现了物理学的美学内涵。作者选取的第一个案例是"开普勒的和谐宇宙",第二个案例是"牛顿的引力理论",从第一个案例到第二个案例,走过了  相似文献   

8.
物理学是以观察试验为基础 ,需要高度理性思维的自然科学 ,它具有精密、严谨、求实、理性的特点 .因此 ,在教学中人们常常忽视了它丰富的美学价值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 ,美学教育将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依据美学的有关理论对物理学中美学问题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9.
就物理学大师尼耳斯·玻尔对早期分子生物学研究领域所作出的杰出贡献作出简要地论述.旨在揭示玻尔的生物学思想之丰富的内涵.论述了尼耳斯·玻尔生物学思想在21世纪生命科学发展中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美学与物理     
科学真理是对现象本质的揭示,真实普遍的反映,物理学研究的是自然现象的普遍规律,从古到今的许多物理学家,在揭示自然规律时大都遵循着对称、协调、和谐、自然的完美性美学原则。因此,美学思维渗透在物理学理论研究中。  相似文献   

11.
在人类审美认识过程中,美学移情与哲学抽象有着天然的思维契合。美学移情处于审美欣赏的实质位置,是审美主体向对象“灌注了生命”。美学移情有着强烈的主观感性体验特征,但却内涵着深刻的哲学抽象的逻辑思维方式。哲学抽象是美学移情的思维基础,美学移情是哲学抽象的客观显现。  相似文献   

12.
思维处于活跃状态,不但能使学生克服学习中的障碍,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而且能使其思维能力得到提高。因此探讨数学课堂中的思维教学具有重要意义。在数学教学中,可通过设计思维最近发展区、挖掘数学知识的内蕴、呈现“好”的数学问题、教学评价、唤起数学美感等途径,激活学生的思维。  相似文献   

13.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30年间,中国美学经历了较为复杂的转型期。我国审美文化研究既有别于抽象的美学玄学,又有别于具体的物质文化实践。当代审美从各种视角对当代中国审美文化进行了多维透视,而其中也存在着人文内涵不足、视野偏窄的缺陷。在文化工业的压迫下,美学已不再是单纯探讨“美”的学科,“丑”大量地涌入艺术殿堂,丰富了艺术现象。显而易见的是各种“伪美”现象充斥着我们的视听世界,在大众的非理性精神思考下,这种对“伪美”的追逐是一种审美短视的行为,从它背后透露出的是大众异化的审美态度。  相似文献   

14.
钱钟书《围城》中的比喻艺术之所以精湛,不仅因其丰富多彩,更因其意蕴深邃。它蕴含着汉民族丰富的审美文化意蕴:精警的隐喻结构与通脱的哲理内涵,虚实相涵的哲学理念与相反相成的辩证统一,具象的思维方式与“立象以尽意”审美取向。  相似文献   

15.
“气”作为完全意义上的文艺美学范畴首次出现于《乐记》。“气”被用来解释乐的生成、乐的政治工具性、乐的功能性,其美学内涵的形成涉及到中国古代哲学、巫术活动及“乐”的理念等各个方面。《乐记》中乐“气”范畴的理论成型对中国传统文艺美学思想的发展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6.
科学精神是人类在漫长的科学活动中形成的被人格化的精神气质和人格力量 ,是激励人们探索和掌握科学知识、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的灵魂和动力 .本文从科学精神的内涵 ,传统物理课堂教学的局限及物理课堂教学中科学精神的培养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7.
在人类探究宇宙奥秘、揭示自然规律的伟大历程中,物理与美学结下了不解之缘。关学的发展与建立,促使物理美学应运而生。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颇具特色的物理关学思想形成了。物理关学思想的实质是人们在探索物理世界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那种追求真、善、美的人生态度、价值观念以及从事物理研究所特有的思维方式和方法,主要包括物理人生观、物理价值观、物理审美观和物理方法论等内容。物理关学思想渗透于物理教学中,使学生得到科学教育又得到人文教育。  相似文献   

18.
中国文学在其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历经了文、赋、诗、词、曲、小说等各种文学体裁的更迭替换,但意境美一直是人们所追求的一种美学境界,这种美学境界所表现出来的文学魅力令千年以来的国人屡屡赞叹,为之折服。意境美所体现出来的审美内涵主要有"言有尽而意无穷"、"意蕴无穷"等,这种美学旨趣的形成与《周易》之取象思维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情境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它在不同的学科视野中具有不同的涵义,在构成要素以及要素关系等方面有不同的规定。艺术人类学者扩展了情境的内涵,重视情境的历史文化内涵,凸现审美主体、审美客体与观审环境在具体情境中的组合特征,从而使美感研究与人的研究结合,并在多维研究中走向深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