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6年12月27日,江苏教育出版社前总编辑吴为公先生永远地离开了我们。然而,他那无私磊落和仁者风范,他那诚实品格和慈祥情怀,他那创业精神和不凡业绩,却永远地留在了人们尤其是江苏教育出版社员工的心中。  相似文献   

2.
三味书屋     
三味书屋古希腊著名的数学家刁藩都,人们对他的生平所知甚少。但在他的墓碑上留下了篇风趣的碑文,能够提示人们动动数学脑筋,从而掌握他的生平。碑文是这样写的:“刁藩都长眠于此,倘若你懂得碑文的奥秘,它会告诉你刁藩都的寿命。诸神赐予他的生命的六分之一是童年,...  相似文献   

3.
语录     
《新闻世界》2006,(6):13-13
“从飞是高尚的,他没有错,错的是人们把他当成了太阳,但他实际上不是太阳。”——慈善大使从飞去世以后,一场关于他善举意义的讨论在互联网上风起云涌。  相似文献   

4.
窦唯确实是被“娱乐”玩死的。他本该顺理成章地被人遗忘,但不幸的是他的娱乐性还在,这个东西把他强行拉回了人们的视野。[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老李     
老李 《出版参考》2005,(9):12-12
老李刚来组织部时,人们不叫他老李,而是叫他小李。这小李一叫十多年,到四十多岁了,同事们就改口,开始叫他老李。刚来组织部时,小李是一个很有才华的青年,经常在报纸上发表文章,部长也对他很器重,所有部里的总结、打算和领导讲话,都让他执笔来写。在部内部外,领导提起小李,就夸他是“我们部里的笔杆子”。  相似文献   

6.
在信息社会,在知识经济时代,人们的基本生活方式,除衣、食、住、行之外,阅读也应该成为或说是正在成为人们基本生活方式的一部分。“阅读”是以吸收为前提的生活方式。一个人通过阅读书刊汲取科技的、化的、精神的营养,转化为自己的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作用于工作对象,取得工作业绩。他阅读的数量和质量越多越高,他的素质相应就会越高,他的业绩相应就越充分,他对综合国力的贡献也就越大。从这种意义上来说,  相似文献   

7.
康金声是我50年代末的学生,当时就爱好文艺,并有了较好的写作基础。他后来从事了中学和大学的教育工作,又搞了古典文学的研究,可一直没有间断过文艺创作。60年代初期以来,他发表了许多诗歌、散文、小说和文艺评论等,虽属业余创作,但有一定的社会影响。这次他把几十年来较好的作品搜集起来,汇为一个集子,我觉得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对他本人来说,是一个阶段性的总结;对于文坛来说,又多了一本有一定分量的作品;对大众来说,人们能够借以认识刚刚过去的半个世纪的社会面貌,了解当时人们真实的心理结构和精神状态,因而颇具…  相似文献   

8.
侯蕾 《声屏世界》2007,(5):31-32
在纪录片领域里,张以庆是一个“异类”。从1987年起开始拍摄纪录片,他并不是每一部作品都很出名,但是他的作品却总能给人们带来完全不同的震撼和思考。无论是被欧洲人视为人道主义的范本而享誉全球的《舟舟的世界》,还是引来巨大争议的讲述一只被驯化的大熊猫和它的饲养员的故事的《英与白》,甚至,当人们回过头去寻找他初期的作品时,  相似文献   

9.
人们真正关注的,并不仅仅是“赵安”这样一个具体的个人和他究竟“犯了多大的事”,更是他手中掌握的特殊权力的寻租空间  相似文献   

10.
王若飞是我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党的早期重要领导人之一,曾经担任过中共中央秘书长、中央驻共产国际代表等重要职务。他曾和毛泽东、周恩来一起参加1945年国共两党的重庆谈判,是党内有名的“才子”。提起他,人们自然会想起他在狱中同敌人展开英勇斗争的感人事迹。他那坚贞不屈、视死如归的光辉形象早已深入人心。然而,却很少有人知道,在那白色恐怖的年代里,  相似文献   

11.
《圣经》故事中提到一座“通天塔”,叫“巴比塔”。那时候,天下人都使用一种语言。人们向东迁移中发现了一片平原,就住下来。他们计划在那儿修一座高塔,塔顶要高耸入云.直达天庭,以显示人们的力量和团结。这惊动了耶和华。他见塔越建越高,心中十分嫉妒。他暗自思忖:现在的人们的语言相同,他们团结一致.什么奇迹都可以创造,那神还怎么去统治人类?于是他便乱了人们的口音,使人们语言不同,无法沟通,高塔也无法继续建造下去。  相似文献   

12.
对于今天的许多人来说,方大曾是一个陌生的名字,人们不知道他是何许人,更不知道他有何作为和贡献。在国内出版的中国摄影史书籍上有关方大曾的介绍也仅百余字,他是一个近乎被时代遗忘的人物。只有圈内人士和熟悉抗战止的人知道,他就是抗战时期活跃在华北战场的著名战地记者,一位才华横溢、有着传奇经所、在机战中以身殉职的青年摄影家。  相似文献   

13.
《出版参考》2004,(3):15-17
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有着某种机缘。以冯小刚而论,他的以贺岁片命名的影片在国产影片大都一片低迷的情况下,一枝独秀,既叫好又叫座,以至于成为一个品牌,固然与他个人努力与聪明是分不开的,但是,不应讳言,他的成功与商品经济条件下,电影工业的内在机制发生了变化和人们欣赏习惯的改变也是密不可分的。同时我们把他的影片作  相似文献   

14.
在内蒙古文化界,凡提起杨鲁安先生的,无不交口称赞:他不仅是一位笔走龙蛇、造诣深厚的书法家和收藏家,也是一位宁静致远、德行高尚的老人。人们在欣赏杨老精美的书法作品和收藏品的同时,也在细细品读着他的磊落人生。  相似文献   

15.
徐敏 《中国广播》2004,(2):61-62
先看《江雪》。《江雪》的作者柳宗元,字子厚,是唐朝中期进步的政治家和著名的文学家。他的祖籍是河东郡。就是现在的山西省永济县,所以人们也称他为柳河东。柳宗元21岁考中进士,他一生都关怀国事,积极进取,坚贞不渝。唐顺宗时,他参加了王叔文集团进行政治改革,被任命为礼部员外郎,起草政令文件。可  相似文献   

16.
王守卫  赵久涛 《记者摇篮》2004,(1):13-14,19
钢都鞍山是个英雄辈出的城市。孟泰、王崇伦、自雪洁等英雄模范作为一种时代精神。曾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生活在这块热土上的人们。当历史进入了新世纪新时期的时候.又一个深受人民爱戴的英雄诞生了。他的名字自6月以来,通过新闻媒体的报道。逐渐被人们所熟悉,他的精神愈来愈被人们所认可和赞誉。他就是《鞍山日报》强势推出的时代“新星”——公安铁西分局副局长、公安部二级英模赵所全。  相似文献   

17.
夏吟 《新闻世界》2007,(11):11-11
人们常把那些有高风亮节,能起表率作用的人,赞誉为“楷模”,以昭示人们师承他,学习他,从而树立社会正气,形成美好和谐的社会风尚。[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到底人民需不需要博客呢?实际上这个问题可以翻译成一个更简单的问题:人们是否需要全方位的信息交换?是否需要一个快捷的、全面的、立体的、高效率的信息交换——可以通过访问一个网络域名了解他的所思、所想、所见、所闻.并且能够知道他的需求,知道他的生活和工作意向,知道他的优势和竞争力,知道他存在的价值。如果人们真的有这个需求,这就意味着我们希望社会生活从此改换面貌,更新机制。  相似文献   

19.
人们所熟知的民族英雄杨靖宇,不但是东北抗日联军优秀的指挥官,还是位出色的工人运动的领导者。抚顺大地留下了他深深的脚印,辽河儿女不能把他忘怀。  相似文献   

20.
诗意情趣美感──读王向峰《望云斋诗文丛录》李建盛王向峰先生是教授、美学家和文艺理论家,这是人们早已知道的,他著有一系列美学、文艺理论著作,这也是众所周知的。他的不少著作我也早已读过,而且从中学到了许多东西,得到很多启示。但王向峰先生在理论研究和美学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