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心理测量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参加2005年辽宁省青少年散打比赛的73名男女运动员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总体上看辽宁省青少年男子散打运动员心理控制点类型为偏外控型,女子散打运动员为内-外控适宜型;按年龄分组后,男子和女子散打运动员表现出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控制点类型由内——外控适宜型向偏外控型方向发展的趋势;从比赛结果来看,内-外控适宜型运动员的比赛成绩明显好于偏外控型运动员。  相似文献   

2.
运用文献资料法、心理测量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参加2005年辽宁省青少年散打比赛的73名男女运动员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总体上看辽宁省青少年男子散打运动员心理控制点类型为偏外控制,女子散打运动员为内—外控适宜型;按年龄分组后,男子和女子散打运动员表现出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控制点类型由内—外控适宜型向偏外控型方向发展的趋势;从比赛结果来看,内—外控适宜型运动员的比赛成绩明显好于偏外控型运动员。  相似文献   

3.
高金 《中华武术》2007,(2):36-40
多哈亚运会田径比赛共设45个单项,中国派出52名运动员参加了其中的男子16项、女子21项共37项比赛,男、女分别夺得3项、11项冠军。下面将中国所获田径金牌的17名运动员逐一加以简介。  相似文献   

4.
拳、腿、摔技术的成功运用是散打运动员赢得比赛的关键.通过比赛现场统计与观察,分析我国优秀男子散打运动员拳、腿、摔技术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为男子散打训练朝着更加有针对性和科学性的方向发展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对参加2010年黑龙江省运动会武术散打比赛和2011年黑龙江省武术散打锦标赛的102名男子运动员以及省武术散打比赛部分裁判员进行访谈调查,针对黑龙江省武术散打技术现状提出相应提高训练水平的策略:建立完善的散打运动训练体系,是提高散打运动技术水平的基础;将耐力训练贯穿整个训练的全过程;鼓励运动员主动进攻,提高对抗中技战术运用的能力;加强运动员攻防转换能力,提高击打和抗击打能力,注重功效性训练。  相似文献   

6.
2004年5月16日,全国男子武术散打锦标赛团体赛在福建省体育中心圆满结束。中国武术运动管理中心散打部主任陈国荣感慨道,这次比赛的最大特点是规模大、场次多、人数多。本次比赛是全国最高水平的武术散打赛事,共有来自各省、市、自治区的47支代表队报名参赛。在为期7天的比赛中,389名运动员在11个级别中进行了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我国优秀散打运动员比赛中获胜手段及技法得分的情况,并为我国武术散打运动训练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采用数理统计法、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对2006年全国武术散打锦标赛男子赛区各级别前八名运动员在比赛中的得分情况进行研究。结果发现,不同技法在比赛中得分多少存在很大差异,而且不同级别的运动员运用技法得分的手段也有所不同。提出在散打训练中,不同的级别在训练内容方面的侧重点也应不一样。  相似文献   

8.
文章通过对第三届世界杯男子散打比赛我国优秀男子散打运动员战术对比分析发现:在探讨散打战术行动理论和实战运用现状的基础上,确定了散打7种重组战术行动的内容;应区别对待散打比赛中的战术运用,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对于不同的对手战术运用要有针对性;以战胜对手为目的,控制好自身的体力,并确保取得主动权,在比赛中全力以赴,力争取得好成绩;有4种战术行动方案(进攻后防守反击、进攻后防守、防守反击防守和防守反击)运用最多,直接运用反击后防守,进攻和防守相对较少。通过本研究对我国优秀男子散打运动员战术运用情况的对比研究,希望教练员能根据我国散打运动员自身的特点,找出运动员最为合适的比赛战术,并将其应用于平时的训练实践当中,从而推进我国散打运动整体水平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9.
丁勇 《精武》2012,(26):92-92,94
本文运用问卷调查法、录像观察法、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以11届全运会男子散打比赛为例,对男子散打运动员的技术特点进行分析,研究男子散打运动的发展趋势,找出其发展的规律,为散打教学提供参考与指导。  相似文献   

10.
武术申奥给武术散打带来了契机,尤其是女子散打受益匪浅。女子散打虽然在民间广为流传,由于不是正式竞技项目,其基本理论方面的研究到目前为止基本上处于空白。而男子散打发展到现在已基本成熟,为使女子散打尽快发展、完善,少走弯路,早日与男子散打均衡发展。文章以参加2004年9月全国武术散打冠军赛中6个级别48名女子参赛运动员在四分之一决赛、半决赛和决赛阶段所参加的42场共93局的比赛场次为研究对象,对女子散打进攻技术运用现状进行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1.
青少年散打运动员一般身体素质与运动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实验测试法对参加通级赛的66名男子青少年散打运动员进行了一般身体素质的测试,经过数理统计分析与逻辑推理,得出结论如下:(1)速度耐力、一般耐力在15~17岁少年散打运动员比赛中起决定性作用.(2)与青少年散打运动员运动水平相关的身体素质的重要性依次为:速度耐力、一般耐力因子;柔韧因子;力量因子;灵敏因子.  相似文献   

12.
通过现场观察和录象解析,对2003年全国男子散打锦标赛(个人赛)10个级别前8名共70场比赛的运动员运用拳、腿、摔技术的统计分析,探讨了我国优秀散打运动员技术运用的特征及发展趋势。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优秀散打运动员的技术向着简单实用、快速连贯、摔法新颖的方向发展,同时也暴露出了基本技术不全面,重击能力与抗击打能力不强的弱点。文章提出,为了推动散打运动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运动员技术动作组合能力的训练、提高运动员的打击力和抗击打能力以及加大技术动作创新的力度。  相似文献   

13.
乒乓球     
25届奥运会乒乓球比赛于7月28日至8月6日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共设男女单打和男女双打四个项目,男女各有64名运动员参赛,双打32对。我队男女分别派出4名运动员,男子有马文革、王涛、吕林和于沈潼,女子是邓亚萍、乔红、陈子荷和高军。前三个既参加单打也参加双打,最后一个只参加双打比赛。中国队获本届比赛  相似文献   

14.
我国男子散打技术运用现状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踢、打、摔是散打比赛中的主要得分手段,良好的技术运用和高质量的技击效果是比赛获胜的关键.现阶段我国男子散打运动员在比赛中使用技术得分困难,动作效果差.通过对第10届全运会武术散打比赛录像的观察,了解运动员的技术运用情况,记录有效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寻找对策,为散打运动技术的有效得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采用文献资料、录像解析、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第七届全国城市运动会(简称七城会)武术散打决赛的男子运动员(共34场、68局)技术运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男子散打比赛中冲拳和掼拳是重要的进攻技术,腿法是重要的得分技术,而摔法技术是致胜的关键.提出要进一步加强男子散打运动员拳、腿、摔技术之间的互补能力训练,强化技术特长,以不断提高运动员技战术水平,促进男子散打运动的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16.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数据统计法对2011年安徽省青少年武术散打锦标赛,男子运动员的战术运用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青少年男子散打运动员在比赛中常用的几种战术有主动进攻战术、防守反击战术、边角战术、杀伤战术,其中主动进攻战术和防守反击战术起主导作用,其次是边角战术和杀伤战术,其它战术运用的较少。同时,根据散打运动特点和发展趋势,提出了散打战术的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17.
通风报信     
2004年全国青少年武术散打锦标赛在大连落幕2004年全国青少年武术散打锦标赛于7月5-11日在辽宁省大连市举行。共有来自全国34个省、市、自治区、行业体协、体育院校的280名运动员参加了比赛。比赛设男子48公斤、52公斤、56公斤、60公斤、65公斤、70公斤、75公斤和女子48公斤、52公斤、56公斤、60公斤、65公斤、70公斤共13个级别,平均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省第十一届运动会武术散打比赛于2006年7月26日在黑龙江省宁安市(牡丹江地区)体育馆拉开战幕,来自省内10支代表队的77名运动员分别在17个级别的比赛中进行角逐,最后诸枚金牌各归其主。这次比赛检验了黑龙江省散打运动的实力,也反映出了黑龙江散打的优势与问题。首先,从整体上来看,黑龙江省武术散打项目的开展起步较晚,还是一个  相似文献   

19.
采用数理统计、文献资料调研、对比分析等方法对2007年和2011年我国第6届和第7届全国城市运动会预决赛男子散打比赛进行技术统计分析,旨在全面了解和把握我国青少年散打后备人才的技术发展现状以及新规则实施下我国散打运动员技术运用特点。结果表明:2011年新规则下,散打技术进攻和得分手段发生重大变化,拳腿技术成为男子散打运动员主要进攻和得分手段,摔法得分能力明显弱化;散打运动员整体技术运用手段比较单一,特色技术逐渐消失,不利于散打项目的技术特色形成;拳法主要以贯拳为最主要进攻和得分技术手段,腿法技术运用成功率明显提高,反映了新规则更有利于武术散打腿法技术的发挥和运用;新规则下裁判员喊停次数大幅度减少,比赛观赏性得以提高。建议:新规则下,散打运动员技术应全面均衡地发展,积极引导和鼓励运动员提高散打技术质量,培养散打核心技术,形成散打技术特色,彰显散打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20.
锦州市金融系统职工首届乒乓球锦标赛于三月28至30日在锦州市体校乒乓球馆园满结束。来自全地区的几个单位84名运动员参加了这次比赛。比赛设有青年男子组、女子组、老年男子组、行长组。经过三天紧张激烈的争夺,获青年男子前三名的是: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