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提倡“互动—发生式”教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实现先进的教学思想与教学实践的融合,促进教学观念的转变和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互动—发生式”教学,就是基于这一目标而设计出来的一种泛化的教学模式。“互动—发生式”教学以“互动”和“发生”为核心理念,强调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地位和认知的自我建构,提出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出发,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启发思维,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及时检测,促进学生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的转变,并实现最终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2.
曹海峰 《成才之路》2014,(36):74-74
互动合作式的教学模式受到了教师与学生的重视和喜爱,教学过程和教学环境都有了很大的改变,教师不再仅仅是传统的传递知识的角色,更是成为了促进学生互动合作学习的推动者,使学生能够在班级范围内进行知识交流与互动。因此,教师要从“营造和谐互动氛围,促进学生合作学习;拓展教学互动方式,提高合作学习质量;重视物理实验,推动学生互动合作学习”等三个角度对初中物理课堂互动合作教学模式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3.
初中物理新课标强调三维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互动式教学能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中,保证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要想真是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就需要创设“互动情境”,从而实现创设可供学生参与的互动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4.
学习是获得知识体验和知识感悟的过程,只有通过学生的体验才能真正让知识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认识.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师生互动、合作探究让学习真正发生,让课堂学习的知识和思想方法被学生“带走”.  相似文献   

5.
"互动激活式"教学以启发性原则为基点,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灵活、生动、丰富、互动的教学形式,尊重学生与教学民主、知识性与趣味性以及开放吸纳与多元集成相整合,重在启迪学生的思维,调动其主观能动性,弘扬学生的创新理念。  相似文献   

6.
课堂教学应该以师生“互动”为主线,充分利用学 生的好奇心和好动性,让学生主动去探索和学习知识,在教学 中,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利用小组合作、生动形象的实例和游 戏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交流的欲望,及时表扬学生 取得的点滴进步,增强自信,从而让学生主动掌握正确的知识。  相似文献   

7.
知识是作者对当时事物的解读与思维模式的语言建构,离开了思维模式的解读、质疑与建构,难以系统地进行创造性思维的教学与培养。因此,从脑力激荡递增效应出发,师生全方位创造性互动思维的三维教学模式值得尝试。即以问题教学启发发现式学习,以过程教学启发研究式学习,以案例教学启发创造式学习,最终系统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模式的建构,从根本上提高创造力。  相似文献   

8.
当前学校进行的课程改革相当普遍.“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的理念得到普遍认同,探索了多种多样的教学模式。我校尝试以“互动探究课堂”教学模式推进课改,该模式通过教师创设教学情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在探索中获取知识,掌握学习方法。“互动”包括“四动”,即师动、生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  相似文献   

9.
“多元互动”:新课改的核心理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庆宪 《内蒙古教育》2003,(4):13-14,28
“多元互动”中的“元”即“要素”,是指跟学习有关而又能相互作用的各种教学因素,包括教师、学生(人员要素)、教材(信息要素)、教学条件与环境(物质要素)等。“多元互动”的“互动”是指以和谐教育思想为指导,充分利用各种跟学习有关而又能相互作用的教学因素,促使学生生动主动地学习与发展,进而达到高质高效的教学效果。教与学过程的多元性具有多向性、相互性、自主性特征。包括人与人(师与生、生与生)、人与机(计算机等媒体)、人与文本(教材)、人与环境(资源、课堂、校园、社会)等多种教与学的关系的全方位互动。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学…  相似文献   

10.
“灵动生成”是富有朝气、充满活力又高效生动的教学,是有预设的随机生成、有计划的合理调整。它是在预设目标的实施过程中,纳入直接经验和弹性灵活的成分,鼓励师生在教学互动中进行即时创造,从而超越预定的目标和要求,通过教师对学生的学习需要和感兴趣的关注及其价值判断,通过不断调整活动,以促进学生更加有效学习的教学发展过程,是师生、生生平等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动态过程。  相似文献   

11.
论师生互动的物理课堂教学环境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那些只有教学的形式表现而无实质性交往发生的“教学”是无效的。师生交往和互动是学生通过自身原有的知识、经验与教师进行交流、互动,引起原有知识结构的重新构建,从而在获得新知识的过程中。通过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形成“学习共同体”。在物理教学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必须努力建构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环境。  相似文献   

12.
吴娟 《新教师》2019,(12):46-47
深度学习是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特征描述。学习数学的正确方法是学生进行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主动构建知识体系。笔者认为要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前提是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思维的进阶发生,要依据创造性思维的教学原则,指导和帮助学生在各种思维互动中实现思维的进阶体验,通过数学思维的进阶使学生的数学知识得以自然地"孕育"。  相似文献   

13.
本文是我们在“校本教研”活动中,通过初中二年级数学“正方形”教学的两个课例分析与反思,试图反映两种不同的教学理念影响下的课堂教学——基于发现的学习与基于接受的学习,比较两种“课堂互动”方式下师生的活动、思维的层次、教学效果等,即比较课堂教学中师生的互动:问答的“质问式”与“对话式”,即以教师为主的互动和教师引导下的以学生为主的互动,提出新的教学建议,研讨若干尚未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发展核心素养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深度学习的能力,课堂互动作为深度学习在课堂上的发生的有效手段。调查发现,当前课堂教学中存在“跟风”式、“控制”式、“替代”式和“放任”式等虚假式互动,主要是受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情怀、教学机智和学生素养等因素影响。深度学习视角下的课堂互动具有体验性、延展性、协同性等特征。构建深度的课堂互动,需要重建教师课堂角色、构建适切的课堂互动规则、提升学生课堂互动能力、设计深度的课堂互动任务。  相似文献   

15.
在高中英语语法复习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复习及巩固英语语法知识的同时,应通过过程与方法的完善——以合作、探究、自主、互动的学习活动使学生达成知识与技能的目标,一改以往单调的局面,充分启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使课堂由以前的教师“一言堂”改为学生积极参与、思维活跃、师  相似文献   

16.
以互动为特征的教学,要求教师与学生能有更多的沟通。教师与学生凭借各自的经验,用各自的表现方式,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心灵对接、意见交换、思想碰撞、合作探讨,实现知识的共同拥有与个性的全面发展。在这样的教学中,课堂已不再是教师唱独角戏的舞台,也不再是学生张开口袋等待灌注的知识回收站,而是生机勃勃、气象万千的广阔天地,是浮想联翩、创意百生的智慧沃土。在这种课堂学习中,别人的信息为自己所吸收,自己的经验唤起别人的看法,师生之间形成了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实现互动中的沟通与对话,要求教师不仅有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的改变(置…  相似文献   

17.
本文是我们在“校本教研”活动中,通过初中二年级数学“正方形”教学的两个课例分析与反思.试图反映两种不同的教学理念影响下的课堂教学——基于发现的学习与基于接受的学习.比较两种“课堂互动”方式下师生的活动、思维的层次、教学效果等,即比较课堂教学中师生的互动——问答的“质问式”与“对话式”.以教师为主的互动.或是教师引导下的以学生为主的互动——在课堂学习中的运用,提出新的教学建议,研讨若干尚未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蔡君岭 《学周刊C版》2019,(21):119-119
在小学语文新课标下的教学中,教师不再进行知识讲解式的学习,而是通过教师和学生的互动交流来开展教学。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利用丰富的语文知识对学生进行及时引导和启发,使他们能深入思考,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提高语文学习能力。在互动教学中,教师还要采用生生互动、人机互动等互动方式,发展学生的语文思维,让他们在活跃的氛围中学习,让语文课堂教学更加多彩。  相似文献   

19.
线上教学互动存在各种新问题,如教师容易唱“独角戏”、学生的参与思维缺失和难以保持注意力等,解决这些突出问题的策略之一就是增强线上教学互动。在课前推送预习课件,让学生与教学资源发生互动;课中通过文字、语音和视频让学生与学生、教师和学生发生互动;在课前、课中和课后全面开展教学评价,提高互动频率。开展多种形式的互动能让学生动脑、动手和动口,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教学实践告诉我们,语文教学是“互动”。是一种“沟通”与“合作”,是教师与学生围绕“教学文本”进行“对话”的过程。小学生好奇好动,思维活跃,可塑性和自我意识强,自制力较差,注意力不易集中,喜欢探讨式的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因此,迫切要求教师进行教学互动,优化学习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