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梅雪争春     
92年11月,杭州,楼外楼水上餐厅。浙江广播电视厅厅长方文问我,有没有听说杭城“空中大战”?我说昨日刚到,还未听说,愿闻其详。他说,一个月前杭州台新开一套“西湖之声”节目,一下子把听众吸引过去,不但各电台受挤,连电视观众也锐减了。这时,立在一旁的服务员小姐情不自禁地问道:“我可以说几句吗?”“当然”。她说:“我们家过去每晚都看电视,现在不看了,连电视报也不买了。两只收音机对着‘西湖之声’,几个人轮番拨电话,想跟主持人说话哪!”小姐谈话过程中,方悄悄招呼  相似文献   

2.
秦殿杰 《新闻三昧》2005,(10):45-46
从今年8月15日起,西湖新十景“宝石流霞”所在的宝石山遭遇一场灾难,每天有不少市民、游客带着榔头、凿子、老虎钳等工具,上山凿石寻宝。这就是秣懒日电讯》报9月6日二版头条刊登的新闻:《杭州:一条报道轰动了,宝石山遭殃了》,副题是“如果媒体一味追求新奇刺激话题,追求轰动效应,对信息‘不把关’或‘把错关’,后果十分严重”。  相似文献   

3.
《北京晚报》8月8日报道,《“举人村”今天过金榜节》说:“6名今年考取清华、北大的高考‘状元’,今天骑上高头大马,胸佩红花绶带,被迎进京西著名的举人村——门头沟区斋堂镇灵水村,参加在该村举办的“金榜”文化节;千年古村灵水村还将为今年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62名高考“状元”造册铭记。读后,感  相似文献   

4.
在东方卫视“2009华语主持高峰论坛”上.谈到新闻节目主持人时,赵忠祥善不客气地点名陈鲁豫.“我非常不喜欢由鲁豫开创的‘说新闻’风格.这不是像我们这样的大台应:有的态度。新闻一定要用‘播’的,庄重、严肃、可信,把新闻节目搞成茶馆说书.那是非常不好的。”(上海青年报6月10日)  相似文献   

5.
中国最早的报纸是什么?有的学者说是唐代的“邸报”。前一时期,还有人撰文说:“同今天新闻报纸有更多相似之处的新闻形式,应首推‘露布’。”从而得出结论:我国最早的报纸应是汉代的“露布”,把中国新闻报纸的历史又上推了几个世纪。对于这些说法,我不敢苟同。“露布”在中国古代亦称“露板”,“露版”。《后汉书·李云传》载:“云素刚,忧国将危,心不能忍,乃露布上书。”章怀太子注:“‘露布’谓不封之也。”《南史·谢灵运传》载:(孟(岂页))“因灵运横恣,表其异志,发兵自防,露板上言。”《文心雕龙·檄移》载:“张仪檄楚,书以尺二,明白之文,或称露布,播诸视听也。”封演《封氏闻见记》卷四云:“‘露布’,捷书之别名也,诸军破贼,则以帛布建诸竿上,兵部谓之‘露布’。盖自汉以来有其  相似文献   

6.
学艺札记     
听到几位新闻界的前辈说“新闻”。“新”和“闻”一位新闻界的前辈说:“‘新闻’一词,取得很好。”他说:“新闻,新闻,一要‘新’,二要‘闻’。“所谓‘新’,是说新闻必须有新东西:新闻要反映新事物、新人物、新气象、新风尚。“所谓‘闻’,是说记者要‘多闻’,要‘耳闻八方’  相似文献   

7.
《视听界》2009,(1):19-19
2008岁末,杭州电台“城市之声”改版为私家车电台,这让巳转身为汽车电台的“西湖之声”压力不小。情急之下,“西湖之声”使出了美女主播“陪驾”的招术:所有听众进行层层PK,最终产生一名获胜者,在活动特意设置的“文明行车,快乐陪驾”环节,“西湖之声”的4位美女主播作为“文明使者”,连续4天轮流担任获胜者的陪驾。  相似文献   

8.
杨东平  三水 《出版参考》2007,(10):11-11
高考甫毕.各地新科“状元”纷纷出炉,照例成为热点。在我们这样的考试大国.“金榜题名”为人生之大幸,状元为众生所仰慕,想不炒也不容易。[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在南京新街口一个报摊,一位知识阶层模样的中年人,手指着一份报纸,向卖报人发泄不满和愤慨:“看看,又都是些‘某’字,新闻里都是‘某’字,还要记者干什么?让记者都下岗去吧!”人民网的评论问道:人物、时间、地点,这些新闻要素都以“某”字代替,这样的玩意儿还配称新闻吗?  相似文献   

10.
高考期间,昆明三家媒体策划发动出租车司机为参加一年一度高考的学生“爱心送考”活动,其中,一家都市报和一家电台的“交通之声”为出租车上贴的“爱心送考”标志谁是“正版”谁是“盗版”,在公众面前打起了“口水战”……先是电台主持人在直播中讲:这一活动是他们最早策划并组织实施的,贴“粉红色爱心送考”(电台)标志的是正版,贴“蓝色爱心送考”(都市报)标志的是盗版;后是都市报6月3日,在一版导读头条和显眼版面上发表大半版篇幅的评论员文章,评论标题的主题是“爱心,绝不是狭隘之心”,副题为“一问‘交通之声’个别主持人的不和谐言论”…  相似文献   

11.
微博之传播     
《视听界》2012,(6):12-12
@综艺报V:“中国电视剧终归要融入世界大潮,‘边拍边制边播’一定会成为重要的生产方式。对于制作方和管理部门来说,不妨在审查和制作上更加灵活,给电视剧生产注入新的活力,催生出更多的优秀作品。”——《北京青年报》日前撰文鼓励电视剧《新白发魔女传》“边制作边播出”模式。  相似文献   

12.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状元”这一名词在来稿中日益增多。有“养猪状元”、“养鸡状元”、“养鱼状元”,有“售粮状元”、“售棉状元”、“创汇状元”,有“高考文科状元”、“高考理科状元”,还有“连中三元”等等,其中又有全乡的、全县的、全省的各级各类状元。如今恐怕谁也说不清一个县、一个市究竟有多少状元。我认为“状元”一词使用频率过高的原因,恐怕主要是一些同志把“状元”一词的含义等同于“第一名”或“冠军”的含义之故。所谓“全乡养猪状元”实为“全乡养猪冠军”或“养猪成绩全乡第一名”。  相似文献   

13.
湖北省科协将省科普作家协会、科普美术研究会1996年工作的重点,确定为“全面推进‘科技之文’、‘科技之画’、‘科技之声’、‘科技之光’行动,迎接科普的新春天”。这一主题的确定,既为湖北科普工作从“八五”到“九五”的衔接指明了方向,也为湖北科普工作在“九五”期间全面起飞奠定了基础。在更大的背景上,“文、画、声、光”行动顺应了以信息高速公路为龙头的多媒体世界信息产业发展趋势,为科普工作进入信息高速公路做了铺垫。因此,无论站在现实的角度,还是站在时代发展的前沿,或是站在  相似文献   

14.
人民日报1991年1月21日四版有一条消息,题为“某红军团涌现百名书法‘状元’”。这则消息中说,“5年来,这个团已培养出100多名在军内外颇有名气的书法人才。”“目前全团已有11人成为县以上书法协会的会员、理事,17人在全国书法比赛中获奖。”显而易见,“状元”的头衔是制作标题时加上去的。稍有常识的人便知道,状元是封建社会科举考  相似文献   

15.
言以文远“传”以“播”重 如持“新闻无学”观点者,一些人认为新闻不过是向受众传达信息而已,不需文采;或日新闻是“易碎品”,以“快”取胜,无暇雕琢以显文采。此是对新闻的偏见、浅见或日谬见、成见。 诚然,新闻非文学,其价值在实事本身,其美在其“自然景观”。但自然景观再点缀、衬托以人文景观。如泰山之岱庙、玉皇阁,西湖之白堤、岳墓,“自然景观”则更见其美,新闻实事则愈显其贵。刘勰说“言以文远”。纵览古今中外传世之作无不立意高古,文采飞扬,最典型者莫过千古传颂的唐朝王勃之《滕王阁序》,其名句“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霞与孤鹜齐飞”,  相似文献   

16.
在全媒体时代,“四力”是专业新闻工作者的“生命力”,也是必修课。从“‘脚力’是淬炼新闻精品的前提”“‘眼力’是发掘新闻的基本功”“‘脑力’贯穿新闻工作始终”“‘笔力’是‘四力’落地的最终反映”四个方面进行阐述,论证增强“四力”将进一步巩固专业新闻工作者的不可替代性。  相似文献   

17.
编辑老师:今年《新闻知识》第一期在“新闻知识讲座”专栏里,姚文华同志谈到了新闻界老前辈顾执中先生。说他“练就了两条‘飞毛腿’,不仅‘跑’出了许多好新闻,而且在被日伪特务枪击时,靠‘飞毛腿’幸免一死。”我对这“飞毛腿”的故事很感兴趣,想知道他的详情。希望了解顾执中先生事迹的老师能详细  相似文献   

18.
陆高峰 《新闻三昧》2004,(10):33-33
引起时评人极大愤慨的“北京孔庙将立状元碑”的新闻,经北京市物局长梅宁华正式向媒体辟谣,证明是“无稽之谈”。同样在时评圈掀起巨大波澜的“南京高考之痛”,经过南京市政府举行新闻发布会向社会通报真实情况之后,也证明是根本没有那回事。南京市的高考录取率不仅不是全省倒数第一,而且还超全省平均水平6个多百分点(均见9月15日《南京日报》)。  相似文献   

19.
标题,是报纸上新闻和文章的题目,是报纸的眼睛。一条出色的标题似“巧笑倩兮”;一条传神的标题如“美目盼兮”,无疑会吸引读者。这美好的“第一印象”,是报纸与读者见面时决定性的‘第一印象’。一则好新闻,如果标题作得不精彩动人,则可能与读者失之交臂。正如朔望所言:“得之则有,失之则无;所以不能不是一门大学问,至少可比喻大饭店之门面,歌星的装束仪容。”  相似文献   

20.
杭州西湖之声电台的《新闻八卦掌》于2005年11月开播。这个新闻评论类栏目解读时事,针砭时弊,不拘一格,在杭州城区20多家电台同时段节目收听率中名列第一,2008年荣获“浙江省品牌栏目”称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