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今社会媒介技术实现了突破性的发展,新兴媒体层出不穷。面对日新月异的传媒技术,高校新闻传播实验室的建设与发展既遭遇挑战,亦面临机遇。本文通过对比发达国家高校与国内高校的实验室建设,指出国内实验室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认为眼下应从整合资源、校园媒体社会化以及教师队伍技能化三方面入手加强建设。  相似文献   

2.
在全球化、媒介融合的背景下,高校传统的新闻教育模式在迎来了良好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受到了极大的挑战,新闻教育如何满足媒介融合对新闻人才培养的新需求无疑是普通高校新闻人才培养必须面对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提出了"融合视野"下高校新闻人才培养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图书馆是公共文化服务场所,馆员的服务能力决定图书馆的服务质量。文章分析了媒介融合时代背景下馆员职业能力建设面临的挑战,探讨了馆员职业能力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高校图书馆加强馆员职业能力建设的策略,以期满足媒介融合时代背景下读者的多元化阅读需求。  相似文献   

4.
姜平  杜俊伟 《报刊之友》2010,(12):169-170
媒介融合趋势给应用型新闻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本文从媒介融合趋势对应用型新闻教育的内在要求出发,探讨现行新闻学教育中存在的不足,从调整课程体系、改进师资结构和实验室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培养"一专多能"复合型新闻人才的路径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文章对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数字图书馆及其移动阅读服务进行了简要概述,分析了媒介融合背景下高校图书馆数字移动阅读服务系统的组成要素,指出了媒介融合背景下高校图书馆数字移动阅读服务模式构建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提出了媒介融合背景下高校图书馆数字移动阅读服务模式的构建策略.  相似文献   

6.
作为高校校园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属广播媒体长期以来在宣传党团思想、传递新闻信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方面上体现了巨大的作用和价值。然而随着媒介革新速度的加快,新媒体的不断革新和媒介融合时代的到来冲击着传统校媒的发展。本文以北京交通大学广播台为个案,探究全媒体时代传统高校广播媒体在媒介融合方面的可行性路径。  相似文献   

7.
媒介融合的浪潮给新闻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并对新闻传播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对媒介融合背景下地方高校全媒体人才培养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研究,通过分析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传播特征,结合地方性高校人才培养现状,思考媒介融合时代地方高校全媒体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力求为探索出一条适合本国新闻教育发展之路,能为中国新闻教育事业在媒介融合时代的发展研究提供些许参考。  相似文献   

8.
高校必须充分认识到新媒体环境下将媒介素养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树立媒介素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双向融合"的理念,重新整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媒介素养来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提升。  相似文献   

9.
媒介融合包含三个层面:物质层面的融合、操作层面的融合与理念层面的融合。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社会对媒体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方面,高校应不断更新传统新闻传播理论和教育观念,加强跨媒体新闻传播教育,加强学校硬件设施建设,提高师资水平并加强与传媒业界的合作。  相似文献   

10.
随着媒介融合进一步加深,传媒组织形式发生转变,媒体从业者的工作方式也随之发生变化,由此高校传统媒介人才培养模式要探索创新路径,以适应媒介融合对新型媒介人才的需求。本文试分析我国高校媒介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普遍的问题:课程体系缺乏科学性和融合性、缺乏从业经验的师资力量和实践平台等,提出有益于我国高校媒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11.
姜巍 《报刊之友》2013,(7):139-140
近些年,媒介融合已经成为新闻教育改革的一个方向,一些高校已经在这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面临着很大的挑战。近两年,随着媒体技术发展和新闻行业自身的改革,媒介生态环境又发生了新的变化。面对新的媒介生态,新闻教育的改革必须深入。  相似文献   

12.
周娟 《新闻前哨》2015,(1):41-42,47
媒介融合改变了新闻业的生态和业态,高校新闻人才的培养思路在媒介融合时代需要做出调整。媒介融合时代高校新闻人才培养呈现出四大趋势:媒介技术运用能力成为入职基本条件,新的媒体岗位亟需内容整合能力,全球视野、独家视角型新闻人才将是稀缺资源,人际沟通协调能力仍然是新闻人才培养的关键方面。  相似文献   

13.
媒介深度融合战略促进了我国传媒行业的生态改变和升级发展,进而对传媒人才提出了新要求。本文对媒介融合背景下高校传媒类专业人才培养转型发展的必要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课程体系调整、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以及教师团队建设四个方面提出传媒人才培养改革对策,以期对高校新文科传媒人才培养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在媒介融合全面渗入我们的社会、文化、生活的当下,高校的媒介素养教育再一次显现出了其存在和设立的必要性、紧迫性。一方面,新媒体对受众的激活使得传统受众由媒介的单一受众转变为参与者和生产者,媒介环境的改变带来的是社会文化全面变革的连锁反应;另一方面,新媒体所带来的巨大冲击和利弊影响也需要我们客观、理智、辩证地分析。本文以大学生为研究主体,以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为研究对象,从媒介素养教育在当下的必要性出发,考察分析媒介融合时代大学生与媒介关系的变化和影响,总结出媒介融合时代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的现状、难点及其成因,并为高校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提供可行的策略方法,完成从主体出发再回归到主体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邱昊 《今传媒》2011,19(1):153-154
数字时代媒介融合背景下传媒生态环境的嬗变,对媒介素养教育的前沿阵地——高校媒介素养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在秉承"质疑"和"批判性思考"的媒介素养教育核心理念的同时,媒介素养的内涵和教育实践正在由批判思考转为"赋权",即倡导一种参与式的公民行动,由此来促成当代媒介融合背景下媒介社会的健康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公民意识的培育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试图通过对高校媒介素养教育和大学生公民意识培育的关联性思考来探讨数字时代媒介融合背景下高校媒介素养教育与大学生公民意识培育的策略,从而给当代大学生群体的媒介素养教育提供一些启发。  相似文献   

16.
在媒介融合的探讨过程中,要超越媒介融合的技术思维和产业思维,重视媒介融合的文化维度,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媒介融合文化。  相似文献   

17.
当前,高校新闻教育正面临三大困局:千系一面的同质化困局,媒介融合与高校新闻教育分割的困局,传播方式多元化与新闻专业学生去向的困局。高校新闻教育必须转型以适应媒介融合的需求,重新规划教育目标。国内研究者围绕新闻教育目标转型进行的诸多探索首先,国内有代表性的专著中提出的主张华中科技大学张昆教授在其《新闻教育改革论》中创造性地把新闻传播学定位在"文科中的工科";提出"新闻院系培养的人才既要具备业务技能,还要  相似文献   

18.
郑素侠 《编辑之友》2012,(9):120-123
本文以美国4所高校新闻学院为研究案例,考察了其面对媒介融合所秉持的教育理念,如培养"一专多能"记者、记者职能从采集新闻向知识生产和知识管理转变等,以及应对媒介融合的具体做法,如渐进式变革、将技术融进课程中、"边做边学"等。美国这4所高校在媒介融合人才培养上的理念与做法,为我国新闻传播教育应对媒介融合现实提供了经验与借鉴。  相似文献   

19.
媒介融合时代,报刊编辑课程教学存在诸多问题,难以适应媒介发展的实际需要。这种情况在应用型地方高校报刊编辑课程教学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应用型地方高校报刊编辑的教学改革应在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材选用、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方法、课外实践及能力培养等方面进行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20.
张颖 《信息系统工程》2023,(10):127-129
大数据背景下,高校网络舆论的生成具有偶发性、扩散性和差异性的特点,这给高校网络舆论的引导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当前,高校网络舆论引导还存在着缺乏系统性、具有滞后性和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效果欠佳等困境。因此,高校需加强组织指导,构建高校网络舆论引导体系,强化议程设置,建设媒介融合的全媒体联动矩阵以及提升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培育大学生意见领袖,提升高校网络舆论引导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