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五育融合育人旨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五个基本面的整体发展,"以整体的教育培养整体的人"是五育融合育人的逻辑原点与根本之道.实践参与是五育融合教学的根本途径,核心问题是五育融合教学的基本工具,大观念是五育融合教学的深层纽带,广泛适应则是五育融合教学的目标导向.这四个方面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五育融合教学的基本框架.五育融合教学的实质是促进学生更高质量的整合性学习,回归实践活动的参与式教学、核心问题统整的探究性教学和大观念为主线的整合性教学则是五育融合教学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2.
五育融合育人旨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五个基本面的整体发展,"以整体的教育培养整体的人"是五育融合育人的逻辑原点与根本之道.实践参与是五育融合教学的根本途径,核心问题是五育融合教学的基本工具,大观念是五育融合教学的深层纽带,广泛适应则是五育融合教学的目标导向.这四个方面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五育融合教学的基本框架.五育融合教学的实质是促进学生更高质量的整合性学习,回归实践活动的参与式教学、核心问题统整的探究性教学和大观念为主线的整合性教学则是五育融合教学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3.
五育融合育人旨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五个基本面的整体发展,"以整体的教育培养整体的人"是五育融合育人的逻辑原点与根本之道.实践参与是五育融合教学的根本途径,核心问题是五育融合教学的基本工具,大观念是五育融合教学的深层纽带,广泛适应则是五育融合教学的目标导向.这四个方面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五育融合教学的基本框架.五育融合教学的实质是促进学生更高质量的整合性学习,回归实践活动的参与式教学、核心问题统整的探究性教学和大观念为主线的整合性教学则是五育融合教学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4.
“五育融合”是德智体美劳“五育”在教育教学中的整体生成,是“五育并举”政策推动下的理论提升。对学生层面育人价值、学科层面教学价值以及社会层面发展价值的追求,构建起了“五育融合”的时代价值体系。促进“五育融合”的价值在教学中实现,需要从目标、内容、主体、环境四个方面推动由观念到行为的整体转变。它具体包括从国家、地方、学校三方着力,树立起正确的五育融通式教学基本理念;把握五育融通式课程结构体系的价值定位与侧重点,形成纵横交错的立体多维结构;发展好学校管理者、教师和学生等多元主体的融合育人能力;注重学校能力建设、搭建五育融合效果评价体系和采用五育融通式教学实践策略,营造出良好的五育融通式教学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5.
“五育融合”是德智体美劳“五育”在教育教学中的整体生成,是“五育并举”政策推动下的理论提升。对学生层面育人价值、学科层面教学价值以及社会层面发展价值的追求,构建起了“五育融合”的时代价值体系。促进“五育融合”的价值在教学中实现,需要从目标、内容、主体、环境四个方面推动由观念到行为的整体转变。它具体包括从国家、地方、学校三方着力,树立起正确的五育融通式教学基本理念;把握五育融通式课程结构体系的价值定位与侧重点,形成纵横交错的立体多维结构;发展好学校管理者、教师和学生等多元主体的融合育人能力;注重学校能力建设、搭建五育融合效果评价体系和采用五育融通式教学实践策略,营造出良好的五育融通式教学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6.
强大的统摄力与整合性、广泛的迁移力与适应性、持续的影响力与建构性是学科核心素养的三大基本特性。体验—反思是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发生机制,交互—整合是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机制,扩展—变构则是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完善机制。促进学用合一的问题解决教学、促进整体生成的核心统整教学、促进深度建构的高阶思维教学和促进融合创生的综合实践教学则是培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教学路径。  相似文献   

7.
五育融合已经成为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基本走势,基于五育融合理念构建课堂教学评价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厘清五育融合的内涵是构建新型课堂教学评价策略的前提。以德智体美劳全面、全过程评价为外在形式,以重视评价整体育人价值的发挥为精神内核是促进五育融合的教学评价样态。以五育融合为导向、以师生生命成长为价值追求、以学生核心素养为主要内容、以五育融通为评价标准是构建五育融合课堂教学评价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8.
新一轮英语课程改革明确提出学科育人的要求,倡导以单元整体教学作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实现学科育人目标的有效路径。依据高中英语教师落实学科育人的实践问题调研与分析,结合高中英语教学案例,研究认为,单元整体教学中实现英语学科育人的实践策略包括:基于主题意义确定单元育人价值及主线、围绕问题解决总体刻画单元育人目标、整合性学习活动贯穿于单元育人过程和基于学生核心素养表现评价单元育人效果。  相似文献   

9.
五育融合旨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整体发展,以“整体的教育培育整体的人”是开展五育的逻辑起点。劳动教育作为五育的重要内容,在“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等方面发挥着独特作用。但当前,学校教育中劳动教育本质理解偏差、劳动教育课程落实不够、家校社协同育人不足、劳动教育评价标准单一等问题仍然突出。新时代背景下,五育融合成为劳动教育的突破口。因此,在五育融合视野下加强小学劳动教育应确立五育融合育人目标、强化劳动教育特色课程设计、打造“三力整合”育人格局、构建实践取向的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0.
“五育融合”与课堂变革紧密相连、相互依存。“五育融合”为课堂教学指明了实现育人价值融合、育人内容融合和育人方法融合的变革方向。面对当下课堂教学中难以促进“五育融合”理念下教学观念的转变、难以开展打通“五育”边界和屏障的教学行动,以及难以形成具有综合育人效能的“五育”教学生态的变革困境,可采取的变革路径为:教学目标由分解割裂到融会贯通,体现“五育”目标的统整取向;教学内容由全面覆盖到深入核心,体现“五育”内容的均衡取向;教学方式由从自主建构到联通分享,体现“五育”方式的活动取向;教学评价由整齐划一到多元开放,体现“五育”评价的个性取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