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现有基础教育政校关系存在政府权力下放与宏观调控矛盾比较突出、合理有效的教育相关法律制度短缺、政府对学校的责任不清等缺陷。为此,可参考西方发达国家基础教育新型政校关系的成功经验,关注政府的教育服务功能,有效扩张学校办学自主权,致力于打造评估型政府,并从转变政府职能、明确政府责任、健全教育体制、优化学校治理等方面入手,重建基础教育新型政校关系,实现基础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2.
政府与学校变革关系是当前完善教育管理体制的关键问题。政府管理学校变革的职能转变、学校进行教育变革的职责确立以及学校变革中新型政校关系形态创生是探讨我国政府与学校变革逻辑和实践关系的三个维度。其中,职能转变包括从国家管理到公共治理、从管制型政府到服务型政府、从全能型政府到有限型政府;职责确立包括有条件的自主获得、无条件的政府监督;新型政校关系形态包括委托管理模式、多元交互模式、教育议事会模式。  相似文献   

3.
伴随教育转型和学校转型的加快,国内政校之间权责问题的讨论日渐激烈。学校强烈希望政府放权,希望通过法律明确彼此间的权利和责任,希望通过现代新型政校关系的建设,拥有真正意义上的办学自主权。所以,客观、辩证地分析目前中小学政校关系建设中的问题,是未来建设新型政校关系的必要前提。一、中小学政校关系的现状和问题  相似文献   

4.
学位授权自主审核改革已突破高校办学自主权资源配置的传统界限,触及政校学位关系、审核规制模式、规制理念等更本质的内容和纵深环节。具体要义有三:一是政校学位关系的许可化改造,其中自主审核实现了行政与学术审批权的分离;二是学位审核模式的规制革新,以“学术判断”为基础、高校的“自我规制”形态显现;三是规制理念的信任化变革,政府承担起“积极营造”与“消极接管”责任,“服务政府”得以践行。认为本次改革开启了学位制度新的规制时代,为《学位条例》的修订提供了契机。  相似文献   

5.
为了进行“政校合作”机制体制的探索和实践,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借助“深圳国际低碳城”项目,积极与深圳龙岗区政府合作,建立“政校合作”管理体制和完善“政校合作”运行机制,在实践中总结和提炼了三个典型案例,可以为省内高职院校的“政校合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政校关系是现代学校制度建设中必须面对的重点问题。"政",这里既指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也包括各教育行政部门;"校",仅指义务教育阶段的公办普通中小学。学校与政府,是教育生态圈中同气连枝的两大"主体"。教育部等八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激发中小学办学活力的若干意见》(下称《意见》),《意见》下该如何重塑政校关系,需要从政府视角进行思辨与理答。  相似文献   

7.
新时代人民对优质学前教育资源的需求日益迫切,必须不断推进幼儿园办园模式的改革。在充分吸收借鉴国内外幼儿园办园模式优点的基础上,依托高校智力支持,由政府购买服务,积极探索"政—校—园"三位一体办园模式。实践表明,这一模式实现了管办分离,落实了幼儿园办园自主权,深化了校企合作内涵,有利于多方共赢。应进一步优化编制配比,提高人才待遇;加强政、校、园三方协商,促进优质幼教资源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8.
政校关系之内涵是指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政府与公立高等学校两种不同性质的组织之间的关系。我国计划经济体制时期,高校与政府的关系是一种具有政府主导型特征的管制与被管制的关系,即政府本位关系模式。而当代西方国家政府与高校的关系是一种典型的高校本位关系模式。这充分应证着政校关系的变化是在政府、高校变化的互动中进行和实现的,更为我国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理顺政校关系,如何挖掘政校关系之内涵,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9.
政校关系之内涵是指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政府与公立高等学校两种不同性质的组织之间的关系。我国计划经济体制时期,高校与政府的关系是一种具有政府主导型特征的管制与被管制的关系,即政府本位关系模式。而当代西方国家政府与高校的关系是一种典型的高校本位关系模式。这充分应证着政校关系的变化是在政府、高校变化的互动中进行和实现的,更为我国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理顺政校关系,如何挖掘政校关系之内涵,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0.
以整合资源、互利双赢为基本的目标原则,地方政校合作目标至少要有两个方面:形成高校彰显办学特色、专业特色和区域特色的比较优势;构建政府支撑和服务地方社会经济的人才、智力保障体系.地方政校合作总体目标与微观或中观目标相辅相成、相互制约,统一形成了政校合作的目标机制.地方政校合作目标机制的创新通过机制的构建与优化来实现,包括合理的目标设定机制、明确的目标分解机制、适时的目标调控机制、高效的目标实现机制、交互的目标反馈机制和动态的目标评估机制.地方政校合作目标机制创新在路径选择上,必须注重切实转变地方高校教育观念,调整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模式,把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和整合地方人才资源智力资源.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实证的角度对我国乡(镇)村关系现实的制度安排和实际运作进行分析。作者认为,在现实的政治生活中,我国乡村之间并不是简单的“领导关系”或“指导关系”,而是存在多重互动关系;不同的乡村之间的关系有不同的特点,“乡政村治”至少存在“上下分治”与“并立分治”两种结构形态;乡村关系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变化;乡村关系的变化不仅受制于上级政府的权能和态度,也取决于村自身在经济上、行政上和社会上的自立能力。  相似文献   

12.
"政校合作"运行机制创新要求政校双方"共商共决、联动协同",建立重大事务的衔接和磋商、重要领域的交流和协商、重点项目的对接与会商等工作机制,同时还要完善运行的组织机构、运行程序和管理制度。政校合作的运行模式,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结合高校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采用线型模式、交互模式和综合模式,而合作运行机制创新的关键,就是高校与政府在现有的运行制度框架内进行体制与机制的创新。  相似文献   

13.
家庭与学校关系的构建关涉学生的身心发展,影响着新时代教育“育人”宗旨的实现。当下家校关系存在诸多问题,主要以家校关系功利化、家校地位失衡以及家长参与的阶层差异化为现实表征。以“我—你”关系哲学审视家校关系,可为化解上述困境提供新的认识视角。家校双方要打破二元对立的“我—他”关系,走向聚焦学生发展的、主体在场的、以双向对话为基本形式的、融合共生的“我—你”型关系。为实现上述转变,需在政策上予以指导与支持,在“之间”领域促进家校的平等互动,在理解与信任中实现家校的融合。  相似文献   

14.
政校职能不分是落后的教育管理思维定势的体现,政校职能分开涉及办学与管理体制改革,是教育制度的发展与进步,教育制度作为社会制度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的发展和进步标志着社会的进步。教育包含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学校只是教育的微观基础,宏观教育与微观教育的不同,决定政校职能是应该也是可以分开的。教育领域要实行政校职能分开,关键是政府如何转变管理教育的职能和改进管理学校的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为了主动适应区域产业发展,积极推进广州市高等职业教育综合改革,打造广州市高职教育亮点,借鉴国内外职业教育先进理念,充分发挥政校行企多方资源优势,以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为主体,相关高职院校共同协作,建立了“政校行企多方合作,体制机制全面创新”的广州市高职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基地(以下简称“试验基地”).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三个方面:建设“实践教学、师资培训、技能大赛、技能鉴定和社会服务”五位一体实践教学基地;建立“三个平台,以项目为载体,培养创新型高技能人才”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双元主体+教学企业+职业资格证书”的办学模式.  相似文献   

16.
商务英语翻译“政校行企外”五方联动型人才培养模式具有“政府主导、行业指导、高校主体、企业参与、境外合作”的特点,其研究对于学科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拟从儒家和谐哲学角度出发,探讨“政”、“校”、“行”、“企”、“外”之间协调平衡、共生共存的相互关系并就如何促进各方互利多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江苏省所实施的"科技镇长团"工作在推动"政校行企"合作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并建立了覆盖全省各县(市、区)和全国众多高校院所的关系网络,形成了三种拓展的创新合作模式:驻地政府主导、多校参与的"一地多校"合作模式,派出高校主导、跨县(市、区)的"一校多地"合作模式,跨地区行业协会主导、驻地政府和派出高校共同参与的"多校多地"网格化合作模式。  相似文献   

18.
对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论述了“政行企校”协同育人机制创新的必要性,并对全国几所高职院校政行企校协同育人创新机制的案例作了剖析。  相似文献   

19.
校企合作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也是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手段和重要途径.但目前的校企合作,存在着法律法规不健全、政府推动力度不够、缺乏利益机制等问题,导致合作难以深入.构建“政行企校”利益共同体长效机制,是解决校企合作瓶颈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20.
善治理念的推广让政民双方地位的平等成为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唯一的执政党,中国政府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政府。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需要不断提升自身执政能力,从而推动政民关系的和谐发展。文章指出新型政民关系的调整需要执政党自觉来保障,重点剖析了我国执政党角色缺失的原因,探讨了执政党当前所面临的挑战并积极探寻对策思路,并对我国执政党自觉提出了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