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6 毫秒
1.
花儿与少年     
花儿与少年何田译我父亲是一名牧师。附近上学的孩子们常常抄近路穿过他的花园,把这里的花几乎摘了个精光。一天早晨,当孩子们正路过时,一个男孩问:“我能拿一枝花吗?”“你想要哪枝?”我父亲问,孩子选了最洁白的一枝郁金香。父亲继续说道:“它是你的花了,如果把...  相似文献   

2.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美国科学家费曼在回忆父亲对他的培养时,曾经说到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一个孩子问我:“看见那个鸟了吗?你知道它是什么鸟吗?”“我一点都不知道。”我回答。“那是一只褐色的、会发喉音的画眉,你父亲什么也没教你吗?”  相似文献   

3.
一位父亲下班回到家很晚了,又累又烦,他发现5岁的儿子站在门口等他。“我可以问你一个问题吗?”“什么问题?”“爸,你1小时可以赚多少钱?”“这与你无关,你为什么问这个问题?”父亲生气地说。“我只是想知道,请告诉我,你1小时赚多少钱?”小孩哀求。“假如你一定要知道的话,我1小时赚20美元。”“喔,”小孩低下了头,接着又说,“爸,可以借我10美元吗?”父亲发怒了:“如果你只是要借钱去买玩具的话,那就给我回房间上床。好好想想为什么你会那么自私。我每天长时间辛苦工作着,没时间和你玩小孩子的游戏。”小孩安静地回自己…  相似文献   

4.
不打不成长     
“省级优秀校长”这样一个美丽的光环,不能不令人羡慕,然而就在这样一个美丽的光环下面,罩着的却是一个“慈爱”的父亲,就是这样一个父亲,本着“不打不成才”的战略指导思想,以他特有的家庭教育方式,问心无愧地殴打着他唯一的亲生儿子。他是~名校长,而且是一名非常出色的校长,他会这样做吗?事实是不是如此?文章列数了不少事例,“铁证如山”。那么儿子成才了吗?  相似文献   

5.
吴非 《中学语文教学》2007,(5):20-20,32
4年前,有个语文教学跨省交流会,邀我参加。那次交流主题是考察“网络作文教学”,我听了几节课,感到不太适应。据主办学校介绍:全校所有班级所有学生的所有作文,你想看哪一篇就能看到哪一篇,想写段评语也可以。我对此很惊讶。该校一位教师现场演示给我看,很快就调出了某年级某班某同学的全部作文。我问:“这位同学知道吗?”“不一定知道。”我问:“他会同意我们看他的作文吗?”教师奇怪地反问:“他为什么会不同意呢?”“那么同学之问也可以互相看吗?”“每个人都可以看全校任何一个同学的任何一篇作文。”  相似文献   

6.
何谓曲问?教《愚公移山》,为解词义而问:“‘孀妻’、‘遗男’各是什么意思?”这是直问,是最常用的提问方式。特级教师钱梦龙却别出心裁:“这七八岁的小孩去移山,他父亲同意吗?”学生会笑答:“这孩子没有父亲呀!”在笑声中深刻理解了“孀妻”、“遗男”的意思。...  相似文献   

7.
笑不笑由你     
仙人掌一天小明不小心把手放在了仙人掌上,把手扎疼了,他问父亲:“爸,那是什么?”爸爸回答:“仙人掌。”小明不得其解:“难道神仙的手也长刺?” (覃晓旭) 小妹兴致勃勃地跑来喊道:“妈妈,明天下大雪!”妈妈看看艳阳高照的窗外,不解地问:“你怎么知道?”小妹一本正经地说:“日历上写着呀!” (马 凤)明天大雪笑不笑由你  相似文献   

8.
父亲     
我伏在桌子上写《父亲》。父亲就坐在我的对面,双腿搁在一把椅子上。他抽着烟,烟火忽明忽暗,烟雾弥漫在我和他之间,我无法看清父亲的神态。父亲发现我在看他,丢了烟蒂,问:“你老看着我干啥?”“没什么,因为我在写东西。”“写东西?写东西你看我干什么?”他脸上的疑惑更重了,“与我有关?”“的确有关。”父亲脸上掠过一丝惊异的神色,我顿了顿说:“我在写你。”“嘿嘿,写我?写一个老农!”他把“老农”这两个字说得特别重。我记起来了,原来那“老农”是我小时候叫过的!我小心翼翼地试探着问:“爸,你还记得那事?”大约是…  相似文献   

9.
闫金城 《师道》2003,(5):42-42
儿子放学回来,看着父亲正在给那只受伤的小箭鸥敷药。他告诉父亲:老师说人生只有三天——昨天、今天和明天,我没有听懂。父亲看着手中的小箭鸥,想了想说道:“你知道这只小箭鸥是怎样受伤的吗?”儿子摇摇头,父亲指着小箭鸥的嘴说道:“你看——它上边短、下边长,就像一把剪刀。捕鱼时,它一面贴近水面飞翔,一面把下半边嘴伸到水中,如果碰见鱼,它便迅速地将嘴闭上。”“这样不是很危险吗?”儿子插嘴道。“是的!这样确实很危险。”父亲一面用手抚摩小箭鸥受伤的嘴,一面说道:“如果隐藏着的不是鱼而是礁石,它飞行时速度那么快,…  相似文献   

10.
思念     
亲爱的陈老师,你还记得你曾执教过的莲乡山村小学吗?你还记得在那闷热潮湿的房子里,你经常打着蒲扇为我们批改作业的情景吗?如今,你还在三尺讲台上呕心沥血哺育祖国的花朵吗?记得28年前一个美丽的早晨,父亲对我说:“文儿,先生来了,吃完饭让妈妈带你会上学。”当时,我已经8岁了,但毕竟是个无知的山里孩子,在我脑子里的“先生”,应该是个留着山羊胡子,戴着老花眼镜的老者。然而,母亲把我带到你跟前时,我才发现你原来是个留着一头飘逸短发,年轻漂亮的大姑娘。我好奇极了,心想:女人也能做先生?上课了,你那双会说话的眼睛…  相似文献   

11.
小时候父亲常在周末带我去山上,在漫步丛林的时候给我讲好多关于树林里动植物的新鲜事儿。其他孩子的父亲也带着他们的小孩去山里玩。当孩子们又聚在一起时,一个小朋友问我:“你瞧见那只鸟儿了吗?你知道它是什么鸟吗?”  相似文献   

12.
爱如白纸     
一位妈妈总爱在孩子面前历数他的缺点。一次,父亲在一张白纸上画了一个点,然后拿着纸问妈妈:“你看上面是什么?”妈妈不假思索地说:“黑点。”父亲再问,妈妈又说:“是黑点啊。”父亲说:“难道除了黑点,你就看不到这一大块白纸吗?”妈妈听了若有所思,她明白了,从此以后,她不再当面数落孩子,孩子果然进步得飞快。其实,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何况是天性未泯的孩子们呢?明白了这点儿,我们就应该认识到事物的正反两方面。只注意黑点,你眼中就是一个黑色的世界,如果你注意的是白纸,那你就有一个洁白、宁静…  相似文献   

13.
大处精明     
蒋平 《老年教育》2006,(9):23-23
看过一则笑话,说的是一位老人,有人问他:“如果生了病,你会去看医生吗?”老人回答说:“会的,因为医生在吃饭。”人们接着问他:“如果医生给你开了许多药,你会买吗?”老人回答说:“会的,因为药店老板也要吃饭。”人们再问他:“你会把这些药都吃人吗?”老人则说:“我会尽量扔掉它们,因为我要活命。”  相似文献   

14.
教师,干杯     
集体饮水时,斌斌端着水杯走到我面前问:“老师,你怎么不喝水?”我指指放在架子上的杯子院:“一会儿再喝。”“能给我看看你的杯子吗?”我端给他。他又说:“能把你的水倒给我一点儿吗?”我好奇地问:“为什么?”“你们大人的水好喝。”马上,一些孩子围了过来开始议论:“对,我奶奶爷爷都喝茶水,特香!”  相似文献   

15.
校园幽默     
思考“这是本学期的课本,”’政治老师在新学期第一天宣布说,“然而,我们不用这本书讲课,因为我主要的目的是教会你们思考。”想到我父母辛辛苦苦挣的钱浪费了,我很是气愤,于是我举起手:“你的意思是我花了周元,只不过买了一本不用的书2”“很好,”老师微笑着说,”你已经开始思考了。”D松叶田*由回护士:先生,你父亲做了心脏手术,现在情况如何?儿子:嗅,他还好,但他说他感觉有两颗心跳。护士:那就对了,做手术的外科医生还在寻找他的手表呢。D二子港在长囵小刚:爸爸,您还在长吗?爸爸:亲爱的,你为什么问这个问题?小…  相似文献   

16.
谁知道得多     
《小读者》2011,(6):14-14
一个小孩儿问他父亲:“爸爸总是比儿子知道得多吗?” “是的。”父亲答道。 “谁发明了蒸汽机?”孩子接着问。  相似文献   

17.
汤姆的午餐     
在加利福尼亚州某中学有一个班,学生顽劣异常。刚从大学毕业的露茜主动请缨,担任这个班的班主任。校长问她:“你知道你正在要求的是什么吗?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位老师能够管得住这个班的学生呢!”露茜注视着校长,坚定地说:“如果您同意的话,我愿意接受这个挑战,请给我一个经受考验的机会。”  相似文献   

18.
长大了像你     
快下课时,和学生们谈起了自己的童年。我讲了自己第一天入学的故事。老师年老慈祥,她用温柔的声音给我们讲课。那时的我还不知什么叫上课,平时自由玩耍惯了,在教室里时间一长,只觉得很闷,便尖叫了一声。老师的课被打断了,但她没有发火,仍然微笑着问我:“你怎么了?”我红着脸站起来没回答。老师继续温柔地说:“坚持一会儿,下课再出去玩,好吗?”我点点头坐下来。“那位老师真好!”一个学生大声说出来。“你就像那位老师,也对我们这么好!”另一个学生跟着说。一个女生站起来,轻声问:“李老师,你是跟那位老师学的吗?”“是…  相似文献   

19.
鸟与人     
小鸟问它父亲:“世上最高级的生灵是什么?是我们鸟类吗?”老鸟答道:“不,是人类。”小鸟又问:“人类是什么样的生灵?”“人类……就是那些常向我们巢中投掷石块的生灵。”小鸟恍然大悟:“啊,我知道了!……可是,人类优于我们吗?他们比我们生活得幸福吗?”“他们或许优于我们,却远不如我们生活得幸福!”“为什么他们不如我们幸福?”小鸟不解地问父亲。老鸟答道:“因为在人类心中生长着一根刺,这根刺无时不在刺痛和折磨着他们。他们自己为这根刺起了个名字,管它叫贪婪。”小鸟又问:“贪婪?贪婪是什么意思?爸爸,您知道吗…  相似文献   

20.
白纸和黑点     
有这么一则故事:一位婚后不久的女子,每次回到娘家总爱在父母面前诉说丈夫的不是,历数他的缺点。父亲听了不以为然,他拿出一张白纸,在上面画了一个黑点,然后问女儿:“你看上面有什么?”女儿不假思索地说:“黑点。”父亲再问,女儿仍然说:“只有黑点啊。”父亲说道:“难道除了黑点,你就看不到这是一张白纸吗?”女儿听了恍然大悟,她明白了父亲话里的含义。从此之后,她再也不向父母数落自己丈夫的缺点,两口子的感情也比以前好多了。这个故事,对我们教育工作者不无启示。其实,在教育实践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被画上“黑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