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本文讨论了研究性学习与学科课程的关系、学科课程的优势和不足;结合教学实践,论述了研究性学习对学科课程的贡献,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必要性和倡导研究性学习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县域普通高中实施研究性学习主要存在课程开设非常态、教师队伍不合理、课程教学学科化、课程管理欠规范、课程资源供不敷求等问题。要真正解决上述问题,县域普通高中必须建构保障研究性学习实施的机制:认识保障是前提;师资保障是基础;指导保障是关键;管理保障是手段;资源保障是支撑。要确保研究性学习实施的保障机制发挥作用,需要加强研究性学习的教师培训,实施全方位、全过程的指导,建立研究性学习的管理范式,广开研究性学习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渠道。  相似文献   

3.
在分析高中研究性学习活动课程之于教师的意义以及高中教师消极应付研究性学习活动课程之成因的基础上,探讨了培养适合高中研究性学习活动课程所需研究型教师的对策:从教师的考核和管理机制入手,致力于建立高中研究性学习活动课程评比办法和激励机制;建立专门的研究性学习教研组或综合实践课程处,加强研究性学习活动课程的教学研究和交流;创建研究性学习活动课程独特的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4.
杜威实用主义哲学及其"新教育"思想是研究性学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哲学基础,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是其心理学依据,陶行知"知行合一"与苏霍姆林斯基"研究性学习法"是其历史传统和教学论背景。研究性学习作为课程形态进入高中课程体系,属于活动课程、综合课程、必修课程、国家课程、校本课程。研究性学习国家课程校本化的实施需从制度建设、常态管理、师资培训、校本特色几个方面着力。  相似文献   

5.
北京市高中新课程方案下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实施需要新的思路与方法。在构建具有学校特色校本课程的基础上,笔者试图以CST课程教学管理系豌为依托,研发研究性学习课程管理系统,以提高效率为目标,探索研究性学习课程教学、评价和管理三位一体的信息化实施模式。  相似文献   

6.
北京市高中新课程方案下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实施需要新的思路与方法。在构建具有学校特色校本课程的基础上,笔者试图以CST课程教学管理系统为依托,研发研究性学习课程管理系统,以提高效率为目标,探索研究性学习课程教学、评价和管理三位一体的信息化实施模式。  相似文献   

7.
研究性学习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的在于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北京某区近几年来高中研究性学习课程调研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区域高中研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并呈现出管理方式多样化,实施方式多元化的特点。但是在管理和实施中还存在认识不到位,问题意识不强等问题。通过实践分析和思考,提出相应改进建议,为推进该课程的进一步发展进行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8.
根据调查,现实中普通高中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总的情况不甚理想。造成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在于研究性学习课程生成主体过于单一、研究性学习课程生成体制尚未完善、教师的课程资源意识和发掘研究性学习课程资源的能力十分欠缺、科学的研究性学习课程生成模式尚未形成和研究性学习课程生成的保障仍需加强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研究性学习是关注学习者的课程:以学习者的兴趣为基础,学习者为课程控制中心,是一种个性化关于发现和联系性的课程。研究性学习是基于学科知识的课程:知识既是结果又是过程,作为结果的知识是研究性学习课程建构的工具;作为过程的知识是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因此,研究性学习课程建构既要迎合学习者发展的要求,同时还得兼顾学科课程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蒋振远 《山东教育》2002,(35):13-14
研究性学习的实施,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生长点和突破口:研究性学习所反映的教育理念,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明了希望之路。要实施好研究性学习,必须正确处理五个关系。 一、正确处理学科课程与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关系。认真搞好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开发 研究性学习目前在我国中小学还没有生成使其发展的丰厚土壤。现在我们大多数中小学使用的学科课程是实验过渡教材。学科课程各年级内容具体固定,时间统一安排,进度统一要求,师生有本可循:研究性学习课程则不然。各年级内  相似文献   

11.
目前,国内关于项目学习的实践与研究多将其定位于核心课程之外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或是核心课程的外围和边缘.真正与学科教学融合而使项目成为课程核心的相关研究较少,了解国内外试图改变“学科中心”转向项目学习与学科知识融合的已有研究经验对改变此现状较为重要。综述主要从项目学习在学科中的应用研究着手.对项目学习在学科中的应用领域、实施过程、实施效果等方面进行研究分类和分析,最后提出项目学习在学科中应用的未来研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本文阐述了在蓬勃发展工学结合的教育模式下,高职艺术类项目课程评价体系的具体实践活动。分析了传统评价模式存在的不足,比较了目前比较有影响评价模式的理论依据,并根据艺术设计学院这几年积累的管理和教学经验,提出了多元评价内容和多元评价主体的适合项目课程教学的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3.
发展学生职业能力的项目课程模式是当前高职课程改革的基本取向,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为商务英语专业项目课程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根据建构主义理论,按照项目课程的改革目标和原理设计了商务英语专业项目课程体系,旨在提高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职业能力,服务于商务英语专业建设。  相似文献   

14.
In the 2000s, the new national curriculum, dubbed as the ‘yutori curriculum,’ introduced a new subject for project-based learning ‘Integrated Study’ as its prominent feature. Comparing curriculum orientations in project-based learning in three historical periods after the WWII including Integrated Study, this paper aims to offer a genealogy of postwar Japanese school curriculum primarily based on a critical reading of the national curriculum guidelines on project-based learning, which is emblematic of the extending power of postwar Japan's curriculum authorities. Although Integrated Study was purportedly child-centered and put emphasis on each child's personal relevance and each school's autonomy, the finding of this study shows that Integrated Study in the yutori curriculum was rather a technology that disciplined schools, teachers, and classroom processes to shape children into morally good and cognitively flexible Japanese nationals. Despite its rhetoric of child-centeredness and personal relevance, the introduction of Integrated Study as part of the yutori curriculum was ultimately part of the state's move to gain further control over schooling.  相似文献   

15.
构建立足于学生人格发展、教师专业提升的发展性课程评价体系,是促使学校课程改革走向深入的重心。基于对甘肃省农村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课程评价的现状反思,对发展性课程评价体系构建的实践探索进行思考,提出以人格和谐发展为核心理念构建发展性课程评价体系的实施策略,包括以课程培养目标为主要依据,确立灵活动态的评价内容和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以评价程序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为根本,设计科学合理的评价工具;以学生行为表现评价、成长记录袋等方式,搜集和分析反映学生学习情况的数据和证据;从每个学生所关注的问题、兴趣出发,真正体现评价的激励和导向功能等。由此建构的发展性课程评价实施框架,有助于研究性学习的有效开展,并进而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17.
研究性学习课程设计性质中的教师专业发展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性学习的课程设计在目标、内容与组织、评价、资源和教学过程方面具有与学科课程不同的性质。在知识技能取向、自我理解取向和生态改变取向以及三种取向的结合下,教师专业应有不同的发展,以应对研究性学习对教师形成的挑战。  相似文献   

18.
依据项目课程的教学理念,对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教学内容体系进行了重构,给出了教学内容体系的设计方案,遵循项目课程教学规律,设计了课程的教学组织与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19.
高职专业项目式教材的开发:理念与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专业项目式教材是高职项目课程实施的载体,项目教材的开发应该坚持正确的理念和具备相应的条件。文章提出高职专业项目式教材的开发要坚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工作任务分析为前提等理念,同时对项目教材开发的条件,如对教材开发机制的调适、监督和管理机制的完善等进行了分析。只有理念正确、条件充分,高职专业项目式教材的开发才会更为理性和顺利。  相似文献   

20.
探究式学习是世界各国普遍认同和实施的一种新的课程学习方式。在中学实施探究式学习难以落到实处,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教师不能有效指导。高等师范院校担负着培养中学师资的重任,要根据基础教育发展的诉求,将探究式学习列入课程计划并结合学科特点在教学中有计划地实施。教学实践表明:在高师物理教学中实施以物理课题研究为载体的探究式学习,不仅是当务之急,而且在操作层面上也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