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茶与医药保健的关系.可以说源远流长。三国时代的《广雅》一书中记载“荆巴间采茶作饼.以米膏出之。若饮,先炙令色赤,捣末置蓖器中,以汤沃复之.用葱姜笔之,其饮醒酒”,对茶叶的产地、制作、用法及功效等都有涉及。到了唐代,陆羽的《茶经》已经把茶和医药保健的经验系统化、  相似文献   

2.
苏淑梅 《大众科技》2013,(6):198-199
研究认为优越的天然环境是形成六堡茶品质的基础,优良的茶树品种是形成六堡茶品质的良好条件,特殊的加工工艺是形成六堡茶品质的关键。据此三个主要因素,开发人员设计和实现了六堡茶发酵罐与精制机械联装。六堡茶发酵罐的实现,实现了六堡茶精加工的标准化、自动化、程控化。  相似文献   

3.
中国茶     
《中国科技信息》2004,(11):40-41
中国是茶的故乡,种茶、制茶、饮茶皆起源于中国。在唐朝陆羽的《茶经》里,这样写道:“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也就是说,茶叶的始祖是神农氏。这是因为在中国的文化发展史上,往往是把一切与农业、与植物相关的事物起源最终都归结干神农氏。归到这里以后就再也不能向上推了。也正因为如此,神农才成为农之神,顺理成章,也就是茶叶之神。  相似文献   

4.
丹若 《百科知识》2023,(8):41-46
<正>英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说:“茶是中国除四大发明以外的第五大贡献。”茶、咖啡、可可被称为世界三大饮品。尽管世界文化的融合让源自西方的咖啡文化不断流入东方,但仍无法撼动茶在中国的地位。中国茶叶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名茶更是百花争艳。茶客有品鉴之心,茶商有竞销之需,自然也就有了评议之乐,于是便有了“中国名茶”之选。  相似文献   

5.
腾冲红花油茶是云南山茶的原生种,腾冲县马站乡的云华片区是云南山茶的故乡,1992年我国植物学家冯国楣教授到腾冲考察时曾提到:腾冲的红花油茶和大树杜鹃为世界之冠。腾冲红花油茶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经济价值和物种保护价值,花可供人们观赏,  相似文献   

6.
<正>苦丁茶作为一种有两千多年历史的纯天然饮品,富含活性成分和多种生理功能。其成品先苦后甜、清香甘凉,生津止渴,素有“茶之美”“减肥茶”“长寿茶”等美称。研究主要是对苦丁茶维生素的提取物、化学成分分析以及药理作用的进展进行综述。1前言苦丁茶(llexkndingcha C.J.Tseng),是一种常绿色植物,属[1]硅酸科,俗称富丁茶。苦丁茶中含有氨基酸、多种不同的维生  相似文献   

7.
湖南安化黑茶不仅是少数民族的“生命之茶”,更是现代人名副其实的“健康之饮”。 安化黑茶在上海世博会引起了很大的轰动,“万两安化黑茶砖”在湖南馆独领风骚,我是安化学生,被震憾了。  相似文献   

8.
“茶之为饮,衣食百姓”。种茶、喝茶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中华各民族都创造了丰富多采的茶文化。云南的白族种茶历史十分悠久,所产的下关沱茶、苍山雪绿、感通茶等都是优质名茶。特别是下关沱茶,被称为“云南三宝”之一,远销世界各地。喝茶时,白族人根据不同的习惯和爱好,在茶中加入不同的配料,使之风味各异。其中,最著名的要数独具民族特色的白族茶礼“三道茶”。可以说,三道茶是白  相似文献   

9.
雾里青赋     
徐子芳 《科教文汇》2013,(20):F0002-F0002
夫茶者南疗之嘉术,遗存于冰川。华夏特有之珍品,神农荼海之神典。后陆羽撰《茶经》,遂茶事兴于朝野,香气萦于心。绵延下秋万载,仰视中华巨献。  相似文献   

10.
韦良肖 《百科知识》2021,(27):71-72
中国的饮茶习惯历史悠久,茶画艺术源远流长."宣物莫大于言,存形莫善于画",茶画艺术作为历史长河中一种特殊的绘画体裁,其内容涵盖了不同时期、不同阶层的茶事活动. 一、茶画艺术概述 茶画,是我国茶文化的具现,从表达方式上来讲,当属于传统的水墨国画,但从内容上细分的话,又可归属于文人画.文人画家多以梅、兰、竹、菊的象征寓意来表达清高纯洁的品格情怀,茶画则是文人饮茶之情景的展现;"茶之为用,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与醍醐、甘露抗衡".茶之精行俭德,在茶画中亦成为文人画家的笔下"常客".茶画艺术保留了重要的历史文化内容,又与西方美术相结合,成为一种独特的艺术.  相似文献   

11.
江南无锡宜兴,地处太湖之滨。自古以来山水秀丽、气候温润,是陶的古都、茶的绿洲、竹的海洋、洞的世界,也是著名的教授之乡。  相似文献   

12.
何莹 《科教文汇》2008,(17):191-191
茶之为道,核心者在于茶事,茶事当置于首位,茶事之舞台——茶道建筑。  相似文献   

13.
茶之为道,核心者在于茶事,茶事当置于首位,茶事之舞台——茶道建筑。  相似文献   

14.
茶是人们喜欢的饮品,不过医学专家提醒:喝茶需辨清体质,适当饮用,否则极易伤身。中医认为人的体质有燥热、虚寒之别,而茶叶经过不同的制作工艺也有凉性及温性之分,所以体质各异饮茶也有讲究。燥热体质的人,应喝凉性茶,虚寒体质者,应喝温性茶。常见的茶叶主要分为绿茶、清茶(包括乌龙茶、铁观音、大红袍)、红茶、黑茶(普洱茶)等几大类。这基本上是根据茶叶发酵程度由低至高划分的。一般而言,绿茶和清茶中的铁观音由于发酵程度较低,属于凉性茶;清茶中的乌龙茶、大红袍属于中性茶,而红茶、普洱茶属于温性茶。专家建议,有抽烟喝酒习惯,容易上火…  相似文献   

15.
创造是进步的前奏。一盏灯,改变了夜的颜色;一部电话,缩短了沟通的距离;一架飞机,则诠释了飞行的奥秘。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在所长林新坚的带领下,成功发明出茶之新品——药用菌发酵茶。该茶世界独创,既保留茶的功效,又创造性将食用菌的保健属性完美融入茶中,堪称一绝。药用菌发酵茶的诞生,是茶向前迈进的序曲。  相似文献   

16.
《科学生活》2013,(6):41-44
茶的意境,即与茶相伴而来的清新、淡雅、闲适、悠然,让人感觉亲切而自然,因此,茶才不同于一般口腹物欲。饮茶可以是一种习惯,它助思考、添情趣。如有人称举杯饮茶之“举”,可以理解为一种期待,颇为形象:又如某文人所说,“茶之为物,能引导我们进入一个默想的人生世界”。这是由茶中的意境所引导,让人们在品茶的过程中放松“心灵”,让人更睿智地领会世界上的人与事,或感受“心原本是一壶茶,包容百味,因吐纳而常新”的意境,这似乎又把茶的意境与“即茶即道”相联系了。  相似文献   

17.
文坛联称     
旧时武林豪杰要出人头地,一靠真本事,拳打脚踢,武功出众;二靠炒作起哄,先起个响亮的江湖名号,再找几个兄弟来个“江湖联称”,像江南七怪、风尘三侠等,一提起来就让人有如雷贯耳之感。文人骚客要出名,除了才华横溢、诗文出类拔萃外,最好也要和几个同行一起,来个文坛联称,就像“初唐四杰”、“公安三袁”什么的,一下子就喊响了,一不留神就名垂青史。  相似文献   

18.
题记中国古代有一条从成都经重庆、遵义、贵阳、都匀、独山、南丹、河池入广西的川黔桂茶马古道。唐代陆羽《茶经·八茶之出》已经提到贵州遵义的茶。明洪武年间曾在成都、重庆、保宁(阆中)、播州(遵义)置茶仓,获取并转运川黔桂茶叶北上与西番茶马互市。2006年8月,我曾到贵州遵义一带考察。  相似文献   

19.
名人养生术     
蒲松龄不仅知识渊博,而且也精通医术和养生之道。他配制了一种茶,叫做“蜜饯菊桑茶”,成分有蜂蜜、菊花、桑叶等,具有祛暑、清热、消积、通血脉、健心脾的功效,喝过此茶的人都赞不绝口。  相似文献   

20.
<正>题记中国古代有一条从成都经重庆、遵义、贵阳、都匀、独山、南丹、河池入广西的川黔桂茶马古道。唐代陆羽《茶经·八茶之出》已经提到贵州遵义的茶。明洪武年间曾在成都、重庆、保宁(阆中)、播州(遵义)置茶仓,获取并转运川黔桂茶叶北上与西番茶马互市。2006年8月,我曾到贵州遵义一带考察。2014年10月下旬,我有幸跟清华大学蔡曙山教授一起回到他当年插队的独山县黑石关寨考察,沿途还考察了贵阳青岩镇、黔南独山县和荔波喀斯特自然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