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垒 《今传媒》2008,(2):47-48
回首2007年,手机作为一种新媒体逐渐显出其强大力量.这种力量充分体现在手机媒体对十七大等重大时政事件的报道上,从<人民日报>到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主要媒体纷纷强力介入手机这种新兴媒体.可以预见,运用手机进行重大时政报道也将在2008年逐渐占据重要地位,传统媒体的激烈竞争也将在这个全新领域重现.同时,手机报道十七大的成功,也再次证明了传统主流媒体在新媒体时代仍然拥有巨大优势.  相似文献   

2.
正这是一个新媒体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新媒体的异军突起,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和生活。手机、互联网的兴起,极大改变了中国的传播生态。与传统纸质媒体"一对多"的单向传播方式不同,网络媒体实现了媒体与受众、受众之间的交互传播。在新媒体的包围和冲击下,传统纸质媒体如何突围,已成为事关其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媒体融合发展是大势所趋。传统纸质媒体和新兴媒体的加速融合化发展,成为传统纸质媒体数字化、网络化、移动  相似文献   

3.
浅论手机媒体与微博客的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斐 《今传媒》2010,(5):17-19
正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新媒体已经从边缘走向主流,以数字技术为基础的新媒体影响力不断增强,对传统媒体的冲击也越来越大。手机媒体作为新媒体中的一种,其影响面越来越广,影响力越来越强,而微博客的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移动数据业务的发展,特别是2009年3G牌照的发放,手机媒体的用户在手机用户群体中,占有越来越高的比例,越来越多的手机用户养成了通过手机阅读时政、财经、体育等新闻信息的习惯,逐渐形成拥有几亿用户的庞大影响媒体平台,事实上,手机媒体已经成为新媒体的代表,在社会中承担着巨大的作用。传统新闻媒体企业也已经或正在向新媒体战略转型。  相似文献   

5.
杨艺 《新闻世界》2012,(9):169-170
当今时代,以数字化为依托的新媒体成为重要发展领域,拥有越来越广泛的用户群。手机媒体以其互动性、个性化信息传播等优势,为新媒体开创了值得借鉴的发展盈利模式。本文分析了手机媒体的盈利模式,并对其未来发展前景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电视媒体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发展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磊 《新闻窗》2013,(2):34-35
作为一个普通受众,近两年你可能频繁地接触到各种新兴的媒体形式,网络电视、手机电视、Ip电视、移动电视、触摸媒体等,随着3G、4G宽带网络的普及,智能手机功能的日益强大和广泛使用,新媒体正逐渐成为你身边不可或缺的接收信息和了解外部世界的媒体形式。而种种统计数据也表明,传统电视媒体播出渠道的垄断优势正在消解,市场占有率也受到冲击,面对新媒体的强势来袭,电视媒体应认清形势,稳固自己多年培育起来的主流媒体地位。  相似文献   

7.
今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发表《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的重要讲话,全国各地加快新媒体建设步伐。主流媒体与成熟的新媒体不断深度融合实现了舆论引导能力的最大化。市、县级主流媒体向新媒体转型成为引导舆论,解决媒体生存发展现实困境的历史机遇。  相似文献   

8.
任庆 《青年记者》2021,(4):73-74
舆论监督报道是我国新闻媒体践行舆论监督责任、参与社会治理的主要形式。在新媒体时代,社会舆论生态十分复杂,主流媒体如何做好舆论监督报道已经成为一大课题。本文认为主流媒体需要把握好六个要点,才能做出优秀的舆论监督报道。  相似文献   

9.
梁国典 《传媒》2019,(13):66-70
当下,以报纸为代表的传统主流媒体遭遇互联网和移动新媒体的猛烈冲击,互联网已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主阵地、主战场和最前沿。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深刻把握时代发展大势和社会信息化趋势,全面把握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媒体发展规律,做出推动媒体融合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为我们做好党的意识形态和新闻舆论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媒体融合发展现状及典型案例的分析研究,探究全媒体时代背景下新型主流媒体建设的目标、路径与措施,以期为传统主流媒体向新型主流媒体转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地方主流媒体定位与业态在融合发展的背景下发生深刻变化,成为集新闻宣传、政务服务、活动组织、文化创意、新媒体运营以及文化会展、商贸经营、酒店餐饮等相关延伸产业于一身的新型生态平台。项目制是地方主流媒体整合社会资源、资金,做大做强事业、产业的重要手段;是与网络、手机终端等竞争与合作的主要途径;是解决发展中机构臃肿、人浮于事问题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11.
随着新媒体、自媒体的勃兴,舆论场日趋白热化、多元化、复杂化,传统的舆论引导格局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主流媒体要重塑舆论引导的主体地位,需通过媒介融合转型构建新型主流媒体,以便适应互联网时代的舆论传播机制。因此,本文以北京市六家主流媒体的26位媒体人的深度访谈为基础,深入调研当前社会所处的舆论环境、主流媒体所面临的舆论引导转型困境,从宏观角度描摹新媒体环境下舆论格局现状及舆论传播机制,有针对性地提出主流媒体舆论引导转型策略,以期为媒体工作的转型提供成果借鉴与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2.
主流媒体是新闻传播的重要内容,在新闻传播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信息传递价值。新媒体时代的来临,对主流媒体传播形成一定的冲击,但与此同时,也冲击主流媒体新闻传播模式的创新、新闻信息的有效性多样性传播注入新的动力。对此,本文着重分析新媒体、主流媒体及社交媒体的概述,论述新媒体时代下主流媒体新闻传播形式的变化,提出新媒体时代提升主流媒体新闻传播力对策。  相似文献   

13.
黄冠 《新闻知识》2012,(7):74-75,72
以互联网和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广泛普及,使以电视为代表的传统大众传媒受到巨大冲击。我国传统的电视媒体在新闻传播中的地位格局和生态环境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在此背景下,作为曾经最具社会影响力的电视媒体应该怎样消解和应对新媒体带来的冲击与挑战,快速走上图强之道,巩固自身主流媒体的强势地位,有效发挥媒体的社会功能,成为当下电视媒体所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4.
新媒体舆论的管理谢新洲、安静、杜智涛、张悦在《新媒体时代:舆论引导的机遇和挑战》一文中指出,新媒体对舆论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一、互联网成为社会舆论的集散地;二、手机媒体成为独特的舆论放大器;三、微博成为公民参政议政的重要工具。新媒体舆论的发展趋势表现为:  相似文献   

15.
历经短短的几年时间,手机媒体业已成为一种传播媒介,新媒体的不断演变,开拓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网络媒介融合的新局面。进入3G通讯时代,手机媒体在推动传统媒体发展的同时也必须在变革中求发展,在运营过程中找寻最适合自己的盈利模式。在此过程中,它也将逐渐完成从通讯工具向大众媒体传播的转变。  相似文献   

16.
罗艺 《东南传播》2021,(11):22-25
媒体融合时代国内主流媒体纷纷入驻新媒体平台,主流媒体关注关系在网络场域中重新产生,今日头条成为这一关注关系网络形成的重要平台.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研究方法,以今日头条平台中的主流媒体为研究对象,以主流媒体关注关系构建社会网络,对这一网络的基本结构、中心性和凝聚子群等指标进行测量,探究网络中的结构特征和现实属性,研究发现主流媒体关注关系网络具有强连通和弱凝聚的基本特征,国家级主流媒体与区域性主流媒体形成了主导与协同的关注关系特征,主流媒体存在关注关系同质化的现象.  相似文献   

17.
齐亚宁 《新闻知识》2013,(9):28-29,68
在新媒体的冲击下,舆论的生成和传播机制都发生了一系列变革。本文结合当前的部分热点新闻事件,在分析新媒体对舆论格局产生影响的基础之上,提出了目前主流媒体舆论引导面临的挑战,认为主流媒体要从掌握舆论主导权、构建新媒体平台、培养和发挥新媒体"意见领袖"的作用、增强主流媒体公信力等几个方面来应对挑战,不断提升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力。  相似文献   

18.
融媒体时代,媒介之间的跨界融合成为常态。作为传统主流媒体,广播媒体应着眼于融合发展,重新认知广播的传媒地位,挖掘内部潜力,释放内生动能,同时植入新媒体基因,赋能广播媒体。如此,才能做到守正创新,构建开放、包容、可控的新媒体矩阵,加强主业建设,壮大主体优势,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作为当代社会最重要的通讯工作和"第五媒体",手机在对社会沟通模式产生深远改变的同时,以其强大的多媒体功能和聚合能力,为学习者开辟了更多的学习途径和可能性。作为以开展远程教育为主的开放大学,将手机媒体作为今后学习资源呈现的主流媒体,与其他普通高校相比更具有现实。手机成为今后开放大学学习资源主流媒体具有重要意义,也具有开放大学现有的学习媒体所不具备的诸多优势。  相似文献   

20.
互联网时代,原有的传统主流媒体的传播程序正在被改变,广大受众正从传统的传播媒介转向新媒体平台,这使得传播中的影响力发生了迁徙.强化主流媒体的传播影响力不仅是媒体行业的议题,而且事关国家话语权大局.主流媒体必须从国家战略的高度,强化新领域的传播力才能真正成为主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