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泰和县广播电视事业逐步走上了快速发展的轨道,基本形成了广播与电视并重、有线与无线并举、软件与硬件齐上,城市与乡村协调发展的良好格局.1999年,我县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95%和85%,基本实现了"村村通广播电视"的目标.全县广播电视事业建设的快速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城乡经济的繁荣,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事业建设连续六年被评为全省先进单位;在全省"创三好"台站活动中,连续三年荣获一等奖,被市、县授予"双文明单位"称号.回顾近几年我县广播电视走过的历程,我们主要是强化了"三种意识",致力于"三个创新":  相似文献   

2.
固村镇地处宁都县东南部,是个偏僻山区,近几年来,固村镇党委、政府十分重视广播电视工作,把发展广播电视事业作为加强精神文明硬件建设的重要工程来抓,积极采取措施,在95年和96年共投资23万多元,使全镇广播电视工作整体推进,事业建设得到全面发展。目前,全镇调频广播覆盖率达85%,电视人口覆盖率90%。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为该镇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固村镇广播电视站被评为全省乡(镇)级广播电视事业建设先进集体。固村镇的广播电视事业建设能在短期内得到快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3.
我们以喜悦的心情,迎来了新中国50华诞。50年来,我省的广播电视事业,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与党、国家和人民同命运、共发展,为我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力的舆论支持,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50年来,我省广播电视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低到高逐步发展壮大。1949年,全省解放之初,仅有一座电台。经过五十年的发展,全省现在已有电台52座,电视台(含有线电视台)79座,“天上一颗星地下一张网”的广播电视传输覆盖体系基本形成,全省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82.5%、89%。50年来,特…  相似文献   

4.
1996年,我县广播电视干部职工以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和全省农村广播电视工作会议精神为指针,发扬“团结、务实、拼搏、进取”的精神,真抓实干,广播电视事业蓬勃发展。全县100%的乡镇开通了有线电视。90%的乡镇开通了调频广播。县、乡(镇)加大投入,更新完善了机房设备,确保了广播电视的正常运行和效益的发挥。另外,一幢建筑面积4774平方米,高13层的广播电视大楼正在兴建之中。据统计,去年全县广播电视事业建设总投入达337万元,有线电视终端用户达17000多户,广播电视事业的快速、长足发展,有效地促进了…  相似文献   

5.
同志们:根据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关于“实施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的指示精神,为加快我省农村广括电视事业的发展,更好地为广大农民服务,省政府决定召开全省村村通广播电视工作会议,认真总结近几年来全省农村广播电视事业建设的经验,全面部署到本世纪末全省基本实现村村通广播电视的工作任务。这次会议规模很大,参加会议的有省委省政府的领导,有各地(市)、县(市、区)政府的分管领导和省直各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有各级广播电视部门的负责同志,目的就是要把这项工作变为各级政府行为,确保到2000年全省基本实现村村通广播电视…  相似文献   

6.
1996年,宜春市广播电视局抓农村广播电视事业建设工作,把发展思路定在突出一个“新”字上,写好“新”字这篇文章。全年对农网投资102万元,新建和改造村广播室39个,村建室率达75.2%,新增广播喇叭1439只,改造乡镇广播站3个,新建乡镇有线电视网5个,发展农村有线电视用户1200户,使广播电视覆盖率在原有基础上又有所提高。宜春市的农网建设工作1995年获全省一等奖,局党组一班人认为,“一等奖”并不说明我们农网建设工作已到了顶峰,还有许多工作需要我们去做。因此,在全省农村广播电视工作会议后,又确…  相似文献   

7.
上高县广播电视局坚持“宣传立台、网络兴业”的工作思路,始终把社会效益作为事业发展的根本,坚持把用户需求、优质服务、安全传输作为事业发展的标准,紧紧抓住办好、用好、管好广播电视这三个环节,与时俱进,顽强拼搏,使全县广播电视事业发展上了一个新台阶,为全县三个文明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2000年分别荣获全国广播电视先进县和全省广播电视先进县光荣称号,多次被评为全省广播电视工作先进单位,连  相似文献   

8.
根据江西省广播电视局党组提出的“大力推进县级广播电视改革,促进广播电视事业大发展”的工作思路,本人于2000年3月到广丰、玉山、弋阳三县进行了调查,并出席了在广丰县召开的全省县级广播电视改革与发展座谈会,听取了宜丰等23个县、市广播电视局局长关于改革与发展的设想汇报。6月,又随省委党校第16期中青班社会调查小组,到奉新、靖安两县调查了解广播电视基本情况,以求通过对县级广播电视现状分析,就县级广播电视改革与发展之路作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1996年,上高县广播电视局选准发展路子,务实苦干,全县农村广播务业建设有了长足进步,被评为全省事业建设先进集体二等奖。代表宜春地区参加全省事业建设评比,成绩名列前茅。当年,全县用于广播事业建设的投资有200多万元。一、以电祝事业发展带动广播事业发展广播与电视是宣传媒体中的“两兄弟”,过去,广播带动了电视的起步,而现在,农村广播事业建设却被一些人忽视了。事实上,广播与电视各具优势,并不能相互取代。作为全县广播电视的行政管理部门,对待这个问题,应该着眼于全面,在事业建设中更不能人云亦云,“厚此薄彼…  相似文献   

10.
自在全省广播电视系统开展“爱台、爱岗、爱广播电视事业”活动以来,有力地促进了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模范人物。目前,“三爱”活动十佳标兵的评选工作正在进行,现将30名候选人的简要事迹予以刊登。排名先后以姓氏笔划为序。  相似文献   

11.
省委宣传部和省广播电视厅把全省第二次农村广播电视工作会议放在抚州召开,这既是对我们的信任与厚爱,也是对我们的鞭策和促进。下面,着重把抚州地区农村广播网建设的基本情况和主要体会向大家作一个简要汇报。我区是个农业地区,全区360万人口,其中农村人口占80%以上。近两年来农村广播电视事业发展比较快,特别是去年全省农村广播电视工作会议之后,农村广播网建设有突破性的发展。截止去年十二月底,全区205个乡、镇中,已通广播的有182个,占89%;1932个村委中,已通广播的有1606个,占83%;16663个…  相似文献   

12.
这次由省委宣传部、省广播电视厅联合召开的全省第二次农村广播电视工作会议,主要是为了总结去年5月省政府召开的第一次全省农村广播电视工作会议以来,各地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农村广播电视工作,大力发展农村广播电视事业的成绩和经验,研究部署下一阶段的工作任务,推动农村广播电视事业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使其为促进我省农村改革开放和两个文明建设发挥更大的作用。一、全省农村广播电视发展呈现良好势头,取得显著成绩去年,为贯彻落实全省农村广播电视工作会议精神以及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省委省政府关于农村工作的一…  相似文献   

13.
2005年上半年.在市文化管理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我台按照“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运营”的要求,顺利地完成了广播电视管理体制改革工作。体制改革后,平湖市广播电视台将主要精力投入到发展全市的广播电视事业上。这为我们进一步做大做强平湖的广电事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今后几年.我们将实施“新闻立台,事业兴台,经营强台.管理塑台”四大战略,努力打造省内一流、具有较强经济实力的现代化县市广播电视媒体,在全省乃至在全国打响“平湖广电”的文化品牌.为平湖建设“江南水乡文化名城”添上精彩的一笔.  相似文献   

14.
《声屏世界》2006,(2):F0003-F0003
铅山县文化广播电视局内设有铅山广播电视台、广播电视网络分公司、广播电视稽查大队和8个乡镇广播电视工作站。近年来,局领导班子坚持把发展广播电视事业作为实践“三个代表”的自觉行动,与时俱进,开拓创新,2000年、2003年先后获广播电视事业建设全省一等奖;2000年获团省委授予的“省级青年文明号”荣誉称号;2001年,先后被评为全国、全省“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先进集体。广播电视台始终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唱响主旋律,每年播出自制新闻1800多条,上送中央、省、市台播出新闻300多条。一大批电视作品在省、市各种评选中获奖,为宣传铅山、展示…  相似文献   

15.
新余市愉水区下村镇是一个农业大镇,有21个行政村,178个自然村,10845户。近几年来,下村镇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把发展农村广播电视事业作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件实事来抓,广播与电视共同发展。如今、下村镇100%行政村开通了调频广播,100%自然村通了广播,50%行政村普及了有线电视。1998年1月,下村镇广播电视站被省广播电视厅评为全省乡镇级广播电视事业建设先进集体。通过调查;我们认为,下村镇的广播电视事业能在短时间里迅速发展,原因主要有三点:一、领导重视,投入增加。广播电视是高投…  相似文献   

16.
“创三好”活动在广电系统开展了十多年,如何做到常创常新,年年都能出新、出彩?抚州市广播电视局在这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通过选准着力点、瞄准落脚点、找准切入点,把“创三好”与广播电视事业建设、产业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相互推动、相互促进,和谐发展,收到了比较明显的成效,并在不久前召开的全省“创三好”评选工作会上,荣获2005年度全省“创三好”组织奖。  相似文献   

17.
余能文  黎楠 《声屏世界》2007,(10):18-19
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以下简称“村村通”)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民心工程。“十五”期间,在江西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江西省各级党政部门及广大广播电视从业人员满怀对农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克服各种困难,强力推进50户以上自然村“村村通”,超额完成了国家下达的“村村通”建设任务.为促进江西省农村广播电视事业发展,促进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涌现出一批成绩显著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为展示全省“村村通”工作建设成果,发挥先进典型的引导示范作用,本刊特开设专栏.连续三期刊发全省广电系统荣获全国“村村通”工作的先进集体和个人的典型报道,旨在为迎接“党的十七大”的召开增加亮色,进一步推动新一轮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  相似文献   

18.
嘉兴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嘉兴广播电视走过了21年的发展历程,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趋强,党的十六大以来,发展趋势更加健康快速。固定资产总额从1984年的不足100万,到现在已达到2.13亿元。今天,以“走在前列”的意识,努力把党的诞生地广播电视事业建设好发展好,已经成为嘉兴广电总台广大共产党员和干部群众的共同愿望和工作目标。  相似文献   

19.
《档案》2001,(2)
(本刊讯)甘肃省档案局副局长张前林在 3月 1日召开的全省档案工作会议工作报告中,提出了“十五”期间全省档案事业发展计划和 200年主要工作。 “十五”期间全省档案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在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认真履行档案事业行政管理和档案保管利用两种职能,坚持依靠科教振兴档案事业,进一步加强档案法制建设,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加大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力度,更好地为西部大开发、为甘肃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十五”期间全省档案事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建设一个与全国档案…  相似文献   

20.
陕西的广播电视是随着新中国的诞生而诞生,随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特别是改革开放20年来,陕西的广播电视发展的速度更为迅猛。一、广播电视事业发展迅速事业建设是广播电视赖以实现的载体。改革开放20年来.我省的广播电视事业发生了巨大变化,其发展速度和建设规模都是前所未有的。陕西的无线广播在1978年只有3座省地级电台。经过20年的不断努力,到1997年底,全省已有陕西、西安、咸阳、宝鸡、铜川、延安等6座省地市广播电台,另外还有县级广播电台62座.有中短波发射台及转播台13座.人口覆盖率由1979年的50%.上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