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些”字的传统解释及其存在的问题 《楚辞·招魂》每句末缀“些”字以为语尾。这在中国文学史上是一个创举。古今的字书、韵书对“些”字曾有不少的解释。例如从“些”字的含义来讲,则《经典释文》卷二十九引《广雅》云:“些,辞也”,《玉篇》云:“些,辞也”;《广韵》云:“些,楚语辞”;《集韵》云:“些,语辞也,见《楚辞》”。从“些”字的音切来讲,则《玉篇》有“息计切”“息箇切”;《广韵》有“苏计切”“苏箇切”“写邪切”;《集  相似文献   

2.
定势误人     
傅玲燕 《江西教育》2003,(18):27-27
曾经有这样一个有趣的实验,实验对象必须是受过教育的成年人。问:三点水加一个“来”字,念什么?答:lái。再问三点水加一个“去”字呢?被问者有的顿时语塞,有的当即断然回答:根本就没这个字;也有的则答曰:qù。而实际上“法”字的使用频率远远高于“涞”字,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  相似文献   

3.
字词考释     
上海辞书出版社《宋元语言词典》对自首、首人、出首以及首状诸词中的“首”字的解释是错误的。新《辞海》中“自首”条对“首”字则未加注释。《正字通》说:“有咎自陈及告人罪曰首。”则此一“首”字,义  相似文献   

4.
《鸿门宴》(高二册)一文中,我们认为有以下六个问题需要探讨。 一、“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这句中的“则”字,课本里没有作注,在教学参考书中译为“就”。其实,这句中的“则”字不能作“就”字讲,它是用来表示对比的。在古汉语中,常常是两个“则”字连用表示对比。如《荀子·正论》:“内则百姓疾之,外则诸侯叛之”,表示在国内如何,在国外如何;“则”也可以  相似文献   

5.
古代笑话     
万字难写一富翁世不识字,人劝其延师训子。师至,始训以执笔临朱。书一画则训曰:“一”字,二画则训曰:“二”字,三画则训曰:“三”字。其子便欣然投笔,告父曰:“儿已都晓字  相似文献   

6.
棋有棋眼,诗有诗眼。棋有眼则活起来,诗有眼则更具有艺术表现力,使诗歌意象染上诗人的情感色彩。在书法作品中,我认为也存在“眼”,它包含两个方面:对单字结构则存在字之“眼”;对于整篇章法则存在书之“眼”。以下试作一些初步探讨。象“诗眼”是最能显示诗歌内涵真谛的最关键之字句的意义那样,“字眼”可以认为是一个字中最能反映书家艺术个性的最神彩的一笔,“书眼”则为一幅字中意境、神采最佳的部分。先就字眼而论。在书法创作过程中,书家都力图使每个字都能写出反映自己的笔画特  相似文献   

7.
六) 乃逸,则知小人之依《无逸》:“君子所其无逸,先知稼穑之艰难,乃逸,则知小人之依。”王念孙以为“乃逸”二字是衍文。其说曰:“先知稼穑之艰难,则知小人之依。文义上下相承,中间不得有乃逸二字。且周公戒王以无逸,何得又言乃逸乎?乃逸二字盖  相似文献   

8.
《<论语>六则》“思考和练习”在谈到“而”字的顺接和转接用法时,曾这样写道:“转接,指用‘而’字连接的两个部分,意思有转折,如‘学而不思’。这里的‘而’字同白话里的‘可是、但是’相当。”我以为似可商榷。在“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一句中,两个“而”字虽都表示转接,但在句中的作用却并不表示转折关系,而是表示假设关系,这是一种特殊用法。“学而不思”和“思而不学”,分別表示两种假设条件,“罔”、“殆”则是在这两种假设条件下出现的情况或结果。  相似文献   

9.
诗有“诗眼”,正如王国维所说,宋祁的“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极为平凡的“横”字,在诗歌中使用得当,也能创造出非凡的意境和盎然的情趣。以“横”字写景,则景物更自然逼真。如赵嘏《长安晚秋》:“残星  相似文献   

10.
不少的古代汉语著作涉及到古音通假时,都举“倍”字为例,认为“倍”字的“违背”、“违反”、“背叛”等义,是“背”字的假借。请看: 《荀子·天论》:“倍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章诗同《荀子简注》:“倍,通‘背’,违背。”甄尚灵《汉字假借义试探》说:“《荀子·天论》一文,全文不到两千字,假借就有二十多处。如:‘倍(背)道而妄行,则(按:漏一“天”字)不能使之吉。’……这些通假是今天大家都承认的。”接着下文重提“‘倍’通‘背’”。贾谊《治安策》:“下无倍畔之心。”张世禄《古代汉  相似文献   

11.
重文表示法与古籍校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整理古籍,特别是从事古籍校勘工作,必须熟悉古人的书写习惯。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古籍中的重文表示法。古人在书写、抄录时,遇到有重叠的字,往往只在上一字的右下方加“=”来表示。对重文号“=”,前人有一些解释:唐代李贤认为“=”就是数词“二”字,是用来表示“此字当两度言之”①。清人何琇也说:“石鼓文于叠字皆作=,=即‘二’字,言此字有二”③。而清人杭世骏则认为:“篆书凡重叠字皆不复书,但作=,偏于字右。=乃古文‘上’字,言同于上也”③。其实,认为这两短横就是“二”字或“上  相似文献   

12.
部首和偏旁既互相区别又有联系。人们将一群字的相同部分取出来 ,作为这群字的标志 ,就称为部首。有的部首可以独立成字 ,例如 :屹、崎、岐、岗等字的部首是山 ,可以独立成字 ;有的部首则不能独立成字 ,例如 :入、九、义、乃等都有“丿” ,不能独立成字。组成字的结构单位称为偏旁 ,也称为“部件”。旧时称合体字左方的结构单位为“偏” ,右方的结构单位为“旁” ,现在一般不作这样的区别 ,不管结构单位处于字的左右上下都统称为偏旁。一般说来 ,独体字如山、火、日、木……等不再划分偏旁 ,合体字则可划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偏旁 ,如“江”有…  相似文献   

13.
一字一词各有特性,各有短长。用其长,则见其长;用其短,则见其短。大本领诗人正如高明的能工巧匠,能避其所短,用其所长,让每个字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这里有一则诗坛掌故,很能说明这一点。杜甫《曲江对雨》:“林花著雨燕脂湿,水荇牵风翠带长”。王彦辅曰:“此诗题于院壁,‘湿’字为蜗涎所蚀”。苏长公,黄山谷、秦少游偕僧佛印,因见缺字,各拈一字补之!苏云“润”,黄云“老”,秦云“嫩”,佛印  相似文献   

14.
宋李格非《书〈洛阳名园记〉后》中有句:天下当无事则已,有事则洛阳必先受其兵。(按,中学教材无“其”字,据文补。)其中的“当”字,被吕叔湘先生在《错字小议》中判为错字。吕先生觉得“当”字“有几分可疑”,查《古文观止》写作“当”,后“终于在《宋文鉴》131卷找到了这篇文章,果然不是‘当’字,而是‘常’字。”吕老一贯治学严谨、一丝不苟,其不惮烦难、认真查核,对读者负责的  相似文献   

15.
近体诗有严格的平仄限制,掌握近体诗的平仄规律是理解近体诗格律的关键。其中对“对”和“粘”的理解又是最为重要的一环。“对”,指平声字和仄声字相反。诗的一联,如视上句为出句,则下句可称对句。出句第二字如为仄声,则对句第二字必须是平声;出句第二字如为平声,则对句第二字就必须是仄声。“粘”,指平声字接平声字,仄声字接仄声字。近  相似文献   

16.
中国诗文有一种描写手法,古代批评家和修辞家似乎都没有拈出。宋祁《玉楼春》词有句名句:“红杏枝头春意闹。”李渔《笠翁余集》卷八《窥词管见》第七则别抒己见,加以嘲笑:“此语殊难著解,争斗有声之谓‘闹’;桃李‘争春’则有之,红杏‘闹春’,余实未之见也。‘闹’字可用,则‘吵’字、‘斗’字、‘打’字皆可用矣!”李渔同时人方中通《续陪》卷四《与张维四》那封信全是驳斥李渔的,虽然没有提名道姓;有一节引了“红杏  相似文献   

17.
近读郭锡良先生等编著的《古代汉语》,其中文选部分选有徐宏祖的《游天都》一文。文中有“山高风钜,雾气去来无定”之句。句中“风钜”之“钼”,该书注释为:“钜:同‘巨’”。我以为这可能是一处笔误,此字注“同巨”,不尽妥当,应注为“通巨”,才较确切。因为,“巨”与“钜”在此属同音假借关系,或者称为通假字、通借字。 一般讲来,古汉语中同音假借字,通常用“某字通某字”来表达;古今字或同义后起字,通常用“某字同某字”表示;而异体字、繁简字则多用“某字之异体”、“某字之繁体”等形式表示。繁简字的意义、读音完全相同,只是在字形笔划上有繁简之别。“钜”、“巨”两字的本义不同,因此它们不属繁简字关系。  相似文献   

18.
“析字联”是对联中的奇葩,曲折有致,妙趣横生。现摘录几则,以飨读者。1.从前有个叫贾席珍的, 是陈家颜的私塾先生。平时二人相处十分融洽,有时也爱开个玩笑。一日,陈家颜忽出一联: 贾席珍失去宝贝珍珠方为西席贾不愧为陈的老师,当即对出下联: 陈家颜丢掉耳朵颜面才是东家上联“贾席珍”三字去“贾”之“贝”和“珍”字刚好是“西席”,下联“陈家颜”去“陈”之“耳”和“颜”字,也正是“东家”, 此联对仗工巧,极有趣味。2.据说康熙皇帝是位制析字联的高手。一次他与一和尚一起饮酒,酒至酣时,突然拟一上联: 山石岩下古木枯此木是柴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人的姓名和现代人一样,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用来代表个人的符号。但现在我们称某人的名字是什么与古人是不同的。古人名是名,字是字,各有用途。古人一诞生就起名,成人后则有字,而死后有谥号。名,是在社会上使用的个人的符号。自称用名,称人以字。字往往是名的解释和补充,是和名相表里的,所以又叫“表字”。古人名和字的关系有意义相同的,如:东汉创制地动仪的张衡字平子、“击鼓骂曹”的文学家祢衡字正平,他们名、字中的“衡”就是“平”;宋代诗人秦观字少游、陆游字务观,他们名、字中的“观”和“游”也是同义。名和字,也有意义相辅…  相似文献   

20.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唐代的韩愈引用这句名言时,特地加上一个“则”字:“三人行则必有我师。”宋代的朱熹将“行”释作“出行”,可见他把“行”读成xíng,视作动词。现行的中学课本及参考书,都依据朱熹的见解来进行诠释,并在“行”字后面点上个逗号,将孔子的文句翻译为“三个人同行,里面一定有可以当我老师的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