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专利转化中的"专利沉睡"及其治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专利转化率低是阻碍中国技术创新的一个重要因素,“专利沉睡”是专利转化率低的重要体现。本文分析认为“专利沉睡”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各种制度条件的限制使专利持有人和专利需求方无法形成有效的专利转化收益预期,而且专利市场信息不完全、跨国公司的专利滥用和专利申请中的“泡沫”则进一步加剧了“专利沉睡”现象的出现。在此基础上,本文对解决中国“专利沉睡”问题给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2021年我国《专利法》修改的亮点之一是引入专利开放许可制度,为促进该制度落地,国家知识产权局印发《专利开放许可试点工作方案》,要求专利转化专项计划重点支持的省市开展专利试点工作,然而,专利开放许可平台的实施运行在我国并没有经验可循,其配套实施细则亦未出台,故有必要分析专利开放许可平台运营模式,以保证该制度在我国实现“软着陆”。通过对上海、浙江、广州专利开放许可平台2413份试点数据梳理发现,开辟免费专利能提高专利平台对小微企业的吸引力,同时配合以专利精准匹配系统以及全链条电商化交易平台,有助于优化专利开放许可平台运营模式以及加速“沉睡专利”的成果转化。  相似文献   

3.
睡美人文献研究对于图书馆界文献战略保藏、科技界早期识别变革性研究与缩短重大科学发现的认可时滞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数据分析和案例研究揭示了睡美人文献具有多出自跨学科研究和综合性期刊、多具有潜在技术与应用属性、多为高质量研究三大特征。初步凝练出预测睡美人文献的若干关键线索:一是识别变革性研究并追踪其技术转化应用状况,包括监测作者是否持续开展该主题的研究,是否从理论研究拓展到实践研究,实践中是否成功等;论文发表之后是否有专利授权,论文是否被专利引用等。二是笔者提出的一个用于识别非高被引论文中睡美人文献的无参数指标--Bcp指数,能够识别出那些正处于“沉睡-唤醒”萌芽期的论文,特别是长期沉睡后初现被引突增苗头,且总被引次数尚未成规模的论文。基于睡美人文献重要特征与预测线索的分析,从加强变革性研究、识别研究前沿和改善学术评价三个方面讨论了睡美人文献研究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4.
<正>本文标题中所称"专而无利"中的"专"是指专有、专用、独享或排他的权利,"利"是指有利的环境、有利的条件或经济上的利益。关于专利,有两种现象值得关注,一种是,许多有价值的发明创造技术没有及时申请专利,导致权利人的发明创造成为公有技术而造成其资产和利益的流失,即所谓"利而无专"的惋惜;另一种是,许多取得专利权的发明创造躺在卷柜里"沉睡",没有创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知识转移中那部分转移不成功但仍具有转移价值的"沉睡知识"为研究对象,以五步骤模型和SECI模型为基础,建立了"知识转移"的循环系统,据此对"沉睡知识"的产生进行全面的梳理,构建"沉睡知识"的产生机制,并进一步研究"沉睡知识"的有效转移。  相似文献   

6.
利用2008—2016年高等院校层面和省区层面的高校科技统计数据、知识产权保护等数据,引入知识产权保护作为门槛变量,实证探究产学研合作对中国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影响的"沉睡荒漠"和"专利沼泽"困境。结果表明,产学研合作有利于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知识产权保护对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存在单一门槛效应,产学研合作与高校科研成果转化间存在双重知识产权保护门槛效应。研究结果为当前中国推进知识产权保护和高校科研管理体制改革,以及提升科研成果转化水平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基于专利地图的专利海盗对抗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专利海盗产生及其演变历史的回顾,分析专利海盗的运作模式和社会影响,说明对抗专利海盗是实施专利保护的必然。专利地图是分析专利情报的一种重要工具和方法,利用专利地图对抗专利海盗是文章提出的一个新观点。并基于此观点概述专利地图的内涵和分类,论证专利地图与专利海盗对抗的契合性,阐述专利地图在对抗专利海盗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专利地图是企业专利情报分析利用的一种辅助工具,是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和制定实施专利战略的有效手段。本文通过专利地图与企业专利战略之间关联及其在专利战略中作用的分析研究,阐述了专利地图在企业专利战略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有效利用专利地图为企业制定实施专利战略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9.
<正>因为我们的耳朵在沉睡时也管用,所以—别在我沉睡时提"9.11",别以为我睡着了什么都听不进去!告诉你,在我沉睡时,即便你在我耳旁小声说"9.11",第二天醒来时,我也很容易想起电视里播放的纽约世贸中心和华盛顿五  相似文献   

10.
专利是发现新技术信息独特的信息源,专利数据是堆在互联网上的一座"宝山",把专利数据变成专利情报能显著地推动国家和企业实施专利战略和建立技术竞争优势。如何从专利文献中提取技术、经济、法律信息并形成有效情报,针对此问题,本文在深入分析了专利情报分析方法、手段的基础上,着重阐述了专利情报分析在研发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李方  张胜  黄欢 《科研管理》2019,40(5):212-221
在专利资源碎片化的背景下,专利市场治理在专利成果转化、产业创新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以美国航空产业专利市场治理案例为对象,通过博弈分析和案例论证,研究专利资源碎片化情境下的专利市场反公地悲剧及其政府治理机制。研究发现:专利资源碎片化导致专利市场交易成本负担过高,市场机制失效,出现专利市场反公地悲剧;政府通过强制交叉许可、价格管制等手段降低谈判成本、控制许可成本,促成专利池组建,有效治理专利市场失灵,避免反公地悲剧。  相似文献   

12.
钱坤  张晓  黄忠全 《科学学研究》2020,38(9):1608-1620
从专利交易情景的角度出发,分析专利价值的影响因素,对提升专利交易市场的效率和活性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文章以2009-2016年江苏省技术交易合同整理获得的463份专利交易合同为基础,运用统计软件对手工搜集到的491条专利样本数据对专利价值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高校专利的价值显著低于企业专利的价值,且依据专利权人类型的不同,专利属性对专利价值的影响存在差异性。专利国际分类数和专利维持时间对高校专利价值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企业专利价值受专利权利要求数的影响较为显著。此外,交易合同中的附条件支付条款可以显著增加高校专利的价值,但对企业专利价值的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意义]从交易视角评价专利可转让性,侧面评估专利价值及筛选可交易高价值专利。[方法/过程]基于专利价值评估指标,从技术和法律两个维度选取专利可转让性评价内部指标,基于交易视角中专利权人特征设计专利可转让性评价外部指标,结合高阶神经元将深度神经网络方法应用于专利可转让性评价。[结果/结论]结果表明,专利可转让性评价模型相比传统的BP神经网络方法和仅使用高阶神经元的方法精度更高,F1值达到86.72%;因其可区分通过交易实现价值的潜在专利,在大规模专利可转让性评价实际应用中具有可行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14.
拥有互补性专利的双寡头厂商可以进行三种方式的专利交易,分别是无专利授权、交叉许可授权和专利联盟授权.通过构建两阶段动态博弈模型计算不同专利交易方式的市场绩效,并从企业和社会两个角度分析三种专利交易方式的优劣.结果表明:从企业层面来说,专利联盟授权是企业最优的专利交易方式,因为专利联盟授权使企业获得最大的生产者剩余;而从社会层面来说,政府应该认真审核积极引导专利联盟的组建,因为专利联盟授权有可能降低消费者剩余,损害消费者利益.  相似文献   

15.
发明专利是科技创新的源泉,是衡量一个国家竞争力的一项重要指标。调查统计了近年来我国发明专利的授权数、授权部门、领域、地区前10名,国内外职务、非职务发明专利的比例,按国际IPC分类的行业授权结构分布以及发明专利的市场交易情况。分析发现,我国发明专利授权数量以平均每年30.9%速度增长;技术交易市场发明专利的合同数和交易金额升降不一,单个合同金额提升较快;国内职务发明专利的比例低于国外;发明专利集中在东部地区,地区和领域分布都不均匀。我国发明专利的整体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6.
孙震 《科研管理》2019,40(3):179-187
专利市场是经济活动中效率最为低下的市场之一。一方面,专利属于无形资产,很难评判其价值。另一方面,由于信息不对称,市场参与双方(发明人和使用者)均面临很大的搜寻和交易成本。然而较少有文献实证记录这些市场摩擦所带来的后果。本文记录中国个人专利申请的一个特别现象:与企业专利相比,个人专利被广泛认为质量较差;然而另一方面,个人专利在授权后的维持时间却长于企业专利。本文认为专利市场摩擦可以一定程度上解释该现象:由于搜索成本和信息不对称,相对于企业来说,个人发明人需要更长时间才能将其专利许可或转让给可以商业化的公司。个人发明人往往需要这些转让收益来收回发明的投资成本,为此他们会努力寻求潜在的授予方,而不得不维持专利到更长的时间。 本文提供一些实证证据来支持这个假说。在专利质量比较过程中,本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的数据库,整理并建立了中国专利申请的详细数据并构建了若干质量指标。同时,作者利用谷歌专利数据库补充了专利权利要求项数量和专利引证这两个指标,为中国专利质量分析、知识传递与溢出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来源。  相似文献   

17.
中国高校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保持高速增长,但专利利用率一直比较低。本文运用专利价值理论,从专利交易、专利一体化、专利诉讼和专利的市场化特性四个角度分析了影响中国高校专利利用状况的主要因素。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中国高校拥有的有效专利数量和专利一体化能力与高校专利利用率分别呈正相关;财政资助比例和交易平台依赖度与高校专利利用率分别呈负相关。据此提出促进我国高校专利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意义]旨在探索一种既能评价专利自身技术价值同时又能对其市场价格给出预判的评价方法.[方法/过程]针对科研周期中不同阶段的特点设立指标体系,并引入市场询价机制综合考虑,构建专利价值评估体系,将专利价值评价融入到科研全流程常态化管理过程中.通过将专利的技术价值和市场价值有机结合起来,构建了一种市场价值为导向、直观可...  相似文献   

19.
专利无效宣告制度是优化专利质量的有效政策工具。厘清专利无效宣告倾向的影响因素,有利于提高专利无效宣告制度效率、促进中国专利质量提升。从交易成本理论出发,以2019年公布的671件发明专利侵权案为样本,使用Logit回归模型对专利侵权诉讼中无效宣告倾向的影响因素展开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专利法律稳定性、专利无效宣告成本抑制了被告的无效宣告倾向,原告的诉讼期望、专利市场价值促进了被告的无效宣告倾向,而信息不对称程度与无效宣告倾向没有显著相关性。我国应保障专利权人实现其合理的诉讼期待利益,建立专利无效宣告费用补偿或转移规则,强调高质量专利培育与促进专利技术转移转化对提升或发挥专利市场价值的效用,以期实现优化中国专利质量之政策目标。  相似文献   

20.
韩继坤 《科研管理》2008,29(3):105-108
专利技术的特殊性以及制度激励约束的软化,决定了专利技术交易具有较高的成本。新制度经济学的交易成本理论是分析专利技术交易成本的重要工具。专利技术交易成本的控制有赖于政府制度安排、企业制度安排的互补、协同和强化的共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