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随着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和贯彻的深入,马克思主义整体性问题的重要性也凸现出来,而要想真正做到整体地科学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离不开对马克思主义整体性表现的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表现在内容、形成、逻辑、成因、服务对象、方法、世界观和时间的跨度等方面.文章试图对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表现进行深入分析,从而有助于加深对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建立以后学术界的一个热点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之下的一个二级学科,它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一样具有整体性特征。这种整体性,既可以从一个学科角度来理解,也可以将其视为一个理论和学术领域来认识。  相似文献   

3.
整体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容和理论体系的固有属性,整体性问题是研究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问题,也是当前我国学者研究马克思主义的一个热点问题.围绕此问题,我国理论界进行了深入而系统的研究,归纳起来看,在理论层面突出体现在马克思主义整体性问题的提出、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发生学考察、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内涵特质及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方法论原则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是指把马克思主义各种理论作为一个整体来认识和对待的科学方法.集中、全面和综合是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三个要叉.在马克思主义整体性视网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就是马克思主义的伟大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全面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综合性实践和创造性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理论层面上高于科学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三个层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有三个层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整体性、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整体性。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整体性的基础,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整体性又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整体性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整体性要求我们,既要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整体性研究,也要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进行整体性建设,更要从宏观角度通盘考虑思想政治理论课四门课程的整体性建设。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和固有特征,是马克思主义内容体系的完整性,是其理论发展的规律性,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原则性。其实质是如何完整准确地认识马克思主义。认识马克思主义,要在其多重分析视角中依据价值取向原则把握其整体,坚持其整体性原则,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和固有的特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的一个基本问题.不完整准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理解马克思主义整体性,便不可能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义和精神实质.质言之,只有从整体的马克思主义的意义和角度出发,才能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精神.  相似文献   

8.
整体性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科学体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一个科学的整体体系,其整体性包括研究方法的整体性、理论内容的整体性、逻辑结构的整体性、历史发展的整体性.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由原来政治学一级学科中的一个二级学科,上升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重要学理根据之一,就是彰显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科学体系的整体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必须反映和体现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9.
以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为出发点探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问题,是研究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一个重要视角。从原初马克思主义的建构过程来看,马克思恩格斯理论学说建构过程的主要逻辑理路体现了原初马克思主义的内在逻辑一致性,即原初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内涵所在;从马克思主义发展的阶段性来看,阶段性正是以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为中心向各个方面的展开,本质上是相同主题在不同历史时代的具体化;从马克思主义的国别形态与原初马克思主义的关系来看,马克思主义作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在应用上具有广泛性,各种国别形态的马克思主义与原初马克思主义是一脉相承的。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角度探讨整体性问题,还必须澄清刻意制造马克思主义内部对立的各种认识误区。  相似文献   

10.
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学科建设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三个组成部分中的一以贯之的理论,是能够反映马克思主义精神实质、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理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所属的五个二级学科中具有基础性地位的学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点的教师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具有科研创新和科学人文素养。人才培养、学术交流与合作、学科建设的合力等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硕士点和博士点建设中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方法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实践性、合规律性、多样性和创新性的特征。马克思主义根本的和基本的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和灵魂,是马克思、恩格斯等经典作家构建和发展其理论体系的关键所在;掌握马克思主义方法是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途径;马克思主义对现实生活的指导作用,实际上主要是通过人们对其方法的运用实现的。  相似文献   

12.
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区别于其他学说的一个最显著标志,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也是永恒的;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就要求人们用科学的态度看待它,只有科学地认识马克思主义,才能避免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错误;科学地认识马克思主义,是真正坚持和推动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必要前提;从整体性和层次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理论和实践三者的辩证关系上探讨了如何科学地认识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3.
"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这一重要论断,既是一种称谓表达与价值评判,又触及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内涵与品质特征,还关涉中国共产党的主体作为与践行方式,分别构成马克思主义"行"之谓、"行"之实、"行"之倚。从"行"之谓到"行"之实,从"行"之实到"行"之倚,如一个链条那样相互衔接,将马克思主义由内至外、由对象性存在到主导性力量,由可以"行"到能够"行"、由"行"之根据到"行"之实现,一一展示出来,构成一幅马克思主义"行"的逻辑运行图景。"行"之谓是总结性概括、提炼性结论,"行"之实是内在性根据、根本性支撑,"行"之倚是关键性因素、决定性环节,三个层面共同诠释了"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的要义与真谛。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就是一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的历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既包含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大众化,又包括宣传普及的大众化,即为马克思主义具体化、通俗化和普及化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相互促进、紧密联系。回顾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总结经验,对于我们今天如何更好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这一历史重任具有重要的启迪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求真务实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方法。追求科学真理,坚持和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保障;明辨理论是非,学习和掌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前提;解答现实问题,正确运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质。  相似文献   

16.
科尔施从不同的维度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内容及其和哲学的关系,强调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哲学方面,认为马克思主义有自己的哲学,是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理论表现,是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学说;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涵和特征,对它的准确理解是能否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键;基于整体性理论,科尔施将意识形态与社会生活联系在一起,突出强调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精神。对科尔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的分析,有助于我们对其进行客观地评价和分析,有助于维护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性、反思性,有助于抑制和克服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的教条化倾向。  相似文献   

17.
网络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课教学实效性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的普及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课教学带来了挑战。马克思主义哲学课作为“两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马克思主义课程体系的理论基础。如何应对挑战,增强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的实效性就显得至关重要。改革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手段,增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提高教师的素质是增强马克思主义哲学课教学实效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实效性缺失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就是要培养受教育者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素养,使受教育者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并让受教育者学会像马克思那样思考。但是,由于种种主观和客观原因,当前的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的实效性偏低。为了更好地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功能,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让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新时期放出新的光彩,提高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实效性,就成了十分迫切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萨特尔写《辩证理性批判》一书,是为了用他的存在主义来补充现代西方马克思主义。在《辩证理性批判》中,萨特尔宣称,马克思主义是我们时代不可超越的,超越马克思主义也就是重弹马克思主义的老调。他认为左倾教条主义实质上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削弱,所以他要还原马克思主义的本来面目,要用一种哲学把在历史上被取消了的人恢复起来,把主观性的因素加入现代马克思主义中去,以发展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