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7 毫秒
1.
转述语翻译问题受到语言迁移的影响,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和文化有较大的差异,译者又身处于不同的语言环境,思维方式受到不同文化的影响,个体的认知能力存在差异导致了转述语中语言迁移现象的存在。  相似文献   

2.
梁娟 《华章》2008,(18)
新闻语篇中,作者可以通常通过言语转述来影响读者的观点,而那些没有改变转述内容的报道也可以通过改变间接转述性消息的转述动词和转述顺序来影响读者的观点.本文分析了一篇新闻语篇中的转述动词和转述顺序后,通过改变转述动词和转述顺序来改变了报道的引导结果,阐述了转述性动词和转述顺序在新闻语篇中的作用方式.  相似文献   

3.
转述引语应辨明信息来源,选择适当的转述形式,表明转述的态度,这些语用规则对语篇分析,英语教学有帮助。  相似文献   

4.
语言的模糊性与多语翻译的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模糊性是各种语言共同存在的特点,这种特点为我们进行多语翻译造成了极大的困难。列举了汉、英、日、俄、法、德等6种语言中出现的模糊现象,分析了语言模糊性与语言符号任意观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多语翻译过程中克服语言模糊性必须注意的一些方法与技巧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小说是叙述语与转述语的组合。叙述语被叙述者控制,主要表现为概述、议论与描写。转语则被人物控制,主要是人物之间的对话与内心独白。转述语有五钟形式,即:直接话语、间接话语、自由间接话语、自由直接话语与亚自由直接话语,后两种形态的转述语频繁地大面积出现,显示出叙述语与转述语的合流,展示了中国当下小说叙事特征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转述言语作为新闻报道的关键要素,在新闻语篇中广泛存在,成为人们关注和研究的重点。拟从转述类型的角度,借助语料库工具,对新闻语篇中的转述言语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针对筛选的部分对新闻语篇进行统计和分析,可以从中发现,间接转述是新闻语篇中出现频度最高的转述类型,其次是直接转述,而其余的三种转述类型自由直接转述、自由间接转述以及叙述性转述则出现频度相对较少。在将语言学、新闻话语分析、语用学等理论应用于转述言语分析的基础上,引入语料库技术和工具,不但有助于加深读者对转述语言的认识,还进一步丰富了转述言语的研究方法和视角,同时对于英汉教学和新闻传播实践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五四小说与传统小说在转述语方式上存在着重要差别,与传统小说相比,五四小说采用的间接转述语方式是千变万化的,而五四小说中直接转述的变化也是多种多样,五四小说转述语方式的变化反映了中国小说已走出古典,走向现代  相似文献   

8.
赵朋 《闽江学院学报》2005,26(6):113-116,125
语言与文化息息相关,文化是语言赖以生存的基础。语言的社会性决定了异语交际离不开其特有的文化背景和社会规约。在跨文化翻译过程中,不同语言和文化在交流中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又相互对立,其积淀会明显地显现出来。本文拟从三个层面探讨在异语文化的翻译中语言和文化因素在交际中所居的重要地位并提出文本诠释的文化翻译观。  相似文献   

9.
本拟主要依据美国翻译理论家Eugene A.Nida“意思优先”,“动态/灵活对等”理论,探讨英互译本中内容与形式统一或基本对等的问题。通过对比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指出:在英汉语互译中原语与译入语境对完全一致的情况是很少有的。要达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必须充分考虑原语与译放语在诸如句子结构、词性、语序、表达习惯,以及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按“动态/灵活对等”、“内容优先于形式”的原则,结合运用各种翻译技巧,尽可能译在内容与形式上与原语保持一致或基本对等。  相似文献   

10.
新闻报道的客观、中立原则以及事实与价值判断相互分离的理念在西方有着悠久的历史,至今仍然是新闻业的主流报道理念,被奉为新闻业的职业规范和基本原则。新闻语篇中转述动词的使用旨在增强新闻报道的公正性、客观性和准确性。由于转述动词构成引语最直接的语境,具有预示和支配其理解的功能,转述动词常常舌头这被转述者或作者的态度及观点。本文拟以有限的语料为基础,考察《中国日报》和《纽约时报》中转述动词的使用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尝试对其使用转述语的异同做出初步解释。  相似文献   

11.
领导人在大学校园发表的演讲因其听众的特殊性而备受关注。本文以20篇中美两国领导人在高等学府所发表的演讲为语料,从体裁分析的角度对其话步结构进行解读,找出异同点并分析存在异同的原因,以期对跨文化交流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2.
随着大众传媒的迅猛发展,新闻作为信息传播的进行最主要途径已经越来越多地被人们所关注。人们在分析英语新闻语篇时尤其关注新闻转述引语。虽然新闻报道一再强调客观、真实,但是报道者以不为人察觉的方式传递自己的观点,从而影响读者。通过对"China Daily"的一篇英语新闻进行深入的个案研究,从转述方式、转述动词和消息来源等方面考察在新闻转述引语中意识形态如何影响语言的运用,语言如何为意识形态服务,传播并强化特定的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概念隐喻为理论基础,以中美两国现任领导人的政治演讲为语料,通过对比分析总结出英汉政治语篇中典型的概念隐喻,找出其异同点,并挖掘出两种语言出现概念隐喻差异的深层原因。本研究有助于理解不同文化在认知中的差异,有助于在英语教学中学生对语言的全面了解和掌握,同时对政治语篇的翻译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演讲语篇蕴含着演讲者的情感、态度和立场,Martin的评价理论提供了对其进行语篇分析的新理论框架。本研究基于评价理论视角,以香港回归祖国15周年为背景,以历任香港特首就职演讲辞为语料,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尝试从态度、介入和级差三个视角挖掘演讲辞背后的情感、态度和立场,并比较其异同。  相似文献   

15.
由于影像叙事与文学叙事的不同,使<色戒>的电影文本与小说文本同中存异.首先,在小说文本中,叙事上有着巴赫金意义上的对话性,表现了王佳芝意识中个人话语与革命话语的冲突,而电影将王佳芝的内心冲突外化为几条故事线索.其次,电影用色艺术与小说文本用词风格的差异.电影采用了深栗色基调,辅捉到了沪、港都市的高雅之气,但也丧失了小说用词风格的丰富与华丽.在用色特点上,<色戒>不同于张艺谋等商业大片的用色风格,接近于中国早期表现"小城镇"文化景现的电影,同时具有当代美国好莱坞电影的用色风格.  相似文献   

16.
《略论英文政治演说中预设的技巧化应用》一文,主要通过对英文政治演说代表作品的梳理,展开预设在这些具体作品中的意义解读,在代表作品的演说词语篇分析的过程中,找出预设是如何进行表情达意的,为预设与演说的语篇研究开拓出研究的方向,从而找到英文政治演说中,预设的应用技巧,更好地发挥出演说词的政治影响力。  相似文献   

17.
葛雅群 《海外英语》2012,(8):229-231
In recent years,people pay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the connection between gender and language.Due to some social reasons and differences in body structure,gender differences no doubt exist.But gender differences in language have changed a little in modern society due to women’s elevation of social status and their desire of realizing self-value.In this paper gender differences reflected in modern language hope to be found out on the basis of two public speeches of Hillary and Obama.  相似文献   

18.
运用认知语言学理论分析了奥巴马和罗姆尼的接受总统提名演讲,比较了二者的差异.分析表明:不同的概念结构映射和不同的视角反映了各自的价值观和执政理念  相似文献   

19.
文章立足于韩礼德与哈桑的英语衔接理论,着眼于巴拉克.奥巴马等多位美国总统的就职演说词翻译,旨在从英汉翻译语篇对比的角度,探究有效的演讲语篇翻译技巧,为译者译出最佳文本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